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遺願清單》的二度亮相,為上海音樂劇列了一張夢想「清單」

2020-12-24 李清清帶你聊電影

圖說:《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官方圖

經過改編,昨晚(3月21日),由「上汽·上海文化廣場」由製作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以下簡稱《清單》)二度亮相。

一張「清單」,與其說寫滿了「遺願」,不如說是填滿了夢想。上海的原創音樂劇在通往爆款的路上,需要一張夢想的「清單」,更要有不斷修改的勇氣。

清單第一條:夢想一定要有的

這部作品,光看劇名,事關生死,男人會沉默女人會流淚,值得讓人思考上三天三夜。

故事中,兩個主人公,一個身患絕症卻心懷夢想,另一個身「堅」志「殘」。兩個人鼓足勇氣,根據一份「遺願清單」,不斷挑戰,完成夢想。儘管,註定結局是憂傷的,但過程還是歡騰的,畢竟完成夢想,爽快,像極了人生。

去年,《清單》在上海首演。導演馬達清楚地記得,有一晚演出,第三排坐著一位,裝扮叛逆的女孩,「她看完演出後,找我聊了聊,說是很感謝這部作品。當時,我的感覺是,我們的音樂劇,居然也能吸引到這樣看上去有些叛逆的少女走進劇場了,挺不錯。」後來,通過微博,馬達才知道這個女孩,也是絕症患者,這部劇讓她在最後的時光裡,保全了夢想。

圖說:《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官方圖

女孩的經歷,讓整個團隊更加堅定了決心,要把這齣劇做好。「那些日子,我們除了吃喝,就是排戲,演員累了,導演就上去走一遍戲。」馬達說,「整天圍坐在一起討論,每個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不斷地嘗試,就是為了找到最好的點。」

無論是生活,還是做音樂劇這份工作,沒有夢想,努力也失去了方向。

清單第二條:要有修改的勇氣

十年前,電影《遺願清單》就已經口碑極佳,在豆瓣上獲得了8.5分的高分。後來,韓國在這部電影的啟發下,推出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公演後,創下了9.3分的超高評分,口碑極佳。

上海的《清單》,故事與音樂卻均源於韓國同名作品,融入更多中國元素。不過,在去年演後,豆瓣上只獲得了6.4分。「我們吸取了第一輪演出粉絲的建議。」該劇藝術總監、文化廣場副總經理費元洪說。

圖說:《我的遺願清單》在去年演後,豆瓣上獲得6.4分 網絡截圖

「開場原本有三首歌,但在聽取了觀眾意見之後,為了加快了節奏,我們還是忍痛刪了一首。」馬達說,「畢竟觀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每次演出完,都會逐條去看觀眾的評論。」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本輪演出的觀演關係更好,讓演員與觀眾的距離更近,《清單》把演出場地移到了上海大劇院中劇場。從昨晚的演出效果來看,無論是歡樂的夢想,還是生命倒計時帶來的震撼,越來越逼近觀眾。當然,「幾乎每一場演出都會有觀眾哭,女觀眾哭的多一點。」馬達說,因為距離更近,觀眾的反饋也更直接刺激演員的發揮。

夢想,寫下來輕鬆,完成並不容易,不斷修改又不忘初心,既需要勇氣,也需要智慧。

清單第三條:學習別人找到自己

「去年的音樂劇市場在數量上確有爆發,但除了引進國際大戲、開拓公眾音樂劇審美視野之外,我們更關注的是五年十年後的沉澱,以及對音樂劇產業的幫助。」費元洪稱,「中國只有創作出自己的爆款原創作品才算真正迎來井噴。」

圖說:《我的遺願清單》劇照 官方圖

這條路,並不容易。譬如昨晚演出前,馬達說自己其實是歌劇院的導演,另一位導演何念出身是話劇舞臺,「張志(飾演「劉寶」)也不是專業演員,他是浙大新聞系畢業的。阿雲嘎(飾演「楊曉宇」)他是蒙古族,歌舞不錯,可是普通話是短板。」音樂劇人才捉襟見肘,縱觀全國,只有上海音樂學院是少有的在培養音樂劇作曲專業人才的高校。

此外,在音樂上,即使是改編,中文版音樂劇也不僅僅是將唱詞直接翻譯成中文那麼簡單,畢竟換一種語言唱,常常造成原作音韻感的丟失。好在,文化廣場每年春天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都會為原創音樂劇搭臺,費元洪說:「爆款的出現建立在長期和大量的積累之上,不能著急。」

「現在有這麼多經典的音樂劇引進,對我們來說,給了我們參與學習的機會。」馬達說,「最終,還是要找到做出中國觀眾欣賞口味的作品。我們覺得上海的觀眾,看慣了經典大劇,也會喜歡靜靜地看我們這種抒情的作品的。」

相關焦點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拉赫瑪尼諾夫》年底上演
    8月5日晚,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和《拉赫瑪尼諾夫》在上劇場舉行了Live Concert暨新聞發布會。這是《遺願》和《拉赫》兩大劇組首次集結,主演主創悉數到場,小哥哥們傾情獻演劇中經典歌曲,更有《拉赫瑪尼諾夫》主題曲首次正式公布。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一切都來得及實現
    Lynchie 在2019年看過的中文音樂劇中,《我的遺願清單》算是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部。這部劇2017年剛在上海文廣上演的時候我就看到一些朋友給出的評價很不錯,但是當時因為各種原因我沒有在這部劇公演期間去上海觀看。 後來該劇經過了幾輪演出的打磨與調整,據說整部劇比起一輪的時候改進了很多。前面幾輪演出我都與之失之交臂,直到2019年文廣宣布復排和巡演,才有機會在深圳看到了這部劇。
  • 交叉卡司碰撞火花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再度上演
    上海熱線訊 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於2017年8月在上海白玉蘭劇院演出16場後,口碑載道,被觀眾稱為「笑出內傷,融化冬天」。作為文化廣場首部走出上海的製作作品,該劇還在北京大隱劇院進行了1輪4場巡演。
  • 上海福利 | 《我的遺願清單》2.0,帶你回顧生命最後的感動
    豈料與「真正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同學劉寶在醫院「不期而遇」,而劉寶正在策劃自己死前一定要完成的「遺願清單」。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大家都說《我的遺願清單》是一部共感元素200%的音樂劇,首輪觀演觀眾達4000人次,每一個觀眾都成了演出的參與者。
  • 「話劇體」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為什麼看哭了觀眾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在上海演第一輪時,很多觀眾看哭了。《我的遺願清單》劇照《我的遺願清單》最早改編自美國電影,講的是兩個老頭的故事,改成音樂劇後,主角變成了兩個19歲少年——從少管所出來的叛逆少年楊曉宇、患了重病死期將至的劉寶,他們結伴而行,一起執行「遺願清單」。
  • 上汽·上海文化廣場自製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攜...
    來自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中文版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即將登陸上汽·上海文化廣場,鎖定今年這個特殊的暑期檔,以兩部關於青春和成長的作品,承包2020年的夏天!
  •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8月24日開啟銷售
    你是否也會為自己列一張清單, 填補以往的空白, 記錄餘下生命的點滴? 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
  • 《我的遺願清單》裡,有你的影子嗎?
    當你握不住手心的時候,請看看這部音樂劇吧,2019《我的遺願清單》廈門站,給予每一位失望的人兒一次重燃溫暖的機會。《我的遺願清單》廈門站時間:2019-09-14/15 周六/周日 19:30  《我的遺願清單》廈門站地點:廈門嘉庚劇院  《我的遺願清單》廈門站門票價格:180、280、380、480  國內自殺題材的藝術創作似乎很少,大抵是因為這裡面的負面情緒太過沉重
  • 《我的遺願清單》首次登陸「主場」,華語音樂劇市場「造血能力...
    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將分別於7月7日至12日、7月30日至8月1日獻演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兩部中文版音樂劇獎共述成長,從不同的角度闡釋「青春」主題。
  • 一張「遺願清單」扭轉生活
    在寫下一張遺願清單後,一個曾經「肥胖、悲觀、孤單」的迷茫女人徹底扭轉了她的生活。Fed-up Laura Lawson, 26, piled on the pounds after spending every weekend binge drinking and playing computer games.
  • 笑淚之中珍惜每一天 義烏「後生」方書劍主演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
    如果要給自己定製一份「遺願清單」,你會在這份清單上列出什麼?7月18日晚上,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音樂劇演員、歌手、義烏「後生」方書劍主演的青春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在義烏文化廣場劇院盛情開演。
  • 這部音樂劇為何「看哭」觀眾,《我的遺願清單》即將登陸湖南大劇院
    首演至今,三年時間,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看哭」了無數觀眾。6月28日,這部令人動容的音樂劇將登陸湖南大劇院,為湖南觀眾帶來一場悲喜交加的情感之旅。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源於韓國同名作品。原版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在韓國受到了極大的追捧,在韓國最權威文娛資訊網站Interpark評分高達9.3分,並曾在MBC、SBS、KBS等各大韓國電視臺進行放送。原聲專輯還蟬聯韓國Melon、Olleh Music音樂類榜單第一名,被認為是「高度認識生命意義」與「預防青少年自殺」的最佳題材。
  • 暑期檔來劇院看「青春的模樣」,《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
    2020年暑期檔,兩部由上海文化廣場劇院管理有限公司製作出品的音樂劇《我的遺願清單》《春之覺醒》分別於7月7日至12日、7月30日至8月1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廣場溫情上演。這兩部描繪青春、共述成長的作品將從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戲劇內核向觀眾闡釋「青春」主題。
  • 《我的遺願清單》2020上海站今日收官,但「傻子」和「混蛋」的故事...
    7月7日晚,《我的遺願清單》(以下簡稱「清單」)終於完成了2020年的首場演出,這也是上汽·上海文化廣場在疫情之後上演的首場完整劇目。由於疫情期間劇場的演出限制,本輪演出一反往常地將小劇場劇目轉移到了文廣的主舞臺上。
  • 《遺願清單》:人生的意義是什麼,生活將給勇敢堅持的人答案
    或許你會像電影中的主角一樣,列一張遺願清單,去做那些自己曾想做而不能做的事。《遺願清單》是由羅伯·萊納執導,卡特曾經是個歷史教授,但是因為後來妻子懷孕,為了一家人的生活,他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隨便找了一份工作,他對愛德華說;「一轉眼45年過去了,現在我已經是個窮光蛋了。」在卡特的內心中其實是有點責怪妻子的,因為家庭才導致了卡特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最終也沒有找到自己生命的意義。
  • 《遺願清單》人只一生,給生命賦予更多的意義
    文:夢耘《遺願清單》一部講述兩個癌症老人的影片。「癌症」「老人」這兩個詞聽起來就像生命的盡頭,更何況把這兩個詞放在一起,那種絕望是帶給任何人都沒法承受的。年老本來是該享福的年齡,可是卻還要跟病魔戰鬥。卡特想起了上學期間,老師讓寫的遺願清單,他曾經想成為一位歷史教授,可是卻為了家人犧牲了自己的夢想。三個兒女都培養成才,有失必有得,沒有人會過上完美的人生,不論何種選擇自己問心無愧便好。如今面對死亡,他又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遺願清單,偶然間科爾發現了卡特的遺願清單,結婚四次,最後卻孑然一身的科爾,好勝的性格讓子女也走的越來越遠。
  • 《遺願清單》:2019年手帳和計劃開始寫了嗎?
    卡特列下自己的遺願清單:出於善意幫助陌生人;親眼目睹奇蹟;開一次野馬跑車;大笑到流出眼淚……然而,卡特卻將清單給扔掉了。這像是我們生活中的大多數人,有多少人列過自己的年度計劃?攢錢、早睡早起、出國旅遊一次、學英語……但是又有多少人真的有行動力、有勇氣去將列表上的項目一個個完成?
  • 《遺願清單》:用相對華麗的布景,展示了個人在面對死亡時的坦然
    在電影《遺願清單》中,兩位身患癌症,時日無多的病人告訴了我們答案。兩個人身份懸殊,原本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因為住在同一間病房而結識為好友。最後,二人決定在為數不多的日子裡,去完成他們單子上所列出的「遺願清單」。
  • 不懂這兩點時間管理方法,什麼人生九宮格、夢想清單都沒有用
    反正我是會整理整理,然後把相同的事情再移到「2020 年年度計劃」上。哎,我完不成的原因有很多,反正感覺就是一條:我沒時間,時間根本不夠用。你可能覺得我在找藉口,可我也試過學習很多方法,例如緊急重要度,時間清單,夢想清單(遺願清單),九宮格,番茄鍾管理法等等,我都有學啊。
  • 《遺願清單》深度解析,其實它就講了兩個事情
    傑克·尼爾科森和摩根·弗裡曼這兩個老牌影帝合作的《遺願清單》自2007年上映以來,一直引發全人類的思考,它的劇情、敘事手法並不複雜,它的主題每人都能看懂,但並不是每人都能說懂,今天,院長就為大家深度解讀《遺願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