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和「演」破圈牽手 上海增設60家「新劇場」

2020-10-12 經濟視野網

以浦江夜景為幕,在遊輪上聽一曲「良辰美景奈何天」;在網紅書店和熱門酒吧「沉浸」入一部好戲;在「老字號」美食地標邂逅一段古風快閃……這是眼下最受本地文藝青年和來滬遊客青睞的文藝消費模式之一。

遍布黃浦、靜安、長寧、虹口、徐匯、楊浦等地,突破原有經營範圍,增設演藝屬性的60家「新劇場」,聚合著新節目、新樣式和新業態;一年內突破6000場次的演出,為申城演藝商旅成功結合打開無數「新空間」。正如上海戲劇學院教授榮廣潤所說,申城「演藝新空間」的蓬勃興起,開啟了文旅結合藝術消費的新模式和新路徑,刷新著城市夜色的動人美景,更彰顯出上海「亞洲演藝之都」建設的繁榮與活力。

演藝資源深度融合,場地方、演出方共同創造新的合作模式

去年5月,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在全國率先制定《上海市演藝新空間運營標準(試行版)》——「演藝新空間」模式誕生,大世界、水上大舞臺、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和平飯店等滬上首批十家「演藝新空間」掛牌。

看似劇場,不像劇場,又勝似劇場——「演藝新空間」貴在「新」。「『演藝新空間』的誕生伴隨著產業思維的創新。它已經不是一個單純的表演空間形態,與演出方僅僅發生租賃關係,臺上臺下涇渭分明按傳統套路行事,而是主動向前一步參與創作,」上海市演出行業協會會長韋芝說,「在這種全新的業態融合下,場地方與演出方聯手,共同立足於創意誕生的過程,對雙方資源進行共享、整合、再發掘。」

截至今年5月底,全市現有「演藝新空間」總數增加到了60家,年演出總量超過6000場次。其中,以水上大舞臺、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為代表的16家「演藝新空間」,全年演出更是佔到了總量的六成以上。打破傳統常規運營模式,使「演藝新空間」具有強大的適應性、包容性和協調性。甚至面對疫情帶來的經營壓力,「演藝新空間」模式也經受住了考驗,有的還「活」出了可圈可點的新成績。

位於黃浦區「演藝大世界」內的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即便缺席了爵士音樂家溫頓·馬沙利斯的駐場,也絲毫不影響其高質量的音樂節目在樂迷中口耳相傳。如今,林肯爵士樂上海中心已經成為國內爵士音樂高手一決高下的舞臺,每周四場演出總是座無虛席。近期的節目單上,伊克拉木樂隊、曹侃原創曲目專場、爵士鋼琴大師經典作品音樂會、田果安五重奏等精彩紛呈。在傳統專業劇場和「新劇場」之間的文化藝術活動獲得了流通,促進了整個文化市場的可持續發展和推陳出新。

多樣性助推文旅消費升級,激發城市夜文化活力

「演藝新空間」的發展,推動了一批極具個性魅力的文旅新產品誕生,激發著申城夜色經濟的文化活力。

黃浦江畔,停靠著上海首批戶外「演藝新空間」之一的「快樂船長8號」網紅遊輪。它將「非遺」劇種崑劇推廣到旅遊第一線,攜程網站上,這一售價368元的套餐是今年夏天申城文旅消費「人氣」項目。在浦江遊輪上賞美景、聽崑曲,在陸家嘴璀璨夜色的「天幕」下聽上海崑劇團青年演員低吟淺唱,體驗穿越時空的魔都魅力。

如今,全市300多家註冊民營院團通過跨界、破圈找到了藝術創作的新平臺和新機遇。在上海商務旅客經常光顧的大虹橋區域,康德思酒店的駐場演出遠近聞名。滬上資深民營話劇團——上海現代人劇社與康德思酒店深度合作,為酒店「12次方」酒吧量身打造了《我只是一個過客》《蝙蝠的回憶》《JACK的星空》等多部環境戲劇。演藝資源的到來,賦予了消費與服務更多文化內涵,極大地滿足了年輕消費群體的休閒與社交需求。上海現代人劇社社長張餘說,「演藝新空間+民營院團」攜手,催生出不少創新演藝產業的「私家定製」。憑藉演出賦能的「演藝新空間」有望走上IP化的道路,成為一家家擁有品牌粉絲的「演出專賣店」。

淮海路上的商業綜合體K11也是滬上「演藝新空間」之一,音樂會、遊園會、非遺展多元組合而成的文化體驗矩陣,為這個新潮時尚的消費空間引入了更多文化流量。今年夏天,大世界駐場演出人氣爆棚,光是皮影和藝術導賞就有100多場,與抖音平臺和網紅達人們的深度合作,更是讓大世界在線頻頻「出圈」。(記者 童薇菁)

原標題:「商」和「演」破圈牽手 上海增設60家「新劇場」

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經濟視野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立場。

相關焦點

  • 《永不消逝的電波》《不眠之夜》復演!吹響上海劇場復工集結號
    (均演出方供圖)製圖:李潔  作為亞洲演藝之都的上海,因疫情而謝客超過100天的上百家劇場、演藝空間,在漫長的冬季過後終於等來市場復甦的季節。隨著舞劇《永不消逝的電波》、沉浸式戲劇《不眠之夜》宣布復演,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兩部話劇《真相》《謊言》定檔六月,上海演藝節多家劇場和藝術團體共同吹響了全面「復工」集結號。
  • 雲上「零號站」,線下「劇場見」——上海大劇院發布20/20演出季
    隨著越來越多的「雲上舞臺」出現在觀眾視野中,表演藝術行業「舞臺」的概念無限延伸,新的觀演模式正重塑著新的觀演關係——基於這樣的詮釋,上海大劇院20/20演出季提出了全新主題詞:「心舞臺,新聯接」,意在表達舞臺概念的拓展,在雲上,在線下,也在劇場各處向大眾開放的公共空間,這一切讓劇院和觀眾建立起更即時、更密切的新聯接,然而,觀演形式的變化,無法改變愛藝術、愛舞臺的「心」,或許觀眾聚得更多了,心靠得更緊了
  • 上海樓宇黨建不斷「破圈」融合
    在高樓林立的上海,一個個建在經濟最活躍經絡上的黨組織,一個個鑲嵌在寸土寸金的樓宇裡的黨群服務站點,正持續創新、不斷「破圈」,集聚產業、匯聚企業、廣聚人才,不斷豐富著超大城市基層黨建的深刻內涵。「打破壁壘,將樓宇物業、企業、公共管理部門、機構等聚集在一個平臺上,共同構築生態圈,服務樓宇經濟和區域發展,也是樓宇黨建做的事。」  「破圈」融合,這也正是近年來上海樓宇黨建的新探索之一。
  • 上海大劇院拉開復演大幕 「天鵝海洋」重返劇場
    )上海大劇院拉開復演大幕 「天鵝海洋」重返劇場  中新社上海6月18日電 (王笈)演出停擺近5個月後,上海大劇院於18日晚正式拉開復演序幕。由上海芭蕾舞團奉上的「別克大師系列」經典版芭蕾舞劇《天鵝湖》將連演兩晚,「天鵝海洋」終於重返劇場。  選擇《天鵝湖》作為復演首臺劇目,對於上海大劇院而言有著特別的意義。
  • 德雲社巴黎商演盛況空前,5000人劇場人山人海,最貴票價達2800!
    11月21日下午,郭德綱在微博裡發文:2000年歷史的巴黎,第一次相聲商演。並連發九圖,展示了20日晚上德雲社在巴黎演出的盛況。從老郭發布的幾張圖片可以看出,此次德雲社在法國巴黎的演出相當成功,一眼望去現場人山人海,真是蔚為壯觀啊!
  •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樓宇,這個組織正在不斷「破圈」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樓宇,這個組織正在不斷「破圈」 2020-12-20 18: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上海書展圓滿落幕,「破圈」「出圈」成流行詞
    據初步統計,截至8月17日,上海書展圈內圈外相關頁面總量破億(1.14億次),線上活動觀看量破610萬次達(611.37萬次)。「上海書展·閱讀的力量」線上平臺訪問量達到55.58萬次,成為市民讀者了解書展信息的首選。
  • 相比德雲社的商演,小劇場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感覺,家的感覺
    眾所周知,德雲社小劇場的門票相對於商演的門票還好買一些,商演、鋼絲節、封箱慶典的門票可謂一票難求。黃牛哄抬票價的事情時有發生,德雲社也想出很多解決方案。如果有觀眾舉報黃牛,將免費得到演出的入場卷。即使這樣,並沒有達到良好的效果,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這樣的方法並不能有效地制衡黃牛。和商演相比,小劇場的氛圍更好一些,給觀眾家一樣的感覺。
  • 媒體深度融合十二談:央視頻與B站牽手,是放下身段還是破圈所需
    B站跨年晚會在異常激烈的跨年晚會競爭中,堅持圍繞年輕人的喜好與潮流,統一在青年文化的大框架裡,形成了不同於其他衛視跨晚的底色和調性。而受到業界關注的是,晚會由央視頻與B站聯手呈現,作為「國家隊」的央視頻選擇與B站牽手,是放下身段尋求媒體深度融合的最新路徑,還是「小破站」B站積極探索「破圈」的可能,如此看來,頗有韻味。
  •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更換發行商 將覆蓋300塊銀幕
    「福音戰士新劇場版:Q」更換發行商 將覆蓋300塊銀幕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 上海首批六家戶外演藝新空間正式掛牌
    浦江遊輪上賞美景,聽崑曲,醉入城市的夜晚;在「都市綠洲」聽《劇院魅影》《巴黎聖母院》,看演出逛市集兩相宜……戶外演藝空間成為疫情發生以來,上海文化演出和旅遊市場主動「化危為機」的新探索。昨天,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快樂船長8號、上海兒童藝術劇院、上海保利大劇院、新天安堂廣場、上海音樂廳廣場首批六家戶外演藝新空間獲得正式授牌。截至2020年上半年,上海演藝新空間數量已達60家。
  • 陳楚生白舉綱許飛乃萬雲集「潮玩東岸生活節」,劇場「破圈」又玩大...
    誰也無法阻擋劇場「破圈」的腳步——從線上直播到戶外舞臺,如今居然還辦起了戶外生活節! 10月16至18日一連三天,由上海東方藝術中心和浦東濱江文化商務名片東岸投資集團聯手的2020Topping潮玩東岸生活節將「空降」浦東濱江金融廣場,陳楚生、白舉綱、許飛&駐庸常樂隊、乃萬NINEONE#、劉柏辛Lexie、劉瑞琦等18組藝人將輪番登場,集結演唱會、燈光秀、集市……觀眾無需遠行就能一次性賞遍美食、美景和音樂。
  • 滬杭演藝強強聯手 杭州演藝集團牽手上海人民大舞臺
    記者 高華榮 這段時間,復工復演的消息不斷。上周末,上海人民大舞臺國際文化娛樂有限公司與杭州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舉行了戰略合作協議籤署及新劇首演 發布會。自2011年5月重建啟用後,上海大舞臺是上海地區千座單一劇場中演出場次最高劇場之一,也是此次疫情後上海首個恢復商演的千座劇場。
  • 「荷花獎」推雲端直播間 公眾文化服務新方式頻出
    來自全國的八部舞劇佳作《川藏·茶馬古道》《浩然鐵軍》《紅旗》《騎兵》《努力餐》《彩虹之路》《石榴花開》《朱自清》,入圍本屆舞動長寧·「荷花獎」舞劇評獎終評,其中有五場將於下月中旬在上海國際舞蹈中心亮相,而今年大賽推出「舞聚雲端」直播間也讓中國專業舞蹈藝術最高成就獎首次破圈上雲。
  • 《馬可·波羅》復演提振市場信心,廣州大劇院回歸市民文藝生活
    復演限「座」不限「流」復演在即的廣州大劇院早已蓄勢待發,在細緻做好防疫措施和應對方案的同時,儲備了眾多好戲與觀眾見面。不僅有《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方錦龍廣東音樂聆享會,以及此前因疫情防控一再延遲上演的歌劇《馬可·波羅》,還有在《舞蹈風暴》中以實力圈粉的舞蹈演員胡沈員作品——現代舞劇《流浪Nomadic》等精彩劇目。據悉,目前這些演出的可售票都已售罄。在線下限定坐席數量遠遠無法滿足觀眾需求的情況下,廣州大劇院打造「雲劇場」,以線上無限流量的直播方式讓觀眾回歸「劇場」。
  • 上海版《不眠之夜》迎來千場,熱度不減背後的「破牆」探索
    浸入式戲劇《不眠之夜》上海版在今年8月27日迎來了第1000場紀念演出。在8月的最後一周,製作方策劃了千場紀念周活動,一系列線上線下活動繼續探索戲劇IP的破圈營銷。在上海駐演已超三年,依然保持著高口碑和熱度——平均票房上座率高達96%、復購率超30%,超過33萬觀眾走進了「麥金儂酒店」感受「不眠之夜」。這其中,許多「鐵桿粉絲」創下的觀劇紀錄更是驚人,有觀眾甚至「刷劇」超過300次。一臺演出如何能在3年1000場的駐演之後繼續保持熱度?《不眠之夜》除了本身在內容和形式上破除劇場的「牆」,也在不斷探索突破營銷的天花板。
  • 老劇場專業化定位獲新生
    上海現代人劇社的各類劇作海報。11月,阿加莎推理巨作《捕鼠器》(上一)將迎來全球首演60周年,而中文版的《捕鼠器》也將在新光懸疑劇場連演2個月。早報記者 潘妤 從2009年10月開始,上海現代人劇社與新光影藝苑合作,把這個老劇場改造成了上海首家懸疑劇場。兩年多時間裡,新光懸疑劇場推出了7個演出季26臺劇目,其中有三分之一劇目成為經常復演的保留劇目。上周末,新光懸疑劇場再次公布了自己今年的3個演出季,15臺劇目已排至12月份,並已提前出票。
  • 【芥末晚報】達內牽手猿圈科技;高爾夫納入上海一學校必修課
    【芥末晚報】達內牽手猿圈科技;高爾夫納入上海一學校必修課 作者:天一 發布時間:
  • 上海實體書店「破圈」又有新場景新玩法,這一次在哪裡?
    自去年上海書展期間開出第一家實體書店項目起,「國字號」中國出版集團已在上海落地長寧店、交大店、奉賢店等三家門店,探索社區型書店、校園書店和郊區書店等不同方向。 「瞄準青年讀者群體,帶著愛與尊重,希望和他們打成一片、產生互動,了解受眾對什麼感興趣,這是更重要的。」劉佩英說。
  • 實體書店進入新賽道②:從顏值時代到破圈經營
    2020年12月24日,蔦屋上海首店開業的同一天,朵雲書院·戲劇店也以一場戲劇論壇揭開面紗,並在第二天正式對公眾開放。這是上海第一家戲劇書店,也是繼思南書局·詩歌店之後,世紀朵雲旗下的第二家垂直領域書店。朵雲書院·戲劇店背靠蘭心大戲院,設計師呂永中花費兩年時間打磨,用寫意的方式,增添了空間戲劇表達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