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後裔印加人崇拜的太陽神因蒂

2021-01-20 IP打造專家段王爺

#IP打造#

韓劇《太陽的後裔》其實和太陽沒有多大關係。而地球上有個地方的居民則自視為太陽的後裔,他們就是印加人。

印加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文明,與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並稱「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印加」為其最高統治者的尊號,意為「太陽之子」。15世紀起勢力強盛,極盛時期的疆界以今秘魯和玻利維亞為中心,北抵哥倫比亞和厄瓜多,南達智利中部和阿根廷北部,首都在秘魯南部的庫斯科。16世紀初由於內亂日趨衰落,1532年被西班牙殖民者滅亡。

印加神話是這樣傳說的:很久以前,在今天秘魯的土地上,仍然棘荊叢生漆黑一片。既看不到光明,也沒晝夜之分。正好有一天,創世主帕查卡馬克(在印地安通用語中,「帕查卡馬克」即「賦予世界生命的人」的意思)來到這裡,心血來潮,便隨手造就了第一批人類以及飛禽走獸。然後便來到後來的科利亞地區一個風景獨秀的湖泊中隱居歇息,這湖就是今天的的的喀喀湖。

因蒂是印加神話中的太陽神,亦是印加帝國的守護神,一般認為他是創世神維拉科查(Viracocha)的兒子。印加人則自視為因蒂的後裔。

印加人對因蒂的崇拜

印加的宗教與大自然息息相關,太陽所提供的光與熱對生命極為重要,因此,因蒂亦被視為賜予生命的神祇。大部分冀望獲得豐富收成的農夫都會崇拜因蒂。儘管他受崇拜的程度僅次於維拉科查,但他卻能得到最多的祭品。薩帕·印卡(即印加帝國的君主)就自稱為是因蒂在俗世的繼承人。

因蒂與其妻子大地女神帕查瑪瑪(Pachamama)一般被視為是一對仁慈的神祇。因蒂的妹妹月神瑪瑪基利亞(Mama Quilla)亦是他的妻子。

儘管對因蒂的崇拜一直存在,但印加的第九代統治者帕查庫特克有系統地向百姓進行推廣,令因蒂的信仰風行全國。他在全國各地建立供奉因蒂的太神神廟,透過宗教加強統治。

傳說與歷史

根據古代印加神話,因蒂將文明傳授於其子曼科·卡帕克及其女瑪瑪·奧克略(Mama Ocllo),然後再由他們把知識傳授於人類。

因蒂命子女建立印加的首都,於是他們從的的喀喀湖出發,每到一地便嘗試將黃金手杖插入泥土,但都不成功,其後,他們到達現今名為庫斯科的地方,曼科·卡帕克終於把黃金手杖成功插入泥土,他們認為這是太陽神的啟示,便在庫斯科定居下來。

太陽神的大祭司名為「維利亞克·烏穆」(Willaq Umu)。印加人相信薩帕·印卡為因蒂在地上的兒子。大祭司在國內擁有第二大權力,他是直接受命於薩帕·印卡,他們之間通常都是兄弟關係。

因蒂的另一名為「阿普·蓬喬」(Apu Punchau),意思是「白天的領袖」。因蒂的形象通常是一幅中間為人面的黃金盤,西班牙徵服者於1751年入侵時曾奪去一塊,並送返西班牙,及後卻不知所蹤。

太陽祭

在庫斯科舉行的太陽祭(名為「因蒂·拉伊米」或「因蒂普·拉伊米」;克丘亞語:Inti Raimi/Intip Raimi,意思是「太陽的復活」或「太陽的路徑」)每年都吸引數以千計的遊客參觀。太陽祭在冬至(按:對位於南半球的印加帝國來說,北半球的夏至正是他們的冬至)舉行,其時是6月21日或22日 (當太陽離南半球最遠的時候, 其意義是邀請因蒂回來帶給印加人溫暖)。當日,全國上下都會參與這盛會,軍隊隊長、政府官員及各諸侯都會精心打扮,並帶備最精良的武器及樂器赴會。

整個祭典長達九日,在開始之前三天,眾人須齋戒,禁生火、禁慾。儀式由印加國王親自主持。黎明前夕,所有人都會在庫斯的廣場迎接太陽升起,當第一線 曙光乍現的時候,他們會向太陽崇拜,然後國王會向太陽敬酒,美酒流經過地上的管道直通太陽神廟內,象徵太陽已經喝下國王所敬奉的酒,接著國王就會將酒分給 各人飲用。

之後,眾人會抵達太陽神廟前,只有國王和王室成員才能進廟內進行奉獻。奉獻過後就會向神明獻祭牲畜,並從剖開牲畜,以其內臟的形態作為佔卜的結果。 所有用作獻祭的牲口最後都會分給慶典上的男女老少。而居於太陽神廟供奉因蒂的太陽貞女亦會準備一種名為「桑庫」的麵食供大家享用。經過連續九天的狂歡後, 眾人就會各自回家。

外文名稱:Inti

中文譯名:因蒂

其他名稱:阿普·蓬喬(Apu Punchau),意思是「白天的領袖」。

神話體系:印加神話

神 格:太陽神、印加帝國的守護神

地 位:印加帝國最高統治者的尊號「印加」意為「太陽之子」; 印加人自視為因蒂的後裔。

父 母:創世神維拉科查

配 偶:大地女神帕查瑪瑪

兒 子:曼科·卡帕克

女 兒:瑪瑪·奧克略

相關焦點

  • 印加人與印加帝國1
    「印加」(Inca)的意思是「太陽的子孫」。主要生活在安第斯山脈中段,中心在秘魯的庫斯科城。印加人是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克丘亞族的一支,講克丘亞語,他們的「王」稱為「印加」,早期西班牙殖民者與其接觸時,錯誤的把他們「王」的稱號來稱呼這個部族,因此,印加人這個名字就延續了下來。與阿茲特克人一樣,印加人也是一支相當年輕的部族,他們在13世紀起開始向外擴張,並建立起歷史上習稱的「印加帝國」。
  • 秘魯太陽祭,這才是傳說中太陽的後裔
    庫斯科,這座昔日印加帝國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南美大陸首屈一指的考古之都,從這裡可以通往馬丘比丘。說到「太陽的後裔」,我想對太陽的崇拜,沒有一個國家比得上秘魯的庫斯科了,為什麼這麼說呢?這裡的人們非常的膜拜太陽神,自詡是太陽的後裔。
  • 自稱「太陽子孫」的民族,建起神殿祭祀太陽神,曾遍布黃金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既表達了對生活的希望,也蘊含了人類對於太陽的敬畏。從遠古時代起,許多民族就將太陽奉為神靈,南美秘魯的印加人,就是其中之一。安第斯山脈孕育了秘魯的印加人,他們自稱是「太陽的子孫」。在印加人的世界裡,太陽並不僅僅是賦予了光和熱,更是印加文明中獨一無二的符號。
  • 神秘的「印加帝國」,黃金隨處可見,只因崇拜「太陽神」?
    安第斯山裡的帝國當時印加帝國的領土北起哥倫比亞,南至阿根廷,蜿蜒四千多公裡。面積達二百四十多萬平方公裡,人口有一千一百多萬。這個地方早在公元前七百年間,就已經相當開化了,十六世紀初形成了統一的國家,擁有很高的文化。
  • 秘魯的印加聖地——太陽神廟
    如果說到秘魯不到印加帝國的神聖首都庫斯科幾乎就是沒到過秘魯,那麼沒到過太陽神廟就是沒到過庫斯科了。
  • 印加帝國的黃金崇拜揭示了王朝的興衰沉浮
    印加人自稱克丘亞人,通用克丘亞語。印加文明處於奴隸社會,整個帝國有非常清晰的行政劃分,委派官吏進行管理。通過戰爭獲得的戰俘通常會獻給太陽神,這一點和中美洲的瑪雅文明類似。印加王是全國的國王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整體來看印加文明和中國商朝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
  • 神秘的印加文明——秘魯太陽節
    在大洋彼岸的秘魯在四季相反的南半球幾乎全體印加人民與遊客都將參與這個感謝太陽神的盛典。 太陽節Inti Raymi(因蒂•拉伊米)又稱為「太陽節」慶典,是秘魯最為隆重的宗教祭奠和世俗歡宴,於每年6月24日舉行,以紀念受印加人民尊敬的印加太陽神god
  • 第十季 印加紋身的殭屍
    ▲這裡整個建築就是一條盤著的大蛇。水池旁是巨蛇的頭張開血盆大口。蛇在印加文明中是陰間地獄的使者。當曼科卡帕克帶領他的兄弟姐妹從一個洞穴裡出來的時候,太陽神因帝派使者將一柄金光閃閃的金杖插在沼澤中間,指示他們在這裡建都城。我不知道這能不能解釋印加權杖的造型由來。
  • 1.3 早期太陽崇拜和鳥蛇圖騰探源
    在中國,黃河域、西南和華南等地都發現日神信仰和太陽崇拜的文物,如廣西左江流域、雲南滄源和四川珙縣的崖畫,這些證明中國遠古時期普遍存在著太陽崇拜的現象和遺蹟。在中國遠古時期,甚至還存在著一元日神信仰的現象,太陽崇拜似乎是較之祖先崇拜為更普遍和重要的信仰之一。
  • 世代相傳的秘魯太陽節
    太陽節上,量重的儀式是太陽在每年的6月24日,東方欲曉,居住在秘魯庫斯科城一帶的印加人就聚集在近郊的印加遺址薩克薩瓦曼城堡舉行慶典,祭奉太陽神。人們頂禮膜拜,靜待火紅的太陽慢慢升起。當仁慈的太陽神逐漸升高並移向天頂的時候,隆重的祭祀儀式開始了。
  • 國家博物館 印加人的祖先
    國家博物館 豪華落盡見真淳 印加人的祖先 公元1至7世紀的古代秘魯豪華落盡見真淳《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紀的古代秘魯》《印加人的祖先——公元一至七世紀的古代秘魯》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與秘魯文化部共同舉辦。
  • 太陽神殿:見證了西班牙169人徵服600萬人口印加帝國
    印加帝國(克丘亞語:Tawantinsuyu,意為「匯聚四方之地」),公元15世紀時突然崛起,印加人自稱太陽神的子孫,版圖擴張至今天南美洲秘魯、厄瓜多、哥倫比亞、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一帶地區,因其沒有文字,究竟從何而起已無從知曉。
  • 庫斯科太陽神廟內部富麗堂皇,主殿供奉著太陽神偶像
    每一座太陽神和王宮的牆壁都以金箔鑲貼裝飾,王言中,印加王的寶座「帶亞納」是一塊大約30釐米高的完整金塊,中間被稱四狀使於入座。金王座底部的基座是塊巨大的正方形金板。官敗內部環境裝飾看各類金銀物,使用的各種器具也均以金銀打造,如印加王洗澡使用的是黃金漫盆,洗澡用水是通過銀制的地下管道輸送而來。全國神廟中最負盛名的是人稱「科裡坎查」即「黃金勝地」的庫斯科太陽神廟。神廟在市中心佔據了一大片土地,周長約400步,由一道厚實的圍牆護衛著內部院落,神廟包括一主建築物、幾座神殿和一些次要的建築物。
  • 馬丘比丘古城,印加文明的奇蹟,在懸崖上屹立千年
    在古印加人的信仰之中,太陽神是至高無上的存在,而在馬丘比丘出土的木乃伊中,90%都是婦女,這證實了這個地方既不是普通人的聚居地,也不是軍事重鎮,最有可能的就是祭祀太陽神的神廟,城中大量的宗教性建築也都為這一推論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 失落的印加城市、空中之城,秘魯馬丘比丘疑似跟外星人有關
    考古學家是這樣認為的:印加人崇拜太陽神,印加王自稱「太陽之子」,他們將太陽視作「燃燒的火鷹」,渴望用「拴日石」將帶來光明和溫暖的太陽永遠留在天上。馬丘比丘城是印加人祭拜太陽的祭壇,建在這樣高的位置,只是為了儘可能接近太陽。
  • 失落的印加城市、空中之城,秘魯馬丘比丘疑似跟外星人有關
    馬丘比丘在南美洲原住民語言中為「古老的山」之義,也被稱作「失落的印加城市」考古學家認為印加統治者帕查庫蒂於1440年左右建立了這座城市,直到1532年西班牙人徵服秘魯時都有人居住。以下是馬丘比丘古城的神奇之處。1,古城建立在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的尾部,距烏魯班巴河面2400米高的山脊上,全城面積約9萬平方米。
  • 第五季 秘魯古印加人這項技術逆天了
    原為古印加帝國的中心,是印加文化遺址最集中的地區,以馬丘比丘最為著名。1822年建省。庫斯科省最北部為安第斯山東坡熱帶雨林區,其餘均為山地、高原。多河流深切峽谷;氣候因地而異,山地氣候涼爽,谷地氣候炎熱。烏魯班巴河(Río Urubamba)流貫全省,築有水電站。耕地面積較少。
  • 印加帝國的興衰歷史
    這裡是印加文明的搖籃。從公元1000年前至1534年。庫斯科一直是印加帝國的首都。16世紀印加帝國處於鼎盛時期它的領土面積達到100萬平方公裡,包括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以及智利和阿根廷的部分地區。庫斯科是高原城市,在印第安語中的原意就是離太陽最近的城市。有關庫斯科的起源,印加人中流傳著這樣一個神話傳說很久很久以前。
  • 馬丘比丘,印加帝國的天空之城
    PACHAPAPA 餐廳從印加帝國的古都庫斯科出發,Bingham 號列車沿著印加古道,晃晃悠悠地穿過田園、河道、密林和峽谷,直達馬丘比丘山腳的溫泉鎮。馬丘比丘和它所代表的印加文明一樣,凝聚著人類瑰麗的想像。發端於南美洲安第斯山區的印加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瑪雅文明一樣,在人類群星閃耀時亦熠熠發光。印加帝國興起於11世紀,處於鼎盛時期的印加帝國雄霸一方,版圖曾一度遍及秘魯、阿根廷、哥倫比亞和智利,並建都於庫斯科。印加人信奉太陽神,更自視為「太陽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