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語翻譯讓外國人笑翻天,這有什麼可笑的,有本事你學學中文

2020-12-13 時間調查

英語作為國際通用語言,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會在公共場合用英文標註一些本國的說明,中國自然也不例外,不過要知道英語雖然是通用語言,可是並不代表所有國家和地區都對英語在使用方面很熟練,畢竟這玩意是不得已而為之。

可是近日,英國《太陽報》報導稱,北京政府為迎接2022年冬奧會,正在加大力度整頓公共場所標識中的不規範英語翻譯。原因就是大量中式英語翻譯導致讓很多外國人看不懂,其實每次中國在舉辦大型國際賽事,國外很多媒體都會拿中式英語進行調侃一番,那麼真的有怎麼可樂嗎?

下面我們看看都有哪些;

「Poisonous & Evil Rubbish」這句英文「有毒有害垃圾」被翻譯成「有毒且邪惡的垃圾(英文)」

「殘疾人廁所」被翻譯成「deformed(畸形人) toilet」

「民族園」成了「racist(種族主義) park」

「超市出口」變成了國際範十足的「supermarket export(輸出、(貨物)出口)」……

其實這樣報導一直在西方媒體出現,比如在路透社在2008年的一篇報導中直白地批評道:「漫步在北京這座擁有1500萬人口的城市,我們會看到各種鮮豔的T恤和上面印著的神經錯亂的英語,從語法到拼寫到整段的胡說八道,真是錯誤百出。」

美國CBS網站也語帶戲謔地稱,北京大多數人英語能力停留在「低水平」。

這種帶有歧視報導讓人很是反感,不過讓人意外的是,這些被這些西方媒體嘲笑的中式英語出現在了《牛津英語詞典》,並且被收錄了50多個詞彙,比如大家耳熟能詳的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見),以及最近很「火」的add oil(加油)。

其實這並不奇怪,隨著中國實力提升,如今這樣嘲笑聲越來越少,這和中國文化持續輸出有關,就像有些網友說著,其實這有什麼好笑的,有本事你學學中文,比如近日在網上流傳的生僻字這首歌,我想如果翻譯成英文,根本無法做到,因為英文其實和中文相比,就像一個小矮子和巨人。

比如中文的我,就有38種,可是英文只有一個字母就是——I,這是何其悲哀啊。

所以嘲笑中文的外國人,你們要搞清楚,全世界只有中國是有文明存在,你們最多是叫文化,一字只差,差之毫厘。

如果你喜歡我,點下關注唄,謝謝!

相關焦點

  • 「歪果仁翻譯中式英語」pk「中國人翻譯口型」到底誰會贏?
    超過九成的人對中國高鐵豎起大拇指,被外國人評為中國新四大發明的「支付寶」「網購」也進入榜單。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在逐漸增強,而且一直以來被眾人調侃的「中式英語」中也有幾個短語已經被牛津收錄進了詞典。近日,在網絡上有一個話題「讓歪果仁翻譯中式英語」就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 中式英語讓外國人愛恨交加
    為方便各國遊客,作為世界語言的英語在機場中被廣泛使用,無論是道路指示牌、候機廳商店中貨物的價籤,還是衛生間的提示牌,凡是有中文字的地方,基本都會有相應的英語翻譯。然而,就在這一小行英語中,那些飽含中國特色的「神翻譯」,常令過往的外國遊客哭笑不得。    英國《每日郵報》3月19日發文對外國機場內的「雷人翻譯」進行了盤點,其中,大部分錯誤翻譯都來自中國機場。
  • 嘲笑你口音問題的往往不是外國人,說一口中式英語有那麼讓鄙視嗎
    往往嘲笑你口音的,反而是自己的國人。有沒有發現?聽到一個外國人說中文不準,大家都不會嘲笑他,聽著他洋腔洋調的中文可能只覺得好玩,從來不會說:「你這樣也敢說中文?」外國人只要能蹦出個「謝謝你!」可能都會誇他中文說得好。
  • 超搞笑的英語翻譯,中式翻譯笑翻你!
    很多人學英語都比較習慣中式化,在翻譯的時候一些中式的翻譯非常的搞笑,讓你笑個不停!而如今的翻譯界出了一批神人於是,這些神翻譯誕生了......一起來看看周末放鬆下吧~1. You have seed I w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 brothers!together up!
  • 幾個非常容易犯的中式英語表達錯誤,一定要及時糾正過來
    在我們日常說英語,經常會說錯,這也是很正常的,我們中國人學英語,在母語中文這個大環境下,難免犯了很多中式英語表達的錯誤,中式英語有個單詞叫[chinglish],下面列10個錯誤我們要及時糾正過來。he she:在英語中he表示男的他,she表示女的她,英語語法規則的代詞和中文是有差距的,中文的代詞是字面不同,但是發音都一樣,而英語同樣字面也不同,但發音卻不一樣,這就在中國人的表達習慣上很容易混淆。
  • 笑噴,雷佳音英文名上熱搜,這些「中式英語」你一定也聽過!
    而外國人起過的中文名字,同樣令人捧腹大笑: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曹操……網友:我是穿越了嗎?(咱倆誰跟誰);Love who who(愛誰誰)雖說「中式英語」聽起來很搞笑,但有些話翻譯過來,還有些詩意呢!
  • 看了這些中式招牌翻譯,我有點兒上頭
    這些翻譯或驚悚或黃暴,只有一個目標,讓你一天吃不下飯。  「野山椒牛肉」不知為啥被翻譯成了「You and your family(你的你的一家)」,這怕不是驚悚主題的餐廳,吃個飯全家都有生命危險。不過此類翻譯真是只應天上有,人間幾回聞?遇到了就拍照發票圈吧。  無法分級-中英高度結合的純粹惡搞  被上面這些奇葩翻譯雷得外焦裡嫩?來換換口味,讓豆瓣與網易雲帶你感受一下真正能體現英語十級水平的翻譯吧!  "champions"直接空耳成"昌平",音與意的交融,縮減了兩個文化間的溝壑,兩萬點讚就是對這一精巧構思的嘉獎!
  • 老外學中文大型「翻車」現場,網友笑岔氣:對英語的怨恨釋懷了
    英語可以說是她們兩個人的噩夢,如果看到漢語是如何折磨外國人的,你一定會釋懷。1、寧願畫房子「哈哈哈哈」是我們最常熟悉不過的了,聊天的時候最常用,可是這個簡單的字在外國人眼中簡直就是鬼畫符,還不如一座房子好畫,這是什麼鬼東西,分明就是幾座房子連在一起嘛!
  • 你用中文「學」英語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有何區別?
    學英語,你用中文「學」跟用「百度翻譯」幫你「懂得」中文意思有什麼區別?學無止境,學海無涯。我們天天隨便找一句英語出來然後問你:懂得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1.4.You're the man,千萬不要翻譯成中文「你是男人」諸如此類,數不勝數,估計窮其一生,你都無法回答完,或者「學完」這樣的「英譯漢」。於是,這種永無止境的「你懂它的中文什麼意思嗎」的英語學習成了毫無意義的事情,甚至「無聊」。
  • 中式英語「神翻譯」:皇家成「yellow home」
    ,將「土豪」翻譯成「Too How」,「上天台」被解讀為「go to die」,「好基友一輩子」是「Togayther」等,把各種網絡用語、古詩詞等翻譯成中式英文,引發網友瘋狂轉發和評論。從「永遠追趕語言潮流」的美劇字幕組,到已登陸美國主流電視臺的英文版《甄嬛傳》,再到「大媽」、「給力」、「不作死就不會死」,那些或詼諧搞笑或令人拍案叫絕的翻譯,從未淡出我們的視線。今年1月份的英語六級考試中,有一道題是將一篇中文短文翻譯為英語,涉及中國園林、絲綢之路、中秋節等傳統歷史文化。
  • 北京清理中式神翻譯標識,搞笑機器翻譯真的讓人笑掉頭……
    北京清理中式神翻譯標識,搞笑機器翻譯真的讓人笑掉頭…… 中國日報雙語新聞微信 2019-06-02 09:00
  • 中式英語讓外國遊客愛恨交加 英文菜單最受關注
    網絡上給這種「中式英語」下的定義是,帶有中文語音、語法、詞彙特色的英語。隨著大量外國人到中國工作、生活和旅遊,「中式英語」也逐漸引起了外國人興趣,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中國公共場所指示牌和餐館中的英文菜單。機場內的「神翻譯」機場作為一個國家或城市的「大門」,每天都在迎接著世界各地的人們。
  • 讓人啼笑皆非的「中式英語」
    有個德國人幹了一件本應中國人做的事兒:把這些公共場合的Chinglish拍成照片,在網絡上開了博客,建了個「Chinglish網絡博物館」,還出了本叫《日常生活中的中式英語》(Chinglish-Found inTranslation)的書……  並非是對中式英語的嘲笑  這位總結Chinglish的德國青年叫紀韶融,輸入網址
  • 終於練到了中式英語3級,歪果仁瘋了
    當然,我也不介意你用通俗的說法,以及極為賞嘆的語氣,稱呼我為「Oh myartist」,這是「O」的另一種解讀,形態千變萬化、情緒千絲萬縷,就是中式英語的妙處所在。如果你的答案是「I am a dragon」,那你可能走錯了課堂,今兒我們講的是中式英語,不能丟掉了中式的韻味。
  • 外國人衣服上的中文VS中國人衣服上的英文 笑不死你算我輸
    也不知什麼時候,外國紋身界迷上了漢字紋身,不紋幾個漢字都不好意思告訴別人自己也是混紋身圈的,但是其風格之鬼畜常常讓我們這些中國人笑cry。▲是誰告訴賈斯汀這是" follow your heart " 的意思的。。
  • 有什麼是中文無法翻譯的嗎?看中文是如何搞定法語的
    文|蔡蔡親愛都讀者,你第一次學英語時,是怎麼記住讀音的?筆者剛接觸英語時,老師也沒教音標,都是老師帶讀,我們跟讀的。可是,這樣就很容易忘記啊。只能想方設法記住了,於是,各種中式記音法就出來了。比如hello(黑佬),apple(阿婆了),pear(皮兒)……總之,絞盡腦汁也要把這個單詞讀音和中文扯上關係,就這樣,在還不會音標的時候,死記硬背地把很多單詞記住了。筆者想,這應該是很多語言初學者的方法吧,這不,中文又來玩轉法語了!法語被公認為世界十大最難學的語言之一,學習法語,要接觸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各種語式和語態。
  • 外國人學習中文到底有多難?外國人哭暈怎麼有這麼難的語言
    今天在外國版知乎Quora上面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帖子「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感受是什麼?」來一起去體驗一下外國人學習中文的感受。很多網友感慨道學習中文簡直太難了,是地球上最難學的語言。這位網友繼續評論道,在學習中文最剛開始階段,學習音節的音調,是特別困難的!他建議到學習中文的時候,長時間的聽有聲讀物版本的書籍、小說!這樣你可以擁有10個小時的有趣音頻來提高你的聽力技巧,如果不這樣做,你會沮喪的自殺!這讓小編想起了以前學英語的那酸爽的日子。看到外國人學習中文這麼難,怎麼有種莫名的快感。
  • 中式英語「long time no see」成標準英文詞組
    有調查顯示,7成參加投票的網友表示贊成中式英語的使用,認為中式英語既有趣又被大家口耳相傳,將來外國人也會這麼用。flower」(佔花)後,川式英語也開始不斷出現在川菜菜譜的翻譯中;  Facebook上甚至有「救救中式英語」小組,並吸引了8000多名成員,裡邊有超過2500條中式英語例子。
  • 「Teach fish to swim」翻譯成「教魚去遊泳」,網友:中式英語
    知行翻譯小編曾在網上看過這樣一個視頻:在國外,一位華人老師站在講臺上,領著一群外國人學生一板一眼地讀者新單詞,很多人會說上得是漢語課,可是聽到他們的朗讀聲,保準讓你大吃一驚,他們讀得竟然是「No zuo no die (不作不死),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 給孩子講英文繪本時,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
    我家大寶那時候,要想得到英文繪本是很有難度的,當時是好幾個朋友一起辦了一張借書卡,一次借50本,一次借1個月。現在英文繪本鋪天蓋地的到處都是,網上有免費的電子書,實體店、網上書店的資源也非常豐富。那麼,問題來了,講原版繪本到底應該怎麼講呢?需要翻譯成中文嗎?這樣做的利弊有哪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