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閒與甜美——香港早茶中品百味人生

2020-12-18 中國臺灣網

  茶餐廳:香港市民的文化招牌

  對訪港遊客來說,要領略地地道道的「港式文化」,方式有很多。不過,其中最具風味的,莫如花半個小時,享受一下港式茶餐廳文化。

     以獨具風味自家研製的咖啡及奶茶作主打,再配合其它冷熱飲品,當中又以刨冰類最受歡迎,其中「紅豆冰」、「菠蘿冰」,更是盛暑時候的熱賣小品。 

     茶餐廳已成為香港招牌,最偉大發明是聞名中外的「絲襪奶茶」。港式奶茶或凍鴛鴦(新興奶茶混咖啡),又香又滑,依然是香港人最常叫的飲料。 

     小吃方面,亦是從西方演變過來。不少傳統茶餐廳,都具備自己的麵包工場,製作各款鹹甜麵包糕餅,於早餐及下午茶時段推出,其中以「菠蘿包」、「雞尾包」、「腿蛋包」、「蛋撻」及「紙包蛋糕」最受青睞,不少移居海外的港人,回港第一件事,很可能就是到其心愛的茶餐廳享受一番。 

     一間具規模的茶餐廳,必然具備「粥」、「粉」、「面」、「飯」四類食物以饗食客。「粥」,貴乎其綿綿之「粥底」,「粉」則以家傳戶曉之「幹炒牛河」為代表,特別注意其「鑊氣」,「面」則以傳統之粵式「雲吞麵」、「牛腩面」及潮州「魚蛋面」為代表。至於「飯」,一般以「中飯西吃」的「碟頭飯」配例湯最受歡迎。具備粥粉面飯,食客就不愁沒有選擇了。 

    香港,最富當地特色的當然是港式茶餐廳,它是感受地道的港式市民文化的絕佳地。銅鑼灣的渣甸坊、時代廣場、利舞臺廣場、百德新街等地方就集中了不少這樣的茶餐廳。(王春巖) 

  嘆早茶:在悠閒中品味人生滋味 

  香港的早茶,其實是一頓豐盛的早餐,遠勝過內地匆忙、簡易的早飯。香港人喜歡「嘆早茶」,一壺靚茶,幾籠精緻巧手的粵式點心,一頓早餐吃的如此愜意,難怪「港式飲茶」一直聲名在外。

     早年上海人認識港式和粵式飲食文化是從喝早茶開始的,幾輛放食品的小推車被上百人招呼著,便覺得這是吃早餐最熱鬧的地方。到了香港之後方知此乃「小巫」。香港大一點的酒樓食肆,上百道點心,數百位食客會聚一堂不足為奇。不論工作日還是休息日,扶老攜幼,呼朋喚友喝早茶成為香港一個很獨特的文化現象。 

     在香港,所謂喝早茶,其實就是吃早點,當然也有茶水。喝早茶,可以在路邊的小攤,也可以上茶餐廳。燒賣、包子、雲吞(餛飩)、麵條,中式的早點品種一應俱全,還有各色的小吃,如雞翅、雞爪、肉丸、魚蛋、海鮮等。 

     喝早茶,講究的是悠閒、雅致,是品味、是感覺,當然也是交流,所以需要趕時間的人就別去摻和了。 

     說是早茶,其實時間不需要起大早,八九點開始也可,甚至十點也無妨。(童哲) 

  微觀香港——茶餐廳詠嘆調

  香港普通市民,是些什麼樣的人?我在寫作課上布置同學寫題為《茶餐廳》的作文,參考範文,是顏純鉤先生的《茶餐廳詠嘆調》。

  相信像顏先生這樣一位在內地經歷過上山下鄉、文革後移居香港的人,熟睹炎涼,對香港的觀察獨具隻眼。「我思疑茶餐廳是中式大排擋和西式餐廳雜交後生出來的一個畸零兒,粗頭亂服的村婦,與西裝革履的紳士,一夜風流後不小心留下的孽種。雖然身世不幸,但在香港這塊風水寶地上,天生天養,山水鍾靈秀,到底出落成一個貌不驚人卻命硬身強的獨立人,多年來沒有安全感的生存環境,磨練出善於自我調節的本事,慣於逆來順受,見風使舵,有讓人喜歡的隨和……」他是在寫茶餐廳嗎?

  香港的茶餐廳,和移植到北京王府井東方廣場的那間商務人士雲集的「茶餐廳」大相逕庭。它是道地的香港景致(最近有政黨建議將「港式茶餐廳文化」申報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顏純鉤寫的茶餐廳裡,有「牛記笠記」(穿牛仔褲和T恤衫的人),販夫走卒,白頭髮的看更,提籃買菜的阿嬸,上班打扮得花枝招展的白領女孩,遊手好閒自稱有背景的染髮小子,放學後來吃點心的中學生,晚起的性工作者,還有——

  傍晚從寫字樓下班的小倆口,叫兩個套餐,搭配著吃,互相夾菜,邊吃還能邊互送默默含情的眼波,吃完了去家私店轉一圈,或看一場電影,日子平淡而滿足。……

  吧檯上水沾著落單紙,正在衝奶茶的吹著口哨,是《我的祖國》優美雄壯的旋律,一聽就知道又是新移民一個。……

  課上的同學,也給了我形形色色的茶餐廳風俗畫。我最喜歡的一篇,寫的是在賽馬日變成「馬迷必爭之地」的茶餐廳。「馬迷食飽飯,博殺時候到了」,他們深深呼吸,雙目凝視茶餐廳的等離子大電視——

  開跑了……餐廳靜得出奇。吃飯的停了手,夥計也慢下來,人人都好像生怕大聲一點會嚇驚在遠方的一眾名駒。……三數分鐘的賽程,時間靜止,空氣停頓。過終點了,有人飲得杯奶茶落,有人心情苦過齋啡,酸過無糖檸茶。平靜的時光到此為止,粗口開始橫飛……

  「馬照跑」是此間一景,「舞照跳」卻早已不應算香港特色。而這兩句,容易讓人誤以為是香港人生活的全部,不知「營營役役」才是普通香港人的真實寫照。(錢鋼)

      (來源:中國臺灣網綜合)

編輯:姍倪

相關焦點

  • 味香港︱香港早茶界四大天王,約上家人一起去吧!
    茶,是走進中國文化的必經路去成都必喝蓋碗茶在蘇、杭,水榭亭臺的茶樓也不容錯過到廣東、香港一定要試試早茶
  • 【味香港】早茶必去這四家!
  • 港式港味 帶你去最地道的茶餐廳「嘆」早茶
    「嘆」在粵語中是「享受」的意思。早茶,是漢族社交飲食習俗。談及香港的飲食文化,早茶始終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 飲一壺茶,品人生百味!
    中唐詩人元稹,有一首詩別開生面,把茶的品質,茶具藝術,品飲意境以及茶的功用都描寫的清幽淡雅,淋漓盡致,堪稱千古絕唱。《茶》香葉,嫩芽。這首茶詩,兼具形式美、韻律美、意蘊美,在諸多的詠茶詩中別具一格,精巧玲瓏,堪稱一絕。在形式上,全詩巧用漢字形體,搭造一個「金字塔」形的結構,令人耳目一新。在韻律上,全部押的是險韻,一氣呵成,展現了高超的駕馭文字的功力。在意蘊上,用明月、朝霞、羅織、紅紗諸意象,給人華而不奢、纖巧清麗的視覺享受。
  • 百味人生:茶禪一味
    但是一旦經水衝洗浸泡,似乎瞬間曾經採摘的青春,曾經萎縮的歲月,曾經歷練的稚嫩,曾經薰陶的清苦,曾經暗淡的時光,就在這一盞青碧中浮沉暈染,清香純粹清逸釅釅醇厚。一杯清苦沾唇潤喉入心,滿懷清冽回味悠然。「茶」之一字,人在草木中,煞是形象。人與自然的和諧,天人合一的詩意只一字瞭然。茶中的禪機不言而喻。每每看著茶葉漂浮,眼前總是浮現青青茶園層層疊疊的綠;每每沉醉在茶汽氤氳,耳邊總是婉轉採茶女的歌聲;每每品味茶香流轉,心中總是一遍遍描繪桃花似海、清溪潺潺、野舟自橫、細雨微斜、蓑衣垂釣、山歌清揚…… 一盞清茶,良辰美景拍遍,草香沁人心脾,魚遊心湖,不覺然已是醉了。
  • 吉食 | 嘆一盅兩件,品早茶之味
    廣東早茶而關於廣東人飲早茶的習俗,可以追溯到清朝鹹豐同治年間。 那時的早茶鋪相當於現在的路邊攤,在佛山還出現了一種叫「一釐館」的食肆,門口掛著寫有「茶話」二字的木牌,專門提供茶水和茶點供路人歇腳敘談。 儘管當時的茶鋪條件十分簡陋,但來往的客人依舊絡繹不絕。
  • 老廣人最受歡迎的早茶菜單,百味點心中精挑最美味的6種點心
    廣東人的早茶,實在是不能太悠閒了!很多人初到廣州,想要嘗試一下早茶,但是看著菜單上那幾十上百種點心,都會瞬間陷入懵逼。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分享一下老廣東人的早茶菜單,最美味的6種點心在此!1.牛仔骨早餐能不能吃點肉?當然可以。廣式早茶的經典菜品牛仔骨,其中黑椒口味的得最為經典。
  • 讀《愚人食鹽》,品人生百味!日常生活中,你怎麼吃「鹽」?
    人生是一個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的過程。而哲理是關於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所以哲理對於我們人生的成長,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它可以讓人了解一切價值觀和生活智慧,它對人們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所以哲理的存在尤為重要。
  • 品味人生 跟香港老人一起「嘆早茶」
    品味人生 跟香港老人一起「嘆早茶」
  • 香港食肆,看見人生百味的地方
    (圖/蘋果日報)大學時曾買過歐陽應霽全套的《香港味道》,當睡前讀物。最愛的是第二冊《街頭巷尾民間滋味》,在午夜宿舍桌前白慘慘的LED燈光下翻閱,夢裡都是絲襪奶茶配冰火菠蘿油的味道。 歐陽應霽寫香港飲食文化,不用「食物」,而用「味道」一詞。而這味道,除了酸甜苦辣鹹,更包含著社會文化與生活之味。
  • 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間,共存與相生,百味人生現
    受社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每個人的人生都不可能一樣,但是有一點是差不多的,那就是煩惱和快樂共存,痛苦和幸福相生,都幾乎有一個五味雜陳的複雜人生。物各有性,水至淡,鹽得味。水加水還是水,鹽加鹽還是鹽。酸甜苦辣鹹,五味調和,共存相生,百味紛呈。物如此,事猶是,人亦然。
  • 一碗麵茶,百味人生
    長大後才懂得麵茶的色正味香,才開始想念麵茶的味道。麵茶百味文/朱丹渤海灣溫暖潮溼的空氣,滋潤著天津這座北方城市裡辛勤勞作的人們,九河下梢的海河,漕運興隆,自古至今都是物流匯聚之地,發達的交通系統也把各種食材從北國南疆帶到這裡
  • 香港專業級早茶指南
    加拿芬道店 Tao Heung  地址:九龍尖沙咀加拿芬道20號加拿芬廣場3樓  電話:23671328  營業時間:07:30-01:00  信和廣場店  地址:香港島銅鑼灣告士打道255-257號信和廣場1樓R4鋪  特色菜:蝦餃皇鳳爪皮蛋瘦肉粥腸粉叉燒包燒賣叉燒酥乳鴿海鮮粥杏仁糕
  • 華理四味,人生百味~饞哭了
    華理四味,人生百味~饞哭了 華理 甜|鮮|鹹|辣 四味 徐匯校區美食
  • 「百味園」:人生百味眾口齊調
    有鑑於談戀愛的主場地早已在轟轟烈烈的現代化過程中移師情調小資的咖啡館、西餐廳,熟溪北路的飲食一條街更符合於戀愛後的婚姻範疇。    「百味園」是這個範疇裡的經典。    在朋友中保持「三人行」關係需要高超的處事技巧和對平衡的敏銳感知,所以一家能將早中晚三餐一律做全,並且達到花色繁多、口味不錯標準的飯館估計在武義是少之又少。
  • 「香港早茶」&「深圳早茶」相見恨晚隨行篇
    於我而言4月份的一段旅程北京深圳香港就讓我遇到了……與南方「早茶」的相見恨晚 作為一名北方女孩早飯的定義大概就是早七點到九點起床之後的,主要以主食為主,油條油餅包子豆漿肉夾饃,聽起來瓷瓷實實實實在在,家鄉的味道總讓人頭一暖,這也是我對早點的#初印象#,直到這場說走就走的旅程,讓我了解到了南方的早茶文化,體會到了南北差異,也讓我愛上了「早茶」……
  • 嘆一盅兩件,品早茶之味!公信君帶你尋味西樵滋味好茶樓
    一盅茶,兩份點心,慢慢享用,美名「一盅兩件」,再捧上一份報紙,這便是廣東人最悠閒的時刻了。從調查問卷可知,西樵街坊喝早茶的頻率還是蠻高的,一個月幾次的頻率佔50.88%,而飲早茶一般的原因中,親朋聚會佔比最高,佔82.46%。在大部分街坊的眼中,茶樓的早點味道和舒適環境是最吸引他們的地方,各佔46.43%和44.64%。
  • 香港早茶體驗 | 米其林推薦大榮華酒樓如何?
    雖然是喝早茶,但到達大榮華酒樓已經 11 點左右。周日人還挺多的,拿號排隊,等了大概 40 分鐘才入席。
  • 洛杉磯早茶的風味人間
    最近看《風味人間》一邊看著美食流口水,腦中開始味道想像的旅程,一邊被文案感動。看的是食物,品的卻是煙火繚繞的人生。
  • 天下生蠔出湛江,吃勁辣生蠔,品百味人生,看生蠔在燒烤中的地位
    天下生蠔出湛江,吃勁辣生蠔,品百味人生,看生蠔在燒烤中的地位雖然現在北方已經天寒地凍,在南方的夜晚,人們卻從來不擔心寒冷會阻擋他們奔向燒烤攤。北方人或許已經早早的鑽進了被窩,但是在湛江,烤生蠔才剛剛被端上食客們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