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隊也要吃的特色小份鍋貼,不僅排隊,而且每天300鍋

2020-12-23 開心比什麼都可貴

每天中午或者晚上都在想今天要吃什麼,

工作之餘當然想吃點好的。

像我們工資在3000塊錢左右的人,

黃燜雞不能長時間吃

拉麵偶爾吃還行

想吃好的不用糾結

喬饞鍋貼隨意吃!

要一份牛肉鍋貼,一碗湯

好嘞,一共20

每天就是簡單的溝通,老闆就知道我的需求,去早了不用等,入座鍋貼也上來了。去晚了還有排隊,中午為了吃鍋貼居然要等半個做小時,中午休息時間就1個小時,能夠等半個小時也是真愛啊!

簡單明了的後廚,一眼就能看到,新鮮的肉餡,一眼就都能看見。

後廚忙碌的阿姨,好像有魔法一樣,一張皮,一個勺子,兩手一捏,幾乎5秒鐘就能變出一個鍋貼。

還有專門的阿姨負責煎鍋貼,小小的鍋子,裡面標準放入10個鍋貼,每一鍋什麼餡的,她都能記得清楚,還不會搞錯,真是行行出狀元。

剛出爐的鍋貼,金黃,油光發亮,牛肉香加著花生油的香氣,讓鍋貼再次升級。

秘制的蘸料,讓鍋貼再次升華,牛肉勁道彈牙,吃過就知道是好肉。除了餡想,鍋貼最重要的就是底部金黃得的鍋貼,酥脆,香味滿滿都是幸福的味道。

吃不完還可以打包。忙碌的阿姨碗碟收拾不過來,老闆都要親自上陣了。

就這麼短短的中午時間,老闆說至少可以買100鍋以上,一天至少買300鍋,店就這麼大,主要是東西好吃,咱用的都是好餡,店太小如果擴大每天至少還能再加100鍋。

相關焦點

  • 90後農村小夥賣「特色鍋貼」,10元一份,一天能賣400份!
    我們國家被譽為文明古國,美食更是數不勝數,真是只要你想不到,沒有你吃不到的,就算是街頭的一些小吃,每一家都能讓人有不一樣的味覺體會,而且還十分的方便,比如上班的時候時間來不及,一些小吃便是大多數人充當飯菜的食物,接下來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一家十分有特色的小吃,90後農村小夥賣「特色鍋貼
  • 南京人都知道的老字號,每天有上萬人來吃飯,招牌鍋貼永遠在排隊
    說道南京的特色美食,很多人都知道南京人愛吃鴨,在當地隨處都能看到烤鴨店,一到飯點就有人來剁半隻烤鴨回家吃,還有鴨血粉絲湯、鹽水鴨、鴨油酥等等,所以很多人都調侃說「沒有一隻鴨子能活著出南京」,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可見南京人有多愛吃鴨肉了。
  • 我和朋友分別排隊,她去買鍋貼,我去買的小鄭酥
    旅遊&拔草系列南京第三天 第十三家美食打卡(老門東第四家)雖然是叫小魚鍋貼,但是即沒有魚,也不是鍋貼。是一種很神奇但是味道很好的街邊小吃。 菜品:小魚鍋貼(甜辣味),12元/份。分為原味、甜辣和秘制。本來想買秘制醬料的,但是竟然售罄了,所以就換成了甜辣味的。剛做好的小魚鍋貼色澤金黃,香氣撲面而來,非常誘人。鍋貼入口的第一感覺就是非常酥脆。
  • 南京特色小魚鍋貼,排隊的人十幾米遠,一份12元,口感讓人意外
    中國美食是十分多的,每個地方都有每個地方的特色美食。有得特色美食吃了讓人拍手叫好,讚嘆不已,有的吃了卻讓人唏噓,不會再吃第二次。今天我們要講的特色小吃是南京洪澤湖的小魚鍋貼。來到這裡,看到排隊的人十分的多,小店飄出一陣陣香味。
  • 西安這家街頭鍋貼攤太牛了,一天賣出30鍋,出攤前就有人排隊等
    鍋貼是南北皆宜的一種美食,每一座城市都有大大小小的做鍋貼的店,而西安這家擺在街頭的鍋貼攤,實在是太牛了,一天能賣30鍋,5點出攤,出攤前就有人在排隊等了。這家不起眼的鍋貼攤,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攤,很多人都被這家店的宣傳所吸引,慕名前來打卡,據說這家鍋貼店還上過央視的《舌尖》,攤子上的設備非常簡陋,做鍋貼的爐子還有幾張小桌子,再就是攤子上黃色的招牌,非常醒目。
  • 南京「最硬」清真館幹了20年,每天接待10000人,開門永遠在排隊
    南京「最硬」清真館幹了20年,每天接待10000人,開門永遠在排隊!作為現代人,不吃美食是不行的,不懂美食也是不行的。
  • 濟南這家鍋貼,香味撲鼻,每天排隊等著吃
    說道鍋貼大家都不陌生,但是鍋貼和煎包是有區別的,鍋貼3面酥脆,香而不膩,非常受人歡迎。好吃不能天天做,因為根本沒時間,所以小編我發現一個好地方,天天都能吃到新鮮的鍋貼。特別是那皮薄餡大的,香酥裡嫩的美味,忍不住口水就要下來了。
  • 吐血整理:合肥值得排隊一嘗的14家鍋貼 早餐再也不用愁了!
    合肥人早餐有吃鍋貼餃的習慣,忙碌的早上,一份鍋貼,一碗sa湯,就能補充一天滿滿的能量。也正因為此,合肥湧現出了一大批「口碑超棒」的鍋貼店,這些店或是比較老舊的蒼蠅館子,或是比較簡單的路邊小店,卻有著最淳樸的合肥味道。甚至,每天早上不少人為了一嘗這個味道,起早排隊購買呢!
  • 濟南人颳風下雨都要吃的鍋貼,一人只能買20個,3口鍋都忙不停
    你吃過鍋貼嘛,作為南方人,其實這是我第一次吃到熱乎的鍋貼,以前覺得鍋貼這種東西不就是煎餃嘛,所以也沒有特意的去買過,但是這次吃完剛出鍋的鍋貼後,我才明白這倆完全不是一個東西。鍋貼作為中國非常著名的一種傳統小吃,做法跟生煎包是差不多的,但是鍋貼會根據每個季節的應季蔬菜搭配餡料,而且形狀基本上都是細長型的,而且為了能讓鍋貼的口感更好,所以說鍋貼一般都是一半餡料,一半面料,看起來跟個小月牙一樣,經過高溫煎炸之後,表皮特別的酥脆。
  • 老武漢人的七夕:吃份生煎鍋貼才算完整
    - 妙墩鍋貼 地址:江漢區妙墩橫路8號 價格:7元/份(一份12個) 營業時間:17:00-22:00 太和裡旁邊的妙墩橫路上,赤浪川菜館旁邊路口就是妙墩鍋貼
  • 這十家創造「排隊奇蹟」的美食,阜陽肯定有人沒吃過
    這裡的鍋貼都是現包現做,一鍋接著一鍋,老闆完全沒有閒下來的功夫。剛出鍋的鍋貼外皮薄且酥脆,一口咬開就能見湯汁,餡料也很足。特別是鍋貼的底部特別好吃,焦香酥脆。每天都有人拿著碗在排隊。辣糊也是店裡的一大特色,看起來不太美觀,但是吃起來回味無窮,淡淡的辣味在舌尖徘徊。
  • 師大夜市無名小店,鍋包肉一天能賣300份,排隊也要吃!
    店內的菜樣數不多,但是一般的家常菜老闆都能做,無需菜單,只需要口頭敘述一下想吃的菜,老闆就會去後廚準備。這家店的招牌就是鍋包肉,不同於糖醋調汁的老式鍋包肉也不同於番茄做醬汁的新式鍋包肉,這家店的鍋包肉做法很奇特,是用白糖,檸檬汁和醬油調的汁,一天能賣300多份,不少學生早早就排隊等候。
  • 夫妻倆街頭賣特色小餐,每到飯點兒都要排隊,一天能賣幾百份
    在我們小區,有一家早餐店,特別的創意,買早餐的是一對夫妻,他們買的早餐不是豆腐腦啊,胡辣湯啊,八寶粥這些比較普遍的的早餐,他們買的是豆皮,而且生意非常的火爆,一天賣出幾百份完全不成什麼問題。聽他們夫妻倆說,他們原先是在湖北打工賺錢的,但是在湖北打的那份工實在是太累了,而且也不能升值加薪什麼的,所以他們就決定換一份工作,但是工作又是好找的嗎?當然不是!
  • 成都最復古的老火鍋店,冷鍋鴨血2份吃不夠,隨時來都要排隊1小時
    大彤集從早上十點營業到晚上12點,生意一直很火爆,不管什麼時候來都要排隊1小時以上,真的是太讓人羨慕了。為什麼它是最復古的火鍋店呢?原來這家店在一條破爛小街道裡,是一個四合院,這是1968年修建的房子,很有歷史感,兩層樓都是上世紀那種風格,裡面還有不少老闆討來的舊東西,像以前的手工石磨,;老式雕花桌子,還有土燒窯做的筷籠,像穿越到了上世紀的風格,是正兒八經以前的供銷改造而成,不吃火鍋也適合來拍照。當然他們家不僅裝修別致,味道也不負眾望。
  • 上海人,鍋貼就這麼香嗎?
    水豐路特色鍋貼還有一個打開方式:要上二兩鍋貼,端到隔壁天池拉麵,點一份牛肉粉來配。保證你味蕾高潮迭起。有一個好消息是:現在奉賢路上有家分店,可以堂吃,早上八點開到晚上八點。最爽的吃法是點好鍋貼再加一份咖喱牛肉湯,用牛骨牛腩小火慢燉,實打實大片牛肉。吃口鍋貼再喝一口湯,眉毛鮮的掉下來了!
  • 師大夜市沒有名字的一家小店,鍋包肉一天能賣300份,排隊也要吃!
    店內的菜樣數不多,但是一般的家常菜老闆都能做,無需菜單,只需要口頭敘述一下想吃的菜,老闆就會去後廚準備。 這家店的招牌就是鍋包肉,不同於糖醋調汁的老式鍋包肉也不同於番茄做醬汁的新式鍋包肉,這家店的鍋包肉做法很奇特,是用白糖,檸檬汁和醬油調的汁,一天能賣300多份,不少學生早早就排隊等候
  • 食記︱傳說中凌晨還有人來排隊的鍋貼和魚下巴
    尋尋覓覓,繞山繞水,終於找到這家傳說中的鍋貼店了,然而現在還早,才下午6點,這家店還沒有開門小編先去其他地方吃了晚飯
  • 上海寧的鍋貼,真的是花頭精老老透
    為民點心店提籃橋的為民鍋貼,一直是附近居民的網紅食堂,老弄堂裡的煙火氣絲毫不減。店裡三個阿姨一直是現場揉面、現做鍋貼。可以自帶飯盒去買,每天來吃鍋貼的人絡繹不絕,常常還沒有等到出鍋,一鍋就已經提前被預訂掉了。
  • 武漢這幾家人氣早餐店,排隊到爆也要早起去吃!
    價位:牛肉粉15元 豆乾1元(招牌)大塊的牛肉很紮實,肉質不錯,份量很多,燉的很爛很入味,牛肉味特別香,湯底辛辣口味,開胃很對我的胃口,粉品質挺好的,比平常的寬粉要厚一些,但是有點不太入味,建議拌開了在湯裡泡一會再吃,賊好吃,建議花一塊錢買塊豆乾,吸滿了湯汁,滷汁很入味,超級好吃,對了我之前還吃過他們家的牛肉鍋貼,在店裡坐著吃的,但是不知道為啥鍋貼是涼的
  • 夫妻街頭賣「特色」小吃,酷似山東煎餅,6元1份,食客:都要排隊
    導語:夫妻街頭賣「特色」小吃,酷似山東煎餅,一般6元1份,食客:每次來都要排隊。俗話說: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而地攤讓城市迎回了煙火氣,讓很多人又端上了「飯碗」;在我們吃貨的心裡,要說是最能治癒的東西那絕對是美食,美食猶如音樂,是一種毒藥亦是解藥,讓人慾罷不能。而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自己的靈魂所在,要說哪裡能看出不同,那就去看看當地的特色小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