來源:格隆匯
前一陣股災券商被殺得厲害,最近稍稍緩過神來。在上市券商裡,我比較看好的是中州證券(以「中原證券」的名字開展業務),下面分析一下投資中州證券的邏輯。
財務簡析
中州證券總部在鄭州,是河南省ZF控股的內地券商。其開展業務主要集中在河南省,旗下目前有73家營業部,其中57家在河南,佔78%。其餘營業部分散在全國其它省份,各個省只有1-2家。中州證券於2014年在香港上市,是河南省第一家上市的金融企業。
最近三年,中州證券的業績保持高速增長。2012-2014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為31%,淨利潤年複合增長率為82%。
到了2015年,在A股牛市背景下,中州的業績當然也非常亮眼,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長319%,利潤同比增長464%,充分體現出其體量小、增速快的特點:
河南省金融「獨子」的優勢
如果只將中州理解為一般的地區性小券商,那就沒有充分意識到中州的價值所在。
河南是我國經濟相對落後的省份,產業結構中農業佔比高(12%,全國前十),農業增加值高(全國第二),而第三產業佔比在全國排倒數第一,現代化業態相對較少,金融業不發達。
所以中州成為了河南省第一家金融上市公司,儼然是河南金融業「獨子」,自然被省ZF百般「呵護」,在很多領域都獲得顯性和隱性的政策支持,享受優先發展的「綠色通道」。
例如,11月6日,中州證券、中原銀行和濮陽市ZF合作設立河南省首隻地方產業投資基金,濮陽市委書記何雄、常務副市長李剛出席籤約儀式;11月11日,中州證券與河南有線「盛視中原」舉行戰略框架合作協議籤署儀式,推出「有線寶」系列固定收益產品,中國證監會河南監管局副局長牛雪峰、河南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張勇出席。
此外,11月4日,由中州證券為第一大股東(20%)牽頭設立的河南法人壽險公司籌建工作正式啟動,河南省ZF為加快籌建進度,已正式成立河南法人壽險公司組建工作專項協調組,省ZF金融辦主任孫新雷任組長,河南保監局局長任副組長,專項協調組辦公室設在省ZF金融辦,省ZF金融辦巡視員楊舟兼任辦公室主任,河南保監局巡視員盧振峰、中州證券董事長菅明軍任辦公室副主任。
從上述消息中可以看到,中州的種種動作往往有ZF參與或背書,這無疑會大大加快公司推進業務的速度,減小各方面阻力。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州在省ZF的大力支持下牽頭籌建河南法人壽險公司,這是中州向綜合性金融集團發展的重要信號。
保險公司是一種重要的金融業態,保費這種形式的資金來源具有長期性和穩定性,可以有效地與業績波動劇烈、「靠天吃飯」的證券公司形成互補。巴菲特超過半個世紀的優秀投資回報率正是充分使用低成本的保險浮存金的結果。
提到充分利用保險公司的中國案例,復星自然不用說了,最近恆大人壽事件也讓人看到恆大對於保險公司的重視,另外今年以來,萬達集團也在不斷增持百年人壽的股份。連許家印和王健林這樣的大佬也紛紛擠上保險這班車,顯然這其中存在很大的機會。藉助與保險公司的合作,可以使中州獲得穩定充足的資金來源,減小公司在經營層面上的波動,並提高投資收益率。
回歸A股
中州在上市時採取的是H股架構,自然有回歸A股的想法。14年12月中州已經出現在A股上市的預披露名單中,今年4月,公司也強調已啟動回歸A股計劃。由於年中的股災,可能上市進度會受些影響,但回歸大趨勢是不變的。一旦回歸A股,中州必然會享受到更高的估值水平,對中州下一步的融資和港股的估值都有積極影響。
配股提供保底價
今年7月24日,中州配售22.5%(配售後佔18%)的股份給不少於6名承配人,其配售價為4.28港元,目前股價也不過4.48港元而已。什麼人在股災餘波未平之時就敢於大筆買入券商股,這不禁引人遐想。無論買者何人,相信這都表示大戶對中州前景積極看好。
潛在的深港通標的
以中州證券的市值、成交額和公司質地,其被納入深港通標的是極有可能的,一旦納入,可以為其帶來增量資金,對股價形成利好。
遠景
中州目前的發展規劃是,到2017年底、2018年初,預計形成「1+4」的發展格局:一個大上市公司(即母公司中州證券在香港和內地兩地上市)帶動四個小上市公司(控股的期貨公司、直投公司和中原股權交易中心分別先在國內新三板掛牌上市,香港子公司努力爭取在香港主板上市)的格局。如果目標能如期實現,將使母公司中州證券真正成為一個成規模的、極具區域性優勢的金融控股集團。
總結
在券商股中,中州證券是彈性大、成長空間大、且存在潛在催化因素的標的,如果市場稍有行情,中州的股價表現就很可能會十分優秀。當然,券商股的表現還和市場景氣度高度相關——這既是風險,也是機會。
標準一旦建立了之後,大多數時間並不用總管著市場。
查看投顧此種戰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K線是分析和判斷行情走勢最基本的技術指標。學會看圖,賺錢不再難!
查看投顧在這個市場裡,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