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坡肉最正宗的做法,加上這兩個妙招,香糯不膩味醇汁濃

2020-12-19 咪蒙影視

最近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情,解不開心結,想做道東坡肉嘗嘗,畢竟我除了喜歡吃,還是喜歡吃。說到吃貨,不得不提蘇軾。我國古代著名吃貨蘇軾老先生最得意的作品除了為文壇留下大量詩詞佳作,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東坡肉「至今是我國的著名美食。作為杭幫菜的明星菜品,東坡肉香、糯、軟,肥而不膩,是上得了臺面的大菜,其實這道菜家常做也很簡單,同樣能把它做的既正宗又好吃、好看。

先準備下材料:2斤帶皮五花肉,醬油100ml,冰糖40g,黃酒500ml,八角茴香2顆就夠了。先將五花肉切成5釐米的正方體方塊,用滾水去除血沫洗淨後,綁十字。蘇軾發明這道菜的時候,不小心用稻草綁了十字,意外的發現肉裡面有別樣的清香,我們現在家裡很少有這個條件,一般都是用棉繩代替了。然後在陶瓷鍋裡加入醬油、冰糖、料酒、八角,注意這步不加水,和五花肉一起大火煮開。

大概大火煮,打開鍋用勺子撇去上面的浮沫之後,再轉微火燜煮2個小時,期間繼續加黃酒,不加水,並要注意下湯汁,小心不要燒乾黏底。中間可以打開幾次,繼續把湯裡面的油沫去掉、加黃酒。這樣大火、微火燜煮後,方才能達到東坡的「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的境界。最後將肉塊放入盤子裡,上面淋上剩餘在陶瓷鍋裡的湯汁,待蒸籠裡的水燒開後,上籠再蒸10分鐘,就能出鍋了!

做東坡肉有幾個注意事項不要忘記了。用滾水去除血沫後,一定要刮掉肉皮上的雜質和細毛,不僅吃得更加,還能使東坡肉的顏色更加鮮亮。正宗的東坡肉一定是蘇軾時代興起的綁繩子的,這步也不能省。東坡肉的做法要用黃酒一瓶,2個小時的燉煮中,黃酒的酒精會逐漸蒸發,黃酒特有的鮮香融入肉中,會形成了東坡肉獨有的肉香。

這點我剛開始做這道菜的時候,一個是圖省事,沒綁繩子,結果煮的肉最後都爛了,才明白古人的智慧綁繩子會讓肥瘦肉肥瘦相間,肉味更軟糯,一個是沒想加這麼多黃酒,怕酒味讓肉不好吃,最後都加的水,後來發現遠遠沒有全部加黃酒,肉的味道更加存粹,黃酒經過大火、小火、燜煮、蒸以後,顏色特別好看,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別提多好吃了,按照魚小廚的做法,招待親朋好友這道菜絕對長臉。

這就是當時蘇軾被貶斥以後,意外發明的美食,他還記錄下來了食譜,「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短短幾段字,寫了東坡肉做法的精髓。具體的做法上文中已經提到了。蘇軾是個很豁達樂觀的人,人生歷經幾次浮沉終不改初心,一個是真心為國為民著想,一個是安身立命樂觀豁達,正如這道東坡肉,肥瘦相間,一口下去,滿口的香糯,一點都不膩,湯汁就著米飯,知足常樂!

東坡肉至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杭幫菜的明星,各地根據各自的飲食文化發展出了不同版本的東坡肉,比如有的地方東坡肉步不十字,有的直接省去最後一步蒸肉,都說自己是最正宗的東坡肉。其實美食文化包容萬千,哪有這麼多正宗的,做的好吃,吃得開心,像蘇軾,活在當下,簡單點,豁達點,人生驚喜肯定就多一點。

相關焦點

  • 浙菜之東坡肉,皮薄肉嫩,味醇汁濃,酥糯而不膩口
    這道美食的名字就是東坡肉。東坡肉是江南地區一道比較傳統的特色菜餚,屬於浙菜系列。雖然大部分的菜餚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但是當我們去學習這道菜餚的時候,總會結合自己家鄉的地方特色,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口味去調整。因為只有適合自己和家人的口味才能夠讓這道美食更加受歡迎。真正傳統的東坡肉應該帶有甜味,但因為小生和家人都不太喜歡吃比較甜口的菜餚,所以稍微在配料上有一點改變。
  • 正宗東坡肉的做法你掌握了嗎?肥而不膩,只看顏色都令人垂涎欲滴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東坡肉,東坡肉大家日常生活中都有吃到過,它皮薄肉嫩,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不碎,香糯不膩,風味獨特,老幼皆宜,但是做法不是簡單的用醬油冰糖隨便煮半小時就出來的紅燒肉,而是正宗在上海杭州蘇州飯店裡才點得到的「東坡肉」。我們一般在家做東坡肉總是做不到那麼美味可口,因為這其中是有訣竅的。所以掌握對了方法,分分鐘你也可以搖身變成大廚。
  • 這才是東坡肉最正宗做法:薄皮嫩肉色澤紅亮,酥爛香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平時我們只聞其名,不見其形。東坡肉其實是以豬肉為主要食材,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
  • 這才是最正宗的蘇北風味東坡肉,又酥又爛不油膩,配飯太香了
    其中最有影響和代表性的也為社會所公認的有:魯、川、 粵、 閩、 蘇、 浙、湘、 徽等菜系,即被人們常說的中國「八大菜系」。一個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歷史與獨到的烹飪特色是分不開的。同時也受到這個地區的自然地理、氣候條件、資源特產、飲食習慣等影響。
  • 東坡肉正宗做法,手把手教你注意這3點,肥而不膩,瘦而不柴
    蘇東坡被貶惠州後,十分想念蘇幫菜東坡肉,於是便按照當地人的做法,加入了陳皮和豆豉,使得東坡肉擁有了廣東的味道。廣東做法出來的東坡肉較傳統更加濃香,所以這種做法在惠州地區廣為流傳下來,故稱之為「東坡大肉」。
  • 東坡肉這樣做,味醇汁濃、香糯而不膩口
    這東坡肉就是他的研究成果之一。成品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東坡肉選料很講究,要選擇皮豬肉為主要原料,豬肉要選擇肥瘦相間的,先焯水定型後再切方塊烹製,特點是使用紹興黃酒為主要燉煮材料,小火長時間慢燉,味道才地道。
  • 「東坡肉」和「紅燒肉」區別在哪?口感、味道區別大,弄明白再吃
    很多人認為:「東坡肉」和「紅燒肉」是一種美食,都將東坡肉和紅燒肉淪為一談。確實,不仔細琢磨,是很難分辨出哪是東坡肉,哪是紅燒肉?甚至有人吃了一輩子,也不知道。東坡肉和紅燒肉區別究竟在哪裡呢?
  • 我家「拿手菜」︱香糯不膩口 ——東坡肉
    蘇東坡為「它」著迷並對這道菜百吃不膩它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
  • 吃肉的最高境界,非「東坡肉」莫屬,燉肉的幾個訣竅告訴你
    不放一滴水,只用上好的醬油和紹興黃酒,調味只有冰糖和蔥姜,也不用一滴油,只讓五花肉自身的油脂去慢慢自浸自潤,卯足火候,燉出肉皮金紅油亮、入口軟糯即化、讓你吃了還想吃的極品紅燒肉!正宗東坡肉一般用砂鍋烹製,烹製過程非常簡單,只需要燉(或再用蒸)就可以了。
  • 「東坡肉」的做法,比紅燒肉還好吃,軟嫩微彈,好香
    「東坡肉」的做法,比紅燒肉還好吃,軟嫩微彈,好香!
  • 舌尖上的河樂水丨河臺東坡肉,聚餐筵席必備的這道家常菜餚,啖啖吃出家鄉味!
    小編今天繼續帶著各位遍尋「河樂水」美食一起去尋找家鄉那種熟悉的味道  東坡肉,是一道經典的傳統名菜,各地做法各有不同河臺的東坡肉在製作上加入了很多當地的特色元素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去河臺的三圍村嘗嘗這道當地人家的筵席中必不可少的菜餚吧這裡是河臺鎮三圍村,山清水秀、小橋流水,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
  • 東坡肉做法,大廚透露正宗東坡肉做法,入口香糯、肥而不膩
    東坡肉,真的是東坡居士蘇東坡發明的嗎?東坡肉的起源還得從北宋時期說起。東坡肉的前身是徐州回贈肉,與其它三種珍品共同稱之為「東坡四珍」。據傳,在北宋神宗十年秋,也就是1077年的秋天。連下七十餘天大水未退,黃河決口。徐州知州使蘇軾親自率全城民眾一起抗洪,才得以將洪水戰勝。百姓們為了感謝蘇東坡對民眾的貢獻,紛紛不約而同的殺豬宰羊,共同擔酒攜菜送至知州府感謝蘇軾。蘇軾推辭不脫,便召集下士將所有肉加工成熟之後回贈於百姓。
  • 杭州大廚揭曉東坡肉正宗做法,學習一下做出來的東坡肉肥而不膩
    一道色澤紅亮,味醇汁濃以燜蒸而成的著名浙江葷菜是什麼菜呢?沒錯,那就是著名的東坡肉啦。在我們的印象中蘇東坡蘇軾是一個著名的詩人,唐宋八大家之一,提筆之間就能寫出一首好詩呀。可蘇東坡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美食家,蘇東坡不單單是詩人,在吃上也很是講究,是一個地地道道的美食家,而說到蘇東坡最喜歡的就是紅燒肉啦,並且自己還對自己烹飪的方法作出一句詞——"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由這句詞可以看出蘇東坡還是很懂生活的嘛。然而說到東坡肉,這道菜並不是蘇東坡自己創作而來的。
  • 南方美食東坡肉,皮薄肉嫩,香糯不膩
    大家好,我是美食巧手,愛生活,愛分享,喜歡為家人洗手作羹湯,喜歡分享自己會做的美食,每天我都會以視頻或文章的形式給大家分享美食,分享烹飪技巧和烘焙技術,今天給大家分享家庭版東坡肉的做法。關於東坡肉的傳說:相傳蘇東坡在杭州做官時,替老百姓做了一件好事,這件好事就是治理西湖。西湖治理好了,就會風調雨順,迎來豐收年。
  • 杭州師傅教你製作正宗的東坡肉,軟嫩鹹甜,看一眼就忍不住流口水
    東坡肉大家都知道吧,它皮薄肉嫩,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不碎,香糯不膩,風味獨特,老幼皆宜,但是我們一般只做東坡肉總是做不到那麼美味,這其中是有訣竅的,下面教你怎麼製作東坡肉。一、正宗東坡肉食材:豬五花肋肉1500克 蔥100克 白塘100克 紹酒250克 姜塊(拍松)50克 醬油150克製作工藝:1、鍋上火注入開水放入蔥姜煮5分鐘,下入大塊的五花肉煮熟2、砂鍋內放入八角鋪好香蔥和大蔥
  • 最有文人氣息的一道美食,軟糯宜口的東坡肉,你確定不來一份?
    都說古代的詩人不食人間煙火,其實這是一種比較片面的觀點,是人都會沾染上煙火氣息,而古代的詩人,之所以有如此好的創作靈感,完全就是從生活中感悟出來的。正如我們現在吃的東坡肉,是大詩人蘇東坡研製出來的。那時候的蘇東坡正在杭州當官,不料當地突大水,眼看著百姓們要身陷水深火熱之中,這時候蘇東坡聯合官兵與村民一起修建堤壩,成功堵住了泛濫的河水。
  • 都知道東坡肉為何叫東坡肉,但它為何要綁繩子?廚師:不綁不行啊
    他寫了很多的菜譜,什麼《東坡羹頌》《煮魚法》,還有《豬肉頌》東坡肉就是出自這篇《豬肉頌》。這官職沒什麼權利,所以蘇東坡平時還是很閒的,經常自己煮飯吃。東坡肉瘦而不柴,肥而不膩,色澤,因其口感味醇汁濃,酥香軟爛,深受人們喜愛。煮東坡肉的時候要用砂鍋,這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你知道東坡肉上為甚要綁繩子呢?綁根繩子,吃起來非常的麻煩,不綁不行嗎?
  • 家常版炸醬麵,牢記3個小妙招,醬香濃鬱入味好吃,爽口不膩味
    導語:做炸醬麵時,記住3個要點,醬香濃鬱入味解饞,連吃2碗也不膩麵條作為老百姓日常飲食中的重要主食之一,它可以搭配多種食材,做成各種各樣美味的食物,炸醬麵、豆角燜面、茄子肉末澆面等等都是很經典的做法,人們完全可以多學習幾種不同做法,換著花樣做給家人吃
  • 國宴硬菜東坡肉,這樣做太好吃能就兩碗飯
    說到紅燒肉,不得不提東坡肉。作為浙菜中的「硬菜」,東坡肉多次被選入最高規格的國宴,比如1949年開國第一宴和2016年杭州G20峰會都出現過東坡肉。東坡肉相傳為北宋詩人蘇東坡所創。蘇東坡任職期間治理大水,為了款待工人,叫家人做肉菜,結果加水變成酒,誤打誤撞成了做成了這道香氣四溢的菜,後被世人命名為「東坡肉」,並成為後來的「東坡四珍」之一。
  • 美食東坡肉,關於它的典故,以及正宗的做法,你可能真的不知道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道南方的經典菜品,東坡肉,關於它的典故以及最正宗的做法,你可能真的不知道。事後,老百姓為了表示感謝,送來很多豬肉,蘇東坡推辭不掉,遂命手下人將這些肉做成了紅燒肉,然後回贈給老百姓,因此東坡肉也叫「回贈肉」。再後來,這道菜在徐州慢慢流行開來,也成為了徐州當地的一道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