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中有曰「一溪春水泛黃頰」,這黃頰就是我們常說的昂刺魚、黃辣丁,以其肉嫩鮮美又少刺深受食客喜愛,而且其性味甘平,有著益脾胃、利尿消腫的食補功效,《醫林集要》中也曾記載:治水氣浮腫,即以黃顙魚配綠豆、大蒜,用水煮爛,去魚食豆,並取汁調商陸末服。攻補兼施,對脾虛而腫滿甚者尤其適宜。昂刺魚是寧波人的叫法,上海人多叫「昂牛」,蘇州人又稱「汪釘頭「,四川人叫「黃蠟丁」,肉質細膩無小刺,每次拿來紅燒連湯汁都不剩。
春季的清明前後這段時間,是昂刺魚最好吃的時候,一般下館子清蒸的做法較多,可以最大程度地保留其原汁原味,而家常做法中紅燒居多,揚州人愛好昂刺魚砂鍋,上桌紅綠相稱的色澤令人食慾大開,四川、重慶一帶喜愛紅白黃蠟丁火鍋,白湯鮮醇厚、紅湯麻辣鮮香,魚肉入口格外嫩滑。今天阿新教您這道紅燒昂刺魚最家常簡單的做法,一煎一燉,鮮美入味,很多人也懂怎麼燒,但往往一下煎鍋不是破皮就是粘鍋,或是燒出來的魚肉不鮮、有腥味,掌握今天這幾個關鍵小技巧,我家每次做連老人孩子都特愛吃。
紅燒昂刺魚
【食材】:400g昂刺魚、20g蒜子、幾根小蔥、1節大蔥、5g幹辣椒、5g生薑、鹽、食用油、生抽、老抽、白胡椒粉、白糖。
【製作方法】:
1、首先將蔥姜切片,小蔥切段,蒜子用刀壓散;
2、鍋中倒油並撒入少許鹽,油熱將洗淨處理好的昂刺魚依次下鍋,輕輕晃動鍋子中小火將其煎至兩面金黃(期間要注意不停地晃動鍋子並翻面,避免煎糊了);
3、煎好後將其盛入盤中備用,鍋留底油下入準備好的輔料炒香,然後依次下入煎好的昂刺魚,加入1碗清水;
4、再加入1勺料酒、1勺生抽、半勺老抽,翻拌均勻後蓋上鍋蓋,中火燜煮10分鐘後,再加入半勺鹽、少許白胡椒粉、半勺白糖,拌勻調味;
5、待湯汁收至濃稠即可出鍋,最後將湯汁也全部淋在魚身上,再撒上少許蔥段即可享用。
【小提示】:昂刺魚下鍋時儘量保證其表面無水分,熱鍋中加入少許鹽可以有效防止煎魚過程中破皮和粘鍋。
關注阿新,每日為您用心做飯!一個因吃不起外賣而學會下廚的美食專欄原創作者,痴迷於民以食為天之「吃」的文化,好好吃飯,其實幸福就在一日三餐!如果您喜歡這篇分享,記得點讚、收藏、評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