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工廠店用「數位化合作社」方式破解產銷難題

2020-12-25 金融界

來源:人民網-國際金融報 

阿里巴巴副總裁、C2M 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資料圖片

「短短兩個月,一款0基礎的護手霜做到了月銷售額100萬元,雙11當天賣出了15萬隻。」來自廣州採詞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採詞」)的何朝回憶起過去幾個月和淘工廠直營店的合作感覺「收貨頗豐」。

12月15日,低調孵化9個月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阿里巴巴C2M事業部宣布旗下淘工廠直營店年度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近7000家產業帶工廠是這家店共同的主人。

今年8月底,廣州採詞還僅僅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加入了淘工廠直營店,但當首戰便告捷的時候,其才意識到這種模式的不同。「以前都是經銷商跟我們反饋市場的熱款、受歡迎的款,然後我們去跟市場熱度做。」何朝表示,現在是靠數據反推,「消費者喜歡的規格、價格帶以及顏值,這些都可以直接告訴我們主推什麼、穩定後的銷量及產量等。」

除此之外,何朝還算了一筆帳,在基於C2M模式的淘工廠直營店下,零售價比傳統的經銷批發價提高了將近30%,綜合下來每支護手霜的利潤多20%;而另外一端,不算郵費,消費者購買一支護手霜的價格降低了50%左右。「這大概就是C2M數位化經濟的魅力。」何朝不禁感慨。

C2M抓住雙循環「紅利」

像廣州採詞這樣的通過C2M模式改造後的企業在淘寶淘工廠直營店中數量繁多,但從全國範圍內看,這樣數位化的工廠佔比卻不多。

根據全國工商註冊信息,全國一共有670萬家製造業工廠,但製造業工廠流通數位化的程度還不到20%,工廠數位化前景巨大。與此同時,疫情的到來讓這些製造業工廠還面臨著訂單大幅減少、生產停滯的風險。

而另一方面,在今年疫情和日益嚴峻複雜的全球經貿形勢的大背景下,如何促進消費成為了一個熱門課題。我國牢牢抓住擴大國內需求這一戰略基點,推動經濟「雙循環」建設,成為了提升經濟韌性、增強抵禦外部風險能力的重要途徑。

今年5月起,中國政治局會議多次強調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我國存在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百萬以上人口城市超過300個,這些城市裡仍然有著未被開發的廣袤市場。

一邊是接不到訂單、庫存積壓的670萬家製造業工廠,一邊是廣闊且不飽和的消費市場規模,探索連接這部分供給和需求中便蘊藏著前所未有的機會。

在這種情況下,以淘工廠直營店為重要代表的基於雲計算等信息技術的C2M反向定製模式得到了發展。

申萬宏源證券發表報告稱,C2M是網際網路企業對產業帶數位化賦能的產物,實現了供需的完美匹配,按需定產,極大減輕製造商的庫存壓力並優化其生產計劃。預計全國C2M市場規模在2022年有望達到1.4萬億元。

中金公司也指出,在數字經濟的下個十年,C2M將助力現有成熟的平臺型企業再上一層,同時也可能會孵化出新的一批原生於產業網際網路的平臺型企業。C2M是國內製造業升級的方向之一,而電商平臺及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等平臺型企業將主導C2M模式的落地。

那麼什麼是C2M模式?C2M是英文Customer-to-Manufacture縮寫,意為消費者直連製造商,即通過網際網路將消費者同生產線連接在一起。相比傳統模式,C2M模式是通過網際網路大數據整合消費者的商品定製需求,然後向製造商發送生產訂單,去掉了品牌商、代理商和商場等中間渠道環節,使產品幾乎以批發價出售給消費者。因此,又被稱為「短路經濟」。

淘工廠直營店範式

近年來C2M模式發展迅速,以阿里巴巴為首的各大電商平臺均積極布局C2M,淘工廠直營店也應運而生。

今年3月,阿里巴巴首次發布C2M戰略,正式推出淘寶特價版,並將幫助產業帶工廠升級為「超級工廠」。淘工廠直營店前身是天天特賣工廠店,是以產業帶C2M商品為核心供給的線上工廠店。工廠無需自己線上開店,平臺通過分析消費端數據判斷銷售趨勢,反向指導工廠開發新品和定價策略,是傳統製造企業走向數位化的幫手,最小的成本幫助工廠擁抱數位化。

從今年4月1號正式運營到11月份為止,淘工廠直營店的年度購買消費者超過了1個億,用8個月的時間從0做到1個億的消費者,淘工廠直營店的成功「秘訣」就是C2M的模式。

阿里巴巴早已注意到消費者購物的需求或者購物的思想正在變化。今天消費者越來越走向更加只買對的不買貴的,更加注重整個商品的功能性和實用性而少了品牌的效應。40%的年輕人覺得性價比是他們考慮選購商品的最重要的因素,消費主義讓位於消費主權,這是整個社會的大趨勢。

這時候,「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C2M模式正是順應了這種大消費趨勢。

極低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銷量,以淘寶特價版為例,「618」第一天,超120萬個產業帶商家取得的訂單數,較去年同期上漲668%。疫情期間許多經過淘工廠直營店C2M升級改造的工廠都出現逆勢增長。

淘工廠直營店不僅在消費端釋放了因疫情宅在家被抑制的消費需求,拉動內需;而且在供給端實現了助力產業帶經濟持續復甦、復工復產,並通過數位化手段推動產業帶轉型升級,在消費復甦中也幫助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持續向好發展,讓產業帶更好地融入國家「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中。

從整體上看,中國經濟問題的「牛鼻子」已經不在需求側,而是在供給側。當前,中國供需關係正面臨不可忽視的結構性失衡,「供需錯位」已成為阻擋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障。對於中國如今的過剩產能,有專家指出,有兩種方式可以參考,一種是深入下沉市場,用低價來消化產能;另一種是用雙向定製來避免庫存的出現。

下沉市場策略通過消費者直達工廠可以解決,但雙向定製對於670萬家製造業工廠中的大部分而言,並不簡單,這些工廠遠離市場、缺乏渠道,所以不知道怎樣真正接觸市場,開發出消費者真正喜歡的商品,數位化的程度也很低。缺人才、承受風險能力低、沒有資本去改革都成為了這些製造業的痛點。

淘工廠直營店是工廠轉型去做零售的第一步的選擇。因為淘工廠直營店把工廠面向數位化、面向線上的消費者運營做了極大的簡化。阿里巴巴提供對消費者和市場需求的洞察、整個線上的消費者運營和店鋪運營、物流服務等,工廠只需要負責生產和製造。

淘工廠直營店是創新的產業數位化模式,它用一種類似「數位化合作社」的方式,把大量渠道和電商能力弱,但製造能力強的工廠集合起來,以單店的形態來發揮集約優勢,為所有參與其中的工廠降低了研發、市場、營銷、物流等成本,幫助這些中小工廠、企業實現「共同富裕」。這樣的創新模式幾乎只可能發軔在深鑿了產業帶20年的阿里巴巴,而阿里巴巴也確實這麼做了。

「我們希望能夠幫助中國的製造企業以一個最低成本的方式進入到消費者的市場,怎麼樣面對消費者,怎麼樣能夠接近市場的訴求、需求,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強項,能夠把好貨造出來。」阿里巴巴副總裁、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表示。

汪海認為,在未來整個中國的消費市場裡面,工廠會佔領越來越角色,工廠會像過去十年的零售商,因為擁抱了數位化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未來工廠會藉助網際網路的技術、數位化的技術能夠讓自己在經濟社會中的角色發生巨大的變化,更好地助力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

據悉,2020年,由C2M模式構建的淘工廠直營店目標是在三年內,為產業帶製造業創造100億筆新訂單,全國打造10個產值過百億的數位化產業帶集群,以及1000家過億產值工廠。

相關焦點

  • 7000家淘工廠開一家店,線上工廠店用「數位化合作社」方式破解產銷...
    來自廣州採詞化妝品有限公司(下稱「廣州採詞」)的何朝回憶起過去幾個月和淘工廠直營店的合作感覺「收貨頗豐」。12月15日,低調孵化9個月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阿里巴巴C2M事業部宣布旗下淘工廠直營店年度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近7000家產業帶工廠是這家店共同的主人。
  • 農行四川分行:線上線下精準發力 破解農產品滯銷難題
    今年以來,農行四川分行積極探索線下牽線搭橋和線上電商扶貧等方式,全力破解抗疫期間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難題,持續帶動貧困群眾脫貧增收。截至目前,該分行線上線下累計幫助銷售貧困地區農產品超4000萬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000餘萬元。
  • 大店+小廠,淘工廠直營店如何抓住1億人?
    這種由品牌/工廠直接開店,去掉中間環節,給消費者提供性價比高的工廠貨的店鋪,如今在線上線下隨處可見。事實上,工廠店發展至今,本身已經歷多次迭代,若以店鋪售賣的主要商品劃分,大抵可分為三大階段,如下圖所示:在以產定銷的模式下,庫存積壓是工廠不可承受之重,於是有了以清理尾貨庫存為主的線下和線上工廠店,目的是為了減損。
  • 淘寶上,近七千家工廠合開一家店
    浙江在線12月17日訊 年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平均每天誕生6個月銷萬單的新爆款,12月15日,低調孵化8個多月,被稱作「爆款製造機」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上淘寶搜索「淘工廠直營店」,你會發現這家超級網店,店內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平,貨源來自全國近7000家工廠。
  • 淘寶上 近七千家工廠合開一家店
    年活躍購買用戶突破1億、平均每天誕生6個月銷萬單的新爆款,12月15日,低調孵化8個多月,被稱作「爆款製造機」的淘工廠直營店正式亮相。上淘寶搜索「淘工廠直營店」,你會發現這家超級網店,店內商品琳琅滿目、物美價平,貨源來自全國近7000家工廠。
  • 阿里數字農場落戶新疆英吉沙 「產供銷」數位化破解鮮杏出疆難題
    雖然今年全國水果價格持續上漲,但在新疆喀什等地區的鮮杏卻無銷路,而阿里巴巴正在通過搭建數位化農場破解鮮杏出疆難題。近日,記者走訪喀什英吉沙縣發現,除利用淘寶等平臺銷售英吉沙杏外,阿里巴巴還在生產端利用大數據指導種植和加工,並在運輸環節建立冷鏈運輸方案,即實現「產供銷」全鏈路的數位化升級。
  • 七星關區:「兩包一幹」縱深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
    (試行)》,積極探索區級總社「包產銷」、鄉級聯社「包服務」、村級分社「領頭幹」的「兩包一幹」模式,著力破解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中的發展難題,不斷推動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健康發展,為鞏固脫貧成效、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 數位技術解決難題,線上線下互相賦能
    通過培育多點Dmall全渠道零售平臺,物美打開了線上業務渠道,理順了線下業務管理條塊,逐漸實現全場景覆蓋、全渠道經營、全鏈條聯通,推動傳統實體零售企業數位化轉型,並解決了物流效率、貨物管理、成本控制等一系列零售業痛點和難題。「零售,就是高科技。」物美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文中早在上世紀末作出的這一論斷正在成為現實。
  • 順豐同城一站破解線下蛋糕店轉型難題
    順豐同城一站破解線下蛋糕店轉型難題 2019-12-20 16:45:30   來源:網絡
  • 漁問時代攜手老羊頭牛羊肉工廠店線上發布會
    2020年3月25日,老羊頭牛羊肉工廠店線上項目發布會圓滿召開。這是漁問時代商業管理公司獨立運營後的又一次響亮發聲。本次發布會上,老羊頭企業領導、漁問時代團隊等人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老羊頭品牌之勢的星火燎原。
  • 領跑工廠數位化賽道!1688實力商家本地版首站登陸金華
    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傳統工廠線下銷貨通路格局,一時間工廠數位化轉型成為熱詞。  「最開始,電商只是我們嘗試去做的一個渠道,主要在一些平臺做付費廣告引流,但是這種模式很難給公司帶來持續的增長。」浙江哲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是2019年初入電商行業的服裝製造企業。  「作為『新手電商企業』,我們走了很多的彎路。
  • 雲南堅果原產地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會在中國核桃之鄉鳳慶縣舉辦
    雲南網訊(通訊員 華雙喜 董琛彬 )12月18日-19日,雲南堅果原產地宣傳推介與產銷對接會在中國核桃之鄉——鳳慶縣舉辦。通過線上、線下雙聯動,開啟雲南堅果產業優質產區和優質市場無縫對接產銷融合發展新模式,為破解產銷難題做出積極嘗試。
  • 能鏈物流正式上線,能鏈集團破解成品油供應鏈難題
    破解良方當前,業內已有共識,數位化是破解成品油供應鏈物流難題的必由之路。市場觀察人士分析,分散混亂的線下成品油供應鏈環節將逐漸向統一、透明、線上方向改革。而5G、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的應用,將加速成品油供應鏈物流的數位化發展。以數能鏈集團為例,今年10月,正式宣布成立能鏈物流。
  • 網易袁佛玉:全球工廠店解決優質工廠品牌孵化難題
    在發布會上,除了網易考拉海購與花間堂的合作細節外,首次正式對外發聲的網易考拉海購•全球工廠店項目也引起了廣泛關注。網易公司市場部總經理袁佛玉在《新消費、新模式》的主題演講中表示:定位於全球品質製造品牌孵化器的網易考拉海購•全球工廠店項目,將憑藉其商業模式上的創新,為全球範圍內的優質工廠解決品牌孵化難題。
  • 用數位化「澆灌」花廚,這家上海首店如何「長」出最美的生活方式!
    來自美團聯合艾瑞的調查報告顯示,受疫情影響,消費者餐飲決策更依賴線上化平臺,尋求經營能力向線上的遷移成為商家的普遍訴求,花廚也一樣。因為花廚最核心的是到店體驗式消費,所以此前從未考慮過外賣業務,在上海的開端卻意外地從美團外賣開始。
  • 「文器庫」亮相破解設計落地難題
    「文器庫」亮相破解設計落地難題 2019年08月09日 07:52:33來源:中國寧波網  殷聰 張芷涵 張雪蓮   近日,貝發集團新零售品牌——「Vanch文器庫」第一家官方旗艦店在東鼓道商業步行街正式亮相
  • 解決農產品產銷不對路,盒馬、京東、拼多多的高招是……
    農民到消費者之間,傳統線下錯綜複雜的分銷流通結構,大大增加了農產品損耗,縮短了保質期。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城鎮居民餐桌,要經歷農民—農產品經紀人—大型批發商—商超供應商—大型超市、便利店—消費者等多個層級。
  • 怎樣用大數據打造爆款?答案藏在這個燒水壺上
    在安家樂的車間裡,LED電視顯示屏上不停滾動著數字,顯示著生產車間當日的進度,包括已生產的進度,未生產的進度,備料、注塑和質檢完成進度等情況。邵增民表示,作為南頭鎮首家接受中山小家電產業集群數字升級的本土生產企業,這套設備正是工廠進行數位化柔性改造的其中一環。
  • 從「線上買菜」看服務業數位化的趨勢
    新冠疫情期間,居家隔離、減少外出成為民眾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這嚴重衝擊線下到店餐飲、旅遊、住宿、休閒娛樂等生活服務業,同時也催生出多種新型服務模式。「無接觸配送」「VR中介看房」「小區廢品櫃」等逐步被使用和接受。
  • 破解多個工程難題!深圳地鐵6號線「穿山越水」而來
    攻堅克難,破解多個行業難題深圳地鐵6號線沿途地形複雜,環境多變,給線路鋪設帶來了許多困難和挑戰。但深圳地鐵建設者不斷突破局限,打通屏障,推動6號線以高架形式31次跨越市政道路、3次上跨地鐵4號線、2次跨越龍大高速,以隧道方式分別穿越多條地鐵以及機荷高速、東江引水隧洞、廣深港客運專線和杭深高鐵等,克服多項建設施工難題,也實現多項工程技術的「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