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泉州浮橋的人情味
泉州浮橋,臨近老城區的城鄉結合部,保留了很多最具泉州本土的味道,尤其是人情味,浮橋人熱情好客,禮數多,世事多,家中一旦有什麼事,四方八鄰都來幫忙。
我就有這麼一位好姐妹,前兩年買了市中心的花園房子,居住了幾年,順順利利,可等浮橋拆遷的房子蓋好了,夫妻倆說什麼都要往回搬,我們都勸她:城裡資源那麼好,人人都要往城裡擠,你們卻要回去,為什麼?
她說:住在城裡,鄉裡鄉親的有什麼事我們都不知道,也不能幫個忙,你不懂,錢是不能打發一切的,要有人,見面三分情,只有人在,人情才在。
這是一位非常樸素的浮橋女子對我說的話,也是所有浮橋人真性情的體現。
二、吃一碗最接地氣的面線糊
浮橋石崎農貿市場就是她很自豪地告訴我:我們浮橋的菜市場最大了,品種齊全,肉菜新鮮,水丸尤其好吃。
於是我三不五時要到浮橋去掃蕩一下。
每次掃蕩完就直接開車回家,但今兒肚子餓了。
於是就在菜市場的旁邊找到了這家面線糊,真不是託,臨時起意,卻發現很有意趣。
店面就在菜市場旁邊的簡易搭蓋房中,有點舊有點老有點破,小資控請繞道哦,可能不適合你。
但生意很好,時不時要排隊等候。
老闆穿一件花襯衫,像南洋歸來的老番客,皮膚黝黑,頭髮花白,站在面線糊的大鍋前,一碗一碗地舀給顧客。
老闆聲音很好聽,有點男中音的味道,又健談,每一位顧客來到眼前都要侃上幾句。遇到熟客,自然是詢問往常的飲食習慣;而遇到鄰居,侃的內容就多了,家中老娘身體如何?孩子學習怎樣?家長裡短,那份熱情,就像所有浮橋人一樣。
很快,排隊就輪到我了,我看了一下配料,沒有豪華的陣仗,但該有的都有。店中經營面線糊和肉粽,因為是早上,所以我要了一份面線糊。
眼前的炸雞腿很驚豔,我說:雞腿好像炸得不錯,很好吃的樣子。
老闆好聽的男中音響起:我們的雞腿很好吃。語速不緊不慢,不當個歌唱家實在可惜了。
於是點了一塊雞腿、一根油條、一碗加了滷蛋和豬肝的面線糊,一共16元錢,價格還算公道。
面線糊的滷料很重要,滷得好不好要看店家的功夫,而豬肝,這也很考驗一家飲食店掌廚的手藝。
這家阿圓面線糊做得還行,豬肝還算嫩滑,滷蛋也入味。
清糊不甚清,味道可以,酒味濃了一點,但我超喜歡。我最喜歡的就是一碗麵線糊滴入用當歸泡製的米酒,芬香撲鼻,可以一下灌進去好幾大碗。
雞腿真正好吃,是涼的,應該是大早上就炸好放盤中賣。沒有一人說要再油炸熱一下,我本來不吃涼的,可也不好意思說。
但就著一碗熱乎乎地面線糊卻也剛剛好,皮是嫩黃色的,與大多數炸得金黃不同,但很酥香,有點甜,肉也很嫩滑,很入味。記得浮橋的姐妹教過我浮橋人炸物的裹粉方法,改天試試,看能不能有這個味。
看得出,店中來往的大多都是熟客,有的睡眼惺忪穿著花短褲來就餐,有的提著保溫桶來打包,有趕著要上班的工薪一族,有菜市場賣菜的大爺,也有哥哥帶著妹妹一起來吃早點。
這是周圍四方鄰居的早餐加油站,難怪老闆個個都那麼熟。
但這就是最具人情味的餐館,最接地氣,而人要有「地氣」方才有「底氣」!
「草草啖鹽說蜜」,談三餐美食,講四方風情,看似草草,卻是人間百味。歡迎你來,喜歡就點讚、轉發、評論。圖文原創,拒絕不良自媒體盜文盜圖,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