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食安風險評估中心:進口冷鏈食品及外包裝可能跨境運輸新冠病毒

2020-12-13 紅星新聞

11月2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於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管理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針對近期多地出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的現象進行了解釋。她指出,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新聞發布會現場

李寧指出,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爆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另外一個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近期加大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概率也就增加。

李寧表示,這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總的來看,陽性率也是比較低的,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紅星新聞記者 嚴雨程 北京報導

編輯 官莉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目前全國抽檢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李青雲】最近,多地出現了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如此頻繁的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在11月25日舉辦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對此作出回應。
  • 新冠病毒趁「冷」而入?長沙這樣為進口冷鏈食品把守「三關」
    來自商務部門的統計顯示,中國進口肉類保持著快速增長。今年前九個月,中國自歐洲進口的豬肉製品同比增長107.3%。預計今年全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將創歷史新高。近段時間,山西、浙江、安徽等多個省份頻繁曝出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消息。
  • 厄瓜多蝦外包裝檢出新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麼?如何確保安全?
    從進口三文魚到凍南美白蝦,涉及進口冷凍食品的新冠病毒事件頻發,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安全食用嗎?我國將採取哪些措施確保「舌尖上的安全」?厄瓜多凍南美白蝦為何中招?畢克新介紹,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監測。
  • 外包裝分離出活的新冠病毒!進口凍鮮還能吃嗎?
    10月1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官網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 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 「聚光燈」下的冷鏈物流,那麼進口冷凍食品為何發現新冠病毒?
    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冷鏈物流渠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持續強化「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和「人物並防」,切實防止新冠病毒通過冷鏈物流渠道傳播。今年6月以來,多省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包裝物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進口冷鏈食品疫情傳播安全風險增大。國內海鮮還能吃嗎?
  • 又一進口食品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看看你有沒有買過……
    7月10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發布會介紹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關信息會上,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介紹,為防範新冠肺炎疫情通過進口冷鏈食品傳入的風險,全國海關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了新冠病毒風險檢測。
  • ...風險評估中心: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2020年11月25日(周三)下午15:00時在國家衛健委西直門辦公區新聞發布廳(西城區北禮士路甲38號)召開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同志及專家將出席新聞發布會,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
  • 冷鏈食品會攜帶病毒,為啥不直接禁止跨境冷鏈食品?
    43人集中隔離,109人居家隔離 武漢市在巴西進口冷凍豬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一批涉疫進口冷凍牛肉從大連市銷往通遼市,未流入市場
  • 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 牛肉、巴沙魚片、帝王蟹,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又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武漢在巴西進口冷凍牛肉、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未流入市場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
  • 又是進口又是冷鏈!「冷鏈藏毒」真的防不勝防?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 【網絡謠言粉碎機】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國務院聯防聯控:尚未...
    11月2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市場監管總局、海關總署、中國疾控中心、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負責同志及專家出席,介紹冷鏈食品及秋冬季食品安全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就近期冷鏈食品問題解釋了兩個主要原因。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湖北荊門發現1份進口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呈陽性、浙江玉環菜場發現的進口冷凍肉標本呈陽性、山東巨野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核酸陽性……12月剛剛開始,短短7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 抽檢陽性主要集中於外包裝,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食用進口冷鏈...
    目前並未發現直接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解釋說,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 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了「硬約束」還需「軟約束」
    市場監管總局日前召開加強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全面推進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設,進一步強化新冠病毒輸入風險「物防」措施。目前全國進口冷鏈食品追溯管理平臺建成並上線運行,接入平臺試運行的9個省(市),冷鏈食品首站進口量佔全國90%以上。
  • 青島新冠溯源:進口冷凍鱈魚外包裝檢測出活病毒
    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
  • 進口冷鏈抽檢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 專家:食用進口冷凍食品風險較低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指出,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省份增多,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在會上回應稱,總的來看,進口冷鏈食品陽性率較低,截至目前,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而且主要集中在食品外包裝。
  • 多地進口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冷凍食品怎麼吃更安全?
    最近,全國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一時間,進口冷凍冰鮮食品被推向了風口浪尖。那麼,在生活中選購冷凍冰鮮食品需要注意些什麼?進口食品外包裝會攜帶新冠病毒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諮詢了河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研究所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室主任付鵬鈺。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較長10月22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印發冷鏈食品生產經營新冠病毒防控技術指南和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的通知》,針對冷鏈食品在生產、運輸、裝卸、儲存以及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預防問題。
  • 又是冷鏈引發新冠疫情!不到半年已有10餘起!這些職業風險最高!
    江南大學教授、食品安全與質量控制研究所所長姚衛蓉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在冷凍食品的包裝前後,只要食品加工環境、運輸、流通、銷售環境中存在新冠病毒,食品就有可能因為交叉汙染或二次汙染而被汙染上新冠病毒。包裝後的運輸、零售,溫度一般都需要控制在-18℃左右。在此冷鏈過程中,病毒等微生物不會被凍死也不會生長繁殖,能一直保持存活狀態。
  • 對進口冷鏈食品開展新冠病毒風險監測會限制國際正常貿易?海關總署...
    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7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就防範疫情輸入風險、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有關信息舉行新聞發布會。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發布會上表示,中國海關開展進口冷鏈食品等新冠病毒的核酸檢測,是預防新冠病毒從進口冷鏈食品渠道傳入風險的重要舉措,符合世界貿易組織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WTO/SPS)有關規定,國內法律依據充分。這是為保護人民身體健康而採取的必要措施,不影響國際正常貿易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