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過日子無非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開門七件事自然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其中,醬在宋朝主要是指醬油,當然,還有醬菜。
說起醬菜,就不得不提在明朝就出現的六必居,至於為什麼叫六必居,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在開門七件事裡,除了不賣茶,其他的六件都賣,所以起名叫六必居。可以說,這個名字起得也是很隨意了。
稀世珍品六必居
說六必居是稀世珍品,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六必居在明朝就已經出現,至今已經有489年的歷史,是北京歷史最悠久的老字號之一。在北京,除了六必居這個老字號之外,還有270多年歷史的「桂馨齋」、130多年歷史的「天源」等老字號。在這些老字號當中,六必居算得上是一個老老前輩。
另一個原因就是,「六必居」這個牌匾的「一生」也是「多災多難」。出自嚴嵩之手,有了嚴嵩的親筆題名,這家小店的生意自然很火爆,但是之後的一場火災,讓這塊牌匾差點「葬身火海」,但是幸好被店員從火海中救下來了,一直保存至今,估計嚴嵩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只是為一家小店題名而已,卻還能沿用幾百年都屹立不倒。
憑什麼能存活百年?
六必居已經有489年的歷史,這和現在的同行業企業相比,真的是活的夠久的,但是,能活這麼久也是一種本事。
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它的經營。在六必居,有兩條明文規定,一是禁止任何人超支或者是長支店內的資金,對外絕不賒帳、欠債。二是店內不得用「三爺」,即少爺、姑爺和舅爺,而且前臺也大多都是山西臨汾人和襄汾人。
發展至今,六必居也變成了北京六必居食品有限公司,自然,其營收不會低,要不然就不會生存至今。
2000年底,公司改制,由之前的純國有公司變為有12個股東的股份制公司,淨資產高達四千多萬。隨著時間的發展,六必居食品公司除了有分公司之外,還成立了調味品公司。產品除了在國內銷售,還銷往新加坡、美國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截至目前,六必居已經變成了一個主營醬菜和調味品的專業公司。公司每年生產的醬菜達兩萬噸,年營收也已經過億,每年創稅數額也高達千萬。
六必居雖然是一個老牌子,但是誕生在明朝,至今依舊存活,而且發展正盛,這確實可以算得上是一個奇蹟,而這個奇蹟,除了有「老字號」的名號之外,還有它的經營方法。這是現在大多數企業都值得借鑑學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