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八大碗,哪個是你的菜?

2020-12-14 騰訊網

年的滋味-陝西八大碗

西安是國內有名的美食之都,各種各樣好吃的小吃在全國都頗受矚目。尤其是民俗的一些小吃,更是出名,有名的陝西八大碗也是關中民俗的特色,深受老陝的喜歡。

八大碗源自於過去的農村酒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酒店飯館,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較窮,遇到生誕壽辰、婚喪嫁娶、孩子滿月等重要日子,就在自家門前的開闊地方,支起大棚、置辦酒席來招待親朋好友。如今,這種方式在陝西有些地方的農村仍然存在。

城裡山珍海味,不如鄉下酒席夠味!特別是在小村莊,一家有喜幾乎都會把全村的人都請上,少則十幾桌,多則幾十桌,場面極其熱鬧!搭棚子,砌爐灶,架案板...搭建一個露天」廚房「,村裡的大廚才能伸展手腳。一到開席,酒菜的香味飄滿整個村子,圖的就是個喜慶熱鬧。

而八大碗,就是酒席所有菜餚裡的主角。幾十桌人同時吃席,最忙活的就是廚師。為了節約時間,一般都是先將各色菜餚加工成半成品或成品,待到吃飯時再將其蒸熟即可食用。陝西的八大碗,就是這樣八種不同的蒸碗。

陝西八大碗最大的特點,就是葷菜佔了絕對多數,充分顯示了關中人民的豪爽、大氣、實在!在物資匱乏的年代,美美滴咥上一頓肉,是最大的幸福。主家也是極盡所能的,為賓客奉上最完美的硬菜大餐,在農村,這既是面子,也是樸實好客的表現。

陝西八大碗,也叫關中八大碗——黃燜雞、小酥肉、粉蒸肉、條子肉、 帶把肘子、梅菜扣肉、四喜丸子、八寶甜飯。各地的八大碗略有不同,但形式、食材、做法都是大同小異。下面這些,有你家鄉的味道嗎?

小酥肉

小酥肉,是一道特色傳統名菜,山西、陝西、河南等地的一種地方特色小吃。香酥、嫩滑、爽口、肥而不膩。

其做法也很有一番講究,先把選好的精肉切成條塊,拌上雞蛋、澱粉、料酒醃製二十分鐘,入油過火後,下鍋慢蒸,蒸透備用。同時,將肉與木耳、豆腐、青菜等佐料按工序搭配組合。一碗酥肉出鍋時,色澤鮮豔、酥而不爛、肥而不膩、香氣外溢。吃起來不僅味美湯鮮,而且營養豐富 。

黃燜雞

黃燜雞本質上說應該算南方菜,不過黃燜雞蒸碗實在是南北通吃。黃燜雞蒸碗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要先用澱粉進行醃製,再通過蒸製將吸入的澱粉蒸出來,這樣蒸出的雞塊極為嫩滑,色澤也極其鮮亮。

肉質細嫩的黃燜雞,滋味鮮美,雞骨都酥軟的入口即化。黃燜雞的雞汁經過特有的烹飪方式,可以說自成一道獨特風味,鮮香撲鼻,讓人胃口大開。

條子肉

條子肉是陝西傳統名菜,不論城鄉,不論是富貴還是普通人家,年節過事之時都會上這道菜。蒸出的來菜既沒有油煙,營養流失的也少。

五花肉內含豐富的優質蛋白質。是將肉先用湯煲文火上煮到六至七成熟,取出、用醬油塗抹顏色,然後倒入植物油燒至八成熟,把煮好的肉放入炸到大紅色。

再將肉切成十釐米長厚的大片,皮相下逐進擺進碗裡,用醬油、肉湯調成汁倒入碗內,用旺火蒸2個小時即可。成品顏色醬紅油亮、湯汁粘稠鮮美、食之軟爛醇香。

粉蒸肉

粉蒸肉是一道菜品,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紅白相間,嫩而不糜,米粉油潤,五香味濃鬱。根據烹飪方法,可以偏辣,也可以偏甜,配料可以輔以香菇、老藕、南瓜、紅薯等配菜。

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也叫紅燒獅子頭,是中國人逢年過節常吃的一道菜,是取其吉祥之意。這本是一道淮揚名菜,有肥有瘦的肉紅潤油亮,配上翠綠青菜掩映,鮮豔的色彩加上撲鼻的香味,光看就引動食慾,醇香味濃的肉塊與汁液,是令人無法抵擋的頂級美味。

丸子要柔軟好吃,肉最好自己剁,七分瘦肉,三分肥肉,細切粗斬,大小要如米粒,不能剁太細,讓肉質間保持縫隙,才能含汁。另一個重點是在容器上,要細火慢燉,以砂鍋為最佳。

帶把肘子

帶把肘子是陝西大荔極具地方特色的一道傳統名菜,屬秦菜系。《中國菜譜》秦菜部分把其引為列為第一名菜。它的用料別致,不同於其它肘菜。肘子帶骨帶蹄,成菜如丘,造形別致、豐滿,堪稱"盤中一王。

大荔帶把肘子用料很別致,不同於其它肘菜,選取的肘子必須帶骨帶蹄,成菜須有「把柄」,故稱帶把肘子。帶把肘子製作工藝複雜、做工考究,必要的工藝包括燎毛、清洗、浸泡、起開、截斷、用熱水冒、清洗、用熱水煮、裝碗、澆佐料、放入蒸鍋、蒸熟、裝盤等。相比東坡肘子,它的肉質更軟、酥、爛,而且容易夾起來,吃起來酥爛不膩,香醇味美。

梅菜扣肉

梅菜扣肉是漢族傳統名菜,屬粵菜客家菜。通常是將五花肉上湯鍋煮透,加老抽、油炸上色,再切成肉片。之後加蔥、姜等調料炒片刻,再下湯用小火燜爛。五花肉盛入碗裡,上鋪梅菜段,倒入原湯蒸透。走菜時,把肉反扣在盤中。成菜後,肉爛味香,吃起來鹹中略帶甜味,肥而不膩。

八寶甜飯

八寶甜飯又名八寶飯,傳統小吃,以糯米為主料。配以紅棗、蓮子、百臺、白果、桂圓肉、青紅絲等,也可配以核桃仁、山楂糕、葡萄乾、花生仁、玫瑰、櫻桃等蔬果。基本製作工藝是,將糯米淘洗乾淨,置盆內加水,籠蒸後取出拌適量白糖、熟豬油。另取蒸碗,碗底抹一層油,或間隔鋪墊肥肉片,將各種果料按其需要的圖案平擺碗底,然後將蒸好的糯米裝入碗內,抹平,用筷子扎幾個孔,上籠蒸熟,扣入菜盤內上桌。

如今酒店餐廳菜館遍地開花,待客的地方越來越多,自家張羅辦酒席的越來越少,不過,那酒席的氣氛和味道,還是那麼記憶猶新!

陝西八大碗,無數人記憶力的味道。哪個, 是你的菜?

聲明:本文來源於網絡,轉載並非出自商業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小編刪除。

相關焦點

  • 陝西八大碗,一個比一個肉多!哪個是你的菜?
    來到陝西,最不能放過的就是吃不完數不盡的美食了。陝西西安曾長期作為國都存在,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都在西安融合發展,讓現在的西安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美食之都。今天我們要跟大家說的就是有名的陝西八大碗,現如今陝西人逢年過節,餐桌上總是少不了八大碗的身影。
  • 陝西八大碗,總有一碗是你的菜
    今天懂懂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陝西八大碗。下面就跟著懂懂一起去看一下吧!八大碗源自於過去的農村酒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不像現在有這麼多酒店飯館,平民百姓又大多都比較窮,遇到生誕壽辰、婚喪嫁娶、孩子滿月等重要日子,就在自家門前的開闊地方,支起大棚、置辦酒席來招待親朋好友。
  • 民間的八大碗,哪家做得最地道?不用吃,光看菜譜就能讓你流口水
    民間的「八大碗」色香味足,先不用說吃,光聽這些菜的名字,就能讓你直流哈喇子。這美味的八道大菜,葷素搭配,再以粗瓷海碗相盛,份大量足,更顯主人寬厚待客之心。清真八大碗提倡節儉衛生,是穆斯林婚喪嫁娶,宴請賓客的首選。清真八大碗葷素摻半,選料精良,做出的湯菜味美鮮香,嘗一口那是湯精肉爛美不勝收,所以,深受備界朋友的歡迎。清真的八大碗,你吃過幾碗?如果沒有吃過,那就先過過眼癮吧;這八個菜為;清燉羯羊肉、紅燒耗牛肉、黃燜土雞塊、清蒸香帶魚、酸辣湯裡脊、醋溜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還有說不是這八道,那也沒錯,因為這幾道菜是可以變換的。不要流口水?
  • 家鄉的特色菜-「霸氣的八大碗」
    關於「吃」,我相信每個人都喜歡,喜歡吃各種不一樣的小吃,零食,家鄉菜,特色菜等等。 今天我們就來說下這個富有特色的家鄉菜。陝西是一個富有文化氣息的地方,更是有很多家鄉菜聞名於全國。西安也是聞名的古都,西安的旅遊和美食文化那絕對是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很有名。
  • 《老酒館》中的「八大碗」火了,你還記得滕州的「八大碗」啥味道嗎?
    > 但這裡是滕州 咱還是得說說咱滕州的八大碗 有人說「滕州八大碗」來源於春秋時期的孟嘗君,也有人說,是康熙下江南時途經滕州,吃了這八碗席後感覺特美,就用滿人的習俗封此席為「八大碗」,「八大碗」才得以正式命名。
  • 民間宴席「八大碗」,你們那是哪幾道菜?
    其中,「八大碗」是民間宴席中必不可少的。「八大碗」是民間廚子行話,指硬菜套裝格式,席面核心大菜,一般八個,用大碗裝。「八」與「發」諧音,意為發達、發財。它不僅有地域特色,還滿足了不同身份和口味的人,是民間飲食一道風景線。至於「八大碗」的來源考證,一般認為源於「八仙」傳說。
  • 鹽城地方特色菜,八大碗
    鹽城地方菜八大碗第一道菜:肉皮雜燴也叫膘,無膘不成席,「號稱江北頭道菜」。第三道菜:漲蛋糕漲蛋糕完全是雞蛋構建而成,一般就著韭菜吃,去油膩,黃綠搭配,營養又美味!第四道菜:淡菜燒蘿蔔淡菜是雙殼類軟體動物,外殼呈青黑褐色,生活在海濱巖石上,在鹽城見的乾貨比較多,其肉呈紅褐色,放在清水裡泡發後和蘿蔔粉絲做成湯。
  • 清真八大碗,究竟都是什麼菜?不查資料你能說全嗎
    比方說很多地方都有八大碗這樣一系列的菜,有滿族八大碗、清真八大碗、天津八大碗、正定八大碗、臨清八大碗、合肥八大碗等等。但是每一種都有著不同,是有著各自的特色的。其中清真八大碗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種八大碗,裡面的菜雖然在不同的地方,也是多多少少有一些區別,但大體上的菜餚都是差不多的。
  • 八大碗周年慶!新菜上線,瘋狂的海鮮盛宴讓你吃到high
    有嚼勁的金針菇碰到同樣不甘示弱的魷魚絲,這道菜的關鍵是醬汁,出鍋後用滾油淋蔥蒜令它更加鮮味。【肚椒鮮魷仔】蒜蓉粉絲蒸扇貝是屬於粵式海鮮蒸菜,蒜蓉粉絲吸收了扇貝的鮮香,鮮美無比,令人垂涎欲滴,是節日餐桌上的一道大菜。【米蘭蝦餅】
  • 讓我帶你吃一頓滿漢全席——八大碗
    我不知道在你們的印象中,有沒有聽過滿族的標配,八大碗;那麼如果你聽說過,有沒有去嘗過這種滿族美食呢?對於滿族的最最平常的菜餚,在我們漢族人民中感覺就像是滿漢全席一樣,畢竟八大碗是由八種菜餚組成,桌椅碗筷擺放整齊,中規中矩型的,讓你吃起來也是很有儀式感的。
  • 白族「八大碗」|你了解多少?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洱源、劍川、鶴慶地區的「八大碗」吧~洱源洱源「八大碗」由八道熱菜組成,第一道添加紅曲米的紅燒肉,第二道掛蛋糊的酥肉,第三道加醬油、蜂蜜扣蒸的五花三線肉,第四道配加紅薯或土豆的粉蒸肉,第五道豬頭、豬肝、豬肉滷製的香乾,第六道加蓋肉茸、蛋屑的扁豆,第七道木耳、豆腐、下水、蛋絲、菜梗汆制的雜碎,第八道配加炸豬條的竹筍。
  • 最具特色的地方菜就服大鹽城八大碗!
    「鹽城菜」,是淮揚菜系中的一支流派。鹽城烹飪,品種千呈,佳餚層出,美不勝收,書之不盡。千百年來,盡顯淮揚風範:選料嚴謹,刀工精細,烹製考究,因材施藝,四季有別,擅長燉、燜、蒸、燒、炒、燴、煎、貼、釵燒、醉,注重調湯,保持原味,口感清鮮,濃而不膩,淡而不薄,酥爛脫骨不失其形,滑嫩爽脆不改其味,烹製海鮮獨具地方特色;另外「鹽城菜」,還具有著「半湯、半菜、以湯為主」的特色風味。
  • 你不知道的滿清八大碗,種類繁多,味道獨特
    你不知道的滿清八大碗,種類繁多,味道獨特說到滿族八大碗,大家應該都不太熟悉。因為曾經的滿族八大碗只被滿族的人們食用,所以我們對此並不了解。在清朝的乾隆時期,八大碗受到了很高的重視。後來經過不斷地創新和改變,形成了如今更加完善的滿族八大碗,並且不僅被滿族的人食用,如今各個民族的都在食用。那麼這個八大碗裡都有什麼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滿族八大碗裡都有哪些菜品最著名,最值得我們去品嘗。雪菜炒豆腐,顧名思義,這是用雪菜和豆腐作為主料做成的一道菜。將豆腐切成小塊,然後將雪菜放入油鍋裡翻炒,之後再放入豆腐塊。
  • 滄州美食八大碗都有啥?聽大廚說說「八大碗」的碗中至味
    文字作者:採藍 (ID:有美時光)「八大碗」?吃過!哪八碗?一下子還真數不出。吃「八大碗」啥感覺?有些賣的熟食,你嘗下,一股子藥味。為啥?十三香、麥芽粉放得太多了。做菜需要提暄增鮮,調料不是絕對不能用,是要科學、適量,並非多多益善。# 「八大碗」都是肉,人們為什麼還好吃這口?這是個誤區。雖然有肉,但都是煮蒸為主,脫了脂,飽和脂肪變成不飽和脂肪,看著肥,可一點不膩。
  • 經典菜品解讀——「八大碗」
    相傳八仙過海惹怒龍王,久戰難勝,後退踞海灘,頓感腹中空空,飢餓難忍,便分頭尋食充飢,曹國舅騰雲駕霧,行至一村莊,一股菜香撲鼻,尋香而入。只見宅院內四方桌上圍座八人,於是帶走八道菜餚,並留言「國舅為眾仙借菜八碗,日後定當圖報。」八仙食後精神倍增,戰勝龍王。
  • 雲南農村「八大碗」,經久不衰的美食經典!你吃了幾碗?
    千張肉又叫「酸菜扣肉」,此菜鹹中透酸微甜,糯軟醇厚,肥而不膩,極為助酒下飯。雲南作為一個美食王國,對美食的熱愛近乎瘋狂,美食林林總總,就算是同一道菜,雲南各地也各不相同。各地的「八大碗」種類也各不一樣,路八妹就帶大家一起來感受一下。
  • 寶應的「八大碗」:家鄉的味道,舌尖的鄉愁
    大人們拿碗喝酒,喝的是寶應荷花大曲,桌上個個是狼吞虎咽,吃的是「八大碗」。乖乖,那個場面熱鬧呢,快活的不得了。提起寶應的「八大碗」從宋朝就有傳說:「趙匡胤皇帝,在當時寶應留下犒軍『八大碗』佳話,品嘗燴頭菜、藕粉圓、紅燒肉、紅燒老鵝、紅燒甲魚、清蒸鱖魚、野鴨燒鹹菜、老雞湯,連聲贊道:『此地真乃魚米之鄉,物華天寶,味道鮮美,與眾不同啊!』
  • 傳說中的「八大碗」,原來……
    紅燒鯉魚大多時候都要上,用的卻是魚盤,因而實際上是七碗一盤,混稱「回回八大碗」。八大碗這種席面出現的確切年代,已經不可考證了,只是它在天津開埠之後才興盛起來。大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則徐被任命為欽差大臣,查辦廣州海口禁菸事務,後出京,在天津歇馬。
  • 客家 「八大碗」實實在在,風味別具
    客家「八大碗」文
  • 舌尖上的中國之臨清八大碗
    清真八大碗包括燒肉、燉肉、圈巧閣、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黃燜雞、黃燜肉、肉雜拌,是回族同胞結合當地飲食習慣而形成的獨具臨清特色的清真飯菜,是臨清回漢飲食文化融合的結晶。2007年5月被省烹飪協會評為山東名小吃 說到「清真八大碗」,在臨清家喻戶曉、婦孺皆知,它是臨清回民喜慶聚會時的必選用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