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主持開放日活動。
工作人員向參觀者講解。
南都訊 9月7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首次舉行公眾開放日,打開大門,以開放包容的姿態迎客。自2018年3月,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新組建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這個被稱為「第一大局」的部門,一直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以前對市場監管工作並不了解,來看看市場監管總局在管什麼。」一大早,社區居民代表胡寶玲就來到位於海澱區馬甸東路9號的總局辦公區,與她一樣懷揣好奇的還有300餘名社區代表、企業代表、媒體代表。
上午九點,總局準時迎來第一批參觀者,辦公區的一樓大廳一時被填得滿滿當當。
首次開放日活動,大廳裡不僅設置了展覽區介紹總局工作,還安排了專門的諮詢人員針對食品安全、傳銷直銷監管、價格監督等為公眾答疑解惑。而在現場演示區內所展現的高科技智能系統也吸引了不少人駐足,尤其是「明廚亮灶」智能系統可通過登錄APP實時監控全國80餘城市的餐廳和校園後廚,更是令在場的公眾興奮不已。
五大展覽區為第一大局
揭開神秘面紗
在大廳中央的顯示屏上,正滾動播放著專門為此次公眾開放日活動製作的宣傳片,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秦宜智等齊齊亮相。
秦宜智致辭時開門見山:舉辦公眾開放日,就是希望公眾能對市場監管總局有更多了解,知道總局做什麼、正在做什麼,進而增進對總局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企業落實主體責任、行業協會履行自律責任、媒體和公眾加強監督,共同攜起手來讓市場環境越來越好。
在一樓大廳左手邊的牆上,即是市場監管總局的職能介紹:整合原工商總局、質檢總局、食藥監總局職能,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職能以及此前分散各部的反壟斷執法職能,組建市場監管總局。
三個辦公區,27個司局和機關黨委、離退休辦公室,直屬(掛靠)39個單位,行政編制805名。據悉,新組建後的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有60餘萬公職人員,堪稱第一大局。
「外界對總局不甚了解,我們的職能簡單來說是三個方面,如何讓市場主體更加便利的進入市場,如何讓市場主體進入市場後擁有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以及如何改善老百姓的消費環境,我們的吃穿住行用是不是安全,質量是不是可靠。」秦宜智介紹。
為更好地向外界介紹市場監管總局,一樓大廳的展覽區內,圍繞放管服改革提升行政效率、加強對衣食住行等安全監管、強化反壟斷反不正當競爭執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產品服務質量等五大主題,分別設置了五個展覽區,每個展覽區內,都以圖文的形式對過去一年多時間裡市場監管總局的重點工作進行了展示,並分別設置一名講解員為公眾「科普」知識。
走進展覽區,新組建的市場監管總局「幹什麼」、「如何幹」一目了然,如為市場主體更便捷的進入市場,總局明確要求在2019年底實現壓縮企業開辦時間至5日內,為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新上線全國企業登記身份管理實名驗證系統以防「被老闆」,同時加強執法對壟斷企業接連開出千萬罰單創造原料藥企業罰單紀錄;為改善消費環境,提升產品質量,接連開展校園及周邊「五毛食品」專項整治、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專項檢查,集中開展銷毀假冒偽劣商品活動,13省市聯合開展跨區域電商打假。
「以前的市場監管職能分散,新組建市場監管總局統一執法後,的確比以前監管力度要更大,工作也更深入更細緻,經過這次開放日活動,我也對市場監管工作有了更深的了解。」來自醫療行業的企業代表王福利看完展覽感慨。
智能化系統可使用APP
實時監測餐廳後廚
在現場展示區內,大屏幕上正顯示著某餐廳後廚忙碌的場景。這款神奇的智能系統「陽光食安」很快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講解員烏蘭又隨手在手機上滑了一下,地點定位即顯示在一家內蒙古幼兒園,輕輕點擊,幼兒園後廚的場景即呈現在公眾眼前。
「食品安全是大家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後廚則是餐廳裡的核心環節,但是以往後廚常常掛著『廚房重地,閒人免進』的牌子,成為食品安全的監管盲區。這款智能APP則能使後廚曝光在陽光下,現在我們實時定位搜索一家位於總局周邊的餐廳,點擊餐廳名稱,即可直接看到餐廳後廚的情況。」
「這個系統好用,可以隨時清晰地看到後廚情況,我們對食品安全是更放心了。」社區居民代表胡寶玲在看過該智能系統後對此讚不絕口,還有不少圍觀群眾當場就掃二維碼下載了APP。
據烏蘭介紹,這款名為「陽光食安」的智能系統,自2017年上線,在各級市場監管部門的推動下,目前已經覆蓋全國80餘個城市,一些校園廚房、餐廳後廚視頻都能夠在手機上調取,目前下載量已超3000萬。用戶通過手機APP登錄後,可實時查看全國各地部分學校後廚、餐廳後廚的情況,若發現有食品安全隱患,可點擊APP頁面上的「直通老闆」按鍵,將相關畫面固定第一時間通知給餐廳老闆,同時也可撥打12315進行舉報。
南都記者體驗也發現,包括北京、廣州、上海等地的部分餐廳、學校均可通過該APP實時搜索定位並調取後廚視頻,此外,還能在線查看該餐廳的資質證照,食材來源以及消費者對餐廳的評價。
「食品安全監管責任大任務重,智能系統不僅能加強行業自治,強化企業自身監管責任,同時能通過技術手段,實現靶向監管,破解監管部門人少事多的難題。」烏蘭說。
諮詢臺科普傳銷直銷區別
勸告慎重購買保健品
「作為消費者能不能自由舉報?會不會像舉報鴻茅藥酒一樣,在網上發帖了被跨省追捕?」
「我們企業萬一壟斷了,市場監管總局會怎麼辦?」
「我外婆因為保健品被騙了一萬多,總局要如何監管保健品亂象?」
在大廳進門處的業務諮詢臺,12名來自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的工作人員面前圍著不少前來諮詢的公眾,諮詢員們也一一耐心解答,這是此次開放日中又一重要互動。
南都記者也體驗了一次諮詢,「消費者要如何區分直銷和傳銷?」禁止傳銷規範直銷的諮詢員隨即解釋:「直銷產品是消費者需要的產品,一般價格和價值不會相差太遠,而傳銷會將原本廉價的產品販賣出非常高的價格,甚至根本沒有產品涉嫌詐騙。最關鍵的是,直銷只有三級架構,即公司、直銷員、顧客,絕不會不斷發展下線,而傳銷則是拉人頭式的裂變,層層發展。」
末了,諮詢員還補充:「傳銷輕則違法重則犯罪,可千萬不能做傳銷。」
據介紹,日前,有一些傳銷組織將保健品當作道具,還有不少廠家對保健品的作用誇大宣傳,甚至宣揚具備藥效,而這也是違法行為,消費者要謹慎辨別,慎重購買保健品。
不少人在臺前抓著諮詢員追問,臨近中午仍不願離開,還有人一邊諮詢一邊聆聽別人的問題,一對一的諮詢常常變成「小組討論」。
多名參與開放日的公眾代表向南都記者表示,這樣的開放日活動既能幫助自己更了解部委工作,也增長了見識,希望下次還能再辦,還要繼續辦。
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孫梅君表示,了解市場監管總局的工作,與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天都有密切關係,市場監管總局需要面對面傾聽群眾的聲音,以更好的改進工作,更好的服務群眾期待。
南都記者 蔣小天 發自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