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陽湖公園「大湖+」改造完成,70年老園重煥青春,看看哪裡不一樣了

2021-01-14 陝西法制網

紫陽公園一隅。 記者李永剛 攝

長江日報-長江網1月6日訊(記者楊曉雨)它是武昌古城文化軸上一抹亮眼的綠色,它的荷花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佳句,它承包了不少武漢人的童年回憶……它是紫陽公園,位於武昌老城區,從1951年建園至今,已有70年歷史。

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園景觀,滿足市民遊覽和城市發展需求,2019年初,紫陽公園開啟「大湖+」改造。歷時兩年,如今紫陽公園終於美顏初露,即將向市民開放。老園新生歸來,到底有哪些不同?記者實地探訪,帶您一覽前後變化。

園內長廊改造前。 (園方供圖)

園內長廊改造後,視線更開闊了。 (園方供圖)

【靚】

綠化整體提升

聽說公園改造完成,王先生特地來公園採風。「美!真是美。」對改造後的公園,他毫不吝嗇讚美之詞。

走進公園的初印象是,這裡亮了,也靚了。公園改造方案的設計師陳亮也說:「用無人機俯瞰公園,一片鬱鬱蔥蔥,但實則不然。由於高大喬木過於密集,導致下層植物缺少陽光和雨水,長勢欠佳,甚至不少地方都出現裸露。」

陳亮說,此次改造,他們對公園的綠化進行了整體提升。在保留原有長勢良好的大樹的前提下,先是移栽了部分過於密集的喬木和園中易染病蟲害的楓楊,而後梳理中下層植物,開闊區域為疏林草地,重點部位點綴花境,通過一番「梳洗打扮」,公園疏密有致,顏值大增。

湖中島改造前。 (園方供圖)

湖中島改造後。 (園方供圖)

【清】

打造海綿公園

「水清了。」這是公園基建科科長黃歆最大的感受。

紫陽湖湖水與外界隔絕,為提升湖水的水質,紫陽湖「大湖+」工程建立了一套湖水自循環淨化系統,即從紫陽湖引水,經湖心島上的半地埋式環保設施淨化後,匯入島上的景觀水池,再流回到紫陽湖中。

改造後的生態駁岸,也是對水質的一次物理過濾。以前的湖岸是「遊泳池式」的垂直硬化,每逢暴雨,雨水裹著泥沙和汙染物直接往湖裡灌。現在,岸邊的草坪、疊石、水生植物等,對雨水進行重重過濾,讓流進湖裡的水變清了。

北區湖岸改造前。 (園方供圖)

北區湖岸改造後。 (園方供圖)

結合海綿城市理念,公園還遵循「滲、蓄、淨、用」原則,構建了一套完整的水資源管理和利用系統。黃歆介紹,除了有承重要求的一級園路,整個公園都採用透水鋪裝,道路兩側還有隱形雨水溝,讓雨水匯流進入位於湖東岸的一個400平方米的蓄水池,並通過淨化後用於公園的綠化澆灌。

「經大致估算,海綿公園這項舉措,每年可為公園節約用水1.6萬噸,佔公園全年用水量的70%以上。」黃歆說。

【便】

貼心細節方便市民

78歲的胡書忠是紫陽公園的「忠粉」。腿不能動後,他還是騎著代步車來紫陽公園。他說,逛了幾十年,對紫陽公園有感情。「現在的公園,道路四通八達,無障礙通道讓我哪裡都能去,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改造後的公園確實更方便了。」

這樣貼心的小細節還有很多。例如公園進行了亮化提升,特別是沿湖道一圈全部亮起來了,方便市民夜間行走;湖邊的路燈上,還設置有十幾處報警系統,市民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按下報警按鈕,直接與機房值班員聯繫……

園內的無障礙通道。 記者李永剛 攝

公園的管理也更便捷。通過引入一套大數據系統,公園變得更智慧了。不僅可以統計公園遊客量、尋人,還能監測公園的環境、土壤、空氣、溫度等。「以前管理公園依據人為經驗,現在什麼時候給植物澆水,都由數據來說話。」黃歆說。在他看來,公園智慧系統不僅讓公園的管理更直觀、便捷,也更能保障遊客遊園安全。

湖邊的報警求助系統。 記者李永剛 攝

【融】

注入更多文化內涵

公園的中心位置,新建了一座高26米的三層古典建築,名曰「紫陽閣」。樓閣的修建畫龍點睛,讓整個公園的構圖更顯精美。

設計師陳亮說,這不是憑空加的,據史料記載,紫陽湖中心本有建築,是時任湖廣總督張之洞會客休閒的地方,「但具體是什麼樣子已無從知曉,所以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座與其原有景觀相協調的樓閣。市民可以登樓遠眺,俯瞰全園」。

新建的紫陽閣。 記者李永剛 攝

紫陽公園屬於「大黃鶴樓景區」,還和黃鶴樓、白雲閣、辛亥革命博物館、起義門、楚望臺等共同處於武昌古城文化軸上。紫陽閣的新建,不僅讓辛亥革命博物館和起義門這兩個文化序列點聯繫起來,還讓整個古城文化軸更加完善。

公園北區還有一個熱帶雨林體驗館讓人感到耳目一新。流水、瀑布、噴霧,還有各種動物昆蟲的叫聲和電閃雷鳴,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這是公園新建的共享空間。

改造後的生態駁岸。 記者李永剛 攝

館內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為了給公園注入更多文化內涵,他們特地建設了「六館一中心」。「中心」指共享空間,「六館」除了書畫展覽館外,還有漢劇博物館、紫陽湖水生態館、張之洞歷史陳列館、地契博物館、茶文化館等。這些場館,多半都是將公園閒置的建築進行古典風貌恢復後,合理利用,注入文化內容。

利用閒置建築改造的紫陽湖水生態館。 記者李永剛 攝

公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紫陽公園「大湖+」工程分三期建設:近期為「大湖+」生態提升,加強湖水湖濱環境保護和綜合整治,打造特色濱湖景觀,目前已圓滿完成;中期為「大湖+」產業創新,積極探索青少年教育、文創產業和旅遊開發;遠期為「大湖+」社會建設,挖掘人文歷史資源,增加教育和旅遊附加值,增強居民的幸福感和歸屬感。融入武昌古城,帶動片區發展,讓紫陽公園成為武昌古城的一顆明珠。

金色童年遊樂場。 記者李永剛 攝

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公園處相關負責人表示,紫陽公園的改造作為武昌區探索「大湖+」發展思路的樣板工程,還將逐步在武昌區其他六個湖泊(四美塘、沙湖、內沙湖、曬湖、都司湖、水果湖)推進。

【編輯:丁翾】

作者/來源:長江日報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重煥青春!紫陽湖公園「大湖+」改造完成,看看哪裡不一樣了
    紫陽公園一隅。 記者李永剛 攝它是武昌古城文化軸上一抹亮眼的綠色,它的荷花曾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佳句,它承包了不少武漢人的童年回憶……它是紫陽公園,位於武昌老城區,從1951年建園至今,已有70年歷史。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園景觀,滿足市民遊覽和城市發展需求,2019年初,紫陽公園開啟「大湖+」改造。
  • 70歲紫陽公園生態改造歸來 湖水自我循環可實現淨化
    長江日報記者李永剛 攝它是武昌古城文化軸上一抹亮眼的綠色,它曾以荷花吸引不少文人墨客留下佳句,它承包了不少武漢人的童年回憶……它是紫陽公園,位於武昌老城區,從1951年建園至今,已有70年歷史。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園景觀,滿足市民遊覽和城市發展需求,2019年初,紫陽公園開啟改造。歷時兩年,如今紫陽公園終於美顏初露,即將向市民開放。老園新生歸來,到底有哪些不同?
  • 69年大隱於市 武昌紫陽公園年底全新面貌亮相
    紫陽公園始建於1951年,因空中俯瞰形似明眸,被譽為武昌古城的「生態之眼」。2018年12月起,紫陽湖暨紫陽公園,作為武漢市首批「大湖+」建設項目,啟動提檔升級工程。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紫陽公園將以全新面貌迎接市民遊客。
  • 武昌紫陽湖公園年前將全新亮相,新增多處互動體驗文化場館
    楚天都市報記者李慶 通訊員陳偉彬 張毅 攝影記者鄒斌 6月5日上午,武昌區在紫陽湖公園舉行環保世紀行活動,呼籲市民行動起來,參與紫陽湖等水域生態環境治理,參會的市民代表應邀參觀紫陽公園「大湖+」建設項目。
  • 六十九年大隱於市 年底全新面貌亮相 武昌紫陽公園打造古城明珠
    紫陽公園始建於1951年,因空中俯瞰形似明眸,被譽為武昌古城的「生態之眼」。2018年12月起,紫陽湖暨紫陽公園,作為武漢市首批「大湖+」建設項目,啟動提檔升級工程。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前,紫陽公園將以全新面貌迎接市民遊客。
  • 紫陽湖公園和紫陽公園是同一家公園嗎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腳。作為生於斯長於斯的老武昌,近在咫尺的紫陽湖公園對於我而言,就如同自己家菜園子,早鍛鍊、飯後百步走都圍著紫陽湖溜一圈。去年下半年,紫陽湖公園停止對外放,內部維修。後來疫情暴發,連續76天隔離,一晃竟大半年沒有光顧。
  • 武昌紫陽湖水清了草綠了魚活了
    7日,長江日報記者來到武昌區紫陽湖公園,園內綠樹成蔭、清水環繞,這個昔日五類水質的紫陽湖,經過排水改造和生態修復,從2017年11月至今,水質一直穩定在四類。居民們早晚來此休閒,賞景親水觀魚,樂此不疲。  紫陽湖是武漢的166個湖泊之一,位於武昌區中心地段。
  • 山西省萬榮縣考察團來洛川縣考察學習老園改造和重茬栽植工作
    12月24日,山西省運城市萬榮縣縣委副書記、縣長李永輝帶領部分鄉鎮黨委書記、重點村主任、種植大戶及果企組成的考察團來洛川縣,就老園改造和重茬栽植工作進行考察學習。
  • 武昌將打造環紫陽湖特色街區
    長江商報消息 將分5個片區進行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本報訊(記者 王碧濤 通訊員 李雪燕 姜明凱)昨日,記者從武昌區政協信息宣傳會上獲悉,武昌將深化紫陽湖周邊空間發展和產業發展規劃,打造集文化創意與旅遊休閒於一體的環紫陽湖特色街區
  • 今天中午,鐘樓百年大鐘重煥「青春」準點鳴響
    經過四周反覆測試,百餘年的大鐘重煥「青春」準點鳴響。大鐘已百餘歲高齡鐘樓坐落於市區十字街路口,南通中學南側,通城地標性建築之一。鐘樓後的譙樓始建於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它的前身是宋淳熙年間建造的用以瞭望的戍樓。譙樓內設有計時的刻漏,並採用更鼓來報時。鐘樓和譙樓都是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 武昌紫陽公園年底將全新亮相
    楚天都市報記者 李慶 通訊員 陳偉彬 張毅 攝影:楚天都市報記者 鄒斌  昨日,武昌區在紫陽公園舉行環保世紀行活動,呼籲市民行動起來,參與紫陽湖等水域生態環境治理,參會的市民代表應邀參觀紫陽公園「大湖+」
  • 上海多舉並下保護歷史風貌,越來越多老建築重煥青春
    上海多舉並下保護歷史風貌,越來越多老建築重煥青春 澎湃新聞記者 周航 2017-04-28 09:13 來源:澎湃新聞
  • 9月3日起長沙動物園老園閉園
    本報資料圖片  從2003年底啟動籌建工作至今,長沙生態動物園歷經數年即將結束建設工作,各項設施已基本到位。昨日, 長沙動物園管理處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 長沙動物園搬遷工作開始,9月3日後老園全面閉園,9月5日-10日完成 長沙動物園動物搬遷,新園計劃於國慶期間正式開放。動物園管理處提醒廣大市民,在動物搬遷過程中,不要圍觀、哄鬧,以保證動物順利搬家。
  • 湖北襄陽:千年護城河改造後重煥光彩
    湖北襄陽:千年護城河改造後重煥光彩 2020-07-25 17:35:38  楊東 攝   中新網襄陽7月25日電 (胡傳林 陳鑫)擁有2800多年歷史的湖北襄陽護城河經改造後重煥光彩,風景旖旎。
  • 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2018-03-25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劉歡   中新社汕頭3月25日電 題:海內外潮人親情紐帶——汕頭小公園開埠區重煥光彩
  • 中國影像方志 | 雲和:六百年古村重煥青春 千年...
    本文原標題:《中國影像方志 | 雲和:六百年古村重煥青春 千年青瓷技藝傳承》CCTV-102019.8.1920:50播出《中國影像方志》浙江捲雲和篇雲和篇預告片浙江雲和,括蒼山餘脈與甌江上遊水系合抱之處,孕育著中國華東地區最美的一片雲海
  • 武昌區首屆垃圾分類微型馬拉松在紫陽湖公園舉行
    1月12日,我區「垃圾分類創意集市」暨「城管流動示範教育基地」第二站「環紫陽湖首屆垃圾分類微型馬拉松賽」在紫陽湖公園成功舉辦。活動由《垃圾分類有意義》廣場舞拉開序幕,伴隨著「來來,比一比,垃圾分類爭第一 」歡快動感的節湊,100餘組參賽家庭從紫陽湖紫香長廊健身廣場出發,穿過和平亭到達「線下遊戲打卡點」,垃圾分類趣味遊戲貫穿整個賽程。在「線上曬朋友圈打卡」環節中,各類創意自拍刷爆朋友圈,大家在比賽中一起學習宣傳了垃圾分類知識。
  • 10月1日起,佛山梁園老園全面開放!
    佛山梁園老園將於2019年10月1日起全面對外開放,屆時將恢復售票。國慶節期間(10月1日—7日),實行正價門票八折優惠(原價10元)。2018年10月底,梁園老園修繕工程正式啟動,包括建築修繕、園林景觀改造等。經過修繕,梁園中的宅第區、刺史家廟、群星草堂等建築,呈現了新面貌。
  • 廣州百年老園升級在即! 人民公園周六起分區閉園
    廣州百年老園升級在即!人民公園周六起分區閉園金羊網  作者:汪曼  2020-12-10 為提升優化景觀,從本周六起,廣州人民公園將實施分區閉園,工期約6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