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弗所古城可以說是土耳其最著名的古代遺址。這座位於愛琴海邊的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古城,常常被西方人拿來與龐貝古城相提並論,但其實,無論在城市規模,還是在歷史厚度方面,龐貝都難以望其項背。
關於古城的歷史和傳說
關於以弗所古城的建立,有這樣一個傳說:公元前10世紀,多利安人入侵雅典,迫使雅典愛奧尼亞王子安德羅克勒斯尋求一個更加安全的住所,於是這位王子去詢問先知德爾菲。先知預言說:「魚、火和野豬將會帶領你建立一座新的愛奧尼亞之城。」
於是,安德羅克勒斯帶著他的船員們穿越愛琴海,來到安納託利亞。王子在海灘歇息的時候,海員們在一旁捕魚熬湯,可是捕上來的魚不肯乖乖地待在鍋裡,它們跳來跳去,掀翻了鍋,壓塌了煤堆。坍塌的煤堆引起了大火,點燃了附近的森林,濃煙之下,森林中跑出一頭野豬。安德羅克勒斯看到眼前的景象,想起了先知的預言,於是決定就在這個地方建立以弗所城。
以弗所在公元前334年被亞歷山大大帝納入希臘帝國的版圖。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這座城市陷入了一段抵禦外侵的混戰時期,直到公元前133年,它歸併羅馬王朝,亂世才得以終結。
在羅馬人的統治下,以弗所成為小亞細亞的首府,人口增長到25萬人,無數移民、商人接踵而來。同時,以弗所也吸引了基督教徒的定居,其中包括使徒聖約翰,傳說他與聖母瑪利亞都定居於此,並在此書寫了福音書。另一個使徒聖保羅也曾在此居住過3年。
古希臘還是古羅馬
立柱和拱門都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常見的建築元素,在以弗所古城中可以看到許多立柱和拱門,然而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在建築風格上又有所不同。古希臘人建造的立柱更加豪華,石柱上會雕刻出螺旋向上的花紋,古羅馬人的立柱則比較光滑,平實樸素。古希臘人的拱門更加講究協調性和平衡感,古羅馬人則更注重於實用性,他們的拱門多用石灰砂漿來建造。兩種不同風格的立柱和拱門在這裡共存,分布於遺址各處。
阿爾忒彌斯神廟
以弗所古城阿爾忒彌斯神廟曾經是世界最輝煌的建築,被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其建築規模與精緻程度讓希臘的雅典娜神殿也黯然失色。神廟的最初建造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550年利底亞國王克羅伊芳斯重建了神廟並且讓它聲名遠揚。可是一千多年來,這個神廟幾次被洪水和戰爭摧毀,又幾次被重建,直到最後被徹底摧毀。阿爾忒彌斯神廟原本有127根柱子,現在只剩下一根複製的柱子,當時的輝煌和壯觀已經煙消雲散。
庫瑞忒斯大道
庫瑞忒斯大道是以弗所主要的街道,周圍環繞著精美的雕像和雄偉的建築。漫步在這條大街上,古代以弗所人的日常生活躍然眼前,道路兩旁成排的香料店、絲綢店與雜物似乎歷歷在目,可以想像出店鋪老闆迎來送往、店裡生意興隆的樣子。
街道上的大理石鋪設得十分混雜,這是幾千年來多次翻新修復的結果。許多石板已經不在原本的位置上。我們能發現有些石板上刻著極小的希臘字母,這是古代築路工人的籤名。工人們通過這些籤名標記他們負責的路段,來計算工作量以獲取報酬。為了防止走在上面的行人滑倒,光滑的大理石地面鑿刻出圓形或者直線型的凹槽。沿街一些建築的牆壁上,可以看到零散的橢圓形凹槽,這是古以弗所人放置油燈的地方。在沒有電的時代,人們在天黑的時候就會點燃油燈,照亮整個街道。
塞爾蘇斯圖書館
以弗所遺址中最奪目的當屬塞爾蘇斯圖書館,位於庫瑞忒斯大道末端,它原本是羅馬亞細亞行省著名省長尤利烏斯·塞爾蘇斯的陵墓。省長的兒子安奎拉·塞爾蘇斯繼任後,為紀念父親,在陵墓上修建了這座華美的圖書館。公元270年,圖書館在大地震中被摧毀,我們現在所見的圖書館立面是仿照原樣重建的,原本有8座塑像分上下兩層排列,如今上層塑像已不復存在,下層4座女神像分別代表善良、思想、知識與智慧。
塞爾蘇斯圖書館的藏書在最鼎盛時達到1.2萬卷,規模僅次於貝加蒙圖書館,是拜佔庭時代世界三大圖書館之一。雖然只是一個正立面的局部建築,但它恢宏的氣勢、精湛的藝術以及強烈的美感仍然讓人窒息,它也因此成為土耳其20元紙幣上的圖案。
世界上最早的衝水廁所
以弗所古城不僅有完善的供水系統和下水管道網,而且還有著令人稱奇的男用公共廁所。2000年前的古羅馬人已經發明了坐便馬桶。他們沿著牆邊鋪上一排大理石,大理石上刻出一個個規則的圓洞,貴族們就坐在圓洞上面方便。大理石板下面用石頭砌成了溝渠,有兩三米深。有流動的水經常衝刷,據說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衝水馬桶。
公廁牆壁內嵌著瓦釉的水管,裡面灌輸的熱水保證了衛生間內部的溫度,很像我們今天使用的暖氣。古羅馬貴族們為了避免接觸冰涼的石板,在如廁之前,先讓奴隸把石板坐熱了之後,自己再去「享用」。
廁所裡共有幾十個「座位」,一個挨著一個,沒有獨立的隔間,古羅馬的貴族顯然有著與現代人不同的隱私觀,他們可以彼此緊挨著坐在馬桶上,談論生意、時政和女人。
在廁所的地面上有大理石鑿出的弧形水槽,裡面流淌著乾淨的水,這是供事後清洗用的。廁所中央有兩個裝滿水的池子,裡面放著很多小木棍,木棍一頭是海綿一樣的「衛生紙」,另外一頭是留給人握著的把手。坐在馬桶上的人彎腰前伸,拿起一個「衛生棍」,在水槽裡蘸了水,順著馬桶前面的小洞口伸到後面,擦乾淨之後再把海綿扔進下面的水溝裡。
公共廁所是收費的,而且只有貴族才能使用。古羅馬的貴族們儘管可以在家裡上廁所,但他們仍然熱衷於使用公共廁所,有些人甚至願意繳納會費,為了獲得一個專屬「座位」。
以弗所古城經歷了4次地震和3次火災,大部分古城已被毀壞,現在看到的只是城市的極少一部分。現在,經過近150年的發掘,以弗所成為歐洲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文明大都市,而這座城市82%的部分仍然深埋於地下,等待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