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到底是誰毀的?

2020-12-13 騰訊網

點擊播放 GIF 0.1M

作者:歐陽乾

昨天寫了一篇《巴黎聖母院被燒,你們高興個什麼勁?》,差點被人給手撕了,一群「愛國人士」撲上來,紛紛給我扣帽子,什麼漢奸之類,還有更難聽的,我就不在這裡說了。當年魯迅先生說自己棄醫從文是為了開啟民智,喚醒國人麻木的心靈,可是一百多年過去了,心靈還是那個心靈。

巴黎聖母院被燒,非要扯上圓明園,這裡面有什麼邏輯請問?如果非要掰扯的話,好,今天我就從頭到尾、仔仔細細地給你縷縷,看圓明園到底特麼的毀於何人之手!

.

一、

聖母院被燒,在網上有一種論調頗受歡迎,說「我只在乎華夏文明,其他文明管我毛事」,這種無腦論調竟然還受到無數追捧,蔡徐坤範丞丞有那麼多腦殘粉也在情理之中了。

但不好意思,圓明園嚴格意義上來說真的不算是華夏文明,而是正兒八經的舶來品:你們看那羅馬式的立柱,巴洛克式的拱門,勒洛特式的植物造型還有五彩斑斕的琉璃瓦,覺得很中國風?抱歉,中國幾千年文明史和建築史,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形狀的式樣。

它的設計師是一位來自義大利的傳教士,這個人到了中國以後取了一個漢語名字,大家應該很熟悉,叫「郎世寧」,圓明園的主體建築,都是這個外國人設計的。尤其是圓明園的核心建築大水法——那是乾隆皇帝聽說法國的凡爾賽宮的大水法很酷炫,想讓郎世寧照著搞一搞,於是郎世寧通過教會搞到了歐洲建築設計的資料,在圓明園裡復原了一套。

這樣一座充斥著歐洲風情和審美的園林,說是正兒八經的華夏文明,有點牽強吧?就像各地修建的教堂,你可以說這是我們的資產,因為畢竟是在我們自己的土地上,但你要說這是我們的文明,就搞笑了,中國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文明。

二、

關於圓明園被燒,有一個直接的導火索:英國特使巴夏禮。

1859年,英法公使各率領一支艦隊進京,與清政府談判。而英國公使巴夏禮拒絕行跪拜禮,惹惱了清政府,「呦,全中國都得給我下跪,你丫竟敢不跪?」於是將英使團一行39人扣押。其中37人關在了圓明園,而巴夏禮和駐華專使額爾金的秘書被關押在了刑部大牢。記住額爾金這個名字,他很重要。

直到1860年10月,在英方的持續施壓下,清政府才將這些扣押的使臣還了回去。而來時的39人,已經死了20個,只有19人存活。

甚至有的人屍體都找不著,直接被野狗吃了——

「《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置三天,後被扔到野地裡,讓野狗吃了;安德森中尉,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著手上的蛆蟲滿身蔓延,精神錯亂,大叫了三天死去;一位法國犯人,蛆蟲爬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了……」

這是當時倖存者回憶的場景,可謂是噁心至極。英國專使額爾金怒了,他決定燒毀圓明園,作為對清政府虐殺使者團的報復。

而搞笑的是,他們在決定要火燒圓明園之前,竟然還在北京城張貼了告示,以供百姓閱覽:

「宇宙之中,任何人物,無論其貴如帝王,既犯虛偽欺詐之行為, 即不能逃其所應受之責任與刑罰也。茲為責罰清帝不守前約及違反和約起見,決於十八日焚燒圓明園。所有種種違約行動,人民既未參預其間,決不加以傷害,惟於清室政府,不能不一懲之也。」

意思很簡單:我們只幹清政府,不傷老百姓。

於是,英法聯軍向圓明園進發了,但他們沒想到,本地老百姓比他們還積極。清朝知識分子汪康年在《記英法聯軍焚劫圓明園事》記載道:

「鄰近鄉民及海澱貧氓,紛至沓來,與在營華役互語,華役攜有梯,遂架以登,絡繹越牆而入。「

」為驅逐此類華人,復鳴號傳令,整齊隊伍。軍隊尚未齊列,復傳令縱火。檢視各軍並無火器,惟有水桶水鍋而已。」

「於是海澱華人暨華役,將攜來之火線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齊集以待,一俟縱火之命下,即可施其技矣。」

我來解釋一下,這裡主要說了兩點:

1,附近有大量鄉民和老百姓趕來,一同參與劫掠,不亦樂乎。

2,聯軍沒有火種,是老百姓積極借出火具,在民眾的幫助下,才火燒了圓明園。

這幅「盛景」,又讓我想起了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老百姓幫忙抬梯子、送吃送喝的場景。

當時的老百姓,巴不得外國人燒了圓明園,打了紫禁城呢!

三、

光燒,毀不了圓明園。

貼一段清人王湘綺在《圓明園詞》中的記載:「夷人入京,遂至宮闈,見陳設富麗,相戒勿入,雲恐以失物索償也。及夷人出,而貴族窮者,倡率奸民,假夷為名,遂先縱火,夷人還,而大掠矣。」

無獨有偶,法軍內部也有與之相符的記錄:法方10月6日剛進入圓明園時,見到裡面華貴異常,擔心如果丟失東西清政府日後索賠,於是率部隊退出圓明園。裡面的大部分東西,都是被附近的老百姓焚毀劫掠的。

民國文人黃秋嶽說道:「焚掠圓明之禍首,非英法聯軍,乃為海澱一帶之窮旗人。」

中國歷史檔案館的《圓明園》中也記載道:「居住在圓明園周圍、海澱一帶的上萬民眾連日到圓明園搶劫。」

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慈禧歸京,清廷又緩過氣來。為了慶祝慈禧太后的大壽,清政府又重新修建了圓明園,可是1900年,庚子事變爆發,慈禧太后和光緒逃亡。當地的清政府駐軍和老百姓又一哄而上,衝進了圓明園,將裡面洗劫一空。

這一次洗劫的很徹底,就連磚瓦木料都被老百姓抬出去給賣了。

1904年,清政府下令裁撤了圓明園的官員,附近的民眾陸續搬入園區內進行耕作生產,平山填湖、毀林還耕,園址又一次遭到破壞。

進入民國時期,園內殘餘的太湖石、青片石等石料多次被各地軍閥搬走修建私人園林,圍牆也被拆掉修路。其餘的圓明園遺物也大量被搬運到其他場所……

你以為這就完了?還沒有。

1960年,開展生產活動,園內的土地多半被生產隊改為田地,剩餘的三孔橋等建築相繼被拆毀,連園內殘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廟古樹也未能倖免。

隨後的十年浩劫,僅存的遺蹟幾乎全部被毀,建築基址和山形水系僅存輪廓。這一次的打掃可謂徹底。

……

經歷百年摧殘,圓明園終於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這副模樣。

點擊播放 GIF 0.1M

歷史是個很有耐心的老師,人類一遍學不會的教訓,它會一遍一遍地教。

傷心秦漢

簡介:最新最全名人內幕故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讀史365

簡介:最好看的古今中外精彩歷史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

相關焦點

  • 圓明園割蘆葦毀鳥巢引爭議,園方到底有沒有錯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記者 楊海琴 李冬    前不久,民間環保組織「自然之友」一則 「圓明園割蘆葦毀鳥巢」的微博,在網上受到眾多網友的關注。微博圖片顯示,大片蘆葦散落一地,夾雜著被破壞的鳥巢,讓人看著心疼不已。愛鳥人士對割蘆葦毀鳥巢的行為表達了強烈反對。
  • 人類文明的罪人:父子兩人,一個毀了帕特農神廟,一個毀了圓明園
    那些象徵著人類藝術、文化、技藝的巔峰之作,最終卻在戰爭中被摧毀,比如帕特農神廟,比如圓明園。而且,令人難以置信的是,毀壞這兩個人類瑰寶的人,竟然出自同一個家族。帕特農神廟的毀滅古希臘是人類文明的起源之一,也是西方藝術的起源地。說到西方藝術,不得不提的就是古希臘的藝術,而帕特農神廟可以說是古希臘藝術的巔峰之作。
  • 圓明園被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的反應截然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曾國藩和左宗棠誰愛國?從圓明園被燒後他們各自的反應中便一目了然。 1857年(鹹豐七年),英國和法國以廣東官吏到英國商船上捉拿罪犯和一個法國傳教士在廣西被殺的事為理由,挑起了第二次鴉片戰爭。實際上是他們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打開一中國市場,擴大在華侵略利益而已。
  • 圓明園是誰建造的
    圓明園是誰建造的文/有文化的小箏 圖/網絡圓明園的總設計師叫雷金玉。圓明園是誰建造的 圓明園,是一座清朝時期的皇家宮苑,它位於北京的西北郊,毗鄰頤和園,是由圓明園,長春園和綺春園組成,所以也稱之為圓明三園,園林面積有三百五十多公頃,建築面積達到了二十萬平方米,園內景觀一百五十餘處,素有萬園之園之稱,圓明園主要興建於康熙末年於雍正時期,康熙四十八年,康熙皇帝將北京西北郊暢春園北的一座園林賜給了他的兒子胤禛。
  • 圓明園珍寶無數,被哄搶後,剩下文物去哪裡了?毀在中國人手上
    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英國軍隊首領下令燒毀圓明園。之後,英法聯軍衝進圓明園,燒殺搶掠,能拿的就拿走,拿不走的就燒了,最後,圓明園被大火持續焚燒,圓明園成為一片廢墟,園內的人也全部都葬身火海。從此,世界文化的一個瑰寶消失了。
  • 圓明園沒被毀壞前到底有多美?英國曝光燒毀前照片,令無數人惋惜
    圓明園到底有多美,現在我們只能看到有圓明園的遺址了,圓明園坐落在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據歷史記載圓明園是清代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
  • 圓明園——心中永遠的痛
    (1860年10月18日,英軍指揮官、八世額爾金伯爵詹姆斯·卜魯斯(James Bruce,他是惡名昭著的古希臘石雕收集者七世額爾金伯爵之子)下令,將圓明園付之一炬。在其後的兩天時間裡,士兵們被分派到各個宮殿、寶塔和其他建築中放火。圓明園在額爾金的大火中成為斷壁殘垣。)
  • 北京大學將重建圓明園,網友表示勞民傷財!這到底有何隱情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1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開啟對圓明園石刻文物文字化存檔工作,北大以三維掃描、攝影測量等等手段進行修復圓明園。更通俗點來說,北京大學組織一批相關數位化專家,希望通過高科技手段對圓明園進行重建。
  • 火燒圓明園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故事?結果讓人驚嘆!
    《清史演義》中在描寫英法聯軍焚毀圓明園時寫道:「圓明園中火光燭天,一個穿洋裝的中國人在導引放火,恆祺問他是誰,他大聲道:『誰人不曉得我龔孝拱,還勞你來細問!』」這裡說火燒圓明園給英法聯軍領路的人是龔孝拱。
  • 不復存在的圓明園到底多漂亮,你知不知道?
    圓明園啊在咱們大中國的那可是舉世聞名的。但這個名,也不僅僅是圓明園它現在有名,更多的原因是因為它之前的故事所以才讓我們都很難忘記吧。圓明園呢,就是在首都啊也就是北京的東南的反方向,也就是西北方向了,於那個頤和園隔得挺近。
  • 圓明園推出「圓明園護照」首發「特定章」遊客免費入園參觀
    圓明園罹難160周年首發「特定章」,1860年10月18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焚毀。為銘記歷史,讓更多的人走進圓明園,圓明園遺址公園10月18日免費開放。為了讓遊客遊覽圓明園時有「探古訪今」之感,圓明園於日前推出了「圓明園護照」。
  • 圓明園三百年祭 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圖]
    英軍焚毀圓明園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北京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王開璽看來,這些看似「常識性」的問題背後有太多的誤解與失實,他把自己的觀點整理出版成了《圓明園三百年祭》一書,希望能夠還歷史以本來面目。   初識圓明園   讀書周刊:很多中國人對圓明園這三個字有著特殊的情感,在歷史的進程中,圓明園是怎樣的一種存在?
  • 圓明園遺址公園設立「曾憲梓紀念日」
    5月24日,圓明園在三園交界原址舉行曾憲梓雕像落成一周年紀念儀式,把曾憲梓先生雕像作為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點位,將每年5月24日設立為「曾憲梓紀念日」。紀念儀式上,圓明園負責人為曾憲梓雕像獻上花籃,工作人員集體鞠躬致意,表達圓明園人的感激之情,感懷其對圓明園遺址保護事業作出的貢獻。作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圓明園把曾憲梓雕像作為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點位,並將每年5月24日設立為「曾憲梓紀念日」,還將出版一本《曾憲梓雕像落成記》作為永久紀念。
  • 英法火燒圓明園後,曾國藩與左宗棠反應為何不同?誰愛國一目了然
    ,這就讓圓明園的遭難更加逃不掉了。 因此第一次進軍圓明園並非以劫掠為主,而是一場在情報明晰的情況下,英法聯軍對清軍實施尾隨攻擊的軍事行動的自然結果,就連恭親王奕訢也曾在奏摺中承認與英法聯軍發生過遭遇,稱:「敗兵紛紛退至圓明園,夷匪亦銜尾而來」。
  • 曾憲梓博士雕像在北京圓明園隆重揭幕
    1993年3月,時任全國人大代表、香港金利來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曾憲梓博士應邀參觀圓明園遺址。曾憲梓博士看到圓明園圍牆盡毀,遺址滄桑,當即表示捐資800萬元人民幣用於修復圓明園圍牆,搶救、保護圓明園遺址。
  • 圓明園罹難160周年免費開放
    1860年10月18日,被譽為「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大火焚毀,2020年10月18日是圓明園罹難160周年紀念日,為了銘記歷史,讓更多的人走進圓明園,圓明園免費開放一天很多遊人帶著孩子到圓明園感受歷史,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 誰收藏了十二獸首 | 紀念圓明園罹難160周年
    如此郎世寧找到了一個契合點,他在海晏堂前擱置了十二個生肖,一個生肖代表一個時辰,誰的時辰誰吐水。如果圓明園沒有被燒毀,我們今天去海晏堂,根本不用戴手錶,只需要看哪個動物吐水,就知道現在是什麼時辰。所以海晏堂還有一個俗稱叫「水力鍾」,即用水力做成的鐘表。
  • 火燒巴黎聖母院與火燒中國圓明園,真的無法放在一起比較
    火燒巴黎聖母院與火燒中國圓明園,真的無法放在一起比較。有些人認為把巴黎聖母院這事和圓明園這事放一起討論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因為火燒巴黎聖母院是維修事故無意被燒,火燒圓明園是人為肆意破壞掠奪。一個是無意,一個有意,一個是工程失誤,一個是戰爭侵略。不能比。
  • 老照片告訴一個你不知道的圓明園
    圓明園全盛時期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無從考察。但從1860年圓明園被焚毀,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近百年間,有多位西方攝影師對圓明園進行過拍攝,留下了許多珍貴的照片,下面來一起看看我們不知道的圓明園吧!
  • 歷史上的圓明園,圓明園的園林特色
    世界上十大歷史廢墟,圓明園有幸入選,與瑪雅、馬丘比丘、龐貝等古城被放在了一個高度上。像這樣的新聞,很難讓中國人感到欣喜和自豪。逝去的東西再美好,也只能是蒼涼和悽美,何況圓明園還承載著華夏民族曾經的恥辱和傷痛。圓明園,一個經歷康熙至鹹豐5位皇帝、用了160多年時間建造起來的皇家園林,殿堂樓閣、亭臺軒榭等各種建築更是數不勝數,是比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