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莫高窟,你所不了解的一段悲慘歷史內

2020-12-19 文縣微視角

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莫高窟,屬於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俗稱為「千佛洞」。它的歷史可追述至前秦時期,歷經一千多年的興建,兩千年的歷史傳承。使得莫高窟成為世界上所存在的規模最為宏大,內容最為豐富的佛教藝術聖地。並與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山西大同雲崗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合稱為中國的四大石窟,久負盛名。

歷經幾千年的文化孕育,莫高窟盡顯中華民族的社會歷史,被國際上譽為「世界上最長的畫廊」、「牆壁上的博物館」,一部跨越千年的「形象歷史」展現在人類的眼前。而在近代的歷史上,莫高窟又遭遇了怎樣痛心事情,我們回首再現莫高窟那驚人的一幕。

清光緒年間(1900年),發現了震驚中外的著名藏經洞。不幸的是1907年,英國考古學家斯坦因來到敦煌藏經洞,以幫助王圓籙修繕道觀為由,騙取王道士進入藏經洞,用了兩百兩銀子,帶走了24箱寫本和5箱藝術品。而這些藏品大多捐贈給了大英博物館,約有1.37萬件。因此你去大英博物館參觀,也不必驚嘆它的中國藝術品為何如此之多,那時因為都是從中國偷盜騙取過去的。

自從那之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來了法國考古學家伯希和,來了日本探險家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來了俄羅斯佛學家奧爾登寶,來了美國哈佛大學的蘭登·華爾納。他們的行徑如同強盜一般,擄掠了眾多中國的文化珍品,無不讓人惋惜。

敦煌莫高窟,如同歷史的遺書一般,,續寫了中華民族四世紀到十一世紀中國古代包羅萬象的政治、醫藥、軍事、經濟、文學民族、、史地、科技、宗教等各領域的精髓。

相關焦點

  • 不知道敦煌歷史、建築傳統與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別說你了解敦煌
    換言之,盛大敦煌也。漢代外交家、探險家、絲綢之路先行者張騫,最先提到敦煌,他上書漢武帝:始月氏居敦煌、祁連間,及為匈奴所敗,乃遠去,過宛,西擊大夏而臣之,遂都媯水北,為王庭。甘肅境內的河西走廊歷史上的敦煌,在隋唐達到頂峰,這種繁榮的盛大景象,被刻畫在莫高窟壁畫中,敦煌當年盛景栩栩如生。
  • 明明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談起莫高窟,相信每個人都不會感到陌生,因為莫高窟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似乎在小學課本中就已經出現過,但是只要對莫高窟有一點了解,就應該知道,莫高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即使對全世界來說,莫高窟也十分重要,但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莫高窟,一般指的是敦煌莫高窟。
  • 敦煌莫高窟:世界上最大的佛教藝術地卻有過一段令人痛心的歷史
    關於這一點,錢穆先生在《東西文化之再探討》中寫道:「中國人虛心接受,抑且發揚光大,使流布中國之佛教哲理繼續精深化,而有青出於藍之譽,經歷600多年,到初唐盛時,印度佛教哲理完全中國化,消融和會與中國傳統文化之內,體現了中國人驚人的虛心了解與深細調和之偉大能力」。歷史證明,尊重文化,文化也會給予反饋。
  • 歷史上的敦煌莫高窟內到底隱藏了多大的秘密?
    這就是聞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處南枕祁連,襟帶西域;前有陽關,後有玉門。此處歷史悠久,自漢代起是古代絲綢之路的咽喉。漢代,此地是轄六縣的敦煌郡。東漢人應劭稱:「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兩千年後的今天,這一「繁盛大地」以其擁有的舉世無雙的石窟藝術、藏經文物而成為人類最偉大、最輝煌的歷史文化遺產之一。
  • 敦煌莫高窟是歷史唯美的遺留
    冬天淡季來臨時,進入莫高窟如同包場一般,可觀摩洞窟將增加至12個。同時,莫高窟還會開放特級洞窟預約,如果你覺得普通洞窟無法滿足你對莫高窟的熱愛,還可以現場預約多個特級石窟進行觀摩。現在去莫高窟,便能輕鬆獲得以上種種待遇。
  • 敦煌莫高窟,莫高窟久遠的歷史,個個洞窟的介紹
    關於莫高窟的開建年代,在我國的史書中幾乎沒有什麼記載。只有到了唐代,才有一些關於莫高窟開建的資料,如巴黎圖書館藏敦煌文書殘文(P.2961)、莫高窟的碑文等。現在認定莫高窟在前秦建元二年(36年)由沙門樂樽開鑿第一窟,是依據武周聖曆元年(698年)立的「李君(克讓)莫高窟修佛龕碑」中文字記載而確定的。此碑簡稱「聖歷碑」、「李義碑」、「李克讓碑」。
  • 都是莫高窟,為何敦煌莫高窟人滿為患,中原莫高窟卻無人問津
    談到莫高窟,我想大家都不知道,莫高窟在國內的知名度很高,所以似乎在小學課本裡就有它的身影,對於一個對莫高窟略知一二的人來說,應該知道,莫高窟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甚至對於全世界來說,莫高窟也很重要,莫煌一般指敦煌。
  • 敦煌莫高窟一瞥
    莫高窟,俗稱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票價100元/人·次,所能享受的範圍是:乘坐往返莫高窟交通車輛,洞窟配備講解員,參觀莫高窟4個開放洞窟,免費參觀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敦煌研究院院史陳列館、敦煌研究院美術館等。
  • 西北行,感受歷史的滄桑,敦煌莫高窟遊記
    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有著輝煌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莫高窟更是歷史悠久的佛教聖地。敦煌莫高窟風景前面還有一些粗大的樹,都是幾棵樹生長在一起,不知道在這矗立了多少年,看來都飽經滄桑,一個人都抱不過來,樹皮灰褐色,褶皺遍布,有十幾米高,可能因為太茂盛了,樹幹上有許多樹枝被鋸斷了
  • 敦煌莫高窟,觸摸歷史的滄涼
    敦煌坐落在河西走廊的西端,莫高窟為敦煌北窟群。敦煌以其精美的壁畫和塑像聞名於世。 莫高窟,也稱千佛洞,居中國四大名窟之首。在這些奪目的壁畫背後,敦煌度過了它不凡的歷程。自藏經洞被王道士無意間發現以後,鮮為人知的莫高窟又一次回到人們的視野,還吸引了許多西方的考古學家及探險者,他們便開始以低廉的價格獲取大量珍貴的經書及壁畫。隨之而來的是對洞窟壁畫不同程度的竊取,及在戰亂中所遭受的各種損壞。近代有許多學者在這裡為之付出了青春和畢生的精力。
  • 榮新江丨敦煌城與莫高窟的歷史概觀
    敦煌市與敦煌石窟所在地三危山相對位置圖那麼,古代的敦煌和莫高窟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呢?敦煌,位於河西走廊的西端,在中國歷史上是個不大的城市,但由於她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它擁有和其他普通的地方城市不一樣的歷史,使她曾經擁有著豐富多彩的東西方文化。
  • 去敦煌一定要去莫高窟,去莫高窟一定要看《又見敦煌》
    莫高窟因位於沙漠的高處而得名。為什麼在荒涼的沙漠中有這麼龐大的石窟?是誰發現了它?是誰在這裡開鑿的第一個窟?它經歷了什麼成了今天的樣子?沉澱了厚重歷史的莫高窟----國之瑰寶,然而很多人在不了解莫高窟的前提下,貿然參觀會給它帶來不可恢復的破壞。
  • 帶你走進敦煌莫高窟
    帶你走進莫高窟。敦煌經歷了許多變遷、起伏,經歷了近5000年漫長而曲折的旅程。敦煌悠久歷史孕育的燦爛古代文化,使戈壁綠洲更加鬱鬱蔥蔥、生機勃勃,就像一塊鑲嵌在金色沙漠上的翡翠,更加美麗和燦爛。敦煌,一個神聖的名字。
  • 藝術價值巨大的敦煌莫高窟,你究竟了解多少?
    回首中國的過往,不僅僅是有著很多的文化底蘊,許多的歷史文化傳承,因為這麼多的歷史文化啊,所以有很多外國人對中國有很多的嚮往,想要感受中國的魅力。在中國,不僅僅是文化的底蘊,對於藝術方面中國也是有很多的沉澱。
  • 甘肅敦煌莫高窟經久不衰,只因歷史悠久,網友:不止這些
    這裡有溫情、有故事、有你想去的遠方。在這裡就讓小王陪你一起用腳步來丈量這個世界!看天下奇觀,察各地風採,這期讓我們一起走進壯美敦煌。敦煌特色敦煌是我國甘肅省酒泉市的一個縣縣級市。因「敦煌壁畫和石窟"而聲名遠揚,了解一點歷史知識的走知道,敦煌是我國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敦煌就位於河西走廊的最西端。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新絲綢之路經濟帶順勢而生,其範圍涵蓋更廣,對經濟帶上的國家和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影響甚遠,也具有一定的戰略意義。
  • 敦煌莫高窟的盛唐壁畫
    它解決了我們僅以文字記載來了解藝術的懸念,滿足了我們僅能從想像中去推測那些充滿競爭的時代氣氛。更重要的是這四百壁壁畫激情地、藝術形象地反映了8世紀時這條漫長而又動蕩的絲綢古道上,人類歷史艱辛的足跡和心靈顫動的餘波。
  • 敦煌小冰:敦煌莫高窟多了一位人工智慧講解員
    其實,如果你近期到訪敦煌遊覽莫高窟的話,你會發現,人工智慧萌妹子微軟小冰已經在不知不覺間進駐了敦煌研究院微信帳號(微信號:icaves),通過對話的方式和大家見面啦!現在關注微信帳號「敦煌研究院」,微軟小冰就會變身為「敦煌小冰」,除了一如既往的和大家插科打諢之外,更擔負起文化傳承、宣傳文物保護的重任,在言談之間圍繞著敦煌的文化、歷史、旅遊、學術研究等話題告訴你關於敦煌的知識,更能回答你想知道的各種相關問題。敦煌小冰由微軟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開發而成。
  • 甘肅省敦煌市,敦煌莫高窟的魅力到底在哪,看看就知道了
    敦煌莫高窟景區人滿為患 遊客走馬觀花敦煌莫高窟門票除了提前一個月預定,大部分的人都是在買應急票,不過窟內的景觀真的是超級震撼,高大的佛像、殘缺有故事的壁畫,一進去你便有莫名又神秘的莊嚴感,還有解說員在旁解說,可漫步觀賞便了解莫高窟的歷史,如果你對歷史很感興趣的話,我建議提前一個月預定,會有不同的待遇,那麼你來過莫高窟嗎,你的感受又是怎麼樣了,歡迎在文章下方評論。
  • 敦煌莫高窟講解:日本人對敦煌的特殊感情
    相比較而言,令人感到可惜的是,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自己不知道珍惜。敦煌直到1944年之前,都是當地民眾給養豬的地方。想起來都令人感到痛心。自己不知道珍惜,正如餘秋雨在《千年一嘆》中所寫:與其自己破壞掉,不如讓懂得欣賞她們的外人帶走吧。
  • 2020走進大西北第14天敦煌莫高窟與《又見敦煌》
    敦煌莫高窟的存在是偉大、神秘而歷史悠久的,感嘆當時的藝術造詣,不愧為東方魁寶、世界文化遺產。莫高窟的行程只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觀賞完,更多的是了解他的歷史與文化。一直惦記著來莫高窟看看,真到了這裡,倒是沒有了那般神秘。印象深刻的是飛天菩薩,飛天茅臺酒便是引用的敦煌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