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店套路深,「網紅本紅」戲真足,日薪、暗號、道具……

2020-12-14 網易新聞

靠譜青年

首都視角 青年話題 赤子情懷

起因是5月21日長江日報的一篇報導中,記者暗訪了位於武漢江漢路的「鮑師傅」網紅店,結果他在12個小時內,共排隊當託10次。事件一經爆出,瞬間引發網友熱議。

【視頻】


總結下來,這家「鮑師傅」在「僱託排隊」具體的操作流程為:

1. 給兼職人群一人發放一張夾著撲克牌的百元鈔票


2. 收銀員在看到撲克牌後,拿糕點給他們;


3. 集中到隔壁大樓一間掛著廣告公司招牌的房間內,用糕點換成夾著撲克牌的百元鈔票,開啟新一輪排隊;


4. 回收糕點被一名穿著鮑師傅工作服的男子統一打包,回店鋪售賣。

5月22日中午,微博名為「鮑師傅總部」、認證為「北京易尚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針對僱人排隊事件發布了道歉聲明。表示對上述店面開業初期為了店面宣傳僱人排隊一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同時表示:「只是這一家店的行為,不代表其他店。」

之前網紅店僱人排隊的傳聞並不鮮見,這次「鮑師傅」也成為第一家低頭承認「找託」的網紅餐飲店。

近兩年,網紅餐飲成了各地商業區吸引流量的「武器」。像X茶之類帶有輕奢屬性的網紅餐飲店如雨後春筍般冒出,X師傅、X爺爺...以及通過社交媒體、大V轉發的餐廳或者飲品店,吸引著一波又一波年輕人排隊、打卡、曬照。

然而,「網紅是非多」,在流量和眼球的背面,關於網紅店的衛生安全問題、炒作套路接連被曝光。除了僱人排隊,網紅店「表裡不一」的真相可能會讓你大跌眼鏡。

誰在當充場排隊演員?

學生、退休老人,還有「專業託」

兩天的排隊時間,記者認識了一些「同事」。

香腸店碰到的王同學是在校大學生,常出來做兼職,當天是和兩位同學一起來的。他稱,掙些外快蠻不錯,而且還很有意思「上次一家火鍋店需要充場,我和幾個同學就去了,不花錢免費吃,而且還有錢拿。」

工頭在「充場」群內發布任務信息。聊天截圖

陳先生60多歲了,第一次參加充場。「老伴經常參加這些,說是只用站隊就可掙錢,閒著也是閒著,就跟著來了。不過還真不輕鬆,大太陽下一站就是幾十分鐘,而且還要不停輪迴。」

女士安安(化名)沒有工作,她家住江漢路附近,周邊的兼職信息她基本都能收到,因為「排隊託」有圈子,而她是這個圈子裡的「老人」。

她翻開手機,微信裡有數十個兼職群,一刷不見底,而且她自己還專門組建了多個兼職群,「這些都是資源。」

「不能讓人看出你是『託』!」

18日,「文和友大香腸」充場現場對接的許工頭,在光谷一家人力中介上班,他稱這筆單子虧了,「如果不是朋友委託,根本不會接」。

記者:為什麼覺得虧了呢?
許工頭:這單子太小了,才10個人,每人抽成10元,也就100元。而我大老遠從光谷趕來,在這耗了一下午,肯定虧了呀!

記者:什麼樣的單子才是大單子?
許工頭:房地產看房(那些看似熱搶的房都是套路)、大型公司活動、商場活動、演講充場等要的人很多,一次幾百人的也有,抽成也高。我一般做的單子最少也得50人。

記者:大單子怎麼弄到呢?
許工頭:我們是專業的人力中介,客戶可以直接在網站上找到我們,還有老客戶和朋友介紹、自己發掘等渠道。商家開展活動需要人氣,需求很大。有些奶茶店和糕點店,每天會請人充場,特別是節假日,最少也要30個人起步,一天光花在充場的成本就有近萬元。

19日,在招牌顯示為「鮑師傅」的糕點店門前,一名專門負責「拉單子」的陳姓工頭認為,最主要的就是要有「職業道德」,他更希望招學生參與。

記者:幹這行多久了?
陳工頭:有幾年了,自己也充過場,慢慢有了資源,就決定自己做。我和這個店的老闆合作3年了。

記者:充場有沒有竅門?
陳工頭:最重要是要有「職業道德」,老闆花錢買你時間,你拿時間換老闆錢,在隊列裡聊天,被我發現,要扣工資。要誠信,不能接了我的工作,第二天卻不來了。

記者:我做了一天,感覺也不容易啊!
陳工頭:那當然,「充場」就跟演員是一樣的,你演的就是顧客。不能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你是「託」。一定要機靈,排隊人少的時候,就多排幾次。點單時不要直接就把錢一交完事,應該和普通客人一樣,看下商品單,和服務員諮詢產品情況。排隊人多時,看到自己後面好幾位不是「自己人」,都是真的顧客,就想個辦法撤離,比如假裝接電話等,一定要自然。

工商部門介入調查

22日上午,記者來到武漢市江漢區工商行政管理局第二工商所。分管副所長介紹,江漢路地鐵站d出口附近掛「鮑師傅」招牌的糕點店屬於他們所轄區。在看到相關報導後,所裡立即開會採取行動,並通知該店相關負責人到所裡接受詢問調查,目前該線索正在調查中。記者已將相關證據提交。

武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也已介入調查。

22日上午,記者來到這家「鮑師傅」門前,沒有人在排隊:

而到了中午,門前又排起了隊伍:

「網紅店」僱人排隊不鮮見

其實,去年7月,記者也曾臥底調查發現,位於廣州石牌橋的三大網紅快飲店之一MOLE CHHA奶茶店涉嫌僱人排隊,營造「虛假繁榮」場面。當天,該店疑僱了90多人輪流排隊,領隊給兼職排隊人員每人發一枚骰子,作為「託」和奶茶店收銀員之間的暗號。

當時,記者接到爆料,稱周末在廣州石牌橋附近需要大量排隊兼職,並有兼職群二維碼。記者入群後成功報名,最後群內固定有100號人,並陸續有新人進來。

據群友告知,消息發出來半個小時就滿額了。工作要求也相對較嚴苛,要求18-40歲且必須帶身份證。

「託兒」通過一個軟體打卡上班

該店相關負責人在回應記者詢問時稱,他們的店雖然剛開,但不需要僱人排隊。不過,有餐飲業分析師告訴記者,餐飲店尤其是茶飲店僱人排隊是業內潛規則。

而對於收證件這一做法,領隊解釋稱是以證件清點人數,結算工資。而一名有經驗的同行託友則告訴記者,這是為了防止兼職半途不幹了。另一個群主則在拍了一張兼職人員的集體大合照後離開。

領隊收集「託兒」的身份證

相關律師認為,此種行為應該屬於欺詐。對於僱「託」排隊這種失信行為的處理,國家工商總局《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規定,經營者不得採用僱傭他人等方式進行欺騙性銷售誘導,否則,可依照相關法規予以處罰。監管部門要負起責任來,應將「僱託排隊」納入監管範疇。

你以為到這裡就結束了,沒那麼簡單…………

網紅餐飲的這些真相扎心了

網紅飲品店水果「新鮮、現切」?

——可能用的是爛水果

5月19日,據「杭州1818黃金眼」報導,有水果賣場營業員爆料:本應銷毀的爛水果流入市場,進入茶樓、酒店和冷飲店......


之前,曾有記者臥底某「網紅」飲品店,發現店員不洗手切水果、手擠茶包,連店員自己都直呼噁心。

店裡擺放了很多新鮮的水果,其中芒果看起來十分誘人,但它們只是擺設而已。真正用來榨汁的是下面這些發黑的芒果!

店員將發黑的地方剔除,剩下的用來榨汁。記者質疑這些芒果還能吃嗎?店員還辯解說能吃,「它沒有壞的那種味道……」

網紅餐廳裝修文藝有格調?
——可能衛生不達標

去年7月,多名食客在一家名為「一籠小確幸」的網紅餐廳就餐後出現腹瀉、嘔吐等食物中毒的症狀,經職能部門的調查,主要是因為該店中央廚房超過許可核准範圍加工即時食品,也就是衛生不合格導致。隨後,「一籠小確幸」在上海的11家店面被責令全部停業整改。

「仰望的包角布」被譽為煎餅果子中的愛馬仕,消費者曾為之瘋狂排隊。2017年11月,上海長寧區市場監管局證實,「仰望的包角布」門店出現鼠患,該店存在老鼠糞便等痕跡,後來被責令停業整頓。

還有上海市網紅麵包店Farine使用已發黴的過期麵粉,浙江諸暨網紅火鍋店「川譜串串香」與「么妹火鍋店」老闆使用「地溝油」,韓寒的「很高興遇到你」先後傳出餐廳欠供應商貨款,涉嫌無證經營被相關部門罰款,餐廳後廚出現食品衛生問題等。

人人追捧、打卡必吃?
可能菜品味道hin一般

網紅餐飲店的食物真的好吃嗎?這是小編一直想發出的疑問。

事實證明,很多網紅店重營銷輕品質,難逃「難吃」「價格貴」的詬病。

比如「趙小姐不等位」,靠包裝炒作一夜成名,但菜品口味越來越差。去年11月,趙小姐不等位上海虹口龍之夢店、長寧龍之夢店、靜安長樂路店3家全部關閉,一同創立搭售的「高跟鞋73小時下午茶」也隨之淡出視野。

「水貨餐廳」自誕生之日就成為餐飲界的網紅,「全國首創美式無餐具餐廳」噱頭博的不少眼光,然而有消費者表示,在「水貨餐廳」所點的套餐中,除了蔬菜沙拉,其他菜品的口味都比較重,尤其是「麻辣蝦蟹貝」,可謂重油重辣,當中的海鮮產品多半已經吃不出食材原有的味道,也看不出本來的顏色,但是通過品嘗,能感覺到海鮮食材並不是很新鮮。

網紅店遍地開花?
——你打卡的店可能是山寨的

來源:長江日報

目前許多「網紅店」採取的均是「加盟模式」,一些網紅餐飲店火爆之後,在產品、資金、管理、服務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很容易被「賺快錢」誘惑而大量開店,盲目擴張產業。為了蹭上網紅經濟的紅利,甚至還有出現山寨的情況。

就拿開頭的鮑師傅為例,在北京易尚發布「道歉聲明」後,鮑才勝旗下的「鮑師傅」也在微博上發布聲明,稱僱人排隊的所謂「鮑師傅」糕點店是山寨侵權店,並非其公司旗下門店,目前所有門店均為直營店。真假鮑師傅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據悉「鮑師傅糕點Pastry」屬於北京鮑才勝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根據工商局資料,其持有的商標為「鮑師傅」三個漢字,不帶任何前綴或頭像,而找人排隊的易尚持有帶人頭商標。

從logo來看,「高仿」鮑師傅帶有頭像

傳說中的真.鮑師傅的微博反而很少有人知道

據悉,真正的鮑師傅全國店面只有30多家。鮑師傅創始人鮑才勝曾表達過初心——相比賺錢,更想沉澱為一個老字號品牌。遺憾的是,作為「網紅本紅」,你不急著擴展,總有人急著「替」你擴展。

另外,網紅「喜茶」最初曾使用「皇茶」作為品牌名,但後來由於無法註冊商標而被放棄。原因就是品牌走紅後,引發模仿熱潮,以至於各地出現不少山寨的「皇茶」茶飲店,且部分已經註冊商標。

月銷量過萬?

——可能是無證經營

盒子實驗室是一家專門製售盒子蛋糕的淘寶店,2013年在南京開業實體經營,2017年轉向淘寶店。之後,經過許多網紅博主的推薦,盒子實驗室成為售賣盒子蛋糕的「大網紅」,每月銷售上萬個蛋糕。

「盒子實驗室」之前的淘寶店

今年3月,有消費者稱吃了之後拉肚子,並質疑該店上傳假證、超範圍經營。隨後,淘寶官方決定對盒子實驗室封店,玄武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也責令該店停止經營行為,並對其立案調查。

網紅餐飲需要針對性監管

2017年,一大波網紅餐廳接連倒閉。水貨、小豬豬在鄭州、深圳相繼閉店;紅遍健身圈的「色拉日記」宣布停業;未開業就先紅的kuma cafe,在魔都剛過試營業就被吐槽;「元老」級的雕爺牛腩、黃太吉,更是泯然眾人矣……

在冷靜思考以後不難發現:這些網紅餐廳所犯的錯誤其實落腳點還是在產品和服務這種餐飲基礎問題上。紅了之後迅速擴張,企業管理者把過多的精力花費在品牌打造、市場營銷等環節上,甚至為了謀取利益,在採購、製作等環節上降低成本,忽略食品質量和安全。

網紅餐飲走紅、受到推崇的根本原因是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多樣化、差異化的需求,在這方面「網紅餐飲」是餐飲業態的一種創新。「網紅食品」不應成為創新的制約,但食品、經營安全的底線不能放鬆。

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可能性相對較大的網紅店,則更要放在監管「顯微鏡」下,作為重點排查監管對象來對待。整治「網紅店」生產經營亂象,重點檢查是否有生產經營許可證,是否符合行業標準、衛生許可。

網紅餐飲店自身也應該增強自律,苦練內功,將顏值與實力齊抓在手。唯有沉下心來鑽研菜品,踏踏實實提升品質和口味,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線,才能避免「曇花一現」的命運。

「店紅是非多」

編 輯 |任姝哲 校 對 |黃 磊

來 源 |中國之聲、長江日報、南方都市報等

回 顧

往期文章

☉「暴走漫畫」創始人帶隊到董存瑞烈士陵園道歉檢討

☉當「臺獨」遇到東北老哥,結局哈哈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相關焦點

  • 網紅店鮑師傅充場事件始末:原來套路這麼深
    「近日,記者臥底調查發現,武漢蛋糕店「鮑師傅」等餐飲網紅店涉嫌僱人排隊,營造「虛假繁榮」場面。原來,兼職排隊叫「充場」,還有專門的「工頭」和群組,儼然已形成產業鏈。5月22日,《長江日報》(11版·社會新聞)、《武漢晨報》》(1版:頭版)和《武漢晚報》(1版:頭版)等媒體分別以《工頭帶隊 暗號接頭 買後退錢 「日薪」90元——兩家網紅店排隊者中好多「託」》、《工商立案調查涉事「鮑師傅」》和《
  • 網紅奶茶店加盟套路深 小心踩到「坑」
    記者走訪發現,近來,廈門各式奶茶店、茶飲店遍地開花:一點點、KOI等奶茶店前大排長龍,喜茶、奈雪、鹿角巷等網紅品牌也悉數進駐,於核心商圈黃金地段貼身「廝殺」。茶飲市場火爆,催熱了品牌加盟熱潮。在網上,不少茶飲品牌都推出了各式各樣的加盟信息,試圖吸引創業者參與。那麼,這些加盟信息靠譜嗎?是否有什麼容易被忽視的「套路」和「雷區」?為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 網紅吃播「騙局」被曝光,了解這些套路後,人人都能當網紅了!
    ,現在的網紅可以說是遍地都是,其中大家覺得最輕鬆的,就是網上的那些吃播,不過如今網紅吃播的騙局被曝光了,原來滿滿的都是套路,了解了這些套路以後,感覺人人都能當網紅了,這手段確實有點高明,如果不是被內行人揭穿的話,估計到現在很多人都蒙在鼓裡呢。
  • 奶茶店僱人排隊背後:不為成「網紅」,套路太深
    很多網紅奶茶店的人氣, 其實都是靠找人排隊當託。 最近, 上海人民廣場地區有一家奶茶店, 門口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 有多少「網紅店」在裸泳?
    這年頭,不粘點「網紅」味道,都不好意思開店了。餐飲店為了蹭流量,買個「行業十大」獎牌,倒也能忽悠不少消費者。然而,並非連鎖品牌店的新店開張,差不多從零開始,獎牌分明是造假,豈不是欺騙消費者?服務業都想把自己往「網紅店」上靠,其實契合了網際網路時代的消費心理。
  • 奶茶店僱人排隊不為成「網紅」,套路太深…
    很多網紅奶茶店的人氣,其實都是靠找人排隊當託。最近,上海人民廣場地區有一家奶茶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然而,這樣稀稀疏疏的人流,明顯達不到「網紅店」客滿盈門的效果。正當記者對商家僱人排隊的用意感到疑惑時,領隊突然在群中發出通知「所有人過來集合」。
  • 網紅產品到底咋樣?記者實地探訪蚌埠網紅蛋糕店
    喬小姐說,周圍的很多朋友、閨蜜都是這種生活方式,大家分享、秀曬各種「網紅」零食、衣服、護膚品,外出吃飯喝水要去「網紅」店,在家下廚也要參照「網紅」食譜做。這是大家都習以為常、很認可的生活方式,感覺沒什麼不妥。近兩年,一批網紅產品、網紅店在蚌埠市出現,只要一開業,必然要刷出一撥排隊的「盛況」,排隊一二個小時的情況並不少見。
  • 網紅吃7隻大龍蝦,一個動作露出貓膩,網友:走過最深的路是套路
    近幾年來隨著網絡的發展,各種各樣的視頻在網上層出不窮,如今人人都有智慧型手機,在閒暇之餘都喜歡瀏覽一些搞笑視頻,也催生了一些新生的行業,除了眾所周知的明星之外,也有一些人甚至一夜之間爆紅網絡,被老百姓們所熟知,這類人並不是明星,而是一些大眾老百姓,卻因為有獨特的技能而圈粉,成為網紅。
  • 網紅「大胃王」套路有多深?龍蝦是塑料,蛋糕當底料,連人都造假
    隨著自媒體行業飛速發展,平臺上的主播與網紅越來越來多,其實這些短視頻初衷,只是想給人們乏味的生活中增添一絲樂趣。現如今比較受歡迎的短視頻,除了喜劇搞笑類段子,吃播也非常受大家喜歡。每次看到一些主播食用特色美食,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還能得到精神上的滿足,仿佛自己親自品嘗過這些美食的味道,所以很多網友對吃播情有獨鍾。
  • 奶茶店僱人排隊不為成「網紅」,套路太深……
    很多網紅奶茶店的人氣,其實都是靠找人排隊當託。最近,上海人民廣場地區有一家奶茶店,門口也排起了長長的隊伍。「茶芝蘭」奶茶店門前,始終保持著不時有人買奶茶的狀態。然而,這樣稀稀疏疏的人流,明顯達不到「網紅店」客滿盈門的效果。正當記者對商家僱人排隊的用意感到疑惑時,領隊突然在群中發出通知「所有人過來集合」。在領隊的安排下,29名兼職者在「茶芝蘭」門店前排起了長隊。微信群中,領隊反覆叮嚀「現在只排隊,不下單」。
  • 揭秘網紅餐廳,你看見的都是套路
    這一年有一個詞—— 網紅美食,想必大家一定都非常熟悉。而至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網紅餐廳,那還不是因為——全是套路!套路一:排隊!排隊!是否要排隊和為了什麼去排隊,這兩點已經成為了每一家網紅店不可或缺的必要條件。裡裡外外不排上幾大圈真不好意思說自己正當紅!
  • 網紅奶茶店的命運
    目前受到資本青睞的奶茶品牌,大多具有高顏值的包裝、偏小資的口味、環境優美的店面,並以「網紅」姿態走入大眾、特別是廣大年輕女性消費者視野。2018年可謂中國新茶飲行業瘋狂發展的一年,全年行業內幾家明星品牌融資超過10億元。
  • 關於網紅糕點鮑師傅,這些「 坑 」和「 套路 」,你都清楚嗎?
    關於網紅糕點鮑師傅,這些「坑」和「套路」,你都清楚嗎?其實不止鮑師傅連鎖店很多的網紅店排的隊伍總是很長的問題,只不過最近爆出鮑師傅的會比較多,所以主要來說說網紅店的套路,鮑師傅是最為誇張的,像小編家附近的鮑師傅是從一開業到開業快兩個月每天都是超多人排著長長的隊,這真的挺誇張,不過後來就聽朋友說了,類似鮑師傅這些的網紅店都是請了很多的託,每人一百塊錢一天,這也就能解釋每天都排著長長的隊,網紅店都是一樣的套路,讓你忍不住好奇到底有多好吃去買
  • 網紅店紛紛倒閉,「網紅美食」退出市場!你會覺得可惜嗎?
    網紅時代,很多」網紅美食「一夜之間爆紅,網紅食物就是那刷爆朋友圈的美食,店門口總是排長隊,吃貨哪怕是排隊兩小時也要排隊購買,高顏值,高逼格,有特色,在就算你沒吃過,也一定在朋友圈見過。經歷了一夜爆紅,又迅速隕落,門店紛紛倒閉,有的店是後期開的,開業就遭遇滑鐵盧。對於這網紅飲料,覺得沒什麼可惜的,可是心疼加盟商,盟商真的被坑慘了!
  • 年輕人頻頻解鎖的隱藏菜單,竟然成為了網紅的餐飲營銷新套路
    那段時間,在星巴克點單臺最常聽到的就是各種暗號:一杯可可星冰樂加太妃焦糖,冰搖檸檬茶滿冰不要茶…據了解,這些特調飲品分兩個類型,一種是以口味取勝,一種則是顏值擔當,吸引的顧客群也很明確,前者吸引的是星巴克的忠實顧客,而後者則更多的是針對品牌的新客源。
  • 三味酥屋:大家都在當網紅,這家店卻堅持黃下去
    廈門從來都不缺少網紅店,甚至可以說,廈門是網紅店的先驅。在還沒有網紅這個概念的時候,就有張三瘋、趙小姐、蘇小糖了,而如今,遍地都是網紅的年代,卻有一家店堅持黃下去。第一次看到三味酥屋還是在鼓浪嶼上,第一眼印象就是大寫的黃。整家店並不太大,瀰漫著鳳梨酥的香味。大約三十多平米,在寸土寸金的鼓浪嶼上,竟然一半的店面空間是透明的烘焙室。
  • 人民日報評「網紅奶茶」:想持續紅下去,要多些誠意
    最近,一家網紅奶茶店進駐北京。雷雨天氣下依然要排隊4個小時才能買到奶茶的場景,著實讓不少人感到震驚。而評論君也在朋友圈裡,看到有小夥伴曬出奶茶的「真身」,並配文:「我也是喝過網紅奶茶的人了。」  不可否認,一些「網紅美食」的確在產品、服務上有特別之處,比如此前走紅的阿大蔥油餅,就是因其獨特的口感吸引了大批「吃貨」蜂擁而至。但是,更多「網紅美食」的火爆可能還是離不開所謂「營銷」。  正如一位業內人士所說,「從美食到網紅,沒有包裝或推廣,基本不可能」。
  • 揭秘,網紅奶茶店排長隊的套路,小心被坑!
    眼見不一定為實,就像我們有時候看到某些網紅奶茶店門前排了長長的隊,並不是真的消費著,那他們是誰呢,他們只是有償報酬的「託兒」4小時40元給網紅奶茶店充人氣,領隊會有秩序地安排「託兒」排長隊,再由專人把長隊的照片拍下來
  • 網紅吃播有「貓膩」,真相後,網友:套路深!
    網紅吃播有「貓膩」,真相後,網友:套路深!現在生活水平在進步,所以各種美食都開始出現,並且市場潛力很大,尤其是年輕人,最喜歡收羅各地美食,遇到自己喜歡的,可以開心上一整天,還會給身邊人瘋狂安利。再加上如今的信息發達,很多當地美食,外地人根本不了解,於是就會上網找攻略,有的時候還會特意看別人吃,於是,網絡吃播這個行業開始興起,有的播主為了粉絲數還會吃一些千奇百怪的東西,大多數播主非常能吃,幾碗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就連昂貴的海鮮,肥牛,全羊也是大吃特吃,那麼,是不是所有的吃播網紅家裡真那麼有錢啊?其如果不是有礦,這麼吃粉絲數沒上來,自己倒先給整窮了。
  • 食情話義:南京網紅奶茶店十之六七奉上
    各式奶茶店佔領了南京的大街小巷,行走在道路上的漂亮MM,手捧顏值超高的奶茶,構成了靚麗的風景線。但「食情話義」不僅僅滿足於一般的奶茶店,故特意收集了網紅奶茶店,哪些是你需要的呢?素匠去這家店,必然少不了招牌泰耶奶花。底部鋪滿了貨真價實的芒果,搭配上面的奶花,甜膩說不上,卻也能感受到滿滿的糖。他們家的價格稍微貴點,仿佛再吃一顆顆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