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是我們生活中經常會吃的,不僅是一味調料,根、葉、皮都是可以入藥的。我們在家裡怎麼種植生薑呢?一起看看,學習一下,在家就可以種出生薑,不用花錢。
生薑栽種最適合的環境是坡地以及山陰處,生薑是比較喜溫的,氣候溼潤適合生長。不耐寒,也不怎麼耐旱。很怕被陽光直射,所以可以種植在比較陰的地方。種植的地塊,我們可以選擇一些排水比較好的沙土地。我們想要在自己種植盆栽,可以用沙土培育,也會有比較好的產量。
每一年3-4月開始種植是最好的時間,北方因為天氣冷一些,所以我們需要推遲到4-5月份左右。下面,我們就看看農家大姐教你的種植小技巧吧!
我們在種植的期間,需要保證溫度在16-18度以上,才會開始發芽。溫度低的時候是不會發芽的。20-27度的時候就會長得比較快,所以溫度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平均溫度在24-29度生長是最好的,也比較適合根莖部的生長。溫度低於15度,一般就不生長了。如果達到了40度的高溫就不會生長了。溫度低於10度的時候,就比較容易腐爛。
生薑對於水分是比較敏感的,所以抗旱是不太好的。我們在選地塊的時候,需要滲透力比較好的沙土。我們也需要靠近水源的地方,可以更加方便灌溉以及排水。我們選擇生薑,需要比較健康的塊。莖塊是要色澤比較好的,比較飽滿的生薑。需要看看有沒有生薑是枯萎的,枯萎的生薑就要剔除。
其實種植生薑和種植土豆是差不多的,我們需要選擇好發芽的一些種姜。把那些大塊的姜切成比較小塊的,每個需要保留1-2個小嫩芽。切口的地方,我們需要在切口的地方塗上一些草木灰之類的消毒。那些沒有發芽的種姜,我們可以切一些小塊放在沙子裡催芽。一般來說,長出新芽是比較快的。
我們在種植之前,要選一個比較好的花盆。最好的就是選一些通風以及透氣,然後在裡面加上一些有機物。微酸的土壤是比較好的,可以提前在裡面加一些基肥,但是也不要太多。保證種姜有發芽的營養,可以更好生長。在栽種的時候,需要保證有2-3釐米的深度,之後上面蓋上一些沙土。之後在上澆水足夠,保證足夠溼潤。
如果條件比較好的話,我們可以在上面蓋一個保溫膜保溼保溫。種姜生長的溫度要保持20-30度之間,短期的8天就可以發芽。養護的時候需要放在陽光比較充足的地方,也要記得定期澆水以及施肥。可以保證有比較充足水分以及養分。我們大約種2個月左右,就可以長40-50釐米高度。
自己在家裡種也很簡單,自己可以試試喔。給與生薑合適的生存環境,基本上就沒有太大的問題了。我們自己可以在家裡在盆栽裡面種植,自己種自己吃還是挺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