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是80後回族女作家馬金蓮的短篇小說集,花城出版社2016年5月出版的「銳·小說」叢書之一種。這本書收入的七個短篇作品,六個是近作,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其中四部將年份嵌入標題,《1986年的自行車》《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1990年的親戚》《1992年的春乏》,它們像串珠子一樣串成一個系列,用馬金蓮的話說是「屬於自己的年份書」。因此,這本書與之前出版過的其他結集作品,敘述風格和情感體驗上存在些微差別。
漿水和酸菜,這兩個名詞指代的物事,與現實稍微拉開了些距離,小說集中展現的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北鄉村景象,描畫了生活在西海固六盤山麓扇子灣的鄉民群像。《1986年的自行車》跛舒爾布借走父親的新單車去撐門面相親,懷疑父親利用單車「出軌」、載著鄰村「花喜鵲」的母親心中暗喜;《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懶散的二奶奶端著盆子來要回族日常飲食必不可少的調味——漿水,「一缸漿水的馨香滋養著兩個家庭」;《1990年的親戚》病後初愈的爺爺帶著一大群孫子輩的娃娃走親戚,其實是為了「美美地」吃一頓肉……在這部「自己的年份書」裡,都是些妯娌之間、鄉裡鄰人的普通故事,卻頻頻閃現鮮活的個性角色,讀者有理由相信,馬金蓮小說的諸多造像,總有一個「我」在其中。作為一名生活軌跡幾乎沒有離開過六盤山的青年女性,她在寫作這些以年代串聯起的故事時,貧窮雖然時不時作為憂鬱的底色浸染在小說背景,但總體而言,卻不是以咀嚼苦難為目的。散文詩般的文字傳達的是對過去時光的眷戀,對成長往事的敘述。她精心捕獲的其實是時光縫隙中遺漏下來的點滴,她對過去生活的徘徊和傷感,大多是出於對遠去歲月的懷念和對記憶的挽留。因此,小說敘述語言是生動活潑的,風格大多是溫馨而平和的,展現彼時家庭、家族間的親情、生存的艱辛和寬厚隱忍的民族性格,顯示出作家深厚的人文關懷和鄉村記憶。
看馬金蓮的《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總是忍不住想到「文如其人」,這位操持了全部家務、生育拉扯兩個孩子的母親,在時間的間隙中默默堅持了16年寫作之路,她隨手抄起的筆在紙上劃拉下的是一個民族的生活記錄,文字的背後,分明是一位熟稔和接受了西海固所有的女兒經,質樸、堅韌、善良的回族女性。
本書是回族青年女作家馬金蓮的短篇小說集,由《1987年的漿水和酸菜》等7部作品構成。作者從故鄉西北農村汲取創作靈感,以深厚的人文情懷和「在場者」的視角,以敏銳、細膩和質樸的筆觸,塑造和刻畫了一系列飽滿的人物形象,再現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西北普通回族家庭的生活和往事。全書充溢著濃鬱的民族風情和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
夏天的漿水,還常常當作預防中暑的清涼飲料,直接飲用。隴上氣候乾燥,土地含鹽鹼過多,所以常食味酸性涼的漿水,不但能中和鹼性,而且還可以敗火解暑,消炎降血壓。夏日常食有利健康。它含有多種有益的酶,能清暑解熱,增進食慾,為夏令佳品。三伏盛暑,食之,不僅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而且對高血壓、腸胃病和泌尿病有一定的療效。漿水面有清熱解暑、治療疾病之功效,可單獨作飲料。在炎熱的暑夏,喝上一碗漿水,會使人感到清涼爽快,又能解除疲勞,恢復體力。常食用漿水面還能治一些疾病,有高血壓的病患者經常吃些芹菜漿水,能起到降低和穩定血壓的作用。對腸胃和泌尿系統的某些病症也有一定療效。有的醫院用漿水配合藥物醫治燒傷,可大大減輕患者痛疼,取得顯著療效。漿水的食用,實際上在當地人的飲食生活中打開了一扇門。在這種最古老的生物工程之後,漿水清湯、漿水拌湯、漿水面、漿水攪團應運而生。在這些本來色味清淡的麵食或菜餚裡,再調上紅色的辣椒,配上嫩綠的韭菜,樸素的生活也就在不經意間生動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