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北京六必居」,值得去吃美食的地方

2020-12-15 筱碩的美食日誌

北京前門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歷史名街,歷史悠久,造就了許多這裡的中華老字號。那麼,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有哪些呢?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美食餐廳有哪些呢?本文就為你整理了北京前門大街十大老字號,包含了全聚德烤鴨店、都一處燒麥館、一條龍羊肉館、北京六必居等北京前門大街的老字號美食,還包含了中國書店、長春堂藥店、謙祥益、瑞蚨祥、大北照相館等北京前門大街其他老字號店鋪,其中,全聚德、都一處燒麥、一條龍羊肉館、謙祥益、北京六必居、瑞蚨祥被授予「中華老字號」。

北京六必居是北京醬園中歷史最久、聲譽最顯著的一家,被中國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北京老字號。其生產的六必居醬菜,是北京市傳統名菜。選料精細、製作嚴格,加工技藝精湛、色澤鮮亮、脆嫩清香、醬味濃鬱、鹹甜適度。六必居醬園始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至今已有480多年的歷史,如今不但是京城許多家庭的必備小菜,也是國宴上必備的名小菜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價值、營養保健價值和品牌價值。主要產品有甜醬八寶瓜、甜醬黑菜、甜醬八寶菜、甜醬甘露、甜醬姜芽等。現在不少傳統名牌醬菜,還製成罐頭,遠銷國外。

甜醬姜芽是北京地區漢族傳統醬菜中的一種傳統美味佳品。呈金黃色,富有光澤。食之甜、鹹併兼有辣味,脆嫩鮮香,具有濃鬱醬香味和酯香氣。

相關焦點

  • 北京600年老字號六必居進前門戲樓 糖蒜也能唱主角!
    10月16日上午,「六必居首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在前門三慶園戲樓開幕,老字號不光展出其傳統經典糖蒜,還把近年來的創新產品「獨頭黑蒜」帶到現場。說起六必居,這家創始於明正統元年(公元1436年)老字號,至今已有582年歷史,是京城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六必居品牌誕生的地方,就在如今位於前門大柵欄南的六必居前門店。糖蒜是六必居傳承至今的12種傳統手工醬菜產品中,獨具特色的精品,承載著六必居底蘊深厚的傳統文化。
  • 老字號的新活力,六必居用什麼打動了年輕人的味蕾
    來源標題:老字號的新活力,六必居用什麼打動了年輕人的味蕾中國有一句俗語說得好,「民,以食為天。」所謂天大地大,吃飯最大。中國的飲食文化傳承至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了,飲食不僅是中國人的日常,更與地方和記憶相連。
  • 六必居匠心詮釋「京典」老字號品牌魅力
    本報訊 記者李國梁 11月5-10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人文交流活動中華老字號展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中華老字號六必居首次在進博會上亮相。 傳承「京典」,京味京韻。在核心展示區域,擺放著六必居糖蒜禮盒、黑蒜禮盒,六必居花色醬菜等經典產品和龍門兩百周年紀念款明信片等文創產品,精美的陳列和包裝不僅展示了六必居的底蘊與文化,更展示了六必居的匠心與創新精神。 科技加持,數字體驗。展臺設置沉浸式體驗入口「時空隧道」,由煙霧機和炫彩雷射燈營造時空穿越氛圍,動態呈現了六必居的創始年代;隧道通道內展示了清代六必居醬菜簍。
  • 六必居博物館北京前門「迎客 」,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的文化魅力
    今天,位於「六必居」醬園原址——前門糧食店街3號的「六必居博物館」舉行開館儀式。在這裡,遊客可以一覽這家583年歷史老字號的滄桑變遷,感受老字號穿越時空、歷久彌新的文化魅力。前門糧食店街3號,正是六必居老店原址。
  • 北京老字號匾額趣談:六必居匾額是誰題寫?
    六必居的醬菜精心製作,色澤美觀,獨居特色。我最喜歡吃六必居製作的雪菜。吃麵時,打開一包放入湯料中,很是美味可口。望著包裝袋上「六必居」三字,我不禁想起「六必居」醬菜園門前匾額的傳說。市井坊間傳言,六必居的匾額題字出自明朝嘉靖年間的權相嚴嵩之手筆。
  • 北京的百年老字號美食,吃過10種以上,才敢說自己是個「老北京」
    喜歡老字號不僅在於對於味道的那份懷念,更看重的是那份精益和執著,每個城市都有百年老字號,其中尤以北京居多,老字號這三個字,經歷了歲月的長河,秉承了重要的傳承意義,作為一張老北京的餐飲名片,每一位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遊客,都很容易聽到、看到「老北京」或「老字號」這兩個詞,尤其是王府井、前門,更是老字號扎堆的地方,每一家都流光溢彩,那金光閃閃的匾額,代表了歷史的見證,
  • 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有多少?分別是哪些?老字號比你的年齡都大
    去北京旅遊,一定要逛一逛北京前門大街,前門大街是北京著名的商業街、歷史名街,歷史悠久,造就了許許多多的中華老字號。那麼,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有哪些呢?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美食餐廳有哪些呢? 北京前門大街老字號介紹:
  • 舌尖上的非遺,六必居醬菜如何展現匠心技藝!
    品糖蒜美食,傳中華文化。10月16日上午,「六必居第二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在大柵欄三慶園戲樓隆重啟動。繼去年舉辦第一屆糖蒜美食文化節以來,六必居的經典產品糖蒜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六必居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忠介紹,通過首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六必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 六必居亮相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摘要:11月4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作為北京代表性老字號企業,六必居在人文交流活動中華老字號專區亮相,全方位向國內和世界觀眾詮釋了「京典」文化品牌的魅力。
  • 小醬菜大學問,六百年非遺傳承,六必居糖蒜緣何獨一無二
    品糖蒜美食,傳中華文化。10月16日上午,「六必居第二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在大柵欄三慶園戲樓隆重啟動。繼去年舉辦第一屆糖蒜美食文化節以來,六必居的經典產品糖蒜引發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據六必居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忠介紹,通過首屆糖蒜美食文化節,六必居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
  • 百年老字號六必居,靠醬菜打出的江山,年營收過億,創稅千萬
    說起醬菜,就不得不提在明朝就出現的六必居,至於為什麼叫六必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在開門七件事裡,除了不賣茶,其他的六件都賣,所以起名叫六必居。可以說,這個名字起得也是很隨意了。稀世珍品六必居說六必居是稀世珍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六必居在明朝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有489年的歷史,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之一。在北京,除了六必居這個老字號之外,還有270多年歷史的「桂馨齋」、130多年歷史的「天源」等老字號。在這些老字號當中,六必居算得上是一個老老前輩。
  • 「北京農業好品牌」攜手六必居節前送福
    12月26日上午,北京市優質農產品產銷服務站與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共同攜手,在六必居博物館和前門店等三家門店同步開展北京「新優特」農產品與老字號六必居為首都人民送福活動。擁有百年歷史的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是經營醬醃菜及調味品的專業公司。公司醬醃菜產品的年產量達2萬餘噸,銷售額過億元,創利稅近千萬元。在經濟改革的大潮中,企業得到了飛速的發展。
  • 明朝大臣嚴嵩真的給北京老字號六必居題寫過店名嗎?
    在電視劇《大明王朝1566》裡,有這樣一幕: 在明朝時期,北京有一家老字號店鋪叫六心居,因為是趙姓兄弟六人所創辦,取「六人同心」之意。大臣嚴嵩很喜歡吃六心居的醬菜。每季新出醬菜,嚴嵩都要給嘉靖皇帝送上一壇。
  • 吃遍天下北京篇:告訴你哪些值得買的北京小吃
    有了淘寶解決了饞癮,在還無法走出去的時候,只好依靠強大的網絡搜尋喜歡的美食。今天讓我們開啟北京篇,看看能夠從淘寶上找尋到那些來自北京的小吃。在北京稻香村吃什麼?你隨便拉住一個北京孩子問,都能說出一大堆。什麼牛舌餅、薩其馬、松糕、五毒餅、蜜三刀等等,多了去了。北京稻香村的特點就是成型,不至於吃一口滿地掉渣去。另外,稻香村的熟食也是特點,比如泥腸、蒜腸、松仁小肚都是佐餐下酒的首選。
  • 六必居:你的登場,由我決定!
    由首農食品集團旗下三元72℃優選鮮牛乳獨家冠名,八喜、古船、大紅門、王致和、裕農、六必居、月盛齋戰略支持的北京衛視大型音樂節目猜中六必居的創建時間,將有資格安排四位挑戰者的出場順序!老北京炸醬、香菇牛肉醬、香辣牛肉醬、蒜蓉辣醬,四款六必居醬料上分別貼有不同的年份時間,你要pick哪一款?中華老字號六必居是中國最悠久的食品品牌之一,醬菜傳承者跨界而來,讓音符在舌尖上跳動!
  • 六必居:老北京的飲食文化
    六必居的招牌(圖源於網絡)六必居歷經兩年翻修後近日重新開業,我聞訊專程去看它。六必居在大柵欄地區糧食店街。不過,儘管是一條老街,街上殘留的遺存,完整保留的只剩下兩家,一家是中和戲院,一家便是六必居,兩家緊緊相鄰。如今,六必居重裝迎客,中和戲院重張舊幟也就為期不遠了。新店店內在醒目的位置裝置有「六必居:中華老字號,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的燈箱。其實,這樣的日期只是傳說,並無確切的考證。有人考證六必居實際開業於清康熙年間,與明嘉靖相差一百多年。
  • 那些坐落於北京,廣為流傳的老字號!
    北京有很多老字號,流傳極為廣泛,現如今也發展的非常不錯。它們種類很多,有藥店,有戲臺以及茶莊等,今天就跟小編一起去看看吧。看看這些老字號究竟有哪些不一樣的特色。附近八大胡同每日大量的茶葉需求也認準了張一元的招牌如今張一元也擁有眾多的連鎖店,櫃檯內帶有古舊氣息的鐵皮茶葉桶依舊在訴說著老字號的滄桑和內斂。龍井、碧螺春、烏龍、普洱、君山銀針、六安片、太平猴魁等,各類名茶都能在這裡尋到蹤影,當然也少不了北京人喜歡的茉莉花茶。中國的茶文化說起來也是淵源流長,學會品茶,你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就又近了一步。
  • 老北京記憶:花漢衝的香粉、六必居的醬瓜
    炒菜吃豐澤園,醬菜吃六必居,烤鴨吃全聚德,吃藥就去同仁堂,女人化妝用花漢春,男人穿衣得是八大祥,婚娶迎嫁講究「三天為請,兩天為叫,當天為提溜」,新年要拜年串門子手上總要提點東西……這些生活的細節無一不透露著老北京人的生活態度與處世哲學——凡事有儀式、有說道,是謂「講」;凡事有始終、有總結,是謂「究」。
  • 京城非遺美食:六必居醬菜
    六必居醬園始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由山西臨汾西杜村人趙存仁、趙存義、趙存禮兄弟開辦,至今已有480多年的歷史,是京城歷史最悠久最負盛名的老字號之一
  • 志說北京|明清時代的老字號名人廣告
    《戰國策》中記載著這樣一個小故事:某人賣馬但一連三天無人問津,於是花錢請伯樂去他賣的那匹馬前轉兩圈,再看兩眼他賣的馬。之後,該人果然以十倍的價錢將馬賣出。類似的例子在中國古代的典籍中並不鮮見,但利用名人效應達成商業目的,在沒有重商傳統的古代中國並不是一件值得鼓勵的事。因此《戰國策》中的那個故事,更側重於展現智謀而非商業頭腦。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