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方氏總會安徽分會會員和當地徽州方氏裔孫,將於今年4月4日(農曆三月初八,星期二)丁酉清明正日上午九時五十八分,自發前往徽州歙縣霞坑柳亭山真應廟遺址,隆重祭拜方氏得姓始祖方雷、祭拜徽州真應廟方仙翁方儲、祭拜方家列祖列宗。這是幾十年來徽州真應廟方氏裔孫,第一次匯聚徽州方氏方仙翁總廟祭祖展親,意義重大。
我們要虔誠祭拜的中華方氏得姓始祖方雷,他可是4700多年以前,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神農炎帝十一世孫第八代帝榆罔的長子。方雷字天震,本姜姓,居於空桑。因當時永曜假攝,蚩尤作亂,方雷與其弟方實,和軒轅避地於姬水之陽,在姬地起兵,握先帝之權,率諸侯之兵破蚩尤於坂泉,斬永曜於涿鹿,使天下大定。方雷本應紹榆罔帝之位,但毅然遜讓,功成身退,推而不就,退居於西陵,讓位軒轅尊號黃帝。後中華民族人文初祖軒轅黃帝徵方雷為左相,封之於方山,因姓方氏;方雷佐軒轅黃帝治國理政,為華夏文明的奠基作出了大貢獻。雷公受封於方山之後,稱方雷氏,此為中華方氏之始。因此,追懷方雷,亦即紀念中華民族人文初祖,亦即追思雷公匡扶正義、維護大中華天下一統、功成身退、德高讓賢的中華民族精神。
我們要虔誠祭拜的徽州方氏始祖方儲,他可是距今1900多年前東漢時候協助朝廷治國理政的重臣。方儲聰穎博學,精研《易經》,通曉圖讖佔卜之學。東漢建初四年(79),被為舉孝廉和賢良方正。漢章帝召考對策,方儲得第一名。 次年春二月初一,日蝕時,漢章帝劉炟請大臣推薦直諫之士,時丹陽太守周歆推薦了方儲,方儲詳述災禍的來由。有一次漢章帝召集文武大臣議事,令文官居左,武官居右;方儲則居於正中,漢章帝讚賞方儲:「臣文武兼備,任所使用。」漢章帝又請方儲等人試解亂絲,方儲當庭拔劍,斬斷亂絲,對章帝說:「亂必剪之而後理!」治國理政,在非常時期,當一反常規,果斷駕馭形勢。漢章帝很器重其膽識,委以郎中之任。不久方儲出任句章(今慈谿西南)令。又歷任阜陵(今安徽全椒縣)、陽翟(今河南禹縣)令。
建初六年(81),方儲在阜陵令任上回家奔母喪,克盡孝道,負土築墳,種樹千株。元和初年(84),再次被舉為賢良方正,考對策,又得第一名,拜授議郎,改任洛陽令,升遷太常。
永元五年(93)六月,漢和帝劉肇定日郊祭前,枉怪方儲建言不實,方儲以誠而見責,覺得為人臣最以蒙受不忠之名為恥辱,遂以死明志。此後漢和帝劉肇方悟方儲識天文地理,有先見之明,忠貞可嘉,遂追封方儲為太常尚書令、黟縣侯。命官護屍,歸葬丹陽郡(徽州前身)之歙東。時方氏族眾和各姓鄉民於霞坑柳亭西小山上建廟祭祀,共奉之為地方神靈。
因方儲「博經文,辨圖讖;講孟氏易,善星文,佔吉兇,知未來,」傳說能預知災異,福佑民人康泰,宋明帝劉彧應百姓之請,加贈方儲為龍驤將軍、洛陽郡開國公。民間傳說方儲生平之日能羽駕乘空,仙遊之時蟬脫而去,都尊之為方仙翁。宋政和七年(1117),宋徽宗趙佶特欽賜歙縣霞坑祭方儲的祠廟以「真應廟」廟額。表彰方儲:功德及民最為深遠。因此,徽州方氏追懷方儲,就是要承傳祖德,愛國奉獻,忠貞不二,鞠躬盡瘁。這是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的內容。
方儲和徽州程忠壯靈洗、汪公大帝汪華一樣,是被神化為泛宗族的地方神,深得民間百姓的禮敬仰載。
我大方之家,唐太宗稱之為居天下姓氏之首的世家大族。方氏是中華炎黃子孫中的望族,其主系實為炎帝之苗裔,近五千年來,枝葉繁茂,人才輩出,德蔭避荒,享譽海內外,為中華民族和旅居地的發展進步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唐武則天朝被評為天下大姓,明朱洪武朝丞相李善長列方氏為中華首姓。
在徽州之域,方儲之兄方儕為南陽太守、關內侯;方儲之弟方儼為大都督、丹陽太守,辦事皆剛毅果斷,都是國之棟梁。宋代「真應廟」佘坡支派方臘,為反抗朝廷暴斂虐民,率民起義,四方聞風響應。方臘曾建元永樂,自號聖公,設置了官吏將帥,是著名的農民起義領袖。徽州方氏歷朝歷代,多忠臣孝子,多徽商巨賈,新安名醫,文章碩儒,方回、方嶽、方有執、方弘靜等等,群星薈萃。徽州方氏列祖列宗,為徽州振興,為華夏昌隆,功在不朽。我徽州方氏子孫,當慎終追遠,報本感恩。謹記崇祖敬宗,奮力守根護魂。
在十年浩劫、顛覆傳統、不重人倫、數典忘祖的年代,徽州方氏真應廟損毀殆盡,令人扼腕。現在時逢盛世,祖宗保佑,正是我們追根尋源、紀念先祖、誠表孝思的好時候。真應廟作為中華最早的宗族祠廟之一,是重要的歷史文物,它對徽州宗族文化的承續,對尋根旅遊的開展,都有著不同一般的價值。國際漢學家曾專門對真應廟方氏研究多年,出版了真應廟研究專著。拙作《徽州宗族祠堂的調查與研究》也把真應廟作為重點內容。
國家國家,家國同一,國興家福,家和國昌。家好了,家族好了,國家也就好了。不忘祖宗恩澤,夯實民族根基,凝聚民族力量,致力中華民族復興——這就是清明祖祭的重大價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