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這些中式招牌翻譯,我有點兒上頭

2020-12-16 和訊

  作者 | 推推

  編輯 | 羊缺牙

  小品《老將出馬》中,趙麗蓉老師為迎接外賓突擊學習英語,那口速成的地道「倫敦音」不知拐得多少觀眾speak in English時都帶著點純正唐山味兒。

  

  ▲小品《老將出馬》

  而時隔二十年,無論是5A級景區,還是農家小餐館,與國際接壤依然是一種共識。方法簡單得多,只需要在招牌後面加一小串英文字母,方便外國遊客的異鄉生活之餘,更能顯得洋氣十足。

  ▲用拼音矇混過關也是ke yi de | 圖片來源:微博@天津地鐵社區

  不過,在多數情況下,這些英文翻譯的水平實在是……

  從"slide carefully"的幸災樂禍式提醒,到"translate server error"的粗暴複製粘貼,翻譯的鬼畜程度與漢字表意的豐富性永遠成正比——大概也只有中國人才能看得懂。

  part.1

  十級英語神翻譯,外國人別想看懂

  任其千變萬化,出自度娘、谷歌之手的神級翻譯大概都逃不過如下四類範圍限制。

  初級-矇混過關型

  在外國人從不光顧的場合,翻譯只是做個樣子。反正漢語拼音也用的是英文字母,索性直接哄哄國人。

  作為省事一派的先鋒代表,"no dashouji"必須要c位出道。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no"一詞的精準翻譯,充分表達了作者對這一行為的抵制。而"dashouji"中,聲母與韻母的完美搭配,又使這條外文翻譯增添了國風韻味與方言特色。中西結合,在遼闊背景中區別於周圍其他翻譯,如夢如幻如真,操作難度高達99.9(duibuqi上流君實在編不下去了……

  拼音家族的勢力遠不止於此,連商業宣傳海報中也有它的身影。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如出一轍的套路,想必這倆出於同一家翻譯公司吧。請各位讀者結合上下文,分析全是大寫字體的"HOUJINSHIZU"在圖中起到了什麼作用。

  中級-望文生義型

  不過,在英語教育已基本普及的當下,拼音式翻譯顯然很難再濫竽充數。那麼翻譯會變得正經起來嗎,想多了!

  餘華《兄弟》一書中,李光頭出國做生意,想去酒吧,但不會外語,忽然靈機一動,對著外國人用手比了個「9」,再比了個「8」。如此聰明才智被軟體學了個十成:不就是翻譯嗎,一個字一個字來準沒錯,至於連起來的意思,那就看你的理解能力了。

  排隊等到不耐煩了嗎?要不要我下份大碗寬面給你吃啊?

  ▲"一米線"被翻譯成「a noodle」 | 圖片來源:嗶哩嗶哩

  憑藉生動的配圖和溫馨的翻譯,體貼地提醒你:「小心地滑倒」,這無疑就是招牌屆的溫柔刀了。

  景區遊覽遍還覺得意猶未盡?隱藏旅遊點滿足你:公共廁所一日遊。

  高科技的體現,只是點擊的時候下手輕點,不然下一站就是醫院~

  ▲「點擊這裡來參觀」

  擬人化的修辭手法在各國語言中都通用。不說不知道,垃圾竟然是邪惡的!這樣的垃圾還是託別人拿來丟比較好。

  ▲「有害垃圾」被譯成「邪惡的垃圾」

  高級-膽戰心驚型

  菜單是另一重災區。這些翻譯或驚悚或黃暴,只有一個目標,讓你一天吃不下飯。

  「野山椒牛肉」不知為啥被翻譯成了「You and your family(你的你的一家)」,這怕不是驚悚主題的餐廳,吃個飯全家都有生命危險。

  為了讓外國友人品嘗中華美食的奧妙,甚至奉獻husband作為烹飪原料,這種舍小義而取大義的情懷不禁讓人為之擊節。

  ▲完全是按照字來一個個直譯的,四喜是拼音「sixi」,夫是「husband」

  實際上,從中文也能看出來,有此神翻譯的原因還是中文拼寫錯誤。沒有存在感的烤麩表示很委屈。

  吃個包子就要受到謾罵。但菜包子在這裡真的只是菜餡兒的包子,不要過度理解啊喂!

  ▲「idiot」是「笨蛋」的意思,但這裡的「菜包」真的沒有一語雙關哇

  丈夫與妻子肺部的切片。每吃一道夫妻肺片,就有一對夫妻消失。單身狗必點。

  拿錯了,這些大概是食人族的菜單。

  以為這就完了?更有許多菜名,在黃暴的邊緣試探。比如下面這個「蘑菇被強姦」?我懷疑你在搞黃色但我沒有證據。

  接下來,「幹」字家族集體出徵。我肯定你在搞黃色並且有了證據。

  啥也別說了,幹就完事。老鐵評論加關注,雙擊666~看完了這些菜單,外國人對中餐的理解大概只剩下恐怖、暴力、血腥。

  頂級-放飛自我、遇到就是緣型

  如果經歷了前三輪的轟炸,依然安全無事,恭喜你進入頂級層次繼續探尋神級翻譯的奧妙。

  「我在谷歌上搜不到,但真的很好吃。」這老闆倒是實誠人,不過誰能否認這不是新型營銷方式呢?

  下面這條從漢字到英文全都看不懂?沒關係,從右向左讀試試,豁然開朗了吧!

  漢語博大精深,方塊字從哪個方向讀都毫無障礙,但這麼讀英文簡直要人老命!不過此類翻譯真是只應天上有,人間幾回聞?遇到了就拍照發票圈吧。

  無法分級-中英高度結合的純粹惡搞

  被上面這些奇葩翻譯雷得外焦裡嫩?來換換口味,讓豆瓣與網易雲帶你感受一下真正能體現英語十級水平的翻譯吧!

  "champions"直接空耳成"昌平",音與意的交融,縮減了兩個文化間的溝壑,兩萬點讚就是對這一精巧構思的嘉獎!

  "有些人,用過了才知道",是什麼樣的勇氣讓作者忽視"used to do"的用法,只糾結於"used"本身?這究竟是出於對前任的執念,是對搞怪的追求,還是對開車行為的渴望!

  ▲圖片來源:豆瓣截圖

  在翻譯屆,郭冬臨依然是巋然不動的搞笑符號。郭冬臨的拼音式直譯雖然與上面撞車,但陷落一詞的文學性表達依然讓這個標題不落窠臼。

  與之相通的還有著名國際名人,山東天后蕾哈娜,以及她的個人代表作:

  part.2

  漢語水平不高惹的禍?

  拋開純屬惡搞的因素,神級翻譯的形成其實有跡可循。德國漢語學家顧彬曾經歸納:英語錯譯的直接原因是漢語水平不高。度娘犯的錯誤其實也是翻譯時的通病。

  作為表意文字,漢語每個字的含義都十分豐富。與其它漢字的搭配、在句中的重讀都會影響對其意義的理解。請回答,圖中的小男孩到底在表達什麼意思呢?

  ▲圖片來源:網易看客

  拼音式翻譯是天津地鐵的一大特色,除了"binhaiguojijichangzhan",還有更高級別的萌王"nanzhanzhan"。

  "南站站"中的兩個站意義不同,前者為高鐵站名的一部分,後者表示某地鐵站點,本應有所區別,但粗暴地用拼音替代的確省時省力。

  如果中文水平不高,對漢語的理解都發生了偏頗,又如何翻譯出地道的英語呢?就拿上流君耿耿於懷的"菜包子"舉例,在中文語境中,這個詞現在常用來表示對一個人的輕蔑嘲諷,所以翻譯成idiot是完全沒問題的。但在剛剛那張圖裡,很顯然菜包子只是表示本意。

  這也並不是說,中文水平高,翻譯就沒問題了。雙鴨山大學發來警告。

  這種常凱申式的翻譯(常凱申是翻譯家對蔣介石英文名ChiangKai-shek的錯譯)常見於人名與地名。

  中山大學的英譯Sun Yat-sen得名於創辦者孫中山先生的字,「逸仙」。其英文拼寫方式採取的並不是漢語拼音Sun Yixian,而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前一度成為主流的威妥瑪拼音。

  威妥瑪拼音由英國駐華公使威妥瑪創造於1867年,後被廣泛應用於漢語中人名地名的英譯。

  但在1979年6月15日,聯合國秘書處就發出關於用漢語拼音取代威氏拼音的正式通知,從那之後,幾乎所有的中國人名、地名和專業詞語在翻譯時都會使用漢語拼音。不過,為了保證歷史的延續性,許多具有歷史意義的翻譯仍被保留了下來。如中華牌 Chungwa,蔣介石ChiangKai-shek,清明節Chingming Festival。

  如果對相關文化知識缺乏了解,在回譯的過程中就難免鬧出笑話。

  part.3

  我受夠了這些形式主義的翻譯

  玩歸玩,鬧歸鬧,別拿翻譯開玩笑。標識與菜單中的英文,本意是為了方便外地遊客,如果翻譯不精準,甚至會起到適得其反的效果。

  事實上,早在07年,北京就發布了中國第一個公共場所標識英文譯法地方標準和實施指南,制定了翻譯時的總體規範。以地鐵站名為例,若是地名,則應採取直接翻譯,如朝陽門Chaoyang men,若為專用名詞,如頤和園,則應該進行意譯。

  隨後,在這一藍本的引導下,各地也進行效仿,陸續出臺相關文件。

  但即使有了這些翻譯通則,也不能確保萬無一失,因為在所謂的規範中,也時有發生錯譯的情況。

  以江蘇省出臺的規範為(博客,微博)例:辦公區域"Administrative area"就是典型的錯譯。"administrative"一詞其實更加適用於行政,如香港特別行政區"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HKSAR)",簡單的表示工作用"office area"就已經很好。

  這類細節問題,只要多結合當地高校英語專家的意見,就可以進行規避。畢竟,連規範都是錯的,又如何要求遵守規範呢?

  而且由於各地標識翻譯通則缺乏統一的管理歸屬,標準並不統一。就拿人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接觸的地鐵來說,北京與上海的翻譯方式就有所區別,甚至在對地鐵兩個字的翻譯上也大相逕庭。

  ▲北京的用了"subway",上海用了"metro"

  但在針對地名的翻譯上,兩座城市還是會比較嚴格地遵循漢語拼音。而港鐵則顯得放飛自我:

  除了已有慣用的英文地名如金鐘"Admiralty"和銅鑼灣"Causeway Bay",其餘車站的英文名稱都是用了粵語發音作為站名,如油麻地"Yau Ma Tei",旺角"Mong Kok"。

  ▲旺角道被翻譯成"Mong Kok Road"

  針對五花八門的錯譯現象,國家質檢總局和國家標準委於2017年11月聯合發布了中國首個在境內如何規範使用外語的系列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文件裡特別提到,翻譯應符合英文使用規範以及英文公示語的文體要求,一般不按原文字面直譯。

  比如若要提醒注意安全,應使用"caution",神級翻譯"slide carfully"的正確表達其實是"Caution:wet floor"。

  為了迎接2022年的冬奧會,北京最近也在大量清理那些到處都有的不恰當英語翻譯。

  ▲"搜爆犬"被翻譯成了"爆炸狗"

  然而對於許多公共場所來說,由於缺乏關懷精神與嚴謹態度,本來應該提供便利的翻譯倒像是例行公事,無所謂實際意義,只要有就行了。

  俗話說入鄉隨俗,但如果真要弄懂目前各類中式招牌的神翻譯,外國人也得先成為漢語專家再說——不過到那時候,他們還真的需要這些翻譯嗎?

  你還見過哪些讓人笑到頭掉的神翻譯?

  在評論裡分享一下吧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上流UpFlow。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何一華 HN110)

相關焦點

  • 看完這些中式翻譯作品,我又堅定了好好學外語的決心
    「我身高六英尺一,我適當的地方有毛,嗓子是一個男中音……」這支離破碎的句子結構、放到中文裡格外古怪的詞語搭配,實在讓眾多讀者「叫苦不迭」。李誕也曾對陳東飈先生譯文引發的爭議發表意見,評論中依然有網友認為即便直譯,也依然逃不開語句不順的問題。不過退一萬步來說,無論是過於接地氣還是讀著彆扭的翻譯腔,這些翻譯總歸是負責任地準確傳達了原文的意思,而有些翻譯,則是在語義上就出現了錯誤,讓人看得雲裡霧裡。
  • 「歪果仁翻譯中式英語」pk「中國人翻譯口型」到底誰會贏?
    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而且一直以來被眾人調侃的「中式英語」中也有幾個短語已經被牛津收錄進了詞典。近日,在網絡上有一個話題「讓歪果仁翻譯中式英語」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於是有媒體專門找了幾組「中式英語」讓會說英語的外國人來翻譯,看得簡直大快人心啊!
  • 超搞笑的英語翻譯,中式翻譯笑翻你!
    很多人學英語都比較習慣中式化,在翻譯的時候一些中式的翻譯非常的搞笑,讓你笑個不停!而如今的翻譯界出了一批神人於是,這些神翻譯誕生了......一起來看看周末放鬆下吧~1. 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together up!
  • 中式英語翻譯讓外國人笑翻天,這有什麼可笑的,有本事你學學中文
    可是近日,英國《太陽報》報導稱,北京政府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正在加大力度整頓公共場所標識中的不規範英語翻譯。原因就是大量中式英語翻譯導致讓很多外國人看不懂,其實每次中國在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國外很多媒體都會拿中式英語進行調侃一番,那麼真的有怎麼可樂嗎?
  • 看了這些招牌,我從街頭笑到街尾
    三個普普通通的招牌,如同一記猝不及防的快樂直球,讓那一天的心情也變得晴朗起來。在城市的縫隙中,店主們通過寥寥數字,向匆匆路過的行人展示著自己的真誠。晃摳你就這樣被治癒了。旅行結束後,她索性翻了一遍相冊,試圖找出更多相似的照片。她發現,原來自己在曾經碰見過許多相似的情景,只是之前從未重視過。
  • "中式英文"標識牌雷人 標牌神翻譯看暈老外
    陳飛 攝星辰在線—長沙新聞網5月24日訊(記者 嶽霞 實習生 李倩)你身邊的四不像英語標牌有多少?長沙晚報發起「隨手拍」活動以來,得到了網友的熱烈響應。「我在長沙見過這種標識無數次。舉個例子,我見過一個標識『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難道是要告訴我『滑的人是很狡猾的因為他們注意安全』?」來自加拿大的Douglas在長沙看到的英文標牌,讓他覺得既有趣又長見識。專家表示,國際上對路牌有統一的表達方式,標牌製作不要太隨意。
  • 嶽麓山上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 網曝指示牌多處翻譯錯誤
    嶽麓山上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網曝嶽麓山上指示牌有多處韓語翻譯錯誤,記者帶韓國歐巴一探究竟5月21日,長沙嶽麓山景區,售票處招牌上「滑道」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組圖/記者楊旭 雕塑上「我愛你」的韓語翻譯有誤。 指示牌上「景區」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不少指示牌上出現韓文翻譯錯誤,連「我愛你」的翻譯都不對。
  • 嶽麓山上指示牌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
    嶽麓山上韓語神翻譯看蒙「歐巴」網曝嶽麓山上指示牌有多處韓語翻譯錯誤,記者帶韓國歐巴一探究竟5月21日,長沙嶽麓山景區,售票處招牌上「滑道」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組圖/記者楊旭雕塑上「我愛你」的韓語翻譯有誤。指示牌上「景區」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不少指示牌上出現韓文翻譯錯誤,連「我愛你」的翻譯都不對。
  • 中式英語「神翻譯」:皇家成「yellow home」
    ,將「土豪」翻譯成「Too How」,「上天台」被解讀為「go to die」,「好基友一輩子」是「Togayther」等,把各種網絡用語、古詩詞等翻譯成中式英文,引發網友瘋狂轉發和評論。從「永遠追趕語言潮流」的美劇字幕組,到已登陸美國主流電視臺的英文版《甄嬛傳》,再到「大媽」、「給力」、「不作死就不會死」,那些或詼諧搞笑或令人拍案叫絕的翻譯,從未淡出我們的視線。今年1月份的英語六級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將一篇中文短文翻譯為英語,涉及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傳統歷史文化。
  • 看完男神皮特的《星際探索》,我有點兒懵
    月球車禍鎮樓小導我消失好幾天了,不知道會不會有看官想念我呢?幾天之前男神布拉德皮特的新片《星際探索》在視頻網站上線了,我用了幾天的時間,才終於把它給看完了。實在是有點兒一言難盡。豆瓣評分6.8,IMDb評分6.6,對於稍微有些「崇洋媚外」的豆瓣來說,這次的評價居然和權威的IMBb差不多,可見這部電影的觀眾口碑還是比較一致的,就算有幾個好評,也是以裝X的居多(並不是所有喔)。小導我作為一個最愛商業片的觀眾,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確實是不好看啊!
  • 翻譯公司在翻譯中如何避免中式英語呢?
    很多人有著紮實的英語基礎,但是在進行英語翻譯工作時,總會出現一些中式英語,那麼譯員在翻譯中怎樣避免中式英語呢,下面翻譯公司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正確翻譯「使」字句和「讓」字句 在翻譯「使」字句和「讓」字句時,譯者容易受原文影響,可嘗試用如下方式來改: 其一,省略「使」字或「讓」字,在譯文中添加表示邏輯關係的詞(組),來體現「使」字或「讓」字的前後文之間的邏輯關係; 其二,將「使」字或「讓」字與其後面的動詞結合起來譯為英語及物動詞
  • 遊客反映:雲南香格裡拉街道招牌翻譯錯誤百出_中國網
    譯文:桂清的聲音像一個店最近,一群外地遊客到香格裡拉城區玩了一遍後,拍下了一大堆香格裡拉各類廣告招牌的圖片,並用電子郵件發給了迪慶藏族自治州旅遊局質檢所,並指出幾乎所有的廣告招牌的藏、英註解全部出錯,有的翻譯不到位,有的應該直譯的名稱變成了音譯,有的應該音譯的變成了直譯,有的名稱存在漏譯,有的招牌也許存在粘貼過程中出錯,有的就是直接翻譯出錯。
  • 武漢現中式英文"神翻譯"指示牌 市民:不忍直視
    原標題: 武漢現中式英文「神翻譯」指示牌 市民:不忍直視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近日,有市民反映稱,漢江江灘上的指示牌中英文翻譯錯誤得太離譜,讓人不忍直視。  昨天,記者來到漢口古田四路附近的漢江江灘東風段,看到入口處臺階兩側各有一個小心地滑的指示牌,下方寫著「carefully slide」(如右圖)。在整個江灘附近,記者找到三處一樣的指示牌,分別設在不同的臺階附近。
  • SCI論文翻譯,如何避免中式英語?
    為了讓論文順利發表,除了完善內容之外,論文翻譯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翻譯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審稿結果。而論文翻譯過程中,語言表達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由於習慣性,寫作者在翻譯論文的時候容易無意識地出現中式英語,導致被拒稿。那麼SCI論文翻譯過程中,究竟該如何避免中式英語呢?
  • 「中式英語」博物館:THE SEA FUCKS GOODS
    對於這樣的人,路人往往及時發現並側目而視,這真的是日常生活中蠻有喜感的一件事。不過你可曾注意到,那些書面的Chinglish在生活中更是常見,從菜單到招牌,乃至公共場合的標識都有令老外一頭霧水卻能讓國人會心一笑的錯誤英語。
  • 海賊王:這些翻譯讓人瞬間出戲,我看的一定是本土海賊王!
    翻譯大哥,不是我說你,你哪怕翻譯成:」有點能耐嘛「也可以啊,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濃烈的口音來翻譯呢? 朋友看完這一段,給我的解釋是這樣的:「能耐,貼地氣,日語裡也有這種語氣的詞語,可能是作者為了把這種口氣表達出來,所以這樣來翻譯的,但是沒有原文,並不好說。」 聽完朋友的解釋,我一度認為是不是自己誤會這位翻譯了,接著我又給朋友看了第二幅圖。二.俺!!
  • 谷歌翻譯對《我的世界》有多大破壞力?看翻譯的內容就知道了
    我的世界這款遊戲在遊戲的可玩性上可以說非常的高。但是總會有一些軟體,會對我的世界造成幹擾。這些軟體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比如說谷歌翻譯。我的世界被谷歌翻譯,其實傷害的很大。但是又由於谷歌翻譯的影響力,讓我的世界讓更多人知道。
  • 韓遊客指出長沙嶽麓山指示牌上韓文翻譯錯誤
    5月21日,長沙嶽麓山景區,售票處招牌上「滑道」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 指示牌上「景區」一詞的韓語翻譯有誤   近日,有網友稱,長沙嶽麓山風景名勝區不少指示牌上出現韓文翻譯錯誤,連「我愛你」的翻譯都不對。
  • 「Teach fish to swim」翻譯成「教魚去遊泳」,網友:中式英語
    知行翻譯小編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在國外,一位華人老師站在講臺上,領著一群外國人學生一板一眼地讀者新單詞,很多人會說上得是漢語課,可是聽到他們的朗讀聲,保準讓你大吃一驚,他們讀得竟然是「No zuo no die (不作不死),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 南京公益廣告現神翻譯:蕩起夢想譯成dangqi dream
    其中,「圓我夢想」被翻譯成了「round my dream」,而「蕩起夢想」的翻譯竟然直接使用「中式英語」,翻譯成「dangqi dream」。不少市民發現後想要整改,但在廣告牌上卻找不到相關單位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