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宜昌這樣做!

2020-12-25 澎湃新聞

食品藥品安全事關人民群眾

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是一項重要民生工作

12月22日上午,「2020年宜昌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新聞發布會在三峽日報社10樓新聞發布中心舉行,現場介紹2020年宜昌市食品藥品安全工作情況。

發布會現場

●發布人

王貴際 宜昌市市場監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劉 勇 宜昌市市場監管局食藥協調科科長

李 劭 宜昌市市場監管局藥品科科長

官文靖 宜昌市市場監管局餐飲科科長

●主持人

杜玉婷 宜昌市委宣傳部新聞發布和對外宣傳科科長

食品安全監督抽檢。

宜昌市

2017年6月被國務院食安辦命名表彰為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宜都市

被農業農村部分別命名為第一批和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連續5年在省食藥安委組織的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考核中位居同等市州第一;在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組織的2019年度食品和藥品安全滿意度測評中,得分雙雙位居全省第一。

秭歸縣、興山縣、遠安縣

被省政府命名為第二批食品安全示範縣

夷陵區

被命名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一起來看宜昌如何

牢牢守住食品藥品安全防線

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堅持黨政同責,築牢治理根基

宜昌市目標辦制定食品藥品安全考核評價方案,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綜合目標考評體系,考核權重佔比3%。

市紀委監委聚焦部門職責,督促派出機構加強所駐部門食品安全監督工作;

市委組織部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黨政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內容;

市委宣傳部將食品藥品安全納入文明創建內容,納入宣傳教育和輿情監測的重點;

市委政法委把食品藥品安全作為爭創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的工作內容;

市食藥安委印發了《宜昌市農村(社區)「兩委」組織食品藥品安全工作職責》,打通了社會治理的最後一公裡。

宜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陸城監管所執法人員在藥店進行監督檢查。

堅持全程管控,提高保障水平

加強源頭治理

在全市所有97個鄉鎮推行農藥經營處方制,經營門店覆蓋率達到95%;

建立農業標準化示範基地255個,現有有效「兩品一標」產品數量達到279件,位居全省前列;

加強禁食野生動物管理,清理野生動物養殖戶51家。

對27家生豬屠宰場實施飛行檢查,取締私屠濫宰窩點2個。

加強過程管控

開展糧食品質測報605批次。全市新建、改造菜市場18萬平方米,在50家菜市場建立肉菜追溯系統和快檢室。城管委和市場監管部門聯合集中整治經營秩序16次,整治出店經營、佔道經營等問題800餘個。

加強行業管理

教育部門啟動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文旅部門在「與愛同行、惠遊湖北」活動中督導文旅企業食品安全工作,民政部門聘請第三方機構排查福利機構食品安全風險。

堅持嚴懲重處,加大整治力度

開展小作坊提升行動。幫扶指導食品加工小作坊提升衛生條件,整改達標2865家,達到小作坊總數的97%,徹底改變了小作坊「髒亂差」的局面。

開展農村食品安全治理行動。全面整治農村地區經營假冒、三無、過期食品的行為,抽檢食品1811批次,取締3家,立案查處25件。

開展長江禁漁行動。檢查水產經營戶1.7萬家,清理9處長江魚餐飲集中區,整改招牌、菜單3806塊(份),立案10起,移送案件線索7件。

開展單項產品治理行動。開展茶葉、果蠟和保健食品等十餘類產品專項治理,督促指導企業落實主體責任,抽檢食品樣品876批次,責令整改78家,立案11起,取締窩點2個。

開展藥品銷售整治行動。整治中藥飲片和二類精神藥物銷售、網際網路售藥行為,抽檢藥品30批次,責令改正26家,立案2起。

打擊食藥違法犯罪行為。市場監管部門查辦食藥案件554件,罰沒入庫363萬元。公安機關偵辦食藥案件54件,涉案金額過億元,搗毀窩點37處,抓獲嫌疑人170人,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批示肯定。

宜昌市市場監管管理局執法人員對特殊配餐單位桃花嶺飯店進行食品安全檢查。

堅持智慧監管,提升支撐能力

加強檢驗檢測平臺建設。劃撥土地46畝,投資2.1億元的三峽公共檢驗檢測中心一期工程全面完工,我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能力大幅提升,新建成省級紅茶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

加強食品藥品質量抽檢。超額完成食品安全監督抽檢千人4份的工作目標,全市抽檢食品、食用農產品共計18500多批次,合格率98.1%。市場監管部門抽檢藥品507批次,合格率97.6%,合格率水平穩步提高。

加強食品安全標準建設。對酵母、調味品、罐頭、特殊膳食等4類13種具有宜昌地域特色的食品標準進行調查摸底、宣貫培訓、跟蹤指導,並向上級提出修改意見。

加強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完成550份樣品中化學汙染物、致病微生物項目共2380項參數的風險監測任務,為確定重點監管產品提供了依據。

三峽大學食品安全智能檢測中心全面升級完成並投入使用。

堅持改革創新,釋放發展活力

簡化行政審批手續

精簡資料、優化流程,對食品藥品經營單位承諾符合許可條件的,按照「告知承諾、先證後核、證照同步、一天辦結」的要求當場許可。

扶持企業轉產防護用品

扶持8家企業轉產,幫助優化生產工藝、加強衛生管控,協助辦理產品註冊和生產許可。

指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

全市共有13個品種通過一致性評價,佔全省50%。

加強生物醫藥產業招商

生物醫藥專班籤約項目36個,協議投資79.6億元。已開工項目11個,協議投資8億元。

2019年11月8日,2019仿製藥發展論壇(湖北·宜昌)企業家論壇在桃花嶺隆重舉行。

堅持疫情防控,降低安全風險

加強冷鏈食品安全監管

成立分管副市長任組長的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組,建立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制度,集中監管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逢進必檢。

深入開展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嚴格落實「六專」(專門區域、專職人員、專項通道、專班檢測、專管臺帳、專業消殺)和「四全」(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工作要求,加大日常監管力度。依據上級預警信息進行全面清查,各類排查產品核酸檢測均為陰性,市民可放心食用。

規範農貿市場經營活動

制定農貿市場管理「十大規範」和防控指引,督促落實防控主體責任,指導開展消殺累計685萬平方米,整改防控問題2600餘個,剛性落實無屠宰活禽、無銷售野生動物的要求。

推進「三推一禁」工作

市文明辦和食安辦聯合開展「推行公筷公勺制、餐前洗手制、明廚亮灶制和禁食野生動物」專項行動。8000家餐飲單位公開承諾,創建示範店1000家。機關食堂、託老機構食堂等六個領域實現明廚亮灶建設全覆蓋。

開展零售藥店多點觸發監測工作

發揮零售藥店「哨點」作用,嚴格落實感冒、止咳和退燒藥物的實名銷售和信息上傳制度。全市藥店累計銷售三類藥物37.8萬人次,銷售數量無異常波動。

12月11日,宜昌首張「鄂冷鏈」溯源碼出爐」。

如何保障就餐安全、群眾用藥安全?

宜昌進口冷鏈食品安全嗎?

看看現場解答

↓↓↓

問題1:宜昌如何抓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全域創建工作?

答:2012年,宜昌在全省率先提出開展食品安全放心城市創建,2013年,宜昌市委、市政府自我加壓,提出創建全國最佳食品安全放心城市新的更高目標,2014年,宜昌被確定全國首批國家食品安全創建試點城市。宜昌市全面凝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圍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認真落實「四個最嚴」和「四有兩責」,堅持責任治理、科學治理、精準治理、社會治理「四輪驅動」,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保障水平顯著提升。

2017年6月,宜昌被國務院食安辦命名為國家首批食品安全示範城市,但我們依然清醒地認識到宜昌的食品安全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不可掉以輕心,必須下大功夫,花大氣力,必須進一步鞏固深化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成果,把全域創建工作抓緊抓實抓細抓好。市委市政府指出:「深化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成果,推動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向縣市延伸」,明確要求食品安全要實行全域創建,建設以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為引領的食品安全城市群,「全面推進四級聯創,推進市、縣、鄉鎮(街道)、村(社區)四級示範創建活動,形成部門共創、全城同創工作格局」。

2018年底,宜都、枝江、當陽、夷陵區通過不懈的努力,被省政府命名表彰為首批食品安全示範縣。秭歸、遠安、興山通過不斷的夯實食品安全責任,加強監管能力建設、強化全過程全鏈條管控、加大執法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工作水平大幅提升,三地居民食品安全滿意度均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今年高分通過了省食安辦組織的考核驗收,被省政府命名表彰為第二批食品安全示範縣。目前,長陽和五峯縣經過精心準備,已經向省食安辦提交了第三批的創建申請,再經過兩年的努力,我們宜昌將實現全域創建的宏偉目標,打造食品安全的宜昌高度,形成食品安全的宜昌標準,作出食品安全的宜昌貢獻。

△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

問題2:宜昌被列入「中國美食之都」名錄,宜昌如何保障就餐安全?

答:宜昌市餐飲食品安全特色工作首推「明廚亮灶」建設。通過持續不斷開展「明廚亮灶」建設工程,促進餐飲企業提檔升級、引導餐飲企業強化落實主體責任,充分尊重消費者餐飲知情權和參與權。「明廚亮灶」創建活動,打破了「廚房重地,閒人免進」的潛規則,將廚房以視頻式、透明式、開放式和網絡式等形式,展示在消費者面前,做到透明消費、滿意消費。我們組織行業協會開展「最佳陽光廚房」評選活動,讓市民人人參與「陽光廚房」建設,人人共享「陽光廚房」建設成果,打造「安全、可視」的餐飲食品安全。如今,「陽光廚房」建設已成為宜昌市餐飲業提檔升級的一個顯著性標誌。今年,全市機關食堂、託老機構、星級酒店、旅遊景區餐飲單位、大中型餐飲企業、中央廚房六個領域「明廚亮灶」覆蓋率將達到100%,實現「六個全覆蓋」。宜昌全市共有餐飲單位2.44萬家,已經建成「陽光廚房」1.4萬家,佔比60%。其中,學校幼兒園食堂850家全部建成「陽光廚房」,在全省率先達到100%的覆蓋率。現在,全市機關食堂率先掀起了創建4D食堂的熱潮,即整理到位、責任到位、培訓到位、執行到位的四個到位現場管理體系,使服務過程更加精細準確,從而精準提高服務質量、保障安全生產、降低成本費用。

今年,我們在全市餐飲行業開展推行公筷公勺制、推行餐前洗手制、推行明廚亮灶制、禁食野生動物等「三推一禁」專項行動,促進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生活方式。目前,全市「三推一禁」工作推行情況良好,各大餐飲單位都可以看到我們的宣傳展板,我們市場監管人員也定期會對餐飲單位進行監督檢查,在宜昌您可以放心在外就餐,同時,我們也提醒大家: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線、常通風、分餐制 。

△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

問題3:宜昌市藥品零售和使用環節質量安全狀況如何?群眾用藥安全有保障嗎?

答:2020年在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市場監管部門貫徹實施新頒布的《藥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按照國家、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的統一部署安排,以保障群眾用藥安全有效為目標,積極組織開展藥品安全常規監督檢查和專項整治,加大疫苗質量安全監管力度,依法處置和規範藥品經營行為,及時消除藥品安全隱患,全年未發生重大藥品安全事故,也未發生因藥品質量問題而導致嚴重不良社會影響的重大事件。

2020年我市組織開展了全市場藥品抽查檢驗工作,全年共安排完成藥品抽檢417個品種637批次,其中化學藥品297批次,中成藥251批次,中藥飲片89批次。三峽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按照現行質量標準進行了全項或部分關鍵性安全項目檢驗,共檢出9個品種11批次不合格,總合格率為98.27%。按抽樣品種類別,其中化學藥品全部合格,中成藥1個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0.4%,中藥飲片10批次不合格,不合格率11.2%;按被抽樣單位性質分類,生產單位抽檢13批次,全部合格;經營單位抽檢273批次,不合格7批次,不合格率2.56%;使用單位抽檢351批次,不合格4批次,不合格率1.14%。同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藥品依法進行了調查處置,有力打擊了違法經營行為,進一步規範了市場經營秩序。

藥品抽檢結果表明,我市藥品市場抽檢不合格率水平較低,疫苗、生物製品、化學藥品、抗生素藥品等群眾基本用藥及常用藥品抽檢全部合格,中成藥僅1批次不合格,中藥飲片不合格率水平偏高,藥品零售環節不合格水平較使用環節偏高。總體來講,全市藥品質量狀況總體安全可靠有保障,可以充分滿足群眾用藥安全有效需求。2021年,市場監管部門將把中藥飲片和藥品零售環節做為監管的重點品種和重點領域,有的放矢,加強監管,進一步提升藥品質量安全水平,保障全市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

△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

問題4:近期,國內部分省份在進口冷鏈的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宜昌的進口冷鏈食品安全嗎?

答:為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風險,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根據國家、省、市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市場監管部門強化「五項」工作舉措紮實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

一是強化日常監管。加大對涉及進口冷鏈食品的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食品生產企業、餐飲服務單位、大型商超監管力度,建立重點監管工作檯帳,督促商戶公示「一單兩證」(海關通關單、入境貨物檢驗檢疫證明、核酸檢測證明、消毒證明),讓消費者放心消費。未取得「一單兩證」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採購、不準銷售。

二是強化常態化風險排查排查採樣檢測力度。市場監管部門會同衛健部門對批發市場、農貿市場、冷庫、冷鏈車、商超、餐飲服務單位等重點場所冷鏈食品,每天抽檢90份樣本,累計抽檢環境和生物樣本3.7萬份,從業人員樣本1.3萬份,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全為陰性。

三是強化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大市場巡查的頻次和力度,倒逼企業落實疫情防控主體責任。督促進口冷鏈食品運輸、貯存、加工、銷售單位建立進貨臺帳和銷售臺帳。督促企業對進口冷鏈食品落實「六專」(專職人員、專門區域、專班檢測、專項通道、專管臺帳、專業消殺)要求,不得與其他食品混合銷售。達不到「六專"要求的,不得從事進口冷鏈食品經營。督促直接接觸冷凍冷藏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每7天一檢測新冠病毒核酸,已完成第五輪檢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四是實施集中監管倉監管。我市在宜昌市城區設立1個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設在夷陵區三峽銀嶺冷鏈公司),宜都等各縣(市)設立8個集中監管倉,最大限度阻斷疫情傳播風險。凡是進入宜昌市的進口冷鏈食品,在儲存、加工、銷售前須就近進入集中監管倉,與進口冷鏈食品同車混運的國內冷凍食品,視同進口冷凍食品必須進入集中監管倉,實行採樣全覆蓋、樣本全檢測、包裝全消殺、商品全追溯。進倉食品經查驗「一單兩證」、外包裝消毒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合格後憑集中監管倉的《出倉證明》方可投放市場。

五是推進追溯碼應用。全面推行「鄂冷鏈」平臺食品追溯碼,為進口冷鏈食品配備「電子身份證」, 實現進口冷鏈食品從進入湖北首站到消費端全鏈條最小包裝的流通環節全流程精準追溯。銷售產品賦二維碼銷售,消費者通過手機掃碼,可看到產品信息、檢疫單證、消殺記錄、物流情況,實現全程追溯,做到進口冷鏈食品來源可查、過程可控、去向可追、責任可究。

△ 上下滑動查看全文 ▽

來源丨宜昌發布

記者丨周楊 通訊員丨李夢祥

攝影丨吳延

編輯丨好兒 編審丨翟婷婷

轉載須註明來源



原標題:《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宜昌這樣做!》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漢中這樣做......
    「雙節」期間漢中市加強食品安全監管為遊客「舌尖上」的安全保駕護航10月6日,在桔園景區桔鄉美食匯活動現場,記者看到各展位上遊客雲集,長桌爆棚今年柑桔旅遊文化月期間,城固縣精心挑選組織20家餐飲商戶參與桔鄉美食匯活動,匯集城固特色美食80多種,商戶現場製作、聚集銷售,展示城固特色、傳統小吃美食,讓遊客賞神奇桔鄉美景後,就能享受到「舌尖上的城固」美味。菜品以簡易餐盒、小份平價、優質便民為主導,倡導勤儉節約,光碟行動,堅決杜絕餐飲浪費。
  • 無氟防油紙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對食品安全的考量,紙質包裝已經越來越廣泛地應用在食品包裝領域 。這一報導再次引發了人們對食品包裝安全的關注。如何保障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也向食品包裝相關企業提出了挑戰。紅塔仁恆始終認為努力為社會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是中央企業必須盡到的責任,而且要為全社會企業作出表率。針對食品包裝安全性的挑戰,經過研發人員的不懈努力,紅塔仁恆成功生產出不含氟碳化合物的防油紙。
  •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2020-12-22 10:19:50   來源:阜陽日報
  • 鐘山區市場監管局大灣分局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鐘山區市場監管局大灣分局守護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發布時間:2020-06-10 12:09:07      來源:六盤水日報   近日,鐘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大灣分局對轄區部分幼兒園和小學開展學校園食品安全檢查工作
  • 楊光榮: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 堅決守護好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據阜陽日報報導 12月21日,安徽省副省長、阜陽市委書記楊光榮深入阜陽瑤海農產品市場及部分冷鏈物流企業、食品生產企業、農產品檢疫檢測中心,實地調研阜陽市食品安全工作。他強調,要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56秒|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東營區開展節前食品安全檢查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23日訊 在國慶中秋到來之際,東營市東營區市場監管部門集中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保障食品安全,守護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今年與以往不同的是,抽檢人員現場利用移動終端,通過國家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系統,就可以現場錄入和檢索抽檢信息,提高抽檢效率。
  • 四川綿竹市開展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檢查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舌尖上的安全」更是牽動著每一位市民的心。連日來,綿竹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應急指揮部和食安委以「明察暗訪+專項整治」模式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綿竹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採取不打招呼、實地查看的形式,突擊檢查了企業食堂、醫院食堂、建設工地臨時就餐點、機關食堂等食品生產加工一線,聚焦各行業食品安全。
  • 切實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本報訊(記者徐展新)11日上午,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召開專題學習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食品安全的重要論述,研究我市推進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具體措施。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主持會議。餘紅藝、宋越舜等出席會議。
  •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河南20家知名餐飲老闆聯合承諾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李鳳虎  5月13日下午,「河南省重點餐飲企業食材安全提升工程誓師大會」在鄭州召開。旨在加強行業自律,推動河南餐飲業健康發展,守護廣大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  食材安全是目前餐飲行業面臨的一個大問題,在人們的餐桌上,也不乏健康「隱患」,消費者應該如何辨別食材的優劣?阿五黃河大鯉魚品牌總監申強現場講解了阿五黃河大鯉魚食材安全升級之路,從生態鯉魚,到0添加麵粉、非轉基因大豆油、有機大米,再到一個香菇、冬筍等等,細到一滴水要經過四級過濾,每一道食材都經歷若干監控流程,保證餐桌上每道菜品的安全。
  • 周寧檢察:自動售貨機「持證上崗」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自動售貨機裡面的食品是否安全? 對自動售貨機的監管是否到位? 近日,在周寧縣城區範圍內的自動售貨機上均公示了食品經營許可證、營業執照和投訴電話等信息,讓自助售貨機「持證上崗」。而這一變化的起因,還要從一份磋商意見書說起。 2
  • 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舌尖美好「食光」
    保障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舌尖美好「食光」 2020-12-15 22: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榆中餐飲推公筷公勺 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為高質量完成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的雙創任務,持續助推「品質榆中」建設,不斷提升全縣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保障社會公眾飲食消費安全,榆中縣啟動餐飲消費「公筷公勺·健康分餐」行動,營造「食全食美、如蘭之州」的食品安全環境,彰顯文明城市形象。
  • 元祖打造食品追溯體系,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備受矚目的焦點。現如今市場假冒偽劣現象嚴重,各種劣質產品層出不窮,各類食品安全事件也是頻頻發生,給食品行業帶來了不容忽視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切實做好食品安全,守護「舌尖上的安全」,很多企業都採取了定製食品追溯系統的方式,把食品的生產全程記錄到二維碼防偽標籤之中。
  • 檢徽閃耀守護「舌尖上的興化」
    為了守護「舌尖上的興化」,江蘇省興化市檢察院立足檢察職能,圍繞市委「打造千億級健康食品產業集群」中心工作,開展「食藥安全·興檢守護」專項行動。辦理的姚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提起公訴後,興化市檢察院一併提起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法院當庭宣判,判處被告人姚某有期徒刑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萬五千元;交付賠償款人民幣六萬元,在媒體上公開道歉。該案系江蘇泰州地區判決的首例食品領域公益訴訟案,對興化滷製品行業的健康良性發展有著重要的引導意義。
  • 《舌尖上的安全》西南地區啟動大會在四川達州召開
    原標題:《舌尖上的安全》西南地區啟動大會在四川達州召開9月9日新華網和《中國食品》共同主辦的國家重點科普項目——《舌尖上的安全·國家榮譽·中國好食品》西南四省啟動大會在四川省達州高望都賓館召開。大會主題:淨化食品安全生態環境,聚焦校園和餐桌食品安全。
  • 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餐有料] 餐飲人身邊有溫度的媒體第277期2020年3月10日 | 農曆二月十七| 星期二1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守護舌尖上的安全為防止食源性疾病傳播,進一步守護消費者健康,北京烹飪協會、北京市餐飲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推行公筷公勺共建文明餐桌倡議書
  • 新疆焉耆縣:守護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入冬以來,生鮮水產、冷凍海鮮食品安全問題受到社會關注,該縣紀委監委圍繞生鮮食品的溯源、存儲、加工、銷售等環節,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督促相關部門嚴格落實落細疫情防控及食品安全監管職責。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安全不僅關系著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更是事關經濟健康發展與社會和諧穩定。
  • 蘇福記一廚師向炒菜鍋吐口水成熱議話題 「舌尖上的安全」如何守護...
    雖然目前涉事餐廳已經被責令停業整頓,但該事件著實觸動了大眾對食品安全的敏感神經,「舌尖上的安全」到底該如何守護更發人深思。與已經停業的蘇福記餐廳緊鄰的一家火鍋店負責人李娜稱,受疫情影響,今年餐飲行業的業績明顯下滑,為了在逆境中能夠留住消費者的胃,店內在營銷策略上也做了調整,特別是對於產品的品質進行了全面提升,採購上等食材且做到不漲價,同時店內的各項服務也提高了標準。
  • 臨沂市莒南縣嚴把「五關」守護復學師生舌尖上的安全
    為全力做好疫情防控下師生的生命健康和用餐安全,莒南縣精心制定預案,從源頭到出口,精準防控,嚴把「五關」,牢牢守護復學師生舌尖上的安全。一是嚴把上崗培訓關。嚴格核驗學校食堂人員身份,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後再進校。
  • 垃圾綠色分類 守護健康宜昌
    垃圾綠色分類 守護健康宜昌 2020-11-25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