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開發新式菜品的餐飲新店層出不窮,
然而,
專門做珠海本土傳統美食的餐廳,
卻並不多見。
在唐家的山房路裡,
「唐家餸」就是這麼一家店,
專做傳統美味「九大簋」,
堅持把純正的唐家傳統風味,
帶給每一位食客。
「唐家餸」位於山房路,店面整體風格頗有古風,進到裡頭,鏤空木窗、復古門扣、懷舊的八仙桌、橋凳和中式壁畫等,讓人有「穿越」之感。
今年70多歲的「唐家餸」創始人李秀禮,經常喜歡坐在店中泡茶,與老顧客們拉家常。
1959年,李秀禮在7歲的時候,就跟隨父母,從茂名老家來到唐家定居。在這裡,老人一住就是60多年,熟知唐家的風俗習慣。
「在唐家,只要主人家有喜事,無論是婚宴壽辰、兒童滿月,還是謝師敬老、學子躍龍門,都請廚師來做九大簋。」說起往事,李秀禮思維敏捷,娓娓道來。
他說,九大簋聽起來是九菜一湯,其實就是主人家用豐盛的宴席,接待親朋好友,菜式沒有固定,可以千變萬化、豐儉由人。
『 老人堅持做唐家菜「守味人」 』
×××
「唐家九大簋最大的特點,是選擇本地自耕自種、自養自捕的食材,沒有味精、雞精、色素和添加劑,全部用最傳統的醬料熬製出來。」在李秀禮看來,「九大簋」不僅是傳統美味,更是一代珠海人對粵菜的記憶。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在家裡擺酒的人越來越少,會做九大簋的師傅,也在日漸減少中。為此,老人頗感著急。「如果不把這門手藝傳承下來,將來慢慢就會失傳。」
>>>>
從製衣行業退休後,李秀禮先向曾在香山縣招待所、唐家公社飯堂擔任大廚掌勺數十年的兩位大廚學藝。
接著,又得唐家頗負盛名的「九大簋」大廚梁文祥傳授「技藝」後,李秀禮和他帶領的廚師們,開始傳承起這些傳統菜式,做著唐家菜的「守味人」。
2015年,「唐家餸」開於祠堂內,後又搬到如今的山房路新址。
果然,「九大簋」頭牌菜一出,深受珠海、香港、澳門和周邊城市食客的歡迎,店裡經常爆滿,到了晚上飯點食客需要排隊等候。
『 九大簋主打菜式 』
讓老人家如此惦記的
九大簋主打菜式都有哪些?
現在來揭秘!
唐家豬腳姜,在唐家餸的「九大簋」中,是妥妥的C位名菜,稱得上一絕。
李秀禮介紹,與其他地方的豬腳姜不同,「唐家餸」豬腳姜沿用的是唐家傳統做法,材料選用前山酒廠的米醋和唐家本地嫩薑。 「用前山的米醋,酸度不會太重,並且有米香。」老人家說。
在「唐家餸」後院,多個土灶為豬腳姜服務,每次,豬腳姜煲起來都非常「大陣仗」。每煲光姜就重200斤,每次需煮2大煲。因人力難以抬起,只能用輪軸吊起。
店裡一個月要消耗1000斤姜、120多隻豬腳、2000多個雞蛋。
做豬腳姜的過程頗為講究,要先用乾鍋烘炒姜,再放醋和水反覆煲3天,直到姜入味,再放片糖、豬腳和雞蛋。
上桌後,只見這家的豬腳姜醋水非常清亮,夾一塊咬下去,豬腳肉的口感軟嫩度適中,酸甜清香,姜竟是入口即化,完全無渣!
廣東人無雞不成宴,雞必定是九大簋的主角之一。唐家餸的黃金豉油雞,將鮮味發揮到極致。
店裡選擇2斤重、養了150天的「子嬰雞」。僅用水和傳統的醬油、糖等配料,與雞一起烹飪。
不過,這裡的豉油雞好吃的秘訣,就在於一個鍋只煲一隻雞,專人看著火候,煲20分鐘後收汁。
整隻雞最後的精華,濃縮在一小碟的醬汁中。嫩滑入味的雞肉,點上真正的「雞精」醬汁,味道美感又上了一層。
唐家餸的「秘制砂鍋鴨」一上桌,只聽到「滋滋」作響的聲音。
一開蓋,滿室都能聞到濃濃的肉香味,吃起來入味又過癮。
說起牙泡菜,想必很多人和本俠一樣,好奇這是啥。原來牙泡是一種深海魚魚乾,而「菜」特指白蘿蔔。
魚乾搭配筒骨、豬腳與白蘿蔔一起燉煮,蘿蔔吸足他人鮮味,最終成就了這道經典美味。
李秀禮介紹,本地人講究意頭,燒肉有紅紅火火的寓意,以前九大簋上的是「燒乳豬」,後改用燒全排。
這裡的「蜜汁燒全排」都是新鮮出爐,即點即燒,全排分量超足,吃起來外表香脆,內裡肉嫩。
「冧肉扣香筍」的筍乾,需提前泡發3天,期間多次換水以隔除筍乾的酸味。冧肉(豬腩肉)先用南乳先燜,再與蝦皮、筍乾共炒。
筍乾的口感極嫩,勾引著本俠一塊塊地夾起來,吃個不停!
九大簋的菜品還有燒鴨、百福羅漢齋、 蝦米炒浮皮(爽口沙爆豬皮)、用山泉水煲的「鮮人參老雞湯」、蒸黃腳立魚、海味燜冬菇等等。
大咖太多,本俠實在無法一口氣全部推薦完畢,大家看圖感受一番吧!
最後,還要安利這家店的另外一道絕活——唐家茶果。
在唐家餸,每天都有兩位70歲多歲的唐家人婆婆,手速飛快地現包茶果,她們的手藝,均來自上一輩人。
店裡茶果包括菜角、五指揸、芋頭糕、炊煎堆(葉仔)等。
「五指揸」用粘米粉做成皮,餡料有鹹花生、鮮豬肉、蝦米、蔥花等;「葉仔」用糯米粉做成皮,甜餡料則是自家煲的去皮隔渣紅豆沙,口感細膩清甜。
這些茶果勾引著食客的味蕾,經常為了它們特地前來打包帶走。
『 守護住傳統美味便是最大樂事 』
在介紹美食的時候,李秀禮老人家還帶本俠去看他收藏的「九大簋」老物件,包括幾十年前的鍋蓋、燉盆、水缸、湯缸等,說起每件的用處,他如數家珍。
如今,除了老人,他的兒子、兒媳、女兒、女婿,都會做九大簋的菜品,並且他們家還開了另外一家分店,越來越多的廚師,傳承下來了九大簋的原有風味。
今年,李秀禮老人已申請註冊「唐家餸九大簋」的商標,對此,老人感到欣慰,也因「九大簋」能夠重新獲得食客「寵愛」而高興。
李秀禮覺得,能夠守護住傳統美味,就是他最大的成就和樂事。
文字 | 王帆
攝影 | 陳佳哲
責任編輯 | 胡潔婷
編輯 | 閆宇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