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礦價暴露行業痛點 市場化手段管理風險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期貨日報網

10月中下旬以來,「黑色系」各品種輪番上漲。「雙焦」的上漲主要受到國內焦化行業去產能和海外煉焦煤進口限制的影響。但是面對螺紋鋼和鐵礦石價格的上漲,特別是進入12月後兩者上漲趨勢加速,不少投資者大呼不解。「黑色系」究竟怎麼了?尤其是「燒紅」的石頭背後究竟有何深層次原因?企業如何利用市場化手段管理「輸入型風險」?針對以上問題,本報融媒體中心進行了深度調查,並邀請市場人士進行深度剖析。

11月以來,普氏指數(62%鐵礦石)一路上漲至160.7美元/噸,漲幅34.99%,觸及近年最高位。受此影響,我國鐵礦石期貨首次站上千元大關。「燒紅」的石頭引發市場關注和不安。

鐵礦石究竟怎麼了?期貨日報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多數專家認為,即使有境內外供需層面的「情理之中」因素,鐵礦石的短期快漲仍在部分人士的「意料之外」。短期看,此輪行情是境外指數、衍生品帶動境內期現價格上漲,境外價格及漲幅均高於境內。長期看,境外供方高度集中、鐵礦石貿易用境外指數定價的雙重壓力促鐵礦石「易漲難跌」,最大需求方的我國鋼鐵行業被動接受高礦價。

作為國內鋼鐵生產基礎原料,鐵礦石價格漲跌,事關整個鋼鐵產業。高礦價為鋼鐵行業帶來巨大的「輸入型風險」,影響到了我國鋼鐵行業發展及安全運行。相關專家呼籲,在上遊壟斷且高度依賴進口、鋼鐵產量居高不下的背景下,鋼鐵行業要加大廢鋼、國產礦利用,改變對進口礦石的依賴,同時扭轉傳統經營定價方式,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風險,在上下遊博弈中為自身謀求利益。

鐵礦石怎麼了?

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鋼鐵行業拉開了帷幕,清理地條鋼、淘汰落後產能和表外產量。鋼鐵行業迅速扭轉了大面積虧損局面,企業利潤大幅改觀,迎來了難得的三年喘息之機。

然而,好景不長。2019年初巴西淡水河谷礦難事件,開啟了鐵礦石新一輪上漲周期,礦鋼產業鏈利潤重新分配。境外礦山也在供給側打起了主意,尤其今年借國際疫情等事件影響,相關外礦企業下調了全年產量預期,調減短期外礦發運引起行業對供給偏緊、下遊搶貨的預期。加之國內鋼鐵產業並未因長時間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減少,反而在今年繼續大幅加碼,這加劇了產業鏈利潤天平向上遊的傾斜。

結合11月以來的市場情況,國投安信期貨鐵礦石高級分析師張賀佳分析,進入秋冬「傳統環保季」後,各地嚴禁「一刀切」且眾多鋼廠環保設備已改造升級,限產多以限燒結等工序為主,高爐開工即鐵礦石需求同比明顯偏高。自11月初至今,港口庫存呈現持續下降趨勢,支撐鐵礦石價格整體走強。

在供給端,近日VALE將2020年鐵礦石產量從先前的3.1億—3.3億噸下調到3億—3.05億噸,預計2021年產量在3.15億—3.35億噸,其下調2020年產量且2021年產量目標未達市場預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對全球鐵礦石供需可能偏緊的預期,帶動了近期價格上漲。「此外,近日澳洲西海岸附近生成熱帶氣旋,市場擔憂供給受到階段影響,疊加近期海漂貨溢價較高,國內現貨及地礦性價比顯現,臨近年底鋼廠仍有一定補庫需求。」張賀佳說。

同時還要看到,近期整個工業品市場都在交易明年全球經濟復甦引發對原料端補庫的邏輯,不光是「黑色系」,近期銅、鋁等有色品種價格近期累計漲幅也較為明顯。尤其進入12月後,PMI、社融信貸及M2等宏觀經濟數據持續向好,國內黑色系「領頭羊」成材消費及出口仍較保持較高水平,海外主要經濟體部分先行經濟指標持續好轉,市場對於海外持續「復甦」樂觀,推動了部分化工品、有色及黑色商品共同快速上漲。

「如果從黑色系品種的合約間價格走勢來看,近期無論是原料端鐵礦石還是成材端螺紋鋼和熱卷,均表現出明顯的近弱遠強格局。2101—2105價差收斂明顯,回落至歷史低位水平,這從另一角度證明,宏觀經濟復甦的預期是本輪工業品價格集體上漲的邏輯之一。」方正中期鐵礦石研究員梁海寬說。

高高在上的鐵礦石價格,讓鋼鐵企業面臨巨大成本壓力,尤其是北方鋼鐵企業面臨著進入冬季後下遊需求大幅減少、生產利潤進一步壓縮的問題。某鋼企負責人坦言,現在鋼廠的鐵礦石庫存已經從原來的15天降到了不足一周的時間,但是為了保持生產,只能每天按照生產計劃採購相對應的鐵礦石用量,採取隨採隨用的模式,不再自行囤貨保庫存。

海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黑色首席分析師石頭表示,鐵礦石價格高企,鋼廠成本壓力增大,貿易商恐高情緒高漲,未來鐵礦石或有高位回調風險,交易者不可盲目追高。

定價機制之殤

近日中鋼協及有關鋼鐵企業表態,認為鐵礦石市場定價機制已經失靈,呼籲國家市場監管部門儘快調查鐵礦石炒作。

對於鐵礦石價格上漲,除了短期供需失衡的因素外,也需要從礦石產業鏈結構來看待鐵礦石漲價,其背後是國內鋼鐵行業和海外寡頭礦山之間上演的「利潤分配的戰爭」。「不管什麼因素引發,上遊礦山處在的這個環節確實非常有利。即便沒有礦難、疫情等『黑天鵝』事件,可能還會有什麼其他的因素,只要改變一下上遊供給的節奏和預期,都會導致這個結果。鐵礦價格上漲現象背後,實際上是產業鏈利潤再分配的過程。」相關專家指出,在國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紅利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產業鏈在存量分配的條件下,矛盾就會體現出來。鐵礦石價格上漲是必然結果。

不同的定價機制、定價機構往往代表著供需兩端不同層面的利益。鐵礦石價格大漲,讓鐵礦石定價機制又一次成為矛盾的集中爆發點。

記者了解到,2010年隨著長協機制瓦解,全球鐵礦石定價模式轉向境外普氏指數定價,國內鋼鐵企業也逐漸被動接受了隨行就市的普式定價,採取「普氏指數均價+溢價」的浮動定價模式。2011年,鐵礦石普氏指數最高曾漲到193美元/噸。與期貨價格不同,普氏指數並不是投資者交易出來的價格,而是由普氏能源資訊公司通過電話問詢等方式,向礦山、鋼廠及貿易商採集的數據,樣本數量非常有限,僅佔市場份額6%—9%,佔市場份額70%的長協礦排除在採取範圍之外,「小樣本決定大市場」的特點廣為各方詬病。

一組數據可以直觀看到境外指數和境內價格的不同。12月11日,我國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998元/噸,較11月初的797元/噸上漲了25.22%。而同期新加坡交易所(SGX)鐵礦石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157.82美元/噸,折算國內期貨標準品的價格為1194.01元/噸,漲幅33.41%。無論是絕對值還是漲幅,境外指數、衍生品價格均領漲於國內期現價格。

張賀佳認為,普氏指數領漲連鐵期貨和國內現貨,反映了海外鋼鐵市場復甦下鐵礦石需求有所增加等因素,也使得海漂貨和現貨出現一定的倒掛,國內鋼廠等更傾向於現貨的採購,拉動了現貨的成交和價格階段性上漲,鐵礦石基差仍明顯高於「黑色系」其它品種,因此近期帶動國內鐵礦石期貨上漲的動力是基差修復。

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隨著交割月的臨近,2101等近月合約開始了基差修復。

某行業人士指出,此輪鐵礦石境外指數、衍生品價格漲幅和絕對值均高於國內期現價格,是境外普氏、新加坡掉期大漲,帶動國內價格上漲。我國鐵礦石期貨價格長期貼水境外普氏、港口現貨,在擔當市場「壓艙石」、抑制境外價格大漲方面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如何管理「輸入型風險」

今年進口礦價大漲,使得沒有參與期貨套保、定價的企業帶來了利潤損失,也再次為全行業敲響了警鐘。面對著下遊需求向好、鋼鐵產量高居不下、鐵礦石高度依賴進口的複雜局面,我國鋼鐵企業需要思考如何形成國內市場合力、共同應對境外壓力和原料端的「輸入型風險」。專家表示,這需要鋼鐵企業扭轉傳統經營和避險方式,利用衍生品工具管理價格波動風險,從境外供給高度集中、普氏定價壟斷的格局中突圍。

一位產業人士告訴記者,當市場價格超跌或超漲的時候,期貨市場較好的流動性為產業企業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套保機會,此時從事期貨套保風險反而更小,對企業更有利。對於企業而言,目前參與鐵礦石期貨套期保值正當時。

從深層次看,企業參與期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發揮功能,是相互促進的關係,二者互為前提也相互影響。產業企業深度參與,是期貨市場發揮功能的重要條件。從國內油脂油料等行業期現結合的發展經驗看,產業企業更多參與、利用期貨市場,才能讓期貨市場結構更為合理,期貨價格更真實有效。同樣,期貨市場服務實體企業避險的功能才能更充分發揮,期貨價格才能更好反映行業供需和企業訴求,進而吸引更多產業企業參與。

我國黑色系期貨品種體系日益完善和豐富,為廣大現貨企業提供了很多種可以利用的方式。因此,國內企業應形成合力,發揮主場優勢,通過期貨市場打破境外普氏壟斷局面,把我國期貨市場作為避險和定價的「主場」,鋼鐵企業要發揮期貨「主場」優勢,成為活躍在期貨「主場」、參與期貨套保的「主力」。

「從有色、農產品市場的發展經驗看,期貨市場是對衝風險和定價的有效工具,無論在市場價格大漲還是大跌的過程中都能起到作用。鋼廠需要提高對期貨工具的認識程度,組建和培養懂期貨又懂現貨的人才隊伍,更好參與期貨市場。」光大期貨研究所黑色研究總監邱躍成此前對記者表示。

中信建投期貨鐵礦石研究員趙永均同樣認為,作為最大的鐵礦石需求國來說,定價機制應該掌握在自己手上。「近年來,交易所在陸續推進以國內期貨價格為基準的基差點價模式,有不少鋼廠嘗試參與,這是很好的開端。」他還指出,對於此輪鐵礦石上漲,應該有一些鋼廠在期貨盤面提前鎖定了價格,因此對於參與套保的鋼廠,基本規避了鐵礦石價格上漲給企業帶來的風險。這說明鋼廠既要團結力量、化零為整,提高我國對鐵礦石的議價能力,也要通過金融衍生工具來提高企業的風險管理能力。

除了參與利用期貨工具進行規避風險、用市場化工具定價之外,用市場化手段改善礦石供需、從根本上上扭轉對進口礦石的依賴、改變上下遊不對等關係,是全行業重要的努力方向。對於如何改善供需格局,採訪中專家重點提到了對國產礦開採、加大廢鋼利用的支持。在當前進口礦高價位下,國產礦、廢鋼行業或將迎來新的「紅利」。

「境外礦山集中度高,一直是我國黑色產業鏈所面臨的的潛在問題。提升國產礦產能,加大國產礦開採以及推進廢鋼應用對於緩解鐵礦石供給緊張以及其他諸多風險是十分有必要的。」永安期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副院長朱世偉說,中國鐵礦儲量大,建議適當扶持國產礦生產,並增加其他渠道的鐵元素供應,如優質再生鋼進口、非澳巴礦源等。

邱躍成表示,我國鋼鐵行業應豐富原料供給渠道,鼓勵支持國產礦投資生產,多方面改變進口鐵礦石依賴。從長遠來看,鋼鐵行業最重要的應對方式是增加鐵礦石資源的自身保障,如增加海外權益礦的戰略投資和開發。另外,適當控制生產節奏,特別是在利潤低位和虧損情況下要適度減產,減少鐵礦石的使用量。還有,加強對市場行情分析研判能力,在鐵礦石價格低位時,適當增加鐵礦石庫存規模,做好戰略儲備。

據介紹,有關方面一直在努力加大對國產礦的支持以及鼓勵廢鋼應用,如工信部在產能置換新規中鼓勵轉爐置換為電爐項目、再生鋼鐵料標準得到迅速制定等,隨著時間推移,電爐煉鋼佔比預計將會逐步提升,對進口鐵礦石的依存度將逐步降低,對高企的鐵礦石價格也將形成一定抑制。大商所正在持續推進廢鋼期貨上市,進一步完善鋼鐵產業的衍生工具鏈條,發揮期貨市場避險和定價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戰略。

相關焦點

  • 從行業痛點出發重構保險中介新生態
    深圳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江濤表示,保險中介新生態的構建,應從解決用戶和行業痛點出發。作為消費者和保險公司之間的橋梁,保險中介應打破單純銷售產品的傳統思維,轉而賦予服務客戶新思維,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客戶提供風險管理整體解決方案。
  • 三體雲動深諳健身行業「痛點」,公眾號管理健身會員助行業強勢升級
    原標題:三體雲動深諳健身行業「痛點」,公眾號管理健身會員助行業強勢升級伴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的飛速發展,諸多行業都受此影響而發生了轉變,其中健身行業也不例外。
  • 環保行業2019年度策略:遠明近暗 行穩致遠(附股)
    來源:金融界網站華安證券主要觀點:市場回顧:弱市中匍匐行進今年以來,部分公司業績大幅低於預期以及個別公司財務風險暴露導致信用風險增加,造成環保行業指數不斷震蕩下行, 部分子版塊慘遭腰斬。就環保行業本身而言,我們認為找到環保行業估值的錨需要認識到環保行業真正的價值在於綜合高效的解決環境問題,商業模式的推動最終是要帶動公共部門綜合管理效率的提高。因此,我們認為 1)環保行業需解決當下環境問題痛點; 2)政府或企業付費能力強;3)運營能力強。
  • 四部門:建立覆蓋全部國有企業法人單位的債務風險監測系統
    《工作要點》提出,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商業銀行要進一步加強行司聯動,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編制,充實金融資產投資人才隊伍,建立符合股權投資特點的績效評價和薪酬管理體系。出臺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發起設立資管產品備案制度。將市場化債轉股資管產品列入保險資金等長期限資金允許投資的白名單。探索提出允許在滿足一定條件下公募資管產品依法合規參與優質企業債轉股。
  • 悠家民宿|攜手智能民宿,解決民宿行業痛點!
    但隨著民宿的快速發展,許多問題日益暴露出來,大家對於民宿的質疑聲也是此消彼長。尤其是近兩年來,爆出的民宿安全問題,讓大家對於住民宿有了一定擔憂。目前民宿行業管理機制不健全,許多「網約房」在房主和商家的資質審核、入住人的真實身份核驗、安全監管方面隱患突出,一度成為民宿行業痛點。現在,監管部門也在加大推動網約房源規範化,而各大品牌民宿平臺也在加大力度從人工智慧技術領域加強對房源的把控監管,而品牌民宿在這方面已經走在前列。
  • 2018年團餐行業發展現狀和2019年亟待解決的行業痛點分析
    2018年團餐行業發展現狀和2019年亟待解決的行業痛點分析  朱琳慧 • 2018-12-12 10:26:10
  • 51信用卡「驚魂」背後 折射出監管新動態及行業痛點
    摘要 【 51信用卡「驚魂」背後 折射出監管新動態及行業痛點】10月22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再次探訪51信用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51信用卡」,2051.HK)辦公地點時,有員工說。
  • 酒店自動售貨機打開成人用品新銷路,破除行業痛點
    2、成人情趣用品都屬於絕對的隱私用品,使用完退房核對消費品時,前臺與清潔人員對講機大聲對話,就暴露了客人隱私,即使客人接受它的使用,但是在外人面前暴露還是會顯得非常尷尬。3、對於酒店客房消費品,客人與商家的安全感是很低的。長時間暴露在外的物品,對於安全、質量等問題都難以保障,客人難免存芥蒂。
  • 專家:供應鏈ABS能更好解決金融市場參與者痛點
    同時,藉助於金融科技,可以更好地解決供應鏈金融市場各環節參與者的諸多痛點,提高效率。騰訊騰安基金銷售公司總經理、騰訊金融科技智庫首席理財專家李康寧認為,傳統金融機構在服務小微企業和供應鏈金融方面存在獲客成本高、操縱效率較低、小微企業的風險較高等痛點。通過搭建供應鏈金融體系,在核心企業端提供服務,可以更好地把產業鏈體系、流動性資金管理起來。
  • 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
    新經濟新面孔: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中新社上海8月10日電 題: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網際網路思維」解決演出行業痛點中新社記者 李佳佳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得以靜下心來琢磨,對於票務行業來說,線上、線下究竟有何不同。2015年,從上海交通大學畢業的幾名「理工男」聯合創辦了摩天輪票務。摩天輪票務總經理劉斅:用網際網路思維,多渠道價格最優策略解決文化演出行業供需矛盾突出的痛點。
  • 松山城市管理走向市場化
    本報訊 任務多、人手缺,城市管理「小馬拉大車」如何破局?面對管理力量少、管理辦法少、執法保障少、群眾理解支持少,城管執法取證難、執法難、根治難以及治理後易回潮、執法時易發生正面衝突的「四少、三難、兩易」現狀,怎樣以全新管理理念適應新形勢,不辜負百姓對城市管理的新期待?
  • 訂花快CEO陳敏:如何解決鮮花行業配送痛點
    原標題:訂花快CEO陳敏:如何解決鮮花行業配送痛點近年來,譬如外賣、生鮮等社區配送行業已經逐步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每個人都可以藉助它們的配送服務,獲得更加便利的生活體驗。
  • 中國民航第一屆疲勞風險管理培訓暨研討會召開
    以2017年為例,全行業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13.0%,共執行航班403.9萬個班次,其中正常航班289.5萬班次,平均航班正常率為71.67%。正常率雖然較以往有所提高,但還是不太理想。在行業大發展的背景下,航班延誤和包括飛行員在內的專業人員短缺依然是行業發展的痛點和難點。  航班延誤以及人員短缺、都會帶來的一個風險--疲勞。
  • 華融信託:信託公司需加快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三大因素推動  我國信託公司作為資產管理規模第二大的金融子行業,在轉型發展和風險防控的關鍵時期,非常有必要加快全面風險管控體系建設。具體來說,有三大因素促使信託公司加快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建設。  一是監管要求。
  • 馬瑞光出席中國珠寶經營管理大會 解讀行業痛點及趨勢
    (逸馬集團董事長&;;創始人 馬瑞光)逸馬集團董事長馬瑞光在關於新零售的演講中,或許可以給實體企業帶來一些啟示:「前兩年很多珠寶行業市場是零增長的,16年數據稍有增長達5個點,相比大健康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珠寶行業發展很慢。
  • 行業乾貨|一文讀懂公寓安全管理與風險防範
    其實2018年的甲醛房事件,2019年的資金鍊斷裂,2020年的疫情大考生死一線,都與『公寓安全管理與風險防範』意識不足息息相關。但目前行業的絕大多數精力和資金都集中在商業模式調整或運營服務水平提升上,『公寓安全管理與風險防範』仍是空白領域,普遍存在概念模糊或錯誤等問題。2)適應更複雜業務的成長需求隨著城市更新的推進和住房租賃市場體系的逐步完善,長租公寓成為了新的增長點。
  • 工程諮詢企業的結構特點與行業風險分析-工保網
    由於所涉專業領域與專業技術人才較多(如法律、勘察、設計、監理、造價),早期工程諮詢市場業務展開主要由勘察、設計、監理、造價等行業活動主體,以分領域、內容、階段形式進行單獨業務諮詢。直到近年來,國家提出全過程工程諮詢管理,培育發展全過程工程諮詢企業,我國工程諮詢行業進入全新發展階段。
  • 薔薇控股:解決供應鏈金融痛點 解憂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行業層面,楊善徵表示,目前市場上阿里與京東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已走在市場前列,基於其自身交易平臺的優勢,創建的成績很突出。但To C市場之外,To B領域的痛點是「痛到麻木」的,遠甚於To C領域。根據統計,目前全國企業應收帳款規模在20萬億以上,保理行業僅覆蓋了17%應收帳款的融資的需求,融資端依然面臨著較大需求缺口,用這些應收帳款當做銀行貸款潛在抵押品加以充分利用,可以預見未來供應鏈金融發展市場潛力是十分巨大的,甚至領跑未來科技金融行業的發展。另一個頗令薔薇控股領導層自信的點是,國家政策層面也積極引導供應鏈金融的發展。
  • 第一亞太牽手華南城網 直戳行業痛點
    第一亞太牽手華南城網 直戳行業痛點
  • 中國商旅管理理念滲透率係數僅為7%,差旅服務四大痛點亟破
    《2019中國商旅管理市場白皮書》顯示,2018年中國商旅管理市場的交易規模為2261.2億元,一年差旅費用已經高達2.4億萬元,超越美國,佔據了全球差旅支出的25%。同時,大部分企業市場戰略中心下沉轉移,催生出了商旅市場新的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