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開沃新能源乘用車基地四大車間基礎施工近尾聲

2020-12-23 中國江蘇網

◎本報全媒體記者 季芳

作為我市首個整車製造業項目,開沃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備受關注。

7月11日,記者探班位於徐州經開區大黃山街道的開沃新能源乘用車基地項目現場,年初這裡剛剛舉行開工儀式,現在已然鋼架林立,未來汽車工廠輪廓初現。塗裝、衝壓、總裝等四大車間的基礎施工已經接近尾聲,即將進入鋼結構主體吊裝階段,隨著項目建設速度加快, 預計8月底,四大車間主體完工;9月底可實現工藝設備進場安裝;年底前完成水電氣等配套設施建設和設備安裝。

開沃新能源乘用車基地項目也是我市加快建設龍頭型基地型項目和產業鏈關鍵節點項目的百億力作。一期總建築面積約42.8萬平方米,主要建設衝壓、焊裝、塗裝、總裝、電池PACK、零部件等生產車間及研發試驗中心、辦公生活設施、試車跑道、停車場及其他配套設施等,產品為新能源乘用車SUV車型(B級),包括3至5款主力車型和其他衍生車型,設計產能為12萬輛/年。一、二期全部建成達產後,預計可實現產值500億元,解決就業2000餘人。

大黃山街道黨委書記鄭再武表示,針對項目施工時間緊、任務重的實際情況,大黃山街道聯合金龍湖控股集團、開沃集團以及設計、建設單位咬定7月份節點,根據建設手續、設計方案、各單體形象節點重新細化分解,排出條目式工作任務書,形成具體的三級計劃管控清單,做到每日開碰頭會,每周開調度會,確保項目建設如期完工。

本報全媒體記者 季芳 通訊員 趙祥明 攝

相關焦點

  • 威海南海新區大項目密集開工 20萬輛開沃新能源車製造項目開建
    開沃新能源汽車20萬輛整車生產項目總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新建整車衝壓、焊裝、塗裝、總裝生產線以及關鍵核心零部件廠房、倉儲配送中心、公共動力中心等,完全達產後年產值達200億元以上。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是集新能源整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是最早進入新能源客車行業的企業之一,新能源客車銷量全國領先。
  • 市政府與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市政府與開沃新能源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舉行項目合作籤約儀式 2020-06-05 12: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進軍乘用車市場 寶雅新能源15億拿下一汽吉林70.5%股權
    繼雷丁汽車通過收購野馬汽車進入乘用車市場之後,又一家山東低速電動車企業將通過併購涉足乘用車領域。據悉,一汽吉林作為品牌經營公司,企業的定位是中國一汽自主小型商乘用車事業的重要基地。根據一汽吉林的規劃,2020年銷量15萬以上,在十三五期間,企業將確保新品的開發和成功投放,推進結構調整,持續提高經營質量。其中,「森雅」品牌的目標是成為自主優秀品牌。
  • 擦去煤煙鐵鏽 賡續綠色發展 - 徐州市人民政府
    徐鋼集團副總經理羅鋒告訴記者,徐鋼三期項目對標國內最頂級鋼鐵企業,將打造成為徐州市鋼鐵行業的標杆,實現鋼鐵產業「脫胎換骨」。  徐鋼集團的轉型探索,也勾勒出了昔日鋼鐵重鎮的轉型軌跡。「我們堅決扛起轉型重擔,將用五年的時間,打造一個千億級產業強鎮,形成綠色鋼鐵500億、高端裝備製造300億、工程機械及零部件150億、精密鑄造50億的規模,闖出一片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 跑出綠色動力「加速度」——比德文加快築創新能源汽車產業新高地
    比德文新能源汽車生產加工車間。記者 王樂新能源汽車駛出「鳶都造」。10月16日,走進比德文新能源智能製造產業園,火熱、繁忙的建設場面與整裝待出廠的各種新能源車輛交相輝映,令人振奮。「目前,6萬輛新能源乘用車項目已建設完成,計劃11月份投產。」比德文控股集團副總經理王全波說。
  • 長城何時問鼎自主乘用車第一?
    《車市裴聊》預測,明年年中或者更早,長城汽車單月銷量將超過吉利,登頂自主乘用車企業銷量第一。>長城汽車公布了11月份銷量,為14.5萬輛,同比增長26% ,環比增長7%,今年1-11月份累計銷量達96.15萬輛。全年超過110萬輛幾無懸念。
  • "金九"車市:乘用車零售同比增7.3% 新能源車批發銷量近翻倍
    據乘聯會官方微信號13日消息,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91.0萬輛,同比去年9月增長7.3%,其中9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2.5萬輛,同比增長99.6%,環比8月增長24.1%。來源: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官方微信  乘聯會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91.0萬輛,
  • 亞洲最大的總裝車間寧德工廠,憑什麼被譽為上汽的「航母基地」
    日前,筆者又來到了上汽寧德汽車製造工廠,作為上汽乘用車集團的第四大生產基地,這座僅歷時17個月就實現了竣工投產的超級智能工廠被官方譽為上汽創新發展的「航母基地」,按照「柔性化、數位化、自動化、數據化」理念打造而成的生產線甚至平均每分鐘即可生產一輛新車,包括全新MG5、MG領航以及面向東南亞市場的HS等熱銷車型均出自於此,那麼它背後到底有哪些不為人知的亮點?
  • 上汽乘用車新能源車型十月銷量13646輛,同比大漲196.3%
    上汽乘用車純電、插電混動明星車型受到消費者的熱烈追捧。10月份,上汽乘用車再傳銷量捷報,新能源車型銷量達13646輛,環比大漲96.6%、同比大漲196.3%,一舉超過特斯拉,成為當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第三名!
  • 逆勢高漲 未來純電動乘用車整車架構是什麼樣子?
    2018年產銷突破120萬輛,從結構來看,乘用車佔大多數,約佔82%的市場份額。從區域銷量來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集中在東部地區,尤其是限牌、限購城市區域。以北京、上海、天津三個直轄市為例,由於牌照和路權的限制,消費者傾向於將新能源車型作為家庭主力車型使用,級別選擇以A級車為主。
  • 摩根大通證券發首份研報:乘用車需求二季度將迎拐點
    來源:一財網首份研報聚焦備受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鑑於全球乘用車市場周期下行,在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中國市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需求疲軟。摩根大通證券預計,2020年乘用車需求同比會再次下滑7%,需求總量低於趨勢水平(1990萬輛)。但二季度後將出現拐點回暖。賴以哲稱,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需求預計下跌至少30%-40%。
  • 煙臺汽車產業邁入「新能源時代」 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雙引擎、雙...
    規劃年產能10萬輛的山東寶雅·一汽吉林新能源汽車基地在煙臺開發區開工,傳統能源與新能源汽車齊頭並進的新格局在煙臺成型。據介紹,山東寶雅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去年底完成對一汽吉林汽車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後,依託一汽吉林整車資質和品牌優勢,在煙臺投建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同步設立研發中心、銷售及進出口等機構。項目總投資100億元,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總投資40億元。建設周期18個月,主要建設衝、焊、塗、總、PACK五大工藝車間,規劃年產能10萬輛新能源汽車。達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113億元,年利稅15億元。
  • 【專題】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
    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日產乘用車公司(以下簡稱東風日產),成立於2003年6月,為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實物形式出資83.5億元)與日產自動車株式會社(以現金形式出資83.5億元)共同投資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總部位於武漢)旗下的事業單元,從事NISSAN品牌乘用車的研發、採購、製造、銷售、
  • 採埃孚(ZF)在馬來西亞的首家乘用車車橋裝配工廠隆重開業
    >11月底,在距離馬來西亞首都吉隆坡北部大約350公裡的居林,採埃孚(ZF)為乘用車車橋業務的又一個裝配基地舉行了開業典禮。採埃孚(ZF)在11年前就在泰國設立了一家乘用車車橋裝配工廠,而馬來西亞與泰國一樣,同屬於採埃孚(ZF)下15個將重點發展的市場。許多行業專家判斷,至2020年這些國家的汽車需求會有顯著增長。許多整車製造商和與採埃孚(ZF)一樣的供應商也已在當地增建了生產基地,以便在這些潛在市場佔據有利起跑位置。
  • 汽車消費稅:乘用車消費稅稅目稅率
    汽車消費稅:乘用車消費稅稅目稅率首先要明確的是,汽車消費稅是價內稅,是針對廠家徵收。這個和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繳納的汽車購置稅是不一樣的。汽車消費稅是1994年國家稅制改革中新設置的一個稅種。從2008年9月1日起調整隻針對廠家徵收的汽車消費稅,包括提高大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以及降低小排量乘用車的消費稅稅率。
  • 乘聯會: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突破10萬輛,同比增逾四成
    9月8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以下簡稱「乘聯會」)發布了8月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數據顯示8月購車需求增長較快,零售持續走強。8月廣義乘用車市場零售172.8萬輛,同比增長8.8%,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達到170.3萬輛,同比去年8月增長8.9%,實現了自2018年5月以來的最強的正增長。今年1-8月的零售累計增速-15.2%,較1-7月累計增速提升3.3個百分點,體現行業的快速回暖態勢。
  • 2018年全國乘用車區域市場銷量結構分析
    2018年整個中國乘用車市場,區域市場嚴重分化,乘用車銷量體現北方弱南方強的特徵。近兩年,豪華車在各區域市場全面走強,尤其華東華南市場的豪華車表現強,自主品牌在北方弱,尤其在東北最弱,華南較強,新能源車的拉動效果差異化。  1、總體區域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