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也可以造一個極樂世界,為什麼他不這麼做?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
一尊佛教化我們就是一切諸佛的教化,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不像我們凡夫,我們凡夫要學佛。普賢菩薩十大願王教我們「隨喜功德」,教我們「恆順眾生」,我們偏偏不聽,看到別人做得比我好了,不但心裡不歡喜、不讚嘆,還要想方法去嫉妒、障礙,還得去破壞,這叫造罪業。能不能破壞?不能,人家的善行、善業功德你是破壞不了的。你能夠破壞得了,那你的本事大,諸佛菩薩都要拜你做老師,為什麼?因果定律佛不能推翻。你能夠把因果推翻,把因果顛倒,你的本事太大了,世出世間沒有這種人。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是一定的。因此佛菩薩教給我們都是正知、正見、正解、正行。我們見到別人做好事,生歡喜心,隨喜功德,我這一生歡喜,他那個好處、功德我就得到了,為什麼?我跟他同心。再要自己能夠盡心盡力幫助他,成人之美、成人之善,那就是自己的善行,這個一定要知道。所以說是破壞別人的好事、善事,那是不可能的,除非是他那個善事本身就不成就,你一破壞,真的被破壞掉,你不破壞,他也不能成就。他真的是善,是有成就的,你不能破壞,任何人都不能破壞。這個道理我們要曉得,事實要知道,我們這一生當中不會造罪業,斷惡修善。
阿彌陀佛在西方極樂建立了極樂世界,普度一切念佛的眾生。釋迦牟尼佛也可以造一個極樂世界,可以跟阿彌陀佛打對臺,為什麼釋迦牟尼佛不這麼做?十方一切諸佛都不這麼做?這些諸佛看到阿彌陀佛做得很好,把自己的學生弟子,統統勸他,都送到阿彌陀佛那裡去,這就對了,這就叫做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他已經在做,我就不必要做,他已經做得那麼好了,我全心全力幫助他、成全他,使他更好。所以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的功德就是一切諸佛的功德,阿彌陀佛的成就就是一切諸佛的成就,諸佛沒有一個不歡喜阿彌陀佛的,沒有一尊佛不歡喜極樂世界的。這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道場殊勝莊嚴,我們全心全力讚嘆它、擁護它、成就它,利益一方,這是對的。所以一佛所化就是一切佛所化。
【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真是佛佛道同。
觀經善導疏菁華 (第十六集) 1993/11/8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3-008-0016
2.淨空法師:憶佛、念佛範圍很大,不是一句名號或者是一個佛的相貌
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上勸告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佛、念佛範圍非常廣泛,我們今天所做的,把那個範圍搞得非常狹窄。我們憶佛,憶佛是想佛像,念佛是念佛名,這個憶佛、念佛的範圍太狹小,所以我們自己得不到受用。佛在此地教給我們怎麼念佛?憶是憶佛的善根,往昔所修的善根,無量劫他所修的善根,我們就想這個;念佛,也念他無量劫積植的德行。我們憶念這個,好!憶念這個,我們自己就會學了,就會做了。而佛名、佛像就是佛德行的象徵、德行的代表,我們要懂得這個意思,才知道自己怎麼個修學法。
大乘無量壽經 (第九十九集)淨空法師講述 2000/9/23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檔名:02-034-0099
【起心念佛。念念作佛。】
當然這是很高的境界,我們現在做不到,我們現在很想一心稱念,但是念佛當中,妄想偏偏多。有人告訴我,不念佛的時候沒妄想,一念佛妄想就來了。其實不念佛的時候妄想就那麼多,沒有發現,這一念佛的時候才發現有那麼多,不是說不念佛的時候沒有,沒有這個道理。不念的時候沒有妄想,念的時候一定還是沒有妄想。念的時候有妄想是發現,這就是我們常講的煩惱、業障。雜念就是業障,妄想煩惱就是業障,我們就用「老實念佛」這個方法來消除業障,所以業障起來的時候不怕,古人講「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什麼是覺?「阿彌陀佛」,我們只要一心專注阿彌陀佛,一心專想阿彌陀佛。這個講專注、專想,不僅僅是指阿彌陀佛這個佛像,你這樣想法這個意思就太窄小了,包括佛在經上告訴我們,阿彌陀佛最初發願,阿彌陀佛的修學,阿彌陀佛的成就,阿彌陀佛的幫助一切眾生無量無邊的功德,常常想這些,也就是說常常想經典裡面所說的,這叫憶佛。
所以憶佛、念佛範圍都很大,都不是一句名號或者是一個佛的相貌,不是的,範圍很廣。所以經一定要熟,經不熟那你怎麼想法?那你就胡思亂想了。經一定要熟。這個觀想要相應,什麼叫相應?你所想的完全是經上所說的,這就相應了。你所講的經上沒有,那就不相應,那就是妄想,那個想法就錯了。所以經要熟,意思要明了,你心裏面完全是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這叫「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
無量壽經玄義 (第十九集) 淨空法師講述 1994/10 臺灣景美華藏圖書館 檔名:02-026-0019
3.你念佛裡頭還有求佛那個念頭是夾雜
問:第一,求佛力加持得一心不亂,屬於夾雜妄想嗎?是否障礙往生?
淨空法師答:你問得很好,真的是夾雜。你求佛力加持得一心不亂,你肯定不能得一心,為什麼?你那個求的念頭是個妄想。要怎樣得一心?你不求就得一心了,不求你用心才專。你念佛裡頭還有求佛那個念頭是夾雜,不應該有,自自然然得一心不亂。
學佛答問(答香港參學同修之九十七) (共一集) 2008/6/6 華嚴講堂 檔名:21-453-0001
4.淨空法師:釋迦牟尼佛是修什麼法門成佛的?
這段話尤其是不可思議,蕅益大師以前從來沒有人這樣說過的。
蕅益大師這段話,有沒有出處?有,就在《阿彌陀經》上。實在講我們天天念,粗心大意沒看出來,他老人家為我們一指點,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看這段文:
【一聲阿彌陀佛,即釋迦本師於五濁惡世所得之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覺全體授與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能究盡,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像這些話,若非過來人說不出的,他能說出,就曉得他是過來人。這個意思說,釋迦牟尼佛是修什麼法門成佛的?念佛成佛的。念哪一尊佛成佛的?念「阿彌陀佛」成佛的。真的,我們從前沒聽人家這麼講過,他真有根據,根據就在《彌陀經》。我們這些年來,可以說涉獵大乘雖然不多,也不算少,也有相當程度的領會。在理論上講,如佛在《華嚴經》上所說,一切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佛在大乘又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根據這些道理,明白了一個事實,我們心想什麼就變什麼境界,一切法從心想生。十法界依正莊嚴從哪裡來的?從一切眾生心想變現出來的。這個道理我們領悟了,我們也肯定了。所以一切如來成佛,他是怎麼成的?當然是他心裏面想佛、念佛,佛境界才現前。他要不念佛他怎麼能成佛?念菩薩成菩薩,念佛成佛。釋迦牟尼佛當然也不例外,也是念佛成佛。
念哪一尊佛?念阿彌陀佛。諸位要曉得,十方一切諸佛都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是指一個人,諸位要是把他當作一個人,你就錯了,就誤會了,一切佛都叫阿彌陀佛。為什麼?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他的名號是「無量覺」,你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若非無量覺就不能叫他佛,佛都是無量覺。由此可知,阿彌陀佛是一切諸佛的總名號,一切諸佛的通號,所以佛才稱讚「光中極尊,佛中之王」。我們念阿彌陀佛,淨土宗常說「自性彌陀,唯心淨土」,我剛才這個說法就是自性彌陀。一切眾生、一切諸佛成佛,都是成自性佛,就是自性彌陀。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真的有一尊阿彌陀佛?有,他就用這個做他的名號。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藉這個名號把自性彌陀念出來,就成佛了。他給我們做緣,我們自性彌陀是因,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緣,有因有緣,後面就結果,結果就是自己成佛。
特別是在『五濁惡世』,這是最難、最不好的一個環境,「五濁惡世」是極不好的生活環境,在這種惡劣的生活環境裡面能成就,這是非常不可思議。他在這個裡面得到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無上正等正覺的修學方法。無上正等正覺修學的方法,就是老實念這一句阿彌陀佛,你看這個妙!千經萬論,不要說是修無上正等正覺,單單修正覺就不容易、就不得了,哪裡是無上正等正覺的方法就是念這一句阿彌陀佛?所以,你要是真的明白、真的通達,當然你就死心塌地放下萬緣。不但世緣放下,《大藏經》也不要了,太麻煩了,你就是拿在手上也很笨重,你看那一大冊也很笨重。你放下多自在,全身輕鬆,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就能成無上正等正覺。相信的人,就是前面講時機純熟,不相信的人,你的時機還沒成熟,你慢慢去搞《大藏經》吧!你時機沒成熟,成熟了,統統放下。
『今』是今天。釋迦世尊把『果覺全體』,果是他證果,證到無上的佛果,把他自己證無上佛果的方法,圓圓滿滿的傳授給我們。他是在五濁惡世成就的,我們今天在五濁惡世,這就說明,五濁惡世眾生可以當生成佛,世尊做給我們看的。
大乘無量壽經指歸 (第一集) 1996/4 美國聖荷西 檔名:02-3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