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實習生 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國首套熱帶雨林植物工具書出版
本報海口4月21日訊 (記者單憬崗)海南日報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獲悉,由該所研究員邢福武等主編的
-
海南周刊 | 鸚哥嶺識鳥人符建靈:與雨林為伴,能識別七八十種鳥兒鳴...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曾毓慧一個機緣巧合,他跟隨著鸚哥嶺自然保護區科研人員在鸚哥嶺開展為期一周的鳥類調查,自此,就迷上了熱帶雨林裡的這些「小精靈。」 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面積較大、垂直落差大以及森林質量較好,又得益於歷次科考所積累的數據,以及對科研監測的有效管理,使得鸚哥嶺的鳥類記錄數據不斷刷新。
-
海南百年鳥類調查:發現16種新鳥類 - 海南日報數字報
文\海南日報記者 單憬崗 坐落於南海的海南省,是中國唯一的全熱帶省份,鳥類多樣性高,有較多的熱帶鳥種。海南也是每年候鳥遷徙路線的中途站之一,曾經記錄過的鳥種達440多種。 海南鳥類的記錄史,從很久以前就開始了。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的無價瑰寶
據海南日報1月28日報導,陳宏介紹這一在西沙群島海域發現的珊瑚其特點是「沒有珊瑚隔,珊瑚杯的直徑非常微小」。雖然對一個新物種的確認尚需要通過論文去詳細描述,並通過論文發表以獲得科學界的公認,但南海海域尚有很多我們有待發現的物種生存,卻是不爭的事實。 無獨有偶,2014年9月,來自加利福尼亞州科學院的海洋科學家們在加州海域深達600英尺左右的地方發現了弱柳珊瑚屬的一個新物種。
-
鸚哥嶺識鳥人
海南鸚哥嶺鳥類圖鑑》收錄了符建靈拍的照片。符建靈蹲在樹下觀察鳥兒。在鸚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深處,樹葉婆娑間,不時傳來幾聲清脆又悅耳的鳥兒鳴叫聲,可當你循聲覓去,鳥兒似乎又沒了蹤影,但「處處聞啼鳥」的意境,恰能給這片熱帶雨林增添更多的神秘感。
-
海南日報數字報-我們與春天同行
與海南共同成長 63年前的1950年5月7日黎明,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海解放海南第七天。 在海口市新華南路臨街一幢兩層小樓裡,一張張散發著油墨芬芳的報紙在這裡開印,印刷機有節奏的咔嚓聲,即便在60多年後的今天,仍然讓當年的老報人覺得「是如此清脆悅耳」。她的名字叫《新海南報》,是海南日報的前身。
-
《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海南植物的「彩色戶口簿」
邢福武 供圖 文\海南日報記者單憬崗實習生卓慧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由華南植物園編著、科學出版社出版的《海南植物志》,一直以來是世人了解海南植物的重要工具書。 近年來,多位植物學家相繼編著出版《海南及廣東沿海島嶼植物名錄》、《南沙群島及其鄰近島嶼植物志》、《海南植物物種多樣性編目》、《海南植物名錄》等書,對《海南植物志》進行了補充和完善,但都囿於無圖或少圖。《走進神秘的海南呀諾達———熱帶雨林植物本草圖鑑》和《海南吊羅山野生植物彩色圖鑑》,填補了海南野生植物彩色圖鑑的空白,但這兩本書區域性很強,收載的種類不多。
-
王合升:願用一生伴隨華南五針松 - 海南日報數字報
王合升在鸚哥嶺自然保護區鸚哥嘴分站徒步科考。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人在馬來西亞
——編者按 12月14日,由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副總會長、檳城海南會館主席林秋雅拿督帶隊,馬來西亞文化交流團一行36人,在海南大學舉行了學術交流、文藝演出等活動。此後,來賓們還將趕赴三亞進行文化交流活動,其中包括探訪三亞回輝村。
-
海南日報數字報-絢爛文藝春光凝在時光鏡中
文\海南日報記者 杜穎 日前,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激發著海南人在新時期文藝創作上的澎湃激情,站在新的起點上,梳理瓊島百年來的文藝發展歷程,海南的文藝創作者們回述了過往不同歷史時期海南文藝所呈現出的不同特徵
-
海南周刊 | 鸚哥嶺樹蛙:高山精靈跡難尋
文\海南日報記者 王迎春 鸚哥嶺樹蛙——這是一種僅生活在鸚哥嶺高山上的精靈,全身碧綠,蹤跡隱秘。 起源於一顆受精卵,經過卵裂和分化後,烏黑鋥亮的小蝌蚪在水裡自由地穿梭。時機成熟,伸出後腿,再長出前腿,隨著尾巴的消失,完成變態發育的成蛙即將踏上又一個生活史的循環。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不到五指山 不算遊海南
■ 海南日報記者 張靖超 五指山是中國的著名山嶽,形似五指,故得名。五指山主峰坐落在五指山市境內,海拔1867米,是海南最高山峰,被譽為「海南屋脊」。
-
海南日報數字報-人民大會堂的海南聲音
其中一幅巨幅國畫由海南畫家鄧子芳創作,名為《春色秀群山》。這幅畫作充滿濃鬱的南國風情,以霧靄繚繞的黎山為依託背景,一派南國靈透秀美的景色。 記者席設在三樓。不到8時半,2800多個座位已經座無虛席,其中有不少外國記者,他們用生硬的中文跟我打招呼。得知我來自海南,他們便問起博鰲和三亞,甚至問到文昌的航天城。他們一邊聽報告,一邊打開電腦,照著報告文本發稿。
-
海南日報數字報-一片丹心著風雲
從鸚哥嶺青年團隊堅守理想、奉獻青春、激勵全國,到瓊中女足十年磨劍、鏗鏘綻放、走向世界;從基層黨員幹部抗擊超強颱風「威馬遜」時的捨生忘死、衝鋒在前,到十萬鐵軍奮戰西環高鐵、博鰲機場建設的拼搏苦幹、甘於奉獻;從臨高牙醫呂海鷹的一躍入海、捨身救人,到英雄保安王才發的臨危不懼、勇鬥歹徒;從「感動海南人物」的連辦4年、深入人心,到「海南最美村官」的一鳴驚人、催人奮進,無一不是各新聞媒體深入挖掘
-
海南日報數字報-當代海南論壇'2014冬季峰會徵文公告
海南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擬於今年12月中上旬召開當代海南論壇冬季峰會,學習貫徹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推進法治海南建設,為此特組織徵文。有關事項如下: 1、徵文主題: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與法治海南建設。 2、論文要求:所寫論文(對策建議)應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前瞻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每篇3000—5000字。論文末尾註明作者所在單位、職務、職稱和聯繫方式。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島書香飄自遠
文\海南日報記者 尤夢瑜 誠品書店、方所、鍾書閣、言幾又……在商業快速發展的都市中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情事 獨家記憶
文\圖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54歲的黃善強收藏了上千張明信片,這些明信片如同他的老友,伴他走過歲月塵煙。
-
海南日報數字報-黎族民歌掀起的「海南狂熱」
文\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那個時候,誰都以能夠『搶』到一盒名為《五指山之歌》的卡帶為炫耀的資本
-
海南日報數字報-在海南遇見最美圖書
文\海南日報記者 徐晗溪 實習生 黃雅慧 圖\海南日報記者 武威 如果把書籍比作時間的雕塑、信息棲息的建築和詩意閱讀的時空劇場,那麼書籍設計就是造就信息完美傳達的氣場,是一個引導讀者進入詩意閱讀的構建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