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這樣做,味醇汁濃、香糯而不膩口

2020-12-19 瘦瘦小廚房

大家好!我是瘦瘦小廚房,80後的一枚吃貨,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天下間唯有美食不可辜負!而一道色澤鮮美,營養又健康的美食往往更能使人食慾大增、心情變好!關注我~每天教你們做一些簡單、快捷又美味的家常菜。

東坡肉屬於浙菜系,為什麼會被叫做東坡肉呢?因為據傳說它是蘇東坡首創的。蘇東坡不但文章寫得好,還會吃,還喜歡研究吃的怎麼做。這東坡肉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成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選料很講究,要選擇皮豬肉為主要原料,豬肉要選擇肥瘦相間的,先焯水定型後再切方塊烹製,特點是使用紹興黃酒為主要燉煮材料,小火長時間慢燉,味道才地道。

食材明細

豬腩五花肉、紹興黃酒、冰糖、姜、蔥、老抽、生抽、香葉、蒜頭

烹飪步驟:

1、買回來的五花肉清洗乾淨。

2、五花肉改刀切成長5釐米的方塊,冷水下鍋,放入五花肉焯出血水,將肉撈出用涼水衝洗乾淨!

3、焯過水的五花肉,在豬皮表面切十字花刀,這樣更加容易入味。

4、鍋底先鋪一層香蔥和生薑片,這樣能有效地防止沾鍋,五花肉豬肉皮朝下鋪在蔥姜上面,

5、鍋裡加入香葉、冰糖、小米辣、蠔油、大蒜,倒入黃酒,黃酒量要多一些,八分滿,再加入適量的開水完全沒過鍋中肉塊。

6、開小火燉1個小時,期間,要翻攪肉塊,如果鍋中湯汁少了要再加一次黃酒。

7、調入適量的鹽和適量的醬油,翻炒均勻,大火收汁即可。

8、裝碟,豬肉皮朝上,再淋上湯汁。肥而不膩的東坡肉就做好啦!

做東坡肉不油膩的竅門:

做東坡肉,五花肉自是首選。用酒代替水燒肉,不但去除腥味,而且能使肉質酥軟味道更香濃你也可以把整塊肉焯燙後再切成小塊,那樣形狀會比較平整。長時間的燉煮使東坡肉肥而不膩,肥肉中大量的脂肪被燉煮出來,脂肪又被瘦肉吸收一部分,肥瘦互補,鮮香軟糯,入口即化,深受很多人的喜愛。

大家好我是瘦瘦小廚房,我喜歡做一些家鄉美食,如果你喜歡我的分享,那就請點點讚,收藏加轉發,有什麼問題還可以在文章下面給我留言,說一說你有什麼建議和想法,關注瘦瘦小廚房,每天我都會在這裡分享一些家常美食,期待與你一起交流學習。

相關焦點

  • 浙菜之東坡肉,皮薄肉嫩,味醇汁濃,酥糯而不膩口
    這道美食的名字就是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地區一道比較傳統的特色菜餚,屬於浙菜系列。雖然大部分的菜餚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當我們去學習這道菜餚的時候,總會結合自己家鄉的地方特色,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口味去調整。因為只有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口味才能夠讓這道美食更加受歡迎。真正傳統的東坡肉應該帶有甜味,但因為小生和家人都不太喜歡吃比較甜口的菜餚,所以稍微在配料上有一點改變。
  • 廚娘教你做東坡肉,軟爛多汁,肥而不膩,家人吃的那個香啊!
    東坡肉其實是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東坡肉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它和紅燒肉有相似之處,但是又不是紅燒肉。
  • 東坡肉正宗做法,口感軟而不爛,肥而不膩
    東坡肉大家好,我又來一步步細心的教你們做美食了。各位朋友,有沒有聽說過東坡肉或者吃過東坡肉這道美食。聽說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1。吃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2。沒聽說過,也沒吃過,這道美食,下方留言區請回復3。
  • 東坡肉最正宗的做法,加上這兩個妙招,香糯不膩味醇汁濃
    最近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解不開心結,想做道東坡肉嘗嘗,畢竟我除了喜歡吃,還是喜歡吃。說到吃貨,不得不提蘇軾。我國古代著名吃貨蘇軾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除了為文壇留下大量詩詞佳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至今是我國的著名美食。
  • 黃岡美味東坡肉 ,極品美食不容錯過哦~
    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今天小編帶來的就是這道美味吃貨們千萬不能錯哦~小編今天帶大家來到的是黃岡的赤壁公園。當初蘇軾被貶黃州後,經常到這遊玩,於是寫下了一詞二賦,而他為什麼後來又自稱「東坡居士」,他和東坡肉又有著怎樣的關係呢?
  • 正宗東坡肉教程,香糯而不膩口,老人小孩都愛吃
    色澤紅亮,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全,深受人們喜愛。那麼你們知道東坡肉的做法最正宗的做法嗎,東坡肉的做法有哪些呢,東坡肉怎麼做好吃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製作這道美食的過程需要一些技巧,才能讓東坡肉更加的入味,那麼有哪些技巧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到底是怎樣的訣竅吧。
  • 杭州大廚揭曉東坡肉正宗做法,學習一下做出來的東坡肉肥而不膩
    一道色澤紅亮,味醇汁濃以燜蒸而成的著名浙江葷菜是什麼菜呢?沒錯,那就是著名的東坡肉啦。在我們的印象中蘇東坡蘇軾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提筆之間就能寫出一首好詩呀。而是當時觸犯皇帝被貶到杭州做地方官,他到杭州的時候西湖已被葑草湮沒了大半。他上任後,發動數萬民工除葑田,疏湖港,把挖起來的泥堆築了長堤,並建橋以暢通湖水,使西湖秀容重現,又可蓄水灌田。這條堆築的長堤,改善了環境,既為群眾帶來水利之益,又增添了西湖景色。後來形成了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的"蘇堤春曉" 。
  • 東坡肉正宗做法,手把手教你注意這3點,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其實東坡肉原本屬於的是浙菜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加入黃酒等調料煮製而成。蘇東坡被貶惠州後,十分想念蘇幫菜東坡肉,於是便按照當地人的做法,加入了陳皮和豆豉,使得東坡肉擁有了廣東的味道。廣東做法出來的東坡肉較傳統更加濃香,所以這種做法在惠州地區廣為流傳下來,故稱之為「東坡大肉」。
  • 這才是東坡肉最正宗做法:薄皮嫩肉色澤紅亮,酥爛香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其實是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東坡肉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肥而不膩,帶有酒香,十分美味。它和紅燒肉有相似之處,但是又不是紅燒肉。
  • 江浙名菜東坡肉,湯汁,瘦肉,肥肉,外皮,飯量大能吃5碗米飯!
    一道好吃的菜,東坡居士的美食遺產東坡肉 ,吃的時候學問很多,首先上菜很有講究,下面還用一個小瓷爐子託著,是怕肉涼了不好吃,用來加熱保溫用的。東坡肉為江浙一帶的名菜,在杭州更是發揮的淋漓盡致,聞名全國,早前蘇軾是到杭州做知州,太湖發大水,受害嚴重,蘇軾領導百姓抗洪勝利,百姓是送豬肉答謝,蘇軾做成了紅燒肉,分送給百姓,大家親切地把蘇軾送來的肉叫做「東坡肉」,從此紅遍全國,家喻戶曉。
  • 古代大吃貨蘇東坡"菜譜"首公開 東坡肉原是白水煮肉
    東坡肉(資料圖)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香糯而不膩口。但是古時的東坡肉也是這樣嗎?
  • 秘制東坡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酥爛而形不碎,太下飯了
    東坡肉東坡肉(滾肉、紅燒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原料:香蔥、冰糖、黃酒、老抽、醬油、五花肉、姜。
  • 美食菜譜東坡肉
  • 蘇東坡「菜譜」首次公開:東坡肉原是白水煮肉
    央廣網北京12月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東坡肉又名滾肉、紅燒肉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浙菜系,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菜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香糯而不膩口。但是古時的東坡肉也是這樣嗎?
  • 我家「拿手菜」︱香糯不膩口 ——東坡肉
    蘇東坡為「它」著迷並對這道菜百吃不膩它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
  • 【一城一味】福安謝氏東坡肉
    電話那邊大笑道:「你讓我佩服,半夜想吃東坡肉!?」。最後因她家不做宵夜而拉倒。於是,今天就想和大家分享下那半夜裡令人掛念的東坡肘子。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 國宴硬菜東坡肉,這樣做太好吃能就兩碗飯
    作為浙菜中的「硬菜」,東坡肉多次被選入最高規格的國宴,比如1949年開國第一宴和2016年杭州G20峰會都出現過東坡肉。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蘇東坡任職期間治理大水,為了款待工人,叫家人做肉菜,結果加水變成酒,誤打誤撞成了做成了這道香氣四溢的菜,後被世人命名為「東坡肉」,並成為後來的「東坡四珍」之一。
  • 杭 州 東 坡 肉 做 法
    東坡肉是杭州名菜,用豬肉燉製而成。其色、香、味俱佳,深受人們喜愛。慢火,少水,多酒,是製作這道菜的訣竅。一般是一塊約二寸許的方正形豬肉,一半為肥肉,一半為瘦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帶有酒香,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十分美味。
  • 最地道的東坡肉、最好吃的米飯、最誠意的午餐送到家!
    在臨沂,最地道的東坡肉終於出現了,精選金鑼五花冷鮮肉,嚴格按照傳統工藝,「東坡酒肉館」的老闆東坡親自下廚,秘制而成。東坡肉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澆汁於米飯上,更是香濃可口。
  • 東坡肉做法,大廚透露正宗東坡肉做法,入口香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真的是東坡居士蘇東坡發明的嗎?東坡肉的起源還得從北宋時期說起。東坡肉的前身是徐州回贈肉,與其它三種珍品共同稱之為「東坡四珍」。蘇軾推辭不脫,便召集下士將所有肉加工成熟之後回贈於百姓。百姓吃食之後都覺得酥香味美、肥而不膩,便將之稱為「回贈肉」,食工們品嘗蘇太守贈的紅燒肉,頓時都覺得不同尋常,都紛紛將其稱為「東坡肉」。以上就是東坡肉的起源。下面小編就將蘇太守正宗東坡肉的做法分享給大家,做出來的東坡肉入口香糯、肥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