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丟失5件文物附件 院長馮明珠公開致歉

2020-12-21 中國文明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昨天在臺北故宮官網發表公開信,為文物「未現」事件引起社會不安致歉。臺北故宮同時將最近一次盤點藏品的實錄po上官網。引人注目的是,除了「未現」的5件器物附件及殘片,臺北故宮還增列了12件器物附件以及文獻類文物133件。

  34頁的藏品盤點實錄,記述了臺北臺北故宮迄今三次大清點的經過——第一次大清點,在1951年至1954年於臺中霧峰展開,為簡目性質的文物帳籍。

  第二次文物清點從1989年至1991年於臺北外雙溪進行,是臺北故宮第一部附有照片、正式且具公信的文物清冊。

  此次盤點的特色因國家數位典藏成果,將數十萬件的清宮中檔奏摺、清軍機檔奏摺錄附等逐一檢視掃描,因而有機會發現極不易被察覺粘附於其他檔案後的獨立件,所以增列了133件文獻類文物。

  臺北故宮器物處也因而有機會將12件原本與主件分開包裝、且未登錄進帳目的附件增列進來,並與主件「合璧」。新增的附件含:玉頂、銅鏟箸、珊瑚勺、銅膽、木座、木匣、黃綾等。

  至於五件文物的附件或殘片未現事故,馮明珠前天原本向媒體表示,「都是在2000年至2008年5月20日以前發生的。」

  昨天她在公開信中表示:「經典藏單位查證系發生於1990年至2007年間,本院深感遺憾。」

  至於相關懲處,臺北故宮將提報人事評議委員會予以獎懲。

  臺北故宮公關室主任蘇慶豐表示,臺北故宮需先釐清事實真相及責任歸屬,並給予當事人發言的機會,但處理流程需要一段時間。

  親民黨「立委」陳怡潔昨天出示臺北故宮公文表示,去年10月,從副處長到聘任人員共計49人,因短時間內提前完成盤點「全無差誤」而記功、記嘉獎;她要求臺北故宮出面說明,釐清事情原由。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文物丟失 幾任院長知情不報
    臺北故宮文物丟失 幾任院長全知情但無人說話 相關新聞:臺北故宮文物傳言遭竊 配件缺損疑有內賊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臺灣故宮博物院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宮、瀋陽故宮和原熱河行宮等處舊藏之精華,以及海內外各界人士捐贈的文物精品,共約70萬件,分為書法、古畫、碑帖、銅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琺瑯器、雕刻、雜項、刺繡及緙絲、圖書、文獻等14類。博物院經常維持有5000件左右的書畫、文物展出,並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辦各種特展。 去年臺北故宮完成大盤點,包括懷表的鑰匙、水丞的銅小匙等5件文物出現配件遺失。
  • 疑似監守自盜 臺北故宮文物2附件3殘件「未現」
    東南網3月26日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歷經3年7個月的文物總清點,臺北故宮昨天公布盤點完成的69萬餘件院藏文物「數量相符」,但有兩件器物的附件、三件器物的殘件「未現」。  目前清查未現的文物配件包括「清銅鍍金內填琺瑯琵琶式懷表」附的小鑰匙(發條)、「青玉八卦水丞」的銅小匙、「青玉刻花爐」的三片殘片、「仿古玉圓璧」的一小片殘片、「三鑲玉如意」的三嵌件。大半附件與殘件「未現」的時間不明確。  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臺北故宮絕對沒有如外界揣測的「監守自盜」,因為文物的價值在主件而非附件,「不可能只偷了小鑰匙而留下懷表」。
  • 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還有不少人將之與臺北故宮的肉形石耳機、翠玉白菜傘、「朕知道了」膠帶紙一一對應,認為「萌是一樣的萌」。不過,說到文創,臺北故宮博物院絕對算得上是先行者。圖一:翠玉白菜摺疊傘 有關翠玉白菜的文創商品多達幾十種 臺北故宮博物院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有69萬件珍貴藏品。
  • 專訪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臺北故宮票價仍然很低
    這樣的措施在島內引發反彈,《環球時報》記者就此專訪了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陸客佔臺北故宮訪客的48%環球時報:請問臺北故宮的門票是怎麼確定價格的?馮明珠:我們現在有個大故宮計劃,展示面積增加2萬坪(編者註:1坪約合3.3平方米),展覽廳比現在增加3倍,像現在展覽廳是2000坪,未來全部展覽面積可達8000坪。展覽空間擴大,就不會像現在這樣擁擠,要看個翠玉白菜得排隊一個鐘頭。另外,臺北故宮典藏量將近70萬件,現在只能看到3000件左右,將來會增加展廳。
  • 臺北故宮退休院長馮明珠
    昨天,臺北故宮原院長馮明珠獲聘擔任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一職,由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親手向她頒發了聘書。當日,馮明珠以「博物館文創」「嘉慶特展」為主題,做專題講座。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和幾百名故宮人一起,在臺下悉心聆聽了講座。
  • 臺北故宮要改名「華夏文物博物館」?故宮前院長馮明珠:自毀招牌
    國立故宮博物院傳將因應政院組織改造,改隸屬於文化部,因此鬧得沸沸揚揚,外界更流傳故宮將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一說。對此,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於臉書貼文表示,自己反對故宮納入文化部,並指若真更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更是愚不可及、自毀招牌。
  • 專訪』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
    碩士畢業,卻陰差陽錯進了臺北故宮博物院做起了「臨時工」,一呆就是六年,在那個進中央研究院沒有難度的年代,馮明珠為何甘於做「臨時工」?而她又是如何從「臨時工」,一路登上院長的寶座?在她看來,乾隆是怎樣的帝王?未來臺北故宮文物能否回歸大陸展映?值此「十全乾隆—清高宗的藝術品味特展」期間,意外藝術媒體受邀全程參與了報導,也很榮幸了採訪了馮明珠院長。
  • 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訪問北京故宮(組圖)
    1月22日,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參加「2013年兩岸故宮交流記者會」。中新社發 劉關關 攝  1月22日,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與北京故宮院長單霽翔一起參加了「2013年兩岸故宮交流記者會」,對於記者提出的關於臺北故宮文物無法來大陸展出的現狀,單霽翔表示,「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臺北故宮的文物確實無法赴大陸展出,這對雙方交流無疑是遺憾,希望經過努力來化解;但這種努力不止於兩館,更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關注」。
  • 馮明珠接任臺北故宮院長(新聞面孔)
    懸缺月餘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人選上周塵埃落定。9月13日,馬英九辦公室宣布,任命馮明珠為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她也成為「臺北故宮」自1965年8月建館以來的第七任院長。   自今年7月底「臺北故宮」前任院長周功鑫屆滿請辭後,院長一職由另一位副院長周築昆暫代,而院長職位懸缺至今。
  • 臺北故宮
    關鍵詞:失竊去年臺北故宮完成大盤點,包括懷表的鑰匙、水丞的銅小匙等5件文物出現配件遺失。外界揣測是失竊或內賊,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駁斥不可能:「如果我要盜,當然是盜懷表,怎麼會盜鑰匙?」此外她透露,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等前院長對於文物缺損統統知情。
  • 臺北故宮
    關鍵詞:失竊去年臺北故宮完成大盤點,包括懷表的鑰匙、水丞的銅小匙等5件文物出現配件遺失。外界揣測是失竊或內賊,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駁斥不可能:「如果我要盜,當然是盜懷表,怎麼會盜鑰匙?」此外她透露,杜正勝、石守謙、林曼麗等前院長對於文物缺損統統知情。
  • 62歲馮明珠接任臺北故宮新院長
    馮明珠擅長歷史研究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任職至今年7月底,周功鑫原在臺灣輔仁大學任教,2008年5月20日借調至臺北故宮擔任院長,今年7月借調時間屆滿,周功鑫請辭回校任職。周功鑫請辭後,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由現任故宮政務副院長周築昆暫代,而院長職位懸缺至今。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7月底請辭後,馮明珠一直被傳為將接任院長的熱門人選。
  • 原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任北京故宮顧問
    北京故宮博物院迎來了一位資深顧問——臺北故宮前任院長馮明珠(上圖),她在今年5月卸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職務後,7日正式從北京故宮掌門人單霽翔手中接過了聘書,表示將對北京故宮有問必答,分享她身為38年博物館人的經驗
  • 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圖/中新網   在臺北故宮服務38年,於今年隨臺灣政黨輪替卸下重擔的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昨天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在這位學者型院長的任期內,臺北故宮南院於去年底開館試營運,在人流管控限制下,營運至4月30日參觀人數達62.3萬多人,超越羅浮宮朗斯分館,帶動了地方繁榮;臺北故宮的教育推廣、文創成果、國際及兩岸交流等,均有傲人成果。特別是在跟北京故宮文化交流方面多有推動。為肯定其在臺北故宮的貢獻,卸任前,馮明珠獲得一等功績獎章。
  • 將典藏與生活結合打開文創之路——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
    原標題:將典藏與生活結合打開文創之路——訪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  新華網臺北10月9日電(記者孟昭麗 陳鍵興)10月1日至7日,臺北故宮商店營收突破2000萬元(新臺幣,下同),而今年前九月營收累計高達5億4855萬元。
  • 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圖/中新網   在臺北故宮服務38年,於今年隨臺灣政黨輪替卸下重擔的臺北故宮前院長馮明珠,昨天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在這位學者型院長的任期內,臺北故宮南院於去年底開館試營運,在人流管控限制下,營運至4月30日參觀人數達62.3萬多人,超越羅浮宮朗斯分館,帶動了地方繁榮;臺北故宮的教育推廣、文創成果、國際及兩岸交流等,均有傲人成果。特別是在跟北京故宮文化交流方面多有推動。為肯定其在臺北故宮的貢獻,卸任前,馮明珠獲得一等功績獎章。
  • 原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獲聘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
    人民網北京9月8日電 作為一名「宮齡」38年的老故宮人,原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近日受北京故宮邀請來京,於9月6日、7日在故宮進行了兩場學術專題講座。此次,她還獲聘擔任北京故宮研究院顧問一職,由故宮研究院院長鄭欣淼親手向她頒發了聘書。
  • 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 為韓4.0計劃背書
    國民黨2020參選人韓國瑜提出未來要讓臺北故宮博物院所有文物在同時間展出,面對外界質疑此一主張的可行性,韓國瑜政策顧問團總召張善政昨召開記者會說明,韓國瑜打算藉由臺北故宮4.0計劃實踐,用數字展覽補實體展覽空間不足,前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也出席記者會為臺北故宮4.0計劃背書。
  • 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有69萬件珍貴藏品。  1983年,時任院長秦孝儀提出「從傳統中創新,藝術與生活結合」的文創理念,30多年來,臺北故宮已經開創出自成一格的文創產業。
  • 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到南京就是老友相見
    【導語】24日晚,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等一行7人順利抵達南京。在為期一天的行程中,馮明珠將在南京進行簡短訪問。  【解說】馮明珠說,她不是第一次來到南京,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就是他多年的好友。此外,馮明珠的母親是南京人,讓她感到更加親切,她表示,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裡,將和南京博物院加大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