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麵包放13個月外觀竟沒變樣

2020-12-12 大眾網

  桃李麵包放13個月外觀無變化

  李先生近日在收拾屋子的時候找到了一袋桃李迷你豆沙麵包,包裝上標註的生產日期是2016年3月23日,保質期為常溫下5~6天,可是13個月過去了,李先生手中的麵包一點也沒有發黴變質的跡象,用手捏下去還很軟有彈性。「正常的麵包能保存這麼長時間?」李先生懷疑是麵包中添加的防腐劑含量超標,才導致麵包看起來如此「保鮮」。

  李先生撥打了麵包包裝上的消費者服務電話,對方稱自己是瀋陽總部的客服熱線,讓李先生聯繫麵包的生產商——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李先生又聯繫了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要求查看自己購買的這批次產品的檢測報告,廠家表示自家的產品質量肯定沒有問題,每個批次都有第三方檢測報告,並承諾會把報告發給李先生,可李先生遲遲也沒有看到報告。

  李先生又撥打了政務服務熱線12345反映情況,但是還沒有等到相關部門工作人員的聯繫,就被告知相關部門5月5日已經聯繫了他並處理了問題,李先生立刻表示並沒有人聯繫他。終於在5月10日,李先生等到了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負責人蘭宗周所長打來的電話,蘭所長稱曾在5月8日致電李先生但沒有打通,他們已經去生產廠家進行了調查,沒有發現防腐劑含量超標的問題,李先生添加了蘭所長的微信,並收到了兩份桃李麵包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但是這兩份報告卻分別是2016年2月和8月進行的,並且只有2016年8月份的檢測報告中包含了對麵包中防腐劑含量的檢測,並沒有包含李先生購買的3月份批次的報告。

  李先生對非當批次產品的第三方檢測報告並不信服,蘭所長表示李先生可以把手中的麵包送到即墨,由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出錢委託第三方進行檢測,李先生也很難接受,並質疑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沒有聯繫他就進行調查。

  相關部門:防腐劑不屬於每次必檢項目

  5月12日,記者聯繫了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的負責人蘭宗周所長,蘭所長表示,僅從外觀上無法判斷李先生手中的麵包究竟有沒有變質,即使沒有變質,有可能影響麵包保質期的因素也有很多,如果麵包水分過少或者糖分過多都有可能延長麵包的保存期限,李先生手中的桃李麵包是豆沙餡的,含有大量的糖分,長時間保存也是有可能的。

  至於為什麼發送給李先生的檢測報告是2016年2月份和2016年8月份的,並且兩個批次的檢測項目有所不同,蘭所長解釋說,桃李麵包的確每個批次都應該委託第三方進行檢測,但是只需要進行常規項目檢測,有些隨機檢測項目不用每次都做,否則成本太高。至於具體每次都要檢測哪些項目他也不是很了解,而防腐劑不屬於每次必檢項目。蘭所長表示,目前國家《食品安全法》對於多久進行一次防腐劑項目的檢測也沒有明確的規定,一般是一個季度需要有一次檢測,但是如果食藥監所不進行抽查的話不做也沒關係,桃李麵包屬於信譽較好的A級單位,食藥監所一年只要抽查兩次就行了,如果是B級單位的話一年則會抽查三到四次。

  對於李先生身在萊西,難以「千裡送麵包」的難題,蘭所長表示也可以在弄清李先生所在區後,以即墨市食藥監局的名義向當地食藥監局發函,請當地食藥監局協助進行檢測。不過跨域檢測的話,如果檢測結果不合格,並且張先生有發票能證明確實是桃李的產品,那麼檢測費用可以由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先墊付,在對企業進行處罰後由企業承擔檢測費用;但是如果檢測結果顯示沒有問題的話,檢測費用就需要由李先生自行承擔。

  李先生認為蘭所長給出的解決方案他難以接受,他自己並不想向桃李麵包索要賠償,本身是出於義憤才投訴的,現在又要求他來承擔檢測費用 ,不符合之前蘭所長給出的說法,他難以接受。

  生產商:會聯繫當事人

  麵包13個月不變樣,廠家作何解釋?5月11日,記者首先聯繫了麵包的生產廠家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對方表示並不清楚記者所說的情況,建議記者聯繫桃李麵包在萊西當地的經銷商,當記者聯繫上萊西地區經銷商時,對方又表示自己也不清楚情況,將會去了解情況,並要求記者還是聯繫青島的生產廠家。5月12日,記者再次撥打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的聯繫電話,工作人員表示將會和李先生單獨溝通,稱「這樣的溝通更有效」,隨即掛斷了電話。

  記者調查發現,桃李麵包的這款「迷你豆沙麵包」其實早有「前科」。早在2015年7月的時候,桃李麵包旗下長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同款麵包就曾因為紅豆餡中菌落超標被吉林省食藥監局「點名」過。城市信報記者也曾臥底桃李麵包在山東的生產商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現其存在生產過程中不戴手套、掉在地上的麵團撿起來繼續用等衛生問題。

  對於此事,本報將繼續關注。城市信報記者 王川 實習生 項皓 圖片由當事人提供 

相關焦點

  • 桃李麵包放13個月沒變樣 生產商:會聯繫當事人
    萊西市民李先生在萊西大潤發超市買了一袋桃李麵包,放了13個月外觀都沒有發生變化。李先生懷疑麵包中添加的防腐劑含量超標,就向生產廠家和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進行了投訴,結果廠家稱有檢測報告但遲遲沒提供,即墨市開發區食藥監所拿出了第三方檢測報告,卻根本不是李先生購買批次的報告。
  • [發行]桃李麵包:桃李麵包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招股意向書摘要
    年11月註銷 西安桃李 指 西安桃李食品有限公司(原名是西安古德食品有限公司,2010年更名為西安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內蒙古桃李 指 內蒙古桃李食品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青島桃李 指 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濟南桃李 指 濟南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天津桃李 指 天津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發行人的全資子公司
  •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逆勢增長背後的隱憂
    但是作為中國「麵包第一股」的桃李麵包卻在一季度交出了不錯的成績單。桃李麵包淨利潤逆勢增長60%桃李麵包作為國內面包行業的「龍頭」,市場佔有率超過10%,市值約350億,堪稱「最貴麵包」。據4月15日桃李麵包發布的2020年Q1季度財報顯示,Q1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3.23億元,同比增長15.79%;歸屬於上市公司的淨利潤1.94億元,同比增長60.47%。面對疫情的影響還能實現淨利潤穩定增長,一方面靠的是桃李麵包長期的戰略布局,另一方面得益於疫情帶來的機遇。
  • 桃李麵包深度報告:桃李芬芳,麵包品牌化的全國擴張
    1.1   20年品牌積澱,打造短保麵包龍頭   公司的前身是瀋陽市桃李食品有限公司,1997年1月,由瀋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設立,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家集麵包、月餅、粽子等烘焙類食品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全國知名企業。
  • 桃李麵包入困局
    ▲2015年-2019年桃李麵包盈利能力指標變化可見,桃李麵包的投資並未得到相應的回報,其全國擴張之路並不那麼美好。究其原因,我們得出的結論是,桃李麵包過去依靠商超渠道快速擴張以實現業績增長的方式,已經很難實現了。
  • 桃李麵包為何取名為「桃李」?
    大家知道桃李麵包為何取名為「桃李」嗎?這一切還得從瀋陽這位60歲的退休老教師下海經商說起。90年代中期,吳志剛剛從學校退休,閒不住的他很快就對大街小巷裡的麵包店產生了興趣。於是他開始進行走訪研究,歷經半年,他也創立了自己的麵包作坊。
  • [年報]桃李麵包:2015年年度報告
    公司主要產品為「桃李」品牌麵包,目前擁有3大系列30餘個品種,其中3大系列包括軟式麵包、起酥麵包、調理麵包。此外,公司還生產月餅、粽子等產品,主要是針對傳統節假日開發的節日食品。13、內蒙古桃李食品有限公司 內蒙古桃李成立於2013年1月8日,註冊資本12,000萬元,其中瀋陽桃李出資12,000萬元,佔註冊資本100.00%;法定代表人為吳學群,經營範圍:糕點(烘烤類糕點)的生產、銷售(許可證有效期至2018年1月8日);預包裝食品(不含乳製品)銷售(憑食品流通許可證經營)。
  • 「中央工廠+批發」構築護城河 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
    而資本市場中同樣也是如此,不信你看:在國內市場中,茅臺是白酒行業的大哥大,海天味業是醬油行業的NO.1,格力是空調行業的老大,溫氏股份是養豬行業的龍頭,今天我們要說的是麵包行業,「中國麵包第一股」--桃李麵包在麵包行業中,有這樣一家企業異軍突起,引人矚目--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其在過去2018一年裡收入超過40億人民幣。
  • 9.9元的桃李麵包遍布全國,桃李麵包的供應鏈是如何運作的?
    一款桃李麵包,保質期只有5到7天。9.9元一袋的價格並不算貴。在每個清晨,許多上班族從一份麵包加牛奶的早餐,開始了元氣滿滿的一天。然而購買這樣的麵包並非難事,在大型商場,便利店,社區商店都隨處可見,問題在於購買這樣的短保質期的麵包,桃李麵包的供應鏈又是如何運作來保持麵包新鮮度的呢?與大多數人在街上看到的連鎖麵包房不同,桃李麵包採用的是「中央工廠+批發」的模式。
  • 桃李麵包吃出「大塊塑料」,消費者當日出現腹疼 桃李麵包:你們自己...
    我孩子在桃李麵包裡吃出了塑料異物!」10月19日,青島市民尚先生撥打半島網熱線80889213反映情況,他給孩子購買的桃李豆沙麵包,麵包餡裡吃出塑料異物,而且孩子當日出現腹疼狀況。消費者質疑,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食品生產安全存在問題。對此,半島網聯繫青島桃李麵包有限公司,生產部劉女士表示會在10月20日當日儘快回應,但截至發稿桃李麵包未對此回應。律師提醒消費者,應留存證據,依法尋求權益保護。
  • 60歲退休創業,82歲身家百億,國民麵包「桃李」滿天下
    他發現,當時市場上的麵包都是保質期較長的麵包,保質期較長就意味著裡面有很多的添加劑。所以他打算開一家專門做新鮮麵包的工廠。他拿出了自己賺的錢在瀋陽辦了一家桃李麵包廠,並沒有跟著市場上大部分麵包品牌一樣做長保麵包,而是選擇了綠色健康的短保麵包。
  • 看隱形冠軍桃李麵包如何走向行業巨頭...
    20多年來,一直堅持少而精的發展路線,麵包系列始終不超過5種,產品總共也沒超過30個,這種固執曾讓不少消費者疑惑。其實這和桃李麵包一開始就走的「中央工廠」路線有關。在「中央工廠」的生產模式下,生產過程由總部統一把關。
  • 桃李麵包市盈率被指偏高,16家子公司賠錢
    內容來源: 五穀財經3月21日,桃李麵包(603866.SH)發布了第三期員工持股計劃(草案),而就在前一天,桃李麵包公開了2018年年度報告。公告顯示,2018年,桃李麵包實現營業收入約為48.33億元,同比增長18.4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6.42億元,和2017年5.13億元相比,增幅在25%左右。
  • 桃李麵包4成子公司虧損難擋擴張步伐 長沙桃李三年累虧1200萬擬註銷
    6月22日,桃李麵包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桃李麵包」)發布公告稱,擬註銷全資子公司長沙桃李麵包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沙桃李」)。據了解,長沙桃李自2016年成立以來,淨利潤一直虧損,2016年-2018年三年累計虧損1228.19萬元。
  • 桃李麵包生產車間體驗記:掉地上的麵團直接用
    然而,就在今年5月下旬,吉林省食藥監局公布了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問題突出的25個批次不合格食品的信息,其中桃李麵包旗下長春桃李食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其迷你豆沙麵包(紅豆餡)在抽檢中發現不合格。  而這還並非桃李麵包第一次因質量問題遭致曝光。在此前,桃李麵包已多次因產品質量問題捲入輿論漩渦。業內人士分析,「中央工廠+批發」模式或是導致桃李麵包出現質量問題的原因之一。
  • 大佬持倉|桃李麵包:麵包龍頭能否春風依舊?
    引言:桃李麵包,一個在大眾視野裡容易被忽略的消費品牌,作為起家於東北的麵包企業,自誕生以來就非常低調,卻成為A股市場寥寥無幾的烘焙上市公司。都說投資不過山海關,為何桃李麵包,成立20餘年卻風採依舊?它是如何塑造隱形麵包冠軍,交銀系旗下多基金三季度為何加倉持有?本期大佬持倉的主角是桃李麵包,證星研究院帶著這些問題在此對該公司進行簡單邏輯梳理,不做個股推薦。
  • 桃李麵包上半年淨利增近四成
    來源:中國證券報作者:宋維東 8月19日晚,桃李麵包發布半年報。上半年,桃李麵包進一步加大力度拓展華東、華南等新市場,不斷增加對重點客戶的投入,提升單店質量。同時,在東北、華北等成熟市場繼續加快銷售網絡細化和下移工作,進一步開拓細分消費市場和銷售渠道,挖掘市場潛力,鞏固和擴大市場佔有率。 桃李麵包率先實現復工復產,並迅速將產品配送到客戶終端。
  • 桃李麵包四思:創新、品控、血拼、套現 吳氏兄弟王冠之戰
    2015到2019年,桃李麵包營收25.6億元、33.1億元、40.8億元、48.3億元、56.44億元。2019年8月12日,桃李麵包總市值突破300億元。截止2019年31日其股價41.44億元,相比13.76元的發行價,漲幅超3倍。遺憾的是,這份光鮮在2020年遭遇挑戰。
  • 疑似桃李麵包重要供應商工廠發生爆炸或對其造成階段性影響
    2019年三季度,桃李麵包營收增速再次下滑,僅為16.95%,對此朱丹蓬認為「對於烘焙行業來講,目前營收增速若低於20%,則相對來說成長偏緩。」同時,2019年三季度桃李麵包的毛利率也出現下降,2019年三季報顯示其毛利率為39.61%,較2018年末39.68%環比下滑了0.07個百分點。
  • 桃李麵包:揉一個400億的麵包,造一個烘焙界的茅臺
    2020年對於桃李麵包來說碩果纍纍,在這半年多的時間裡他們創下了許多裡程碑。在前6個月的時間裡,桃李麵包營收27.39億元,同比增長7.08%;淨利潤為4.18億元,同比增長37.54%。面對疫情衝擊,桃李麵包上半年業績報表巋然不動,成為為數不多受疫情影響正增長的快消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