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這座原汁原味的古村落-大旗頭古村落

2021-01-21 飯小否

如果你之前只是聽說過江南古鎮或者古村落,那麼南方的這座原汁原味地古村落大旗頭,你聽說了嗎?

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新旗村簡介(2020年7月)

一、基本情況新旗村地處樂平鎮中部,市級特色小鎮-廣府印象小鎮所在地,總面積約 8.27平方公裡,下轄新村、河南村、大旗頭3條自然村共15個生產隊,共1410戶,4830人。耕地面積2521畝,其中魚塘998畝、林地750畝。新旗村黨委共有黨員158人,男黨員118名,女黨員40名。下設新村、河南村、大旗頭黨總支部,「兩委」幹部共5人,平均年齡37歲,其中女幹部1人,支委委員5人,村委會委員3人,大專及以上學歷3人,書記(主任)「一肩挑」和「兩委」幹部交叉「任職率」兩個100%。2019年新旗村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95億元,同比增長9%;農村集體經濟純收入855萬元,與上一年持平;農民人均收入2.2萬元,同比增長9%;人均股份分紅1600元,同比增長50%;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升。

新旗村先後榮獲「廣東省民主法治村」「廣東省無邪教村居」「佛山市美麗文明村居」「民俗文化傳承基地」「佛山市超讚村居」「佛山市十大醉美古村」「佛山市五好新村居」「三水區潔淨鄉村」「三水區平安村居」等稱號,其中大旗頭村,為廣東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先後榮獲「中國第一批歷史文化名村」「廣東第一村」「廣東省衛生村」等稱號。

二、鄉村振興工作情況

(一)組織振興。以黨建引領的「紅色+」品牌,致力打造黨建示範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紅色立交」,實施重要事權清單管理,推進黨建誠信體系、黨員評星定級、黨員設崗定責、黨員網格化管理,架設起「黨建工作聯動、黨心民心相通」的「橋梁」,築牢黨組織戰鬥堡壘,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

(二)產業振興。以大旗頭古村活化改造為核心,引入藍城本味項目,大力推進廣府文化體驗基地建設,打造集康養頤養中心、民宿酒店、特色美食、文旅文創、民間藝術展覽、地方風俗節慶活動、親子研學教育基地、浪漫花海、田園綜合體、智慧農業等於一體的特色文旅產業集聚區。完成粵韻花卉基地建設,成功舉辦「粵韻花海」景觀大地藝術節,2019年,以新旗村為核心的廣府文化創意示範區年接待遊客量已超10萬人次,配建多個公共景觀區配套經營點、智慧農業等,有效帶動轄區經濟發展,助推產業振興。

(三)人才振興。動員智博薈專家學者、企業家、專業人才等群體參與鄉村治理、引資引智等方式服務鄉村;定期開展新鄉賢評選活動,彰顯新鄉賢道德精神;建立兩委幹部後備人才庫,發揮鄉賢作用,組建家鄉建設委員會,成立鎮內首個區級訴前和解中心,黨員群眾帶頭議事、幹事、成事,社會面和諧穩定。(四)文化振興。弘揚廣府文化,建設廣府印象小鎮,打造具備小鎮介紹、參觀接待、休憩交流等功能的「會客廳」,建成大旗頭村村史館、河南村村史館,完成大旗頭南隊、北隊公園建設,打響紅色品牌,打造由「東江縱隊抗日聯絡點」「中共南三番工委舊址」「珠江縱隊獨立第三大隊舊址」三個展館構成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傳承紅色基因,提振黨員群眾幹事創業精氣神。

(五)生態振興。以鄉村旅遊為紐帶,大力發展農業公園、休閒農莊、家庭農場、鄉村民宿等,打造安居樂業美麗家園,完成大旗頭廣府橋建設,轄區3個自然村均成功創建乾淨整潔村,樂平湧實現景觀提升,大旗頭古屋群兩旁道路和河南村、新村綠化進一步提升,樂湖路、樂平湧沿線田園實現美化。

如果想追尋古村落的腳步,新旗村大旗頭古村落值得你來探尋!

相關焦點

  • 溫州楠溪江古村落破壞嚴重 憂傷古村落
    徐逸龍憂心忡忡地說:這可是明代的珍貴建築物啊,毀掉就無法重生,而在聖旨門街周邊還有宋代狀元木待問第,還有清監察御史徐定超故居等等,聖旨門街支撐著楓林古鎮的古建築群。徐逸龍說,義烏政府欲復原被嚴重破壞的古鎮佛堂鎮的古建築,據說投資達數十億,那麼,在總體尚比較完整的楓林投入不多的資金,就可以保護好這座宋元明清民國各個時期建築元素都齊全的古鎮,何樂而不為呢?
  • 西山鮮為人知的古村落
    西山又稱洞庭西山、金庭鎮是太第一大島島上自然與人文景觀數不勝數林屋洞、明月灣、石公山縹緲峰等景點早已聲名遠揚而這座古樸的東村古村卻是遠離視線的寧靜之所時光也愛在此小憩等待人們看到曾經的江南東村古村是江蘇省首批傳統村落之一
  • 廣州十大最美古村落及十大特色古村落揭曉
    本次評選活動共有132個古村落參加評選活動,基本囊括了全省古村落精華。評委會表示,今後將進一步研究古村落的保護和開發事宜,為「美麗廣東」再添「美麗畫卷」。在有著800年悠久歷史的古村青雲路上、翰林門前,廣東省、佛山市有關方面的領導、古村落保護學者與獲獎古村落的代表近千人,一起見證了這場我省近年來古村落保護的最大盛事。出於對祖先創造的文化成果的熱愛,出於對廣東古村落保護的關切,「尋找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評選活動由南方日報社、廣東省文聯、廣東省民協共同發起舉辦。
  • 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
    體味一下民風淳樸,環境清幽的狀態,古鎮古村落景點是您不錯的選擇,這裡小編整理了廣東十大最美古村落,希望能給您提供一點參考!三水大旗頭村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古建築群,是清代廣東水師提督鄭紹忠所建。它建於清代光緒年間,是粵中地區較有代表性的清代村落。
  • 廬州古村落: 原汁原味的美麗鄉愁
    這口古井是在哪個年代建起的,當地人也說不清楚,傳說元末進士餘闕來到青陽村之後,將他的青陽書院建在這口井不遠處,每當餘闕讀書之時,經常繞井而行,至累時,便依井而坐,小憩片刻。  到明朝年間,有傳說大財主沈萬三到此見到這口古井,非常喜歡,決定將這口古井修葺一番。據說當時沈萬三富可敵國,於是將這口古井的所有用具全部用黃金打造,就連挑水的水桶也是用黃金製成的。
  • 古村落的風情
    大溪鄉坑頭村,是中國客家人聚居地,第五批傳統古村落,坑頭建村迄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村中土樓錯落有致。 坑頭村距離集鎮約3公裡,人口約1200人。主要產業有紅柿、烤菸、「六月紅」芋子,村莊生態環境保持良好,山清水秀,各色造型土樓沿溝狀分布,素有「坑頭土樓溝」稱號,每年都吸引著各地遊客和攝影愛好者前往。
  • 廣東百年古村落,與周莊、西遞一起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在廣東省內有許多非常有特色的民族風景,這些風景在大都市之中,歷史價值是非常大的,比如這個廣東百年古村落。大旗頭古村位於廣東佛山市三水區,古村建立的朝代是在清朝,在華南地區是保存得比較完好的,並且也是最為具有代表性的一個古村,曾經與周莊、西遞一起被評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
  • 廣西古村落文化 II 全州古村落
    古村落的破壞和局部損壞, 都會造成這珍貴文化遺產整體價值的貶值。新時代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必須加強對古村落歷史文化的保護和傳承,使古村落這個民族的寶貴遺產在經濟、社會和文化建設中發揮更大作用!廣西地域廣闊,歷史悠久,千百年來各族人民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建築了眾多形態各異、風情別具的古村落。
  •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中國古村落代表
    西遞、宏村古民居位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西遞和宏村這兩個安徽古村落奇蹟般地保留了這種已近消失或者已經發生改變的中國傳統農村聚居全貌。
  • 黃山一座廢棄古村落,徽風古韻,因一位70歲老人而煥然一新
    如今的城市,早已讓人感到煩躁,所以一些人都在節假日追尋一處可以洗刷身心的地方,安靜地走在心靈最深處。而在安徽黃山市休寧縣有一座古村落就是這樣一處不可多得的好地方,它就是祖源村。如今的祖源村是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也是2020年中國美麗休閒鄉村之一,這一份份榮譽都是沉甸甸的,也是對這座古村落最真實的讚美,而且來遊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古村落如今成為了「徽州」民宿下的「夢鄉村」,村子有了人氣,那些房前屋後的花草點綴也多了起來,即使到了寂靜的夜晚,霓虹燈也照亮了山間。
  • 黃山一座廢棄古村落,徽風古韻,因一位70歲老人而煥然一新
    如今的城市,早已讓人感到煩躁,所以一些人都在節假日追尋一處可以洗刷身心的地方,安靜的走在心靈最深處。而在安徽黃山市休寧縣有一座古村落就是這樣一處不可多得的好地方,也是對這座古村落最真實的讚美,而且來遊玩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 廣州市的幾個古村落,個個都是國家級古村落
    廣州市的幾個古村落,個個都是國家級古村落廣州沙灣北村沙灣北村是中國傳統村落,是沙灣傳統古村落的核心區。進了村子,古建築隨處可見,古樸的氣息撲鼻而來。廣州聚龍村聚龍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村裡的主要建築建於清朝光緒十五年(公元1889年)。整個村莊被分成3排,每排7棟房子。每行建築規格基本相同。形式上有獨立別墅,保留了嶺南古民居的風格。每座建築都是由水磨青磚砌成,腳用麻石,門框、窗框均由花崗巖製成。
  • 古村落的新生
    十餘年來,在地方政府和古村落村民們的努力下,保存著全國最為完整的「古城古鎮古村」體系的蘭谿市,成為「古村落拯救行動」的典範。9月19日,中國古村落保護與發展論壇在蘭谿市召開。面向媒體記者的追問,蘭谿市文旅局局長張靚脫口而出這句話。據蘭谿市的這位老文物保護工作者回憶,在習近平調研蘭溪諸葛村 17 周年之際,蘭谿市政府計劃做一個諸葛村「十七年變化」的總結,但幾經調查,諸葛村十七年來的「外貌」幾乎沒有什麼變化。對於文物保護者來說,「不變」就是最高的讚譽。這也是蘭谿市在古村落保護與傳承中一貫堅持的理念。
  • 絕美古村落,宜虛度時光
    至今留存著1500餘間明清古屋、15座古祠堂、6座古廟宇、一座清代大橋……雖無徽州明清建築氣派,但勝在原汁原味:馬頭牆巍峨高聳,詩詞壁畫比比皆是,青磚黑瓦的明清小院屋牆斑駁。這座有著400餘年歷史的村莊,背山面溪,四周山色青翠欲滴,房屋建築依山拾級而建。建築屋面是黑色的片瓦,立面主要為木材或竹材圍合而成。
  • 探訪「原汁原味」的唐宋古村落:長泰山重村
    山重村的一塊坪地上,有座薛氏祠堂,是祭祀薛武惠開基始祖以至歷代所有薛氏列祖列宗的神廟。來源:炎黃縱橫本文摘自《中國日報》在閩南長泰縣東南方與廈門毗鄰的縣境之內,有一條長達30多公裡的縣內溪流「馬洋溪」。這是一條流經巉巖怪石和峭壁嶙峋的自然生態非常雄奇險美的山區溪流。整個馬洋溪流域,已經被開闢為臺灣海峽西岸的一個很有特色的國家級的森林公園。
  • 古村落的數字記憶
    古村落是人類邁向工業文明進程中的重要文化遺存,是鄉土中國的重要象徵。馮驥才曾表示,古村落文化是中國最大的文化遺產,堪稱中國文化中的萬裡長城。然而在快速的城鎮化和現代化進程中,古村落正在迅速消失。據統計,2000年至2010年間,中國自然村落從360萬銳減到270萬,平均每年消失9萬個村落。這意味著每天就有200個村落連同在村落中紮根、成長、傳承的文化與文化資源在流失。
  • 東莞這座客家古村落「重見天日」!
    ▲《古村落》(攝影:姚偉民)對於大多數的清溪人來說,大家知道的只是這裡的山美、水美、風景美,而不知道的是,這裡一直隱藏著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客家古村落遺址▲古村落牆基露出顯現真容(圖片來源:莞視界)順著水庫邊,從山坡下走進這片「水底村莊」。由於長時間處於水底,通往村莊的路已多為淤泥,沿途走來,只有踩著石頭前行。
  • 大別山主峰下的傳統古村落,舊貌已難尋
    安徽省安慶市嶽西縣馬元古村坐落在白馬尖與天河尖之間的峽谷之中,於2016年入選第四批中國傳統古村落。這裡山高路險,森林茂密,與外界幾乎處於隔絕狀態。長久以來,馬元人在此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用勤勞和智慧建設美好家園。如今的馬元古村,保留著高山古梯田近200畝,古茶園160多畝,大別山土樓80多棟,還有水塘、石板路、祖師殿、土地廟、土窯等古建築多處。
  • 河南信陽新縣•丁李灣——被「遺忘」的中國傳統古村落、景觀村落
    追尋紅色足跡,暢遊青山綠水。感受古村鄉愁,欣賞田園牧歌。傾聽潺潺溪澗,品悟一杯香茗。日前在大別山幹部學院培訓,順便探訪了位於信陽市新縣的「中國傳統古村落」——丁李灣:京淅對口協作幹部、河南淅川縣副縣長的所見所思之三這個不大的小村落,卻是個充滿故事的地方。
  • 鬧市中的古港古村落 原汁原味 美食相伴 令人遊興盎然
    有朋友提建議,說是黃埔古村不錯,綠樹遮蔭,非常涼爽,遊玩起來特別舒服,而且黃埔古港也在這裡,這可是清朝時期建立的中國第一個海關。黃埔古村、黃埔古港都坐落在海珠區,你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其實這只是大廣州在改革開放之後歷史變遷的一個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