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在逛市場的時候,經常會去肉攤上買一些大棒骨,儘管上面沒什麼肉,但是用來熬湯是相當不錯的,熬出來的湯可以煮麵可以做火鍋,用處也很多,不僅好喝還具有營養。「又白又濃」似乎成為了品鑑一道骨頭湯的依據,可是市面上有些骨頭湯的顏色是加了添加劑才那麼純白的,並非真正的骨頭熬出來的,即使味道是好的,也不建議多喝。
的確,熬骨頭湯的時候會在視覺上追求一個白色的效果,那說明一些含有蛋白的物質被熬出來了,不過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然的白。小編今天就可以教你在家熬出白色濃稠的純正骨頭湯。一定要仔細看步驟和方法噢,不然只會熬出顏色發渾並且有一股腥味的骨頭湯,那口感自然不用描述了,想想都覺得噁心,還浪費了寶貴的食材。
首先,我們要做的是去除骨湯中的腥味。在準備做湯之前,很多人是把骨頭直接放進鍋子裡焯一遍水,其實這樣做的作用只是去除了一些血水,並不能有效去除大部分腥味。這一步並沒有錯,只是說做得還不夠。我們還應該在熱水裡加入料酒和食醋,而不是用普通的清水,然後就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有一個需要注意的點是,水燒開了之後就要把鍋蓋打開,蓋著會影響腥味的散發。
接下來就進入到煮大骨湯的環節了,這一步要讓骨湯的顏色變得比較白嫩,聞著就有濃濃的香味。大骨頭經歷完焯水之後,撈出來用溫水清洗乾淨,避免表面殘留著雜質和血沫。起鍋,倒入適量的清水,大概在鍋中三分之二的位置就可以了,然後將骨頭放進去。開始熬湯的時候,營養會從骨頭裡跑出來,湯汁就變得白淨且鮮美了。可以適當地往湯裡添加一些佐料,比如紅棗、枸杞、山藥或白蘿蔔等,這些食材配上骨頭湯,味道都挺好的。
差不多就是這樣啦,最後小編還要給大家提一個醒,熬骨頭湯的時候必須放鹽,那種鮮就更突出了。不過,不要太早就放鹽,會使骨湯變得渾濁,一般是在快出鍋的時候放進去,溫度夠,食鹽很快就融化在湯汁裡了,並且不影響顏色。另外,骨頭湯煮製的時間不能太長,會把僅有的一點肉煮老,時間短了又沒有鮮味,控制在一個半小時應該是最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