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制合法嗎?年會排練算加班嗎?年假能換錢嗎?年終獎能用年貨...

2020-12-12 瀟湘晨報

2019 倒計時,年底職場權益 " 避坑 " 指南隨之出爐!末尾淘汰制、年終獎、個稅 … 這回,你與單位的五筆帳,一次幫你算清楚!

年終考核末位淘汰制度合法嗎?

問: 公司有 " 年終考核末位淘汰 " 的制度,如果年底業績排在末位,便認定其年終考核不合格而與其解除勞動合同。 這是否合法,用人單位能否單憑勞動者的考核排名來解除勞動關係?

答: 不能。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九條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給用人單位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勞動者同時與其他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係,對完成本單位的工作任務造成嚴重影響,或者經用人單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情形致使勞動合同無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後,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

(一)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後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二)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三)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綜上,用人單位單方解除勞動者勞動合同,需要法定理由 。勞動者在單位等級考核中居於末位等次,不等同於 " 不能勝任工作 ",也並非是嚴重違紀,不符合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因此用人單位不能據此解除勞動合同 。

業餘時間排練年會節目,

算加班嗎?

問: 利用周末時間排練年會節目,這算不算加班呢?

答: 視情況而定。

如果職工參加公司組織的年會活動,是為了服從單位的安排,且年會內容與工作有關,都可以看作是工作的一種延續。

從嚴格意義上講,如果排練是企業安排的 ,那麼將年會排練放在雙休日的話,都應該屬於加班,應付給員工加班費 。但如果參加年會節目的排練是勞動者自發提出 的,企業對於勞動者的排練行為沒有強制要求,或者是不予認可的,那麼勞動者要求加班費則無依據 。

年底休假扎堆,

沒用完的年假能 " 換錢 " 嗎?

問: 按照公司規定,年休假必須當年休完,否則過了元旦就作廢。 那年休假能否跨年使用? 如果沒有用完,是否可以折算成一定金額?

答: 視情況而定。

根據《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第五條規定:" 單位根據生產、工作的具體情況,並考慮職工本人意願,統籌安排職工年休假。" 因此,用人單位對於職工帶薪年休是有統籌安排權的,換句話說 " 休不休由職工說了算,但是怎麼休由用人單位說了算 " 。

《條例》對於用人單位年休假的安排期限及不能安排年休假的法律後果也進行了規定:

年休假在 1 個年度內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單位因生產、工作特點確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職工年休假的,可以跨 1 個年度安排

單位確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職工休年休假的,經職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職工休年休假。對職工應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數,單位應當按照該職工日工資收入的 300% 支付年休假工資報酬

年終獎能用實物代替嗎?

這些情況下,可以不發年終獎嗎?

問: 年終獎能用年貨禮品替代嗎?

答: 不能。

根據《勞動法》第五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不得以貨幣以外的形式發放年終獎 。

問: 年底離職,還能不能拿到年終獎?

答: 視情況而定。

這既要看雙方勞動合同是否有明確約定,也要看企業年終獎發放規定。

籤訂勞動合同時,要注意年終獎條款的設置 ,如有異議,應與用人單位及時溝通,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勞動者還應當注意留存相關證據 ,如勞動合同、工資支付憑證及用人單位有關年終獎發放的規章制度、員工手冊等。一旦發生爭議,可以向勞動行政部門投訴,或者向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勞動仲裁申請。

釐清 " 個稅 " 問題,

鎖定 2020 年的到手實惠

問: 如果明年想繼續享受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我應該做些什麼 ?

答: 抓緊時間通過 " 個人所得稅 "App 填報!

若要在 2020 年 1 月份工資中享受稅前扣除,您需要根據政策享受條件並結合明年您的實際情況,在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及時修改填報信息 。

若個稅信息無變化將 自動繼續享受扣除 並延長至 2020 年。

2019 年 12 月 31 日前若職工未及時通過 手機登陸 " 個人所得稅 "App 確認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於 2020 年 1 月起暫停扣除 ,待職工確認後再行辦理專項附加扣除。

具體操作步驟,可戳→事關億萬人工資條!不這麼操作,每月都可能有損失 ……

問: 如果今年沒來得及確認,後續還能補扣嗎?

答: 能。

補填信息之後,在下個月發工資時可以一次性補扣,當月補扣不完的,以後的工資可以繼續補扣,一直到可以享受的所有減稅紅利都享受完為止。

問: 對於 " 按年計稅 "、年終獎如何計稅等問題是否能詳細解讀?

答: " 按年計稅 " 即把全年 12 個月的收入加到一起計算稅收。

免徵額從每月 5000 元變成了每年 6 萬元。且暫定兩年內對綜合所得年收入不超過 12 萬元或年度補稅金額較低的納稅人免除彙算清繳義務 。某些情況下,這種計稅方式可以幫職工省下一大筆錢。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公司年會排練節目了嗎?沒獎勵,不給錢,佔時間,還被嫌吵!
    又到年底,又到春節,到了這個時候,每個人口中的永恆的話題除了春運外,就是年會了。公司年會排練節目你上了嗎?排練了什麼節目?成為了大家見面的第一聲問候。可是,作為員工,又有幾個願意參加年會呢?如果不是因為有獎勵,把年會的時間換來給自己一個悠閒的放鬆豈不是更好?有的公司年會每個人都發錢,有的公司年會上,是抽獎。有的公司是年終獎,有的公司是表演節目的人有錢。但是就是有那種公司,規模不小,但是參加年會,就算你排練節目,也是不給錢,不給休息,佔用你上班工作的時間,然後下班的時候說你工作沒做完。沒獎勵還要費心排練節目,憑什麼?
  • 年終不發許諾好的年終獎?這合理嗎?
    沒錯,就是年終獎。然而,迫於經濟下行的壓力,今年關於年終獎的新聞遠遠沒有過往幾年經濟向好一般「土豪」。先有在2018年年末抽到有效期只有三天的「一年帶薪年假」(年會特等獎「帶薪年假一年」的背後:經濟寒冬真的要來了?),後有某網際網路內容公司臨到年終取消年終獎。
  • 年假規定怎麼算一年 年假從1月份重新算嗎 10月份入職年假怎麼算
    年假是許多朋友都比較期待的一個假期,它也算是公司的一種福利。關於年假時間的規定,相信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從哪個月來時算起。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年假規定怎麼算一年,順便來說說年假從1月份重新算嗎以及10月份入職年假怎麼算。
  • 年終獎和「13薪」一樣嗎?個稅怎麼算?年前辭職還能領年終獎嗎?
    年終歲尾,年終獎又成了一個人人關心的熱門話題。年終獎能發多少,各行各業千差萬別,但這幾個問題卻是大家普遍存疑的。公司發了「13薪」,這算不算年終獎?年終獎要不要扣稅?中途跳槽了,還有沒有年終獎?事關「錢」途,而且還是一筆不小的金額,職場人對於這些問題可不能含糊。年終獎和年底雙薪能一起發嗎?
  • 公司年會季,學必備英語!「年會」不是year meeting,那是啥?
    又到了開年會,拿年終獎的歡樂時間啦!各大公司都開始熱熱鬧鬧地舉辦年會啦!小夥伴們都非常開心,又可以領到豐厚的年終獎啦!拿到公司發的年終獎,休個年假是不是美美噠?小編發現很多人甚至很多公司都把年會說成了year meeting,這是典型的中式英語哦,是不對噠!那麼,「年會」「年終獎」「年假」用英語都怎麼說呢?1.「年會」不是year meeting?年會不就是每年開一次的大派對嘛?
  • 帶薪年假一年 全國網友都在羨慕的時候有人擔心這違法了!
    帶薪年假一年 全國網友都在羨慕的時候有人擔心這違法了!時間:2018-12-31 19:3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帶薪年假一年 全國網友都在羨慕的時候有人擔心這違法了 年底了,職場上又辛苦了一年,除了年終獎,最期待的恐怕就是年會上的獎品了!
  • 廣州餐廳為杜絕浪費採用末位淘汰制,向「剩宴」說不!
    社會上各行各業都在想方設法避免餐飲業浪費現象的發生,近日,廣州酒家集團想到了杜絕浪費的新妙招——採用末位淘汰制!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 以十大招牌名菜為主打的精緻版「小份菜」收穫了海量好評,其價格也有所降低,讓消費者能以最低廉的價格品嘗最多樣的美食,還能避免浪費現象的出現。 不僅如此,廣州酒家集團還從很多方面減少餐飲浪費,比如說創新宴席菜單、量化配置菜式等等。廣州酒家集團為了響應光碟行動,還舉辦了多種有獎活動,凡是「光碟」的顧客,都可以享受到廣州酒家集團贈送的電子消費劵和糖水等小禮品。
  • 今年的年假休了嗎?
    資料圖 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號2019年已到年尾,很多人才想起來——哎呀,今年的年假還沒休呢!沒休的年假會過期作廢嗎?能把今年的年假攢到明年一起休嗎?如果沒休年假,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沒休的年假成了不少職場人心裡的痛。
  • 國外如何發放年終獎 澳大利亞:員工必須休年假才能拿到獎金
    原標題:國外如何發放年終獎  東方網2月28日消息:據《勞動報》報導,每逢歲末年初,年終獎往往是勞動者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獎金發放不當往往容易成為用人單位和勞動者勞動爭議的「導火索」。放眼海外,其他國家怎麼發年終獎?如果在新年前後跳槽,年終獎還有嗎?
  • 年底跳槽,春節後才發的年終獎還有嗎?
    ■ 天府早報記者 馮濜近日,一員工剛和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司次日就發年終獎。最終,法院判決企業支付員工2.2萬元年終獎。年底又是跳槽的高峰期,然而,卡在年終獎發放的節點上,很多人猶豫不決。那麼,面對條件優渥的新崗位,你能成功跳槽並要到年終獎嗎?天府早報記者就些諮詢了泰和泰律師事務所的周冬平律師。
  • 單位效益不好,年終獎還有嗎 年前離職,能不能拿年終獎
    年終獎發了嗎?發了多少?這個月,大家最關心的話題莫過於年終獎。不過,現實中年終獎發放往往成為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發生爭議的導火索之一。比如,到年底單位說效益不好,年終獎要不就算了吧。還有年底是跳槽高峰,那麼年前離職,老東家那裡的年終獎是不是一分也拿不到?年終獎發不發,到底誰說了算?
  • 七八月份休年假高峰 公司不準假合法嗎?
    超四成員工選擇七八月休年假   「周一,我向單位遞交了年假申請,打算8月8日-12日休年假。這次很快,年假申請不到兩天就批下來了。」南京的林女士說,去年她也是想8月份休假,7月孩子要上培訓班,8月就帶她出去玩一趟。
  • 以前只聽說日本人「過勞死」,如今我們也開始拿命換錢了嗎?
    小時候上歷史課,課本裡說日本經濟騰飛的20年裡,很多人在不停的加班中猝死,對此還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過勞死」。日本勞動法也規定每天8小時的工作制,一周工作5天。然而企業主會採取各種方式規避勞動時間規定,比如說用「末尾淘汰制」,工資與業績掛鈎等,讓員工「自覺」去加班,自然也就沒有什麼抗議了。
  • 累到自殺的日本人都不加班了,為什麼中國人還在拿命換錢?
    作為一個曾在日本加班到錯過末班電車、如今又在國內不用996的網際網路公司搬磚的社畜,心裡一直有個疑問:日本社畜vs996的中國打工人,到底誰更慘?本文由LinkedIn原創,作者路姐。加班是主動的嗎?事實上前段時間,國內剛剛風靡過一陣關於日本公務員加班時間過長的報導:每月加班超過80小時,按工作日22天來算,意味著每天加班3.6小時。如果正常下班時間是6點,那麼實際下班時間就是晚上9:30之後。網友諷刺,考公務員還得來我國。日本社畜加班時間長早已臭名昭著,加班狗一陣狂奔仍然沒能趕上終電早已成為日劇名場面。
  • 職工年假用不完怎麼辦
    一位供職於投行的劉小姐向記者抱怨,她原本計劃今年7月份利用年假回安徽老家探親,但是不少有孩子的同事要在暑假帶孩子旅行,她只能把探親計劃向後推遲。結果,現在年底又趕上加班,年假直到現在也沒有休。「我們單位要求未休的年假在第二年3月份前必須一次性休完,過期作廢。」劉小姐坦言,這個做法不夠人性化。
  • 年前離職了,年終獎還有份嗎?
    法院建議,為避免因年終獎產生糾紛,勞動者在入職時,應該將工資(包括年終獎)標準、發放情況等事宜寫入書面的勞動合同,同時注意保存相關證據,例如勞動合同、公司的規章制度、涉及薪酬問題的錄音錄像等,出現問題時,可以第一時間與用人單位進行溝通。典型案例年中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 2020春節加班工資怎麼算?除夕加班有三薪嗎?
    但春節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在除夕夜和家人吃上團圓飯,有一部分人還要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春節加班是很多人的無奈之舉,因為有些崗位比較特殊,必須得有人在崗,所以就要有人加班。說到加班,那麼很多人會問:春節加班工資怎麼算呢?如果你春節要加班,搞清楚春節放假時間、加班工資怎麼算還是很有必要的。
  • 春節在家工作算加班嗎?買不到返程車票算曠工嗎?答案來了!
    其他4天是調休放假,這4天的加班工資按雙倍工資計算。在現實中,用人單位一般是在勞動者提供勞動後的下一個月支付上一個月的工資,即先上班後領薪。也就是說,不少單位都會在3月份發放2月份春節期間的加班費。加班費能拖到年底發嗎?
  • 浙江一公司出規定:年會不演節目不發年終獎!節目不能少於3分鐘!
    在知乎上,被年會逼到辭職的話題,討論度還挺高。這幾天,也有網友報料:領導突然開會宣布,年會不表演節目,就不給年終獎。被年會支配的恐懼,你有嗎?↓↓↓表演時間不得短於3分鐘,不然沒有年終獎前幾天,網友「wh888」在義烏十八腔論壇報料,單位挺奇葩的,大清早開會,說今年的年會,為了提升團隊凝聚力與員工的幸福感,每個人都要表演一個節目。
  • 12月31日離職是否影響年終獎?周六是加班還是值班?來看看這幾個...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寧工萱 記者 李楠)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影響年終獎的發放?給付加班費就可隨意安排加班嗎?周六上班是值班還是加班?據了解,截至 11 月底,南京市總工會已經受理了 747 件案件,針對打工人關心的問題,現代快報記者梳理了四大職工維權的典型案例,通過以案說法,讓打工人能夠在工作中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