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火教馬自達 靠三蹦子創造自己的世界

2020-12-18 網易汽車

(原標題:拜火教馬自達 靠三蹦子創造自己的世界)

第1/2頁:

網通社2017年6月20日報導 這些馬自達的三蹦子曾經爭霸一方

第1/2頁:

這些馬自達的三蹦子曾經爭霸一方

第2/2頁:

拜火教不是重點,車標的變化才是關鍵

閱讀全文(共2頁)

返回分頁閱讀

看標題是不是有點兒懵?馬自達怎麼和拜火教扯上關係了,你還別說,真就有點關係。你問拜火教是個什麼來頭?話說這是在公元前598年,由瑣羅亞斯德創立的宗教,該教曾經盛行於古代波斯及中亞地區。它的中文正式名稱是瑣羅亞斯德教,傳入中國後被稱為祆(xi n)教、火祆教或拜火教。至於為何在國內翻譯成這些名稱,是因為該教認為阿胡拉·馬茲達(Ahura·Mazda)是最高主神,是全知全能的宇宙創造者,它具有光明、生命、創造等德行,也是天則、秩序和真理的化身。馬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代表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所以「拜火教」的名稱由此而來。

自1920年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馬自達前身)創立至今,馬自達已經走過了97個年頭,距離成為「百年老號」還差三年。雖說馬自達自誕生起的第一個十年裡,並沒有生產過交通工具,但是工藝的沉澱和技術的積累幫助東洋軟木在1931年成功轉型,至此,馬自達開始走上一條「魔性」的發展道路。

馬自達為什麼不能叫松田

首先要說明的是,松田重次郎是馬自達的創始人但不是東洋軟木工業的創始人,他是在1921年接手東洋軟木工業的社長一職,在之前介紹本田歷任社長時我們也簡單介紹過,在日本企業中會長比社長大。

說起這時候的東洋軟木工業也有一段逸事,最早這家公司專門生產紅酒瓶用的軟木塞子,而後又轉為生產用於隔熱的炭化軟木板,為企業積累了一定財富。東洋軟木工業株式會社於1927年更名為東洋工業株式會社,並於1929年開始製造機械。

究竟馬自達是何時出現的呢,這就要說到當時東洋工業株式會社製造的第一款交通工具了,以今天的眼光看,這臺名為「馬自達號」的三輪摩託依舊非常好看,如果能給快遞小哥配發一輛,既解決了電動三輪車不合法的問題,看起來還更上檔次。

很多都會說「松田」這個姓氏的日語發音和馬自達相當接近,記得在介紹山葉的那期欄目中曾經提到過羅馬音這件事,如果把「松田」這個姓氏的羅馬音寫出來就是「MATSUDA」,這個發音可不便於歐美人士正確讀出來,因此松田重次郎找了一個和自己的名字最相近的「MAZDA」作為公司的名稱(關於這一點,我們在下文中詳細解釋)。所以說你得慶幸當時松田重次郎起了個外國名,要不然現在就變成了豐田、本田、松田,你說暈不暈。

三蹦子打天下,摩託車是日本汽車品牌發展繞不開的話題

上文中提到的那個「馬自達號」,別說咱們見過的不多,你就是拿著照片給現在日本的年輕人看,他們能認識這個車的也不多,不過這款三蹦子在當時那可是火得一塌糊塗。在馬自達號推出的年代裡,正是日本經歷明治維新之後經濟欣欣向榮之時,當時的日本鐵路建造裡程就已經超過了7000公裡,人民安居樂業。但是一種能夠連接城市與鄉村的交通工具還沒有出現,正是這個巨大的「缺口」,讓日本內燃機、大發和當時的東洋工業賺了個盆滿缽滿。

在整個二戰前,馬自達就只有這一款三蹦子問世,第二款三蹦子直到二戰結束後才推出。這款名為GB三蹦子是馬自達第二款摩託車,乍看之下和馬自達號的區別並不大,但是換裝了全新的700毫升單缸發動機,但是它的載重量能達到500公斤。

別以為載重大就只能拉貨,GB的在做工方面也是挺講究的,一體式車把採用鍍鉻表面、儀表直接鑲嵌在油箱上面,單看這一小部分的設計和做工,比哈雷·戴維森都不差,別忘了這可是一輛正宗的三蹦子啊。另外,這款GB三蹦子已經在舒適性上有了長足進步,看這個副駕駛的座位,還帶靠背呢!

今天我們已經很難想像出馬自達三蹦子有多火了,不過下面有一些數據還是能夠讓我們能夠略知一二,截止到1961年馬自達三蹦子的年產量就突破了45000輛,日本三蹦子市場中80%均出自馬自達之手, 幾乎壟斷了整個市場。

馬自達三蹦子能成功也不是偶然,人家並不滿足於現狀,又於1962年推出了日本最大的三蹦子T2000。在T2000的所有型號中,又以1971年款最出名,這款車搭載了直列4缸發動機,排量和名稱相同,達到了2000毫升,關鍵是車長6米,駕駛艙後面有個大鬥兒。

T2000的成功秘訣和它準確的市場定位密不可分,為了控制成本,T2000隻有駕駛艙是用金屬製造的,後面的貨倉全部由木頭製作完成,外面包裹上金屬蒙皮。因為戰後的日本材料十分稀缺,特別是金屬,因此T2000才使用了大量木材。但是你別小看木頭的強度,得益於合理的設計,T2000的載重量能達到2噸。

文章標籤: 馬自達 轉子 三蹦子 昂克賽拉 責任編輯:陸宏偉

12下一頁閱讀全文共2頁

[支持鍵盤「 」鍵翻頁]

分頁導航

返回分頁閱讀

  • 1這些馬自達的三蹦子曾經爭霸一方
  • 2拜火教不是重點,車標的變化才是關鍵

相關文章閱讀:

推首款7座車型 長安馬自達新CX-5將上市

2017年05月02日

有型有樣的家轎 昂克賽拉劍指卡羅拉

2017年05月17日

馬自達CX-4藍天探索版上市 售16.08萬元

2017年03月01日

馬自達CX-4探索版3月上市 配置大幅提升

2017年02月22日

本文來源:網通社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堅守與突破 "三蹦子"與"馬自達"
    1927年,松田重次郎放棄了他賴以立身的東洋軟木工業,轉而將公司改名為東洋工業公司,為的是實現自己心中的機械夢想。在他「企業,就必須拿出自己的產品」想法引導下,東洋工業花費三年時間,造就了第一臺以馬自達為名的產品——三輪卡車「馬自達號」,馬自達的造車之路也從此真正開始。
  • 《長安十二時辰》第二十集:拜火教和明教是同一個教嗎?
    這個祆教,就是拜火教,是公元前六世紀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建的一個宗教。根據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翻譯,瑣羅亞斯德有好幾個叫法。比如尼採有一本《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那個查拉圖斯特拉就是瑣羅亞斯德。所謂一神論,就是拜火教認為世界只有一個真神,那就是阿胡拉·馬茲達(Ahura Mazda)。附帶一提,馬自達(Mazda)汽車的名字也與此有關。
  • 拜火教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宗教
    馬自達」 這個名字想必大家聽說過,汽車頭部的翼狀標誌也廣為人知。其實這個名字和圖案都來自於拜火教(祆教)。「馬自達(Mazda)」 是拜火教最高神阿胡拉瑪茲達(Ahura Mazda)名字的一部分,原意是 「智慧」。
  • 一條新聞告訴你,馬自達到底多麼不在乎中國
    它的創始人松田在廣島從生產葡萄酒瓶木塞起家,發展為今天世界排名第13位的著名汽車生產商,足以讓他的家族感到驕傲。馬自達是1960年開始生產轎車的,1984年開始用馬自達汽車公司(Mazda Motor Corp.)這個名字。該公司的前身是1920年在廣島成立的東洋軟木工業公司(The Toyo co.)
  • 靠著微博式的應援來騙自己,長安馬自達屬實有些可笑
    評論幾乎全是維護長安馬自達,"應援"堪比小鮮肉粉絲隨後我又翻了幾篇關於長安馬自達的文章,大部分都在聊最近上市的馬自達CX-30的產品力分析或者是馬自達3。裡面的內容大多都不太看好現在長安馬自達。可能就因為這些"激怒"了粉絲,幾乎所有文章評論區都被馬自達粉絲包圍。
  • 有風範的「拜火教」藝術
    這個故事卻與古代西亞「拜火教」有關,從對中原、印度、尼泊爾等地佛教本生故事畫的觀察和了解來看,均無此本生故事內容。這就有趣了!為什麼單單出現在克孜爾石窟壁畫中呢?我們知道「拜火教」是中古時代入華三夷教之一(另二教為:景教與摩尼教)。「拜火教」崇拜光明與聖火,也稱「襖教」。好像大概從陳寅恪先生起,開始研究它何時傳入中土的問題,許多學者以為大約在南北朝,這與克孜爾石窟早期壁畫繪製的時間是吻合的。
  • 拜火教究竟是怎樣一個宗教?(上)
    公元916年,伊朗帕提亞省的一群拜火教信徒經由波斯灣乘船逃亡到貼近印度西海岸邊的一個叫做丟(Diu)的島嶼上,十九年後,才得到當地印度王公的許可,在目力可及的瓜加拉答地區登陸定居。這群逃亡者的後裔是現存的最大的拜火教信徒群體,被稱為帕爾西人(Parsis)。
  • 帕米爾高原拜火教的神秘面紗
    在曾經的時尚和美豔中,墓主人帶著對火的崇拜,來到了另一個世界,祈求火給予自己精神的溫暖、慰藉和自信,並保佑他們平安、幸福。這一切,顯得遙遠而神秘,卻有著非同尋常的特殊意義。  十多天的時間裡,在帕米爾高原吉爾贊喀勒墓地考古現場,巫新華一邊帶領大家進行發掘,一邊對所有發掘出土的文物一一進行認真研究。
  • 馬自達的這100年:極品賭徒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軍強民弱的日本,這款三蹦子很受歡迎,確立了馬自達在三輪摩託這個領域的TOP地位。「完成了轉子引擎的馬自達」「得到世界矚目的轉子引擎 & 馬自達」「向世界進發的轉子引擎 & 馬自達」有感覺了嗎?
  • 《倚天屠龍記》中的明教脫胎於拜火教,那麼拜火教是信仰火焰嗎?
    但是歷史上並沒有這麼一個宗教,明教其實脫胎於拜火教。什麼是拜火教,是不是信仰火焰?拜火教(Zoroastrianism,也稱祆教)具體起源於何時何地已經不可考,應當是從印歐人早期對火的崇拜繼承發展下來的。因此早期的神話、經典和儀式上都與古印度婆羅門教有相似之處。
  • 考古專家:拜火教或起源於新疆帕米爾高原
    該教認為阿胡拉·馬茲達(「智慧之主」)是最高主神,阿胡拉·馬茲達創造了物質世界,也創造了火,即「無限的光明」,因此瑣羅亞斯德教把拜火作為他們的神聖職責。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隊隊長巫新華16日告訴記者,位於塔什庫爾幹塔吉克自治縣的拜火教遺址距今2500年,是迄今發現的亞歐大陸最早的拜火教遺址。
  • 圍觀北京車展丨馬自達推出100周年紀念款 設計靈感來自這款車型
    從生產軟木開始,馬自達已有100周年歷史,在百年之際,馬自達推出兩款100周年限量版車型,阿特茲100周年特別紀念款,建議零售價24.78萬元,昂克賽拉100周年特別紀念款,建議零售價15.99萬元起。
  • 「空中三蹦子」是什麼武器?被稱突擊利器,是名副其實的坦克殺手
    導語:「空中三蹦子」是什麼武器?被稱突擊利器,是名副其實的坦克殺手在閱兵儀式上,相信大家都被外形炫酷、造型勇猛的各式武器裝備而吸引了目光。那就是國產小型旋翼機,因為這旋翼機造型小巧可愛,又只有三個輪子,一改以往民眾對武器設備的嚴肅印象,被網友們稱為「空中三蹦子」。這「空中三蹦子」到底有多牛呢?幾乎可以說,這「空中三蹦子」是突擊的利器,能打擊陸地上的坦克一類的武器,並被特戰部隊裝備,專門用來突擊作戰。
  • 三蹦子路上隨意變道,沒注意後方大佬,車禍後:賣房子吧
    紅旗l5是一款超有氣場的座駕,在我國它的地位比勞斯萊斯都要高很多,然而在街頭卻有一輛三蹦子硬生生逼停了紅旗l5。這輛三蹦子在路上隨意變道,大家可以從圖片中看到,一開始它離這輛紅旗還有一段距離,但是紅旗車想要超車的時候,這讓三蹦子卻忽然別了過來。小編也不清楚這輛三蹦子到底打的什麼想法,就不知道這是豪車嗎?
  • 廣島除了原爆,還有堅守個性的馬自達
    在探訪馬自達總部時,我一直在想,到底是原子彈的悲劇造就了馬自達不屈不撓的挑戰精神,還是馬自達骨子裡的不屈和執拗在逆境被激發,才有了之後轉子發動機的故事,以及如今馬自達對傳統燃油車的堅持。正因為遭受過戰爭的災難,廣島的人們會對和平更加珍惜,所以馬自達中國為我們安排的第一站行程就是廣島和平紀念公園,199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廣島和平紀念碑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 拜火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全稱也叫瑣羅亞斯德教
    拜火教是世界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有著2500多年的歷史,它源於中亞,是古波斯人瑣羅亞斯德創立的,因此拜火教的全稱也叫瑣羅亞斯德教(Zarathustra)。我們步行又約1公裡抵達拜火廟。購買每人8萬裡亞爾的門票進入這個佔地面積不大的宗教聖地,開始了我們第一次對這個古老宗教的了解。
  • 走進馬自達:廣島防府馬自達製造基地印象
    陪同人員介紹說,工廠的最終目標是要通過創造高質量和高技術的汽車,進一步增強馬自達產品的用戶滿意度;通過提供以人為本的環境來實現更高的員工滿意度,使工廠的設計和布局更具舒適性。同時,通過人體工程學設計優先考慮客戶、居民和工人們的康樂安寧,從而最終實現為用戶生產更新的、更先進的、高質量的機動車目的。
  • 長安馬自達中島徹:品牌若想生存,就必須有自己的經營理念
    長安馬自達通過不斷優化產品設計與性能的手段,努力為消費者打造更具獨特價值的汽車產品。在更新迭代創馳藍天技術與革新魂動設計語言的道路上,長安馬自達也在不斷創新和發展。長安馬自達始終堅持百年不變的汽車品牌理念和藝高人膽大的造車精神,推動轉子發動機的研發,並達成量產目標。
  • 中國「飛行三蹦子」被抄襲? 烏克蘭亮相同款飛機,用於特種作戰
    這款名為「獵鷹」的旋翼機以其酷似「三蹦子」的布局,被廣大軍迷親切的稱為「飛行三蹦子」。儘管,這種旋翼機外觀看起來比較簡陋,但其安全性極高且極其實用,能夠完成許多常規武器裝備完成不了的任務。就是這麼一款經典的中國武器,居然還遭到了外國軍隊的模仿。據相關媒體報導,在烏克蘭境內居然出現了類似中國「飛行三蹦子」的旋翼飛行器。
  • 「空中三蹦子」有多牛?翻山越嶺快速機動,可攜帶4枚反坦克飛彈
    但鮮為人知的是,我軍還列裝了一款另類的直升機型號,它就是被外界稱為「空中三蹦子」的「獵鷹」旋翼機。 首先,旋翼機裝有旋翼和固定翼面,雖然也能與直升機一樣做到短距起降,但旋翼機上面的旋翼不與發動機傳動系統相連,發動機不能驅動旋翼為飛機提供升力,只能靠後面的螺旋槳來提供飛行動力。所以確切的來講,旋翼機其實是一種介於直升機和飛機之間的飛行器。那麼,旋翼機看上去如此簡陋,作戰能力近乎於無,為何我軍要列裝這款裝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