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晚報導|公筷分餐引熱議,多數市民持贊成態度,你怎麼看?

2020-12-25 瀟湘晨報

今日,深圳晚報 5 版整版刊發《公筷!讓你遠離幽門螺旋桿菌》的報導,邀請專家解讀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及預防措施,引發市民熱議。

市民對公筷分餐持有什麼樣的態度?他們實行分餐或暫未實行分餐的原因又是什麼?12 月 23 日,記者對此進行走訪了解。

以前沒有意識,如今準備分餐

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今天看到深圳晚報關於公筷分餐預防幽門螺旋桿菌的報導深受觸動。受疫情防控影響,今年劉先生一家決定使用公筷。一開始,大家十分支持配合,但是時間長了,有時候嫌麻煩就會忘了公筷。久而久之,家裡又恢復到以前的用餐習慣。

今天,劉先生看到深圳晚報的報導,得知公筷對幽門螺旋桿菌等常見通過口口的病菌有阻斷作用後,再度決定恢復公筷。" 我覺得公筷分餐很有必要,不過相比傳統的飲食方式公筷確實會比較麻煩,堅持下來很難。希望能加大關於公筷的持續宣傳,能讓大家更深刻了解公筷分餐的好處,不要只是一時熱情。

擔心感情生分不願提分餐,盼營造公筷分餐氛圍

早在兩年前,市民楊先生就注意到了公筷分餐的必要性。" 當時是在網上看到新聞,說用公筷、實行分餐制可以有效預防一些疾病,我就想過日常生活中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公筷分餐。" 楊先生說。

楊先生在南山區一家科技公司工作,由於工作較忙,他多數時候會與同事一起外出就餐。" 對我來說在家分餐其實更容易一些,可以跟家人講道理,說服他們用公筷、分餐。但跟同事出去吃的時候,就不好意思開口了。" 他告訴記者,他曾經在某次聚餐時提過使用公筷的建議,但卻被同事說 " 矯情 ",這讓他十分尷尬,一度不願再提。

" 我覺得現在關於公筷分餐的宣傳還不夠,很多人還是沒有這個意識。如果整個社會都形成公筷分餐的氛圍,我就不用擔心和同事聚餐時難以啟齒的問題了。" 楊先生說。

餐廳需主動提高公筷意識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裡,在外就餐是深圳人的生活常態。餐廳是否會主動倡導公筷分餐呢?12 月 23 日上午,記者連續走訪多家餐廳。

深晚記者在位於福田水圍的某茶餐廳看到,這裡每桌根據就餐人數配有單獨的餐具。服務人員在提供餐具的時候並未提醒就餐顧客使用公筷,當記者主動要求公筷時,服務人員能及時提供。" 使用公筷公勺相較於傳統的合餐模式比較麻煩,公筷是個人選擇,如果顧客主動要求,我們也會配合。" 該餐廳服務人員解釋道。

在香蜜湖片區某湘菜餐廳,記者看到,該餐廳每道菜都專門配有公筷、公勺。大部分顧客看到菜品配有公筷公勺都會主動使用。該餐廳負責人告訴記者," 今年大家公共健康意識明顯提高,餐廳也主動響應號召配主動提供公筷公勺,這對餐廳而言也沒有增加過多成本。很多顧客反饋有公筷公勺能有更好的用餐體驗,我們就把提供公筷公勺的服務保留下來了。"

今年,深圳市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於修改〈深圳經濟特區文明行為條例〉的決定》正式公布施行,增加了對文明健康飲食、反對餐飲浪費的倡導。以條例的形式將使用公筷納入文明行為中,針對公筷、分餐制,你怎麼看呢?歡迎投票參與討論。

點擊進入分餐制調查問卷 >>

深圳晚報記者 羅典 高靈靈

【來源:深圳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深晚報導|是愛不是見外,公筷分餐文明風尚漸起,多方獻策推廣文明...
    近日,深圳晚報刊發關於公筷分餐制系列報導引發社會熱議。不少讀者紛紛留言,表達自己對公筷分餐的支持。但是如何堅持公筷分餐,讓這一文明用餐習慣成為社會主流共識,依然面臨很大的阻力。深晚記者採訪多名行業代表,聆聽各方聲音,共同探討公筷分餐的社會推廣路徑。公筷分餐實現 " 健康 " 和 " 感情 " 雙贏張先生是某小學的一名後勤負責人。
  • 公筷分餐:八成受訪者支持,僅四成真正實行
    12 月 23 日,深圳晚報 05 版整版刊發《公筷!讓你遠離幽門螺旋桿菌》的報導,邀請專家解讀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途徑及預防措施,引發市民熱議。資料顯示,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流行性感冒、B型肝炎、C型肝炎、麻疹、手足口病、百日咳、流行性腦脊髓膜炎、肺結核病等,都是常見的可以通過口口傳播的疾病,而公筷分餐則能有效阻斷以上疾病的傳播。那麼,市民對公筷分餐持什麼樣的態度?他們實行分餐或暫未實行分餐的原因又是什麼?
  • 對公筷,分餐制,你怎麼看?
    對公筷制、分餐制,你怎麼看?隨著餐飲行業恢復營業,經過疫情大考的人們開始認真審視如何「吃得安心」?關於推行「公筷制」或「分餐制」的倡議此起彼伏,舌尖上的戰「疫」開啟了飲食新風。王曦璟 記者:要想杜絕餐桌不衛生,分餐制與使用公筷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公筷和公勺怎麼用?分餐制該如何實施?市民對此有什麼看法呢?市民:支持 我們單位就是分餐,但是在家裡不會 ,畢竟是家人嗎 ,分了就生疏了。
  • 七成網友支持餐廳分餐 超九成支持公筷公勺
    如今,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公眾認識到了分餐制的重要性,但也難免心生疑慮:「分餐」會不會讓親朋好友覺得「太生分」,人情味淡了,距離遠了,親情友情也打折扣了?近日,記者在南方+發起「分餐,你怎麼看?」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超七成受訪網友表示支持餐廳分餐,超九成支持公筷公勺。
  • 家裡家外分餐 公勺公筷備用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個不小的災禍,正所謂「福兮禍之所倚,禍兮福之所伏」,伴隨著疫情的持續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市民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改觀。勤洗手,定期大掃除,加強身體鍛鍊,使用公筷、公勺,實行分餐制等已逐漸深入人心。
  • 今天的午飯,你家分餐還是合餐?疫情過後,分餐會成為潮流嗎?
    隨著各地陸續復工復產,不少地方開始提倡實行分餐制,分餐再次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疫情過後,分餐會成為潮流嗎?記者採訪發現,對於分餐,有人雙手贊成,也有人認為沒必要。這道「分」「合」之間的選擇題,你會怎麼看?
  • 百家餐飲店加盟晚報公筷行動——鞏固提升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我們在...
    晚報公筷行動讓健康文明用餐成新風尚「在備餐前,我們均提前為每位顧客備有一雙公筷,同時根據菜品的不同需求,每道菜品上也配有公筷公勺。」「此次活動,以推廣使用『公筷公勺』為抓手,必將進一步促進西寧市文明就餐好習慣養成行動,讓『健康生活、使用公筷』理念深入人心。」談起本次活動的意義,馬佔龍說:「晚報與省市餐飲協會的共同努力,以及大中型餐飲企業的帶動下,市民將逐步養成使用『公筷公勺』的習慣,進而形成全市新的『飲食文明』。」
  • 醫者名片|分餐不減氛圍,你可以的!
    分餐好習慣,請理直氣壯保持!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分餐一再成為公眾熱議的關鍵詞。特別是年節將近,很多人開始心裡打鼓:分餐還能保持住一家團圓、喜氣洋洋的氛圍嗎?「分分合合看場合」圍桌聚餐、同盤而食的進餐形式,稱為合餐制。
  • 分餐、公筷服務規範公布,服務員應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
    標準要求,要保證每道菜、點、湯,一菜一勺或者一菜一筷。還特別提出,席間服務人員應巡迴觀察,提醒客人使用公筷公勺。標準規定餐飲業的中餐分餐形式及服務要求、公筷制服務要求以及雙筷制服務要求,適用於餐館、酒樓、酒家、飯莊、賓館(飯店)餐廳等餐飲企業。新京報記者看到,標準中對分餐的形式分為餐位分餐、臺面分餐、服務臺分餐、各吃分餐和自助餐分餐等。
  • 老人總覺得用公筷見外怎麼辦?分餐制進家門,難也要推行
    資料圖 吳鏑 攝日前,首都文明辦發起公筷行動公約,號召市民把公筷公勺擺上桌,分餐進食。記者採訪發現,公筷公勺想在家庭中普遍推廣,還有不少困難。詹女士開始做婆婆的工作,她找來新冠肺炎病毒傳播的視頻放給婆婆看,「咱們家孩子才3歲,抵抗力差,大人們的口水裡攜帶了病菌,使用公筷公勺後,能大幅減少病菌的遷移。」「飯店用公筷公勺能理解,咱們一家人,還分什麼?」婆婆有些不解。以往總是持中立態度的丈夫這次也站在詹女士一邊。就這樣,詹女士家開始把公筷公勺擺上桌。「剛開始,老人不習慣,覺得見外。
  • 分餐公筷,保護舌尖上的安全...
    分餐公筷倡議書 市民朋友們: 講人情味、喜歡團聚是我們的傳統。不管是闔家歡慶,還是朋友相聚,大家都喜歡圍桌合餐,其樂融融!
  • 你是否願意分餐而食——疫情之下中國家庭用餐方式調查
    隨著疫情發展,一個話題逐漸熱了起來,或者說,重新熱了起來——在家吃飯,分餐還是合餐?新華社記者對此進行調查。(小標題)家庭分餐又「熱」起來西蘭花炒木耳、煎帶魚、拌涼菜……跟往常一樣,長春市民孫曉惠中午給家人燒了幾道菜。
  • 「上菜直接放置兩雙筷子」,全面推進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使用
    最近,雲南多部門聯合制定了《雲南省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方案》和倡議書,全面推進餐飲服務單位分餐公筷工作,推動勤儉、節約、文明的新餐飲消費習慣。《方案》提出:在全省所有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託幼機構和各級各類學校全面推行分餐制;鼓勵飯店、餐館提供分餐服務並在醒目位置設置"分餐分食,公勺公筷"宣傳提示;向餐飲行業發出主動備公筷、每桌有公筷、夾菜用公筷、人人用公勺公筷、處處用公勺公筷、謹防飛沫傳播、設立桌長制度等倡議。
  • 五一假期外出吃飯一定要分餐!張文宏:不分餐就是「裸奔」,很危險
    新民晚報訊(記者 張鈺芸 見習記者 陸佳慧)今天下午,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上海市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公共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馬娜出現在K11,參加「健康餐飲新時尚」雲講壇,倡議市民使用公筷公勺,分餐制用餐。
  • 北京市衛健委:提倡公筷分餐,應教會和鼓勵兒童儘早獨立進食
    落實《首都市民衛生健康公約》,提倡公筷分餐,可有效避免經口傳播疾病。分餐制是指餐飲服務人員或消費者通過使用公用餐具分配食品,使用個人餐具進食的就餐方式,分餐形式主要有餐位分餐、臺面分餐、服務臺分餐、自助餐分餐等;公筷制是指就餐場合,使用公用的筷子或勺、叉進行分餐。市民朋友不僅是在外就餐時候要分餐公筷,在家的時候也提倡用公筷公勺。
  • 「分餐制VS合餐制」 你會怎麼選?
    很多網友在表示支持的同時,也對泰州標準的細則提出了"執行難"的問題:家庭日常用餐也要按人數配備公勺公筷是否不太現實?一家人還要公筷公勺,總是有點"不好意思"。對此,咱們徐州人怎麼看?來聽聽他們的回答。 「不會,因為我們自家人都沒有出去。」
  • 倡導公筷公勺|用公筷親情不加折 使公勺健康更加分
    在飯店醒目處,還張貼者提倡使用公筷和實行分餐制的宣傳海報映入眼帘。如果顧客沒有使用公筷,服務員則會耐心提醒,大多數顧客都很配合。 最近,使用公筷、公勺,推行分餐制引起熱議。你開始使用公筷和公勺了嗎?這麼做到底好處在哪裡?聽聽市民怎麼說,疾控中心專家和消化內科專家也從專業角度為大家一一解析。
  •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永靖縣"公筷公勺 • 健康分餐"行動倡議書 2020-03-05 17:14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抗擊疫情從家庭餐桌開始 上遊新聞聯合專業機構發出「公筷分餐」倡議
    在這段特殊的日子裡,我們養成了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等不少好習慣,但一些人對於公筷公勺和分餐的「力量」,可能還所知不多。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單位復工復產,改進就餐習慣,推行「公筷分餐」迫在眉睫。為此,上遊新聞、重報都市傳媒集團健康人報聯合重慶弘道國學研究院向全市市民發出了文明餐飲倡議。
  • 公筷公勺進餐廳文明用餐新風尚
    這一主題,目的是倡導市民重視預防疾病,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我市也發出了《使用公筷公勺衛生文明就餐》倡議書。民以食為天,餐桌上的健康是重中之重,為改變餐桌上的陋習,本報將推出「公筷公勺新食尚」系列報導,倡導文明就餐、健康飲食的好習慣。安全用餐非小事,一筷一勺見文明。我市發起使用公筷公勺的倡議行動後,各餐館、飯店迅速響應,把使用公筷公勺變為一種新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