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聖,在宗教徒的心裡是一件非常神聖的事情。他們朝著自己心中的聖地,經歷過風雨的洗禮,成全自己虔誠的信仰。相比較於東方來說,西方人們對於宗教信仰有著更為狂熱的追求。西方的宗教神學對於信仰的要求、對於朝聖的禮儀有著更為嚴格的規定,這在西歐的中世紀表現得最為明顯。
同時,伴隨著基督教在世俗的發展,人們對朝聖的觀念也開始了不斷的變化。從公元5世紀到公元15世紀的千年裡,在西歐基督教朝聖的觀念經歷了過山車般的變化。這裡面的變化是有著多種多樣的原因、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因素使得西歐中世紀朝聖觀念不斷發生變化。
一、中世紀之初基督教的發展,朝聖觀念逐漸被人們重視
(1)早期西歐人民生活艱苦,基督教成為人們精神信仰的需要
和中國的封建早期一般,公元5世紀的西歐正處於一個相對混亂的時局。在歐洲的封建時代,有著很多的國王、貴族特權階級;他們人數雖少,當時卻佔據著極大部分的資源和享受著高人一等的待遇。少數的人掌握了多數的資源,那麼此時的西歐貧民百姓僅僅能夠依靠著那些很少很少的物資生活下去。
這個時候和我國古代的魏晉南北朝時期一樣,諸侯割據、各國統治者依舊不斷進行著各式各樣的吞併戰爭。在這個時候,西歐土地上並沒有產生一個統一而強有力的政權。各諸侯國之間相互徵伐,給民眾帶來了極大的痛苦。
這一時候基督教也趁勢發展起來,成為當時西歐影響力較為強大的宗教之一。而對於基督教的朝聖觀念,便由此開始發展起來。找作為已經發展了數百年的基督教真實後,主要佔主流觀念的為東正教。在這數百年的發展時期,逐漸發展出了一整套的朝聖觀念、包括附屬的禮儀制度等。
而此時的基督教由於逐漸有了民眾的支持,也開始發展起來,中世紀的開端,西歐開始逐漸進入基督教的發展籠罩之下。早期的朝聖觀念也開始逐漸確立起來了,開始了和西歐人民的日常開始結合起來。
(2)封建統治者和基督教會結合,進一步推進了朝聖觀念的普及
西歐中世紀是一個格局混亂、而又層次分明的時代。在這樣的時候,一些政治家就開始了謀求神權和世俗王權的結合。他們通過和基督教會合作,以上帝之名為自己的王權加冕。這為自己的政權提供了一層宗教的保護色的同時,又能夠為他們贏得更多民眾的支持,提供了正當的藉口和理由。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封建統治者也開始了積極推進朝聖觀念的改變,推進朝聖觀念的世俗化、正統化。通過他們的大力推行一些,朝聖觀念逐漸被納入到生活日常當中。
這些統治者在自己的封建國家內,允許基督教傳教士傳教,推進了朝聖觀念的普及。與此同時,他們還幫助教會修建傳道院等,為教會的教士提供一些生活物資的保障。正是因為這一步的發展,在西歐一時間修道院的數量迅速增加,幾乎可以說是遍地開花的情況。
這時候的基督教發展逐漸進入了一個鼎盛時期,而朝聖觀念也因此真正實現了普及。在世俗社會的幫助之下,教會開始積累下一定的物質基礎,為它們的的傳教活動提供了一定的物質基礎。也正是因為如此,基督教會的朝聖觀念的得到了與世俗最為密切的結合。
二、朝聖觀念深入人心,實現了和世俗生活的密切結合
(1)基督教進入鼎盛時期,朝聖觀念與日常結合
中世紀中期,西歐的基督教開始進入鼎盛時期,教權開始凌駕皇權之上。這一時期的基督教教皇甚至能夠左右國王的任免,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朝覲事件。而在此時,基督教進入了鼎盛時期,教權完完全全凌駕於王權之上。這一時候,朝聖觀念也開始了嚴格化的過程。
在此時朝聖,不僅僅只為一種向心目中的聖地所進行的歷練;同時也包含了其他在這一情況之下而發展起來的宗教性禮儀。在此時的朝聖觀念已經完完全全和世俗生活結合在一起,人們的意識一眼都包含了朝聖的特點以及觀念的發展也是如此。
此時就拿西方人一直所重視的餐桌禮儀而言,飯前的禱告,便成為了這一朝聖觀念中最為典型的代表。此時在基督教的倡導之下,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需要以神結合、以朝聖為準繩。毫不客氣地說,此時人們的日常便是朝聖,朝聖便是日常,這兩者之間基本沒有什麼差別。
不僅如此,對於基督教所倡導的節制、禁慾、受苦等各種各樣的理論,都被當時的西歐民眾視為朝聖裡面的一種。從這裡我們也不難看出此時朝聖觀念已經滲透到了西歐民眾的日常生活,各個領域當中成為他們日日踐行、不可阻擋的一部分。同時也越來越多以朝聖為名,開始了一系列的軍事擴展運動。
(2)對朝聖觀念的狂熱,開始了一系列以宗教為名的活動
隨著基督教會的發展,當中便出現了一些對宗教極度狂熱的人。他們以宗教為名,進行了很多狂熱信徒所做的事情。在她們看來,無論是開疆擴土或是發展經濟,都是為上帝所服務的、為他們的宗教信仰所服務的。
這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數次十字軍東徵的歷史事件。可以毫不客氣的說,十字軍東徵就是一場不易的侵略戰爭,卻被冠之以上帝的姓名、傳教的意義。因此不難看出,基督教的朝聖觀念在這時已經出了問題,開始顯現出了盛極而衰的態勢。
不僅如此,伴隨著資本主早期資本主義的萌芽出現,基督教也開始做出一些改變,鼓勵人們追求財富,認為這是替上帝工作。其中相對著名的事件便是因為貿易的發展帶來了新航路的開闢。
在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的航海家眼裡,開拓對外貿易的道路,發現新的世界便是讓上帝的光芒照耀到更多的地方,是為了實現傳教的目的。然而隨著葡萄牙、西班牙政權的衰微,此時的教會開始走向衰落。而朝聖觀念的發展在此時也宣告轉變了。宗教對經濟政治社會的影響過多,當經濟政治社會興起以後,便開始了清算。
三、中世紀末期,資本主義萌芽、文藝復興使得朝聖觀念回歸本質
西歐中世紀晚期,民族國家的出現,使得王權與教權發生了極大的衝突,與此同時,伴隨著新航路的開闢,資本主義萌芽開始在西歐逐漸發展起來,有資本的工商業者開始與封建地主結合起來,反抗教會的神權政治。這一時候,因固步自封的基督教也因此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資本主義的萌芽,使得基督教長期以來依靠的封建經濟受到極大衝擊;同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此時人們對於宗教的思想認識開始發生了一些變化,在不同程度上使得朝聖開始有了一定的發展,不再遵循以前一樣嚴格而又嚴苛的程序。
如果說資本主義萌芽僅僅只是從物質上打擊了教會,使得朝聖觀念發生了形式上的變化;那麼中世紀晚期發展的文藝復興則是直接攻擊了中基督教的朝聖觀念,使其發生了直接顯著的變化。這一時期的朝聖觀念變為了只是形式上的一些東西,而人們對於基督教的逃生也開始逐漸轉變態度,並沒有像之前那麼多的人對此深信不疑。
同時也因為由於災難性疾病病死病的發生,使得基督教再一次承受了極大的打擊。傳統的基督教信仰受到了動搖的。因為災難的原因,對於基督教的信仰發生了變化。朝聖觀念也因此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不僅僅表現在人數規模的下降,同時也表現其影響力高極度被削弱。
這一時期的朝聖觀念變化,它呈現出對於時代的深刻反應,同時表達的形式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朝聖觀念的發展,隨著時代的變化,有了多重的意義,但最終也因為時代的變化,回歸了其最初的信仰本質,並未再摻雜其他的因素。
結語:
在西歐的歷史上,宗教文化的發展向來與時代潮流相結合。這一情況是始終不變的,中世紀朝聖觀念的發展,是宗教繁榮的表現,同時也是政治環境所造就的。對於這一時代之下的發展,宗教和百姓都有著自身的特點;與此同時,又是這些因素的出現,推動了朝聖觀念的發展。
但在另一個方面來說也是給人們灌輸了精神迷藥,讓他們沉迷其中。語言上的巨人終究抵不過現實的要求,這是我們後人所應該重視的。文化的薰陶是必要的,但是這不應該成為我們選擇認命的原因。強者追逐命運,時代造就強者。
參考文獻:
《聖經》
《全球通史》
《地理大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