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他們造出中國的核潛艇,沒用一個進口零件。據央視報導,為了紀念中國首艘核潛艇下水50周年,央視推出了系列節目,根據節目介紹,在1970年12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首艘核潛艇下水。這是中國人依靠自己的力量造出的第一艘核潛艇,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第5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中國的核潛艇成功擊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威脅、核訛詐、核封鎖。這背後,隱藏著科學家幾代人的奮鬥,也隱藏著中國發展核潛艇的決心。
早在1956年,彭士祿留學蘇聯即將畢業,在莫斯科動力學院核動力專業進修深造,正逢陳賡大將訪問蘇聯。陳賡對他說:「中央決定選派一批優秀留學生進行原子能核動力專業的研究,你願意嗎?」「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彭士祿毫不猶豫地回答。從那一刻起,彭士祿就與共和國的核事業緊緊連在了一起。
到1958年的年底,中國組建了核動力潛艇工程項目,開始進行核動力裝置的預研。此時的中國技術基礎極為薄弱,連研製普通的常規動力裝置都很費勁,更不用說研製核潛艇動力裝置了。當時沒有計算機,甚至使用手搖計算器,靠拉計算尺、打算盤。
由於工業基礎的薄弱,自身技術儲備不足,中國的核潛艇研究工作進展緩慢,舉步維艱。直至1968年才開始建造第一艘核潛艇,艇上的核反應堆到1970年才完成全功率陸上試車。1970年8月30日,核潛艇陸上模式堆實現了「滿功率」運行。之後僅僅四個月,在1970年12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艘核潛艇成功下水。
中國的第一代攻擊核潛艇的正式型號名稱應該是「09I」型核潛艇,後面是羅馬數字「I」,而不是阿拉伯數字的1。第一代彈道飛彈核潛艇的型號名稱為「09Ⅱ」型,後面是羅馬數字Ⅱ,而不是阿拉伯數字2。同理,第二代攻擊核潛艇的正式型號是「09III」,當然,口語和非正式可稱呼093和094。
假如,沒有毛主席當初說的那句「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假如,如果沒有中國堅定發展核潛艇的巨大決心和資源傾斜,中國真的永遠都搞不定核潛艇。
根據官方資料《中國艦艇工業歷史資料叢書核潛艇史料集》顯示,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我國研製和建造091型攻擊核潛艇的單艇綜合造價約為2億元人民幣。這相當於什麼水平呢:在70年代,我國研發建造的053H型飛彈護衛艦,每艘的單價只有1200萬元人民幣。
這也就是說,我國一艘091核潛艇的單價相當於建造17艘053H型護衛艦。總計建造5艘的091型攻擊核潛艇,總造價相當於建造75艘飛彈護衛艦。
而092型戰略飛彈核潛艇則更貴,單艇造價高達13億元人民幣(可能不只是潛艇本身,還有為092配套的巨浪1型潛射彈道飛彈的花費,以及核彈頭的造價)。此外,我國發展核潛艇,還涉及基地建設、配套保障、核燃料和反應堆的生產配套,退役消核處理等一整套的保障投資,這些投資在當年也不會少。
凡是與遠程彈道飛彈相關的武器裝備都很貴,據相關資料,當年我國建造兩艘遠望號航天測量船的總造價竟然花了6億元人民幣(1978年造價)。
上世紀70年代的2億元人民幣是個什麼概念呢?
在1977年,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收購價是每克12元,單艇造價2億元的091型核潛艇,就相當於整整17噸的黃金。5艘091型攻擊核潛艇+1艘092型戰略核潛艇的總造價大約23億元,這大約相當於191噸黃金。再加上配套投入,估計會超過200噸黃金。
這樣算下來,我國建造的6艘091/092型核潛艇的總投入,要相當於建造108艘053H型護衛艦。這可能比當時中國海軍所有大中型水面艦艇的總造價加起來還要昂貴得多。要知道,1977年時候中國的生產總值折算GDP以後只有3250億元人民幣。
中國對於091型核潛艇的建造計劃是分兩步走,第一階段至1984年共建造服役三艘試驗艇,舷號從401到403,分別命名為長徵1號、長徵2號、長徵3號。這三艘試製艇帶有很大的探索試驗目的,在八十年代進行了廣泛的海上試驗,包括1981年11月402艇長航試驗累計水下航行25天。1985年11月,403艇最大自持力考核共90天,打破了美國核潛艇海神號保持多年的84天世界紀錄,在此次任務在黃海、東海海域的總航程達2.36萬海裡。091型核潛艇的第二階段是正式定型艇的建造。1987年10月27日,定型首制艇404艇入役。1990年12月,第二艘定型艇405艇入役。隨後中國開始了第二代攻擊核潛艇092型的研製。
現在早已退役的中國第一代091型核潛艇,最後一次的公開露面,是在2004年。2004年這一年很不平靜,中國與日本發生了很多爭端。小泉參拜靖國神社,強化美日聯盟,縱容和支持「臺獨」,日本停止對華ODA,中日關係降入冰點。
3月,一艘海軍035常規潛艇自東向西浮出水面,升起國旗通過日本大隅海峽。然後在同年11月,中國一艘091核潛艇「悍然」插入了石垣島附近的日本領海,日本輿論一片譁然,提出強烈抗議。中國官方答覆是:我方核潛艇由於技術原因,誤入日本領海,中方對此表示遺憾。我們不幹什麼,就是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