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道士梁興揚:漢語是中國興衰的晴雨表

2020-12-18 海疆在線

微博截圖:

原文:

國之盛衰,文之盛衰,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漢語的興衰就是國家興衰的晴雨表,世界對漢語的看法,一定意義上就是對中國的看法,我們對待英語的態度,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為什麼這樣說? 

如今,如果在中國提廢除漢字,肯定有人會說你瘋了,但是曾幾何時,東亞文化圈漢語是主要的交流語言;曾幾何時,周邊國家紛紛廢除漢語、漢字,甚至連魯迅認為「漢字不滅,中國必亡」,在我們國家飽受凌辱的時候,漢語、漢字也在飽受凌辱。

就中日韓越四國來說,漢字的廢立甚至就是文化、經濟、交往的晴雨表,我們可以看看中、日、韓、越四國廢除漢字的歷史,就會對這個問題有更清楚的認識。

帝王冕服最後使用日期

日本:

在日本幕末時期,日本人被西方的堅船利炮嚇到。認為我們很弱,島密向當時在位的德川慶喜將軍提出名為《漢字廢止之議》(漢字御廃止之議)的報告和提議,這被世人認為是漢字廢止論的先驅。

這一直拖到了日本二戰投降,被打痛了的日本人,又想廢除漢字了。

1946年4月,志賀直哉在雜誌《改造》上發表《國語問題》,提議廢除日語,採用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法語。

等日本人建設經濟有成就後,就開始覺得也許不用廢除漢字。

1958年開始,雜誌《聲音》連載的《我的國語教室》(私の國語教室)中,福田恆存指出「目前對漢字進行限制已經是明顯不可能的事情了」。

朝鮮:

朝鮮在獨立後就廢除了漢字,在朝鮮富裕起來在1968年時,把「漢文」教育又被編入了高中的課程

在蘇聯沒有解體前,朝鮮過的不比韓國差。

韓國人在1980年代中期,韓國的報紙、雜誌等,開始逐漸降低漢字的頻率,在首爾奧運會後,韓國的國力增強,民族自信心增強,於1990年之後,主張漢字恢復的呼聲逐漸高漲。

越南:

越南的近代史一直蠻慘,統一不久就以為自己是世界第三大強國,被一腳踹醒後,越南現在雖然過上平穩的日子,也沒多少恢復漢字的呼聲。

只是漢字已經深入到越南人的文化中了。越南那邊看風水,算八字,寫春聯,還是用漢字。沒辦法,他們用的越南拼音文字,實在是沒漢字好看。

越南殘留的道教儀式,用的是漢字

中國:

被吹上天的民國積貧積弱,五四運動的時候,大家都覺得要全盤西化,這西化的先鋒就是文字。

當時有很多批判漢字的言論,把一切罪過都推給了漢字,這些言論在我們今天看來十分過激,也十分可笑;但是,當時的中國人看來中國太弱小了,我們的歷史又太偉大了,這種現實和歷史的落差,讓知識分子懷疑自身,認為只要學習西方就是對的,所以這種言論在當時很有市場。

我們以魯迅為例子說明這個問題:

1934年12月,他在《關於新文字》一文中進而表示:「方塊字真是愚民政策的利器……漢字也是中國勞苦大眾身上的一個結核,病菌都潛伏在裡面,倘不首先除去它,結果只有自己死。」

他臨逝世(1936年10月)「答救亡情報訪員」時,更堅決地說:「漢字不滅,中國必亡。」理由是:「因為漢字的艱深,使全中國大多數的人民,永遠和前進的文化隔離,中國的人民,決不會聰明起來,理解自身所遭受的壓榨,理解整個民族的危機。」

現在,我們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魯迅是錯的,如果說現在誰有人再提出廢除漢字,不僅是中國人,外國人也會認為他是瘋子。

歸根結底,並不是漢字本身變了,不是從「愚民政策的利器、中國的結核病菌」變成了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中國文明的驕傲,也不是自動從「中國人與狗禁止入內」變成了「我愛中國人」,這一切,是因為今天的中國在不斷發展、富強、幸福,我們有能力、有自信來捍衛我們的文字。

很大程度上,對於漢語、漢字的認同就是對中國的認同、對華夏文明的認同,根據中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立場,根據外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就可以看出他的趨向。中國有很多少數民族,也有自己的語言,只不過中國通行的是普通話,在保留民族特色的情況下,漢語的推廣更有利於我們對國家的認同。

我們可以看到今天的中國還存在對於語言認知的誤區,一些居心叵測的人試圖動搖漢語的地位,甚至挾持民族、宗教來實行語言上的綁架,在中國不斷發展的今天,這種行為只能說包藏禍心,甚至可以說另有所圖,無論宗教還是經濟利益方面,都值得我們警惕。

語言可以看做是國家興衰的晴雨表,可以作為增強民族自信的工具,也可以成為宗教、文化入侵的工具,在今天的中國,消除或者降低對漢字的認同或者強化對外來文字的認同甚至將外來語種作為母語,其實也是一種背叛,對當下所有中國人、中國歷代先烈的背叛。

其實一定意義上了來說,韓國、越南以及東南亞國家對漢字的背叛,也是對自己文化、歷史和文明的背叛,中國衰落的時候,他們廢棄了漢字,甚至連自己的史書都看不懂了;中國慢慢興盛,相信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對漢字、漢語、中國人的態度變化。

相信堅持廢除漢字的魯迅看到今天這個局面,也會很欣慰:一個強大的中國,有能力讓所有民眾接受教育,讓所有民眾可以通過漢字來觀察整個世界,一個強大的中國,有能力讓外國主動學習漢字,主動來溝通,這些今天的中國都做到。

這就是中國強大的表現,我們以漢語為榮,我們以漢字為榮!來,給我唱五毛錢的茉莉花!

後記:廢除漢字給越南年輕人帶來了不便,網上有不少這種報導,說越南人喜歡中國小說,但沒辦法,他們只能等網絡小說被越化後閱讀。

網上有資料說:

「從2009年至2013年,有841本中國著作被翻譯並在越南出版,其中617本是網絡文學。大多數暢銷中國網絡文學都被翻譯成了越南語,包括將近100位作者創作的愛情小說。」起點文一類的網絡文學,應該在越南也是火的不要不要的。

中國的漢字是不錯的,中國的漢子也是不錯的,中國的菇涼更好!

使用中國漢字,是文明的標誌;使用中國漢子,也是文明的標誌。

網友評論:

@michelle0706:獨一無二的表意文字,多麼美啊,怎麼有人捨得廢除漢字。

原文連結:http://weibo.com/1261093102/EDRPtDtSJ

相關焦點

  • 全真道士梁興揚: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
    @全真道士梁興揚:看到@蔡小心 披露,《馬步芳傳》又在為馬歌功頌德,於是想起了《究竟什麼人在紀念馬步芳》,本文曾引起爭議,被***協會要求開除我道籍。文以載道,我們不是跟馬步芳這樣的死人做鬥爭 ,而是跟認可馬步芳價值觀的活人做鬥爭,於是將本文重發…微博截圖:
  • 陝西道教協會發布公告:解除梁興揚道教教職人員資格
    陝西道教協會發布公告:解除梁興揚道教教職人員資格 2020-11-02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神秘的道教:全真派和正一派的道士有什麼區別呢?
    道教是中國本土的宗教,發展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歷史。道教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連,並對中華文化的民俗生活,科學技術等多個層面產生了深遠影響。道教是一個神秘而又遠離世俗的宗教,目前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系:全真派和正一派,它們之間有哪些區別和聯繫呢?本期就為大家介紹一二。
  • 道教飲食:全真道士常年食素,利於健康;正一道士卻可飲酒吃肉
    但也絕非所有的道士在日常飲食上都一樣,今天就為大家介紹道教:全真道士和正一道士飲食上的區別,前者食素,後者飲酒吃肉。01全真道士全真道士長年素食。因此道士們非常樂意食素,甚至有些道士還千方百計地少吃少喝,以服食丹藥、辟穀、修鍊氣功等方法來代替日常飲食。據日本學者吉岡義豐建國以前在白雲觀的觀察記載,道觀中每天的菜譜和蔬菜用量都是經過仔細選定的,如果發現有人作弊,則從嚴處罰般道眾在大齋堂用膳,早晚喝稀飯,兩人一碟鹹菜;中午吃玉米面窩頭和炒菜,外加兩人一碟鹹菜。
  • 全真道士梁興揚:「我是中國人」是句咒語——為什麼宗教要中國化
    中國軍人聽到這句話,頓時一愣,趁著志願軍發愣的時間,呂超然與他們的隊友們立刻用手榴彈和卡賓槍向中國軍人開火,造成了志願軍的大量傷亡,行動失敗。事後,呂超然獲得了「海軍十字勳章」成為海軍陸戰隊首位華裔軍官,2014年,他死了,讓多少中國軍人魂斷他鄉,中國軍人的生命成就了美國英雄。
  • 怎樣成為一名道士
    承擔這份責任的,正是道教神職人員--道士。道士現在是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道經上說,「道士者,以道為事」,又進一步解釋說,人行大道,就是道士。道士是將身心理順,以道為唯一的追求,以修道傳道為事業的人。早期的道教文獻中稱道士為「道人」、「仙士」。佛教傳入中國之後,為了快速布教,佛教徒們藉助道教的影響,也稱「道人」。
  • 什麼是道士?道士有沒有女性,當道士需要出家嗎?
    道教是中國本土宗教,道教以「道」為最高信仰,道,既代表自然自然,也是萬事萬物的運行軌道或軌跡。道士就是指奉道行道的有道之士,或道教的神職人員。據資料記載,道士之名源於古時候的方士,《太霄琅書經》上說:「人行大道﹐號為道士。身心順理﹐唯道是從﹐從道為事﹐故稱道士。」
  • 道教派系——正一和全真!
    正一符咒全真派是由王重陽祖師所創立的道教宗派,王重陽祖師在正隆四年,在甘河鎮遇仙,為漢鍾離和呂洞賓,得授金丹口訣。遂隱居終南山,修道三年。大定年間出關赴山東傳教。招收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等七大弟子,世稱全真七子。全真道派,也稱全真教和全真道,是道教的最重要的宗派,被天下奉為「太上玄門正宗」。修行則以《道德經》、《四子真經》、《文始真經》、《清淨經》、《四品經》為主;修行方術以華夏內丹為主,兼修外丹符籙,主張性命雙修,先修性,後修命。
  • 神秘的道教:道士都是法師嗎?道士的稱謂知多少
    隨著歷史的發展,現在的道教主要分為兩大派別,即以修習內丹為成仙證真的全真派,和以符籙齋醮為主的正一派。道教存在了約1800餘年,更是有了道士這個職業,受影視劇的影響,還有道士本身給大眾的高冷範兒,我們大家對道士這個群體了解的不多,本期就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道士的稱謂及由來。
  • 皈依全真派
    傳 戒  對道士來說受戒是宗教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事件。過去傳戒時間長達一百天,以後減少到五十三天。傳戒儀式在三座戒壇舉行,三壇大戒的內容是:1.公布要目。受戒人的姓名印在《登真錄》上,按照千字文的順序排列。頭四名受戒人有資格成為十方大叢林的方丈。第一、二位受戒人授與法簡,註明他們的道派和師承。全體受戒人都領取道袍、度牒、飯缽和規。  只有全真教的十方叢林才能傳戒,但天師道道士可以自由參加。自從張天師不發度牒以後,許多天師道道士開始參加全真教的傳戒大典,不過即使他們精於傳戒儀範,也無權當十方叢林的住持,這一點似乎是默契。
  • 道教全真教對人生的啟示
    全真教創建於金元時期。王重陽祖師得到鍾離權、呂洞賓等仙人的傳授,再加上自己在活死人墓刻苦修行悟道,才建立起來影響了中國一千多年的全真教。全真教建立之後,通過全真七子的大力推廣,不久便在北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中國道教中與正一道地位等同的兩大教派之一。
  • 道法自然: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
    道士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個很神秘的職業,煉丹打坐,畫符做科,他們的生活彷佛是脫離世俗,離我們很遠。真實的道士生活是什麼樣的呢?由於篇幅所限,本期就簡單的介紹道教正一派道士的日常生活。道教目前主要分為正一派和全真派兩大派。
  • 道士的各式「證件」有哪些
    自道教創立以來出現了許多著名的道士,例如藥王孫思邈,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正一派創始人張道陵等。本期繼續為大家介紹道教常識系列之:道士的各類「身份證」。目前全國很多道教宮觀都可以進行皈依,不需要拜師,也不受年齡及性別的限制,另外要說的是皈依並不是就是道士了,只可以稱之為居士,古代的很多名人都是道教的居士,例如唐代大詩人李白就是號「青蓮居士」,如果想成為道士,則需要經過全真的冠巾或者正一派的傳度儀式才可以。
  • 從梁興揚被除名說起
    解除梁興揚道教資格的「紅頭文件」出來了,指他道風不正,戒律鬆弛。兩個月前,梁興揚突然宣布退出道教,他究竟是主動退還是被退,內情是什麼?尚有待觀察。以他全真龍門派第三十代玄裔弟子,長安道教協會秘書長、長安金仙觀管委會副主任、龍門洞掌門的身份,他的退教,難免讓人諸多猜測。
  • 什麼是真正的「道士」?
    《太霄琅書經》謂:「人行大道,號為道士。」道士,乃信奉道教教義並修習道法 的道教徒通稱。道士又稱「道人」。《老子想爾注》有「道人所以得仙壽者,不行屍行」,《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有「道人賢者奉敬教戒」等語;南宋道士白玉蟾也自稱「瓊山道人」。但在佛教初入中國時,道人也用來稱呼僧人:《南齊書·顧歡傳》有「道士與道人戰儒墨,道人與道士獄是非」的記載,此道人即僧人。直到隋唐時期, 道士及相應的稱謂如道人、羽士、羽客、羽人、黃冠等,才逐漸成為道教神職人員的專稱。隨著女性入道的增多,也有了「女冠」等稱謂。
  • 中國歷史上十位最長壽道士
    明末清初著名道士,法名常月,號昆陽。屬全真龍門派,為全真道龍門支派律宗的第七代傳人,他最大的貢獻在於讓本已衰落的道教得以復興,甚至可以說是整個道教離現今時代最近一次的復興。使道風大振,後被譽為全真龍門派的中興之祖。後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被康熙皇帝賜號「抱一高士」。清代著名道士閔一得在《金蓋心燈》中稱讚「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 和尚的口頭禪是阿彌陀佛,那道士口頭禪怎麼說?有必要了解一下
    那麼道士們平時是怎麼打招呼的?愛說什麼口頭禪呢?作為中國人有必要跟隨筆者了解一下。佛教不僅在中國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三個宗教之一。佛教的信徒可謂是非常的之多,不僅是寺廟裡的和尚尼姑,還有很多俗家的弟子,影視劇中著名的方世玉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那些雖未入佛門但是誠心信仰佛祖的老百姓更是不計其數。
  • 道教的「正一派」與「全真派」有什麼區別,其實只看一點就明白
    道教也有很多戒律,而且戒律和佛教的戒律有很多相似之處,其實,道士有出家和不出家的區別,不出家的道士又稱為「居士」,在金代、元代以前,對於道士出不出家並沒有明確的要求,基本上,道士都不會出家。正一派的道士以男道士居多,他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過正常的家庭生活,也可以食葷飲酒;除了上殿誦經、做法事,必須獨居並素食之外,平時可以穿俗裝,不留鬍鬚,髮式也隨俗,俗稱「火居道士」。比如,張道陵所創的天師道的歷代掌教都是以嫡親身份繼承法統的。在張道陵死後,由其子張衡、孫張魯相繼掌教。
  • 從道士的衣服顏色中,看道教的顏色文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到道觀還是在外面遇的道士,他們的服裝顏色都是青色,但是在做道觀中做法事的時候,卻是黃色或其它的顏色,很多讀都會認為這是因為活動的場所不一樣,故而所穿的服裝顏色也不一樣。其實,在道士群體中,他們非常崇尚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