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家食品巨頭遭"不健康"質疑 費列羅:健康膳食基於適量攝入
該報告對22家全球食品飲料行業巨頭生產的2.3萬多產品進行了評估,發現這些產品僅三成可稱為「健康」。 22家公司包括雀巢、聯合利華和達能等,它們在全球每年創造約5000億美元的銷售額,在許多人的日常飲食中扮演重要作用。但評估結果顯示,這些企業生產的很多產品鹽分、糖分和脂肪的含量過高,所評估產品中只有不足三分之一可歸類於「健康」。
-
食品巨頭紛紛「瘦身」 加碼入局健康產業
可口可樂取消部分飲料種類、三隻松鼠砍掉300個SKU……2020年,「瘦身」成為食品行業關鍵詞。集體瘦身的背後是企業對自身業務結構的調整,而健康概念產品則成為各企業未來發力的重點。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影響加之食品市場變化,健康類食品將有望成為未來企業業績的新增長點,這也是各企業爭相布局健康產品的重要原因。
-
雀巢推出嘉植餚進軍人造肉市場 食品巨頭們掀起在華爭奪戰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侯雋)12月9日,雀巢宣布位於天津的亞洲第一條植物基生產線完工並投產,將推出素麻辣香鍋、素紅燒獅子頭、素紅燒肉等在內的六款嘉植餚植物基產品,售價每盒29元到39元,銷售渠道為天貓官方旗艦店和部分盒馬門店。
-
雀巢產品涉種族問題,雀巢:停售「黑女之吻」品牌並全面檢查產品
受美國反種族歧視抗議影響,雀巢產品也被指出涉種族問題。根據多家媒體報導,全球最大食品公司雀巢集團周一宣布,將停止出售旗下哥倫比亞糖果品牌「Beso de Negra」(黑人女子之吻)的產品,並對該品牌進行重新設計並改名。
-
雀巢中國研發新品引領營養健康新風尚
雀巢在京舉行「雀巢中國創新日」活動,展示今年在華推出的多款創新項目,新品項目數量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多款產品針對中國市場量身定製,致力於填補市場空白,中國這一雀巢全球第二大市場正在孕育食品健康新風尚。
-
外資食品巨頭上演撤離門 雀巢退出華東達能關廠
而幾乎是在同一時期內,酸奶巨頭達能也關停了在上海的工廠。如果再算上此前百事可樂放棄了十多年的瓶裝廠委身於康師傅,那些耳熟能詳的國際食品巨頭正在中國市場上演「撤離門」。雀巢的上海工廠全名叫上海福樂食品有限公司,這家位於上海浦東新區雲橋路上的生產基地自1997年被雀巢收購以來,已連續生產了14年的雀巢冰淇淋、雪糕、棒冰等產品。不過由於雀巢的冰淇淋業務始終不盡如人意,自今年11月份後,福樂工廠關門的傳言就一直不絕於耳。
-
雀巢又出手了!史上首次收購膠原蛋白保健品,全球最大食品公司要...
膠原蛋白 這次,雀巢看上的是家啥樣公司呢? 小食代翻閱的公開資料顯示,Vital Proteins非常年輕,2012年才在芝加哥成立,旗下的膠原蛋白食品飲料十分多元化,除了膠原蛋白粉,還有營養棒、即飲、咖啡奶精等不同品類的膠原蛋白產品。
-
可口可樂等狂砍SKU,食品巨頭「喜新厭舊」
可口可樂取消部分飲料種類、三隻松鼠砍掉300個SKU……2020年,「瘦身」成為食品行業關鍵詞。集體瘦身的背後是企業對自身業務結構的調整,而健康概念產品則成為各企業未來發力的重點。業內人士認為,疫情影響加之食品市場變化,健康類食品將有望成為未來企業業績的新增長點,這也是各企業爭相布局健康產品的重要原因。
-
雀巢推出星巴克高端速溶咖啡,咖啡巨頭間的陰謀和陽謀!
那麼,對於兩大咖啡巨頭來說,彼此之間究竟有啥圖謀呢? 先說雀巢。 就咖啡市場份額來說,雀巢以22.6%的佔有率排名第一,是當之無愧的「咖啡老大」。而星巴克的市場份額僅有2.5%,連雀巢的零頭都不到。
-
銀鷺業績低迷遭雀巢出售 創始人接盤能否扭轉頹勢?
銀鷺業績欠佳遭雀巢出售事實上,雀巢出售銀鷺相關業務,市場早有傳聞,包括中糧、娃哈哈在內的快消巨頭都曾被傳為接盤方。兜兜轉轉幾經周折,時隔9年再次回到創始人陳氏兄弟手中。11月25日,雀巢公司宣布,同意向Food Wise有限公司出售銀鷺花生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在華業務。該交易包括銀鷺食品集團位於福建、安徽、湖北、山東和四川的五家企業的全部股權。
-
9家食品飲料巨頭上榜2019世界500強 排名大多下滑
儘管食品飲料巨頭們整體排名仍然出現下滑趨勢,但個別食品巨頭的利潤卻出現了同比顯著增加。榜單發現,對比上年排名,今年入榜500強的食品飲料公司排名大多出現下滑。在上榜的9家食品飲料快消企業中,唯有喜力控股公司(HEINY.US)的排名有所提升,從去年的475位上升至今年的467位。
-
僅次於雀巢的食品巨頭:平均每天賺2億,餅乾在中國市場家喻戶曉
雖然當今最熱門的行業是網際網路和金融,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行業的製造商正在掙扎求生。 其實,拿我們經常接觸的零食來說,他們背後的製造商可能是500強企業,甚至是零食行業的巨人。人離不開吃,所以吃的東西佔據我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而零食也是我們閒暇之餘必不可少的食物。從這種角度看,零食行業成為世界500強也就不再那麼令人震驚。其實,無論哪一行業,只要我們達到極致,就會有不同反響之處。
-
來伊份韓國取經 助推行業提升食品健康安全指數
卡夫、必勝客、雀巢、賽百味……眾多國際著名食品品牌宣布將在2018年停止使用人工色素和香料,百事可樂將停用阿斯巴甜,FDA宣布2018年美國將禁用氫化油,中國也將加入禁用的隊列。這些食品界大鱷幾乎同步高調給出同樣的信號:健康、天然已經成為全球食品行業的共識。
-
雀巢營收比肩華為,而我們每天用的「國產品牌」都是它的!
2018年,華為實現了7311億營收,按以往的經驗(阿里和騰訊2018年全年財報還沒公布),這個營收比BAT三家的總和還要多,單獨拎出來的話,大約是恆大的2倍多、騰訊的3倍多、阿里巴巴的4倍多。不同的是,恆大、騰訊、阿里巴巴「大當家的」都榮登過中國首富寶座,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卻排不進深圳一個區的富豪榜。
-
這家瑞士公司收購多家中國食品巨頭,還拿下星巴克
對於雀巢的印象,很多人都還停留在「雀巢咖啡」的階段。事實上,雀巢已經在全球收購上千家品牌,如今已經成為全球食品行業的霸主。2018年我國網際網路三巨頭BAT營收總和為6666億元,雀巢一家公司的營收可以追趕中國最大的三家網際網路公司營收總和,這也是很厲害的。2018年全年雀巢向股東回報了139億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幣940億元,平均每天淨賺2.5億元。這家瑞士公司曾收購多家中國食品巨頭企業,還拿下星巴克。
-
雀巢冰爽茶退出中國:輸在產品定位失敗和同質化
去年7月,當他為了買一瓶很久沒有見到的雀巢冰爽茶跑遍周邊家樂福、世紀聯華、華潤萬家等3個大超市,最終依然無果而返時,他在一個區域性貼吧發問:冰爽茶去哪了?他所看到的正是當時茶飲料市場的縮影:大部分茶飲料市場被康師傅、統一等巨頭牢牢佔據,巨頭之間永不停歇的擴張欲望又將其餘品牌所佔不多的市場份額擠掉。
-
福喜客戶含多家全球餐飲巨頭 包含雀巢沃爾瑪等
網易財經28日訊 據福喜在現場提供的集團介紹,福喜集團在全球的主要客戶除了此次捲入上海福喜事件的麥當勞、賽百味、百勝、宜家、棒約翰、漢堡王集團外,還有雀巢、卡夫、沃爾瑪、卡樂星以及墨西哥Chipotle
-
美FDA發警告 雀巢等嬰幼兒食品被指標籤不規範
昨日,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公布對包括雀巢、廣州永旺等多家食品公司發出的警告信,稱這些企業生產的嬰幼兒食品標籤中誇大或偽述營養成分。 寫「不添加糖」不行 FDA對雀巢旗下的嘉寶(Gerber)兩款產品發出了警告,嘉寶是雀巢在美國生產嬰幼兒食品的一個品牌。
-
製造太多塑料被批評,雀巢開始用新型紙張包裝產品
整個食品和飲料行業都在遭受來自環保組織和消費者的壓力,這些公司被指責產生了過多塑料,雀巢作為全球最大的食品飲品公司首當其衝,不得不率先表態,宣布他們將逐步用紙質材料取代原有的塑料包裝。雀巢每年的產品包裝中近 1/3 是塑料,主要來自其瓶裝水業務,該公司放下有 Buxton、Vittel、San Pellegrino 等飲料品牌。
-
臺研擬健康促進法草案 不健康食品擬徵"肥胖捐"
中新網12月22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當局「衛生署」正研擬「健康促進法」草案,針對高鹽、高糖、高熱量的不健康食品開徵健康捐,初期鎖定包裝食品,最快後年上路。至於快餐、鹹酥雞、珍珠奶茶等散裝食品,「衛生署」以執法困難、可行性較低為由,短期內不列入。此外,草案還計劃針對不健康企業課徵「健康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