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崗鄉永德村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以糧換糧巧手種出致富米

2020-12-12 綏濱那些事

在我縣,說起永德大米,吃過人都交口稱讚。幾年來,這裡的大米實現了華麗的轉身。5月27日,記者走進北崗鄉永德村,尋找永德大米成長的秘密。

一粒米,百滴汗,辛苦成就好米飯。一碗好吃的米飯,其原料水稻種植過程哪個環節也缺不了。來到水稻田邊,縣永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種植戶們正忙得不亦樂乎,湊近些看,種植戶們身上背的揚肥設備引起了我們的注意。一旁的合作社理事長為我們介紹起來,原來這是永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水稻種植科技人員經過近三年的實驗論證,他們共同探索出了一門獨一無二的水稻種植方法,先把榨過油的豆餅粉碎高溫烘熟,然後再撒入稻田。而撒入稻田的揚肥設備,大家則親切的稱之為「巧手」。

永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元平:咱們以前用的肥料是腐熟的羊糞,用了幾年,因為大家都追求品質,我們感覺這種方法品質提高的不算大,我們這些年便研究出這種「以糧換糧」的措施,把熟豆餅施到稻田中。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減少用化肥殘留的重金屬鎘,把米質提上來,讓老百姓都吃上最優質的大米。

據了解,永德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每公頃稻田用豆餅2000斤,分4次施入,從插秧緩苗後開始,間隔期為10天,用這項技術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機質,增強植物的抗病蟲害能力以及抗寒耐旱能力。張元平還告訴我們,他們還有自己的品牌,已經遠銷上海浙江等地,廣受好評,再過些日子,等村裡鴨雛培育好後,就可以放入水稻田中,形成鴨稻共作的生態農業模式,一水兩用,一地雙收,讓綠色米和生態鴨都能賣上個好價錢。

合作社走出了致富路,村民們也開始效仿,積極與合作社對接合作,合作社在給村民提供經驗借鑑的同時還連結了4戶困難群眾,用合作社農戶的話說,一家富不算富,一村富才算富,他們也要為鄉村振興作出自己的貢獻。

文:劉成林l 圖:索洪鵬l 責編:夏潔 於麗麗 l 監製:夏潔 白雪峰

來源:綏濱縣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北崗鄉永德村林下雞「啄」響致富門
    東北網鶴崗9月4日訊 (劉沫含 記者耿向文)在幫助增加貧困群眾收入工作中,綏濱縣北崗鄉永德村村「兩委」利用光伏項目空地建起了養殖基地,飼養600隻林下雞,不僅讓永德村多了一項致富產業,更增加了困難群眾的收入。
  • 北崗鄉永德村:春耕生產有序進行
    5月6日,記者來到北崗鄉永德村,看到農民在田間地頭往來穿梭,呈現出一派繁忙的景象。眼下,隨著氣溫的回升,我縣玉米播種進入了黃金期,在北崗鄉永德村村民劉茂軍的旱田地裡,劉茂軍一家正在進行玉米的機械播種作業。
  • 曹妃甸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厚道糧農 匠心種植_綜合新聞_唐山...
    唐山市曹妃甸區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曹妃甸區四農場和順村。曹妃甸區地處北緯40度,這一緯度植物生長周期長、日照充足、乾濕度均衡,是適合優質水稻生長的黃金寶地,更是頂級粳米的傳統種植帶。曹妃甸被譽為「河北大米之鄉」,素有「北方江南」「魚米之鄉」的美譽。  聚享農業合作社擁有水稻種植面積2萬畝,是「全國綠色農業產業示範基地」。
  • 邊疆黨旗紅|永德村脫貧小記
    澎湃新聞記者 朱偉輝 攝這個位於中俄邊境、三面環水的小縣城內無一山一石,兩江水的滋養為當地水稻種植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近日在綏濱縣永德村採訪發現,這個小村莊已於2018年底整村脫貧出列,箇中經驗亦可窺見綏濱縣的發展歷程。  老書記做了三件事  永德村有640戶1841人,是綏濱縣第一大村。
  • 年流水千萬,膳糧米源在沙漠裡種植穀物實現經濟治沙
    膳糧米源便是依據這片漫漫黃沙成長起來的農業發展公司,成立於2015年,正如官網的介紹語寫著「沙糧多了,沙漠就少了」,與其他農業製造商不同的是,膳糧米源致力發展沙漠的經濟效益,目前已經成功將14500畝沙地培育種植出大米、綠豆、薏米等穀物,並銷往國內各地。據獵雲網(微信:ilieyun
  • 吃米當吃五常稻花香米,選米首選壹生糧!
    而在五常大米的核心種植區五常民樂鄉,有一家企業自建的五常大米水稻種植基地十分引人矚目,那就是壹生糧專業的水稻種植基地!該基地的土質尤其肥沃,黑土土層厚達200mm,並直接受到拉林河水的灌溉,種植條件十分優越。這裡產出的五常稻花香米顆粒飽滿、質地堅硬,煮出來的飯色澤晶瑩剔透、米粒油亮,聞起來香味撲鼻,入口香甜軟滑,回味起來唇齒留香,嘗過它的人都讚不絕口,而且壹生糧五常稻花香米已獲有五常地理標識認證,是真正的生於五常,長於五常的地道五常大米!消費者可以放心選購!
  • 以堅守詮釋初心 以擔當踐行使命——記鶴崗市綏濱縣北崗鄉永德村黨...
    對於鶴崗市綏濱縣北崗鄉永德村黨支部書記王偉華來說,這個「初心和使命」就是始終牢記對黨的赤誠之心、對鄉親的公僕之心、對事業的擔當之心和對名利的平凡之心,他是這麼理解的,也是這樣堅守的,更是這樣傳承的。始終牢記對黨的赤誠之心王偉華92年入黨,先後任團支部書記、民兵連長、村委會主任、村支部書記。
  • 「糧滿福至」中糧福臨門2018年水稻開耕文化節開幕
    5月20日,由黑龍江省糧食局、五常市人民政府主辦,中糧糧谷、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鄉約》欄目承辦的第四屆「糧滿福至」中糧福臨門2018水稻開耕文化節在黑龍江省五常市啟幕。  中糧福臨門2018水稻開耕文化節現場  中糧集團行業資深總經理兼中糧糧谷黨委副書記、常務副總經理楊紅在活動現場表示,「中糧福臨門水稻開耕文化節」創立於2015年,迄今已成功舉辦了三屆。
  • 寶清縣盛實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做大做強特色產業 幫助農民增收致富
    黑龍江省寶清縣盛實馬鈴薯種植專業合作社位於夾信子鎮夾信子村,成立於2010年12月1日,出資人6戶,由當初註冊資金60萬元發展到現今固定資產600萬元,合作社成員53戶。經寶清縣農村產權交易服務中心認證,流轉土地1123.65畝。幾年來,合作社做大做強特色產業,幫助農民增收致富,受到社會各界一致好評。
  • 五常市六穀水稻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 唱響農業科技的悠揚牧歌
    黑龍江素有「天下糧倉」的美譽,糧食總產實現「十一連增」五常市六穀水稻種植農業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也走在了全國水稻種植的前列,五常市六穀水稻農業的發展在黑土地上奏響了悠揚的牧歌,為龍江水稻業的科技振興作出了突出貢獻。
  • 「密山新聞」助力豐收年——我市榮騰水稻專業合作社鴨稻米增收紀實
    得,怎麼才能種好,米,怎麼才能賣好。在密山市榮騰水稻合作社的「田字格」裡,藍天、白雲、田埂書寫著答案:種地對準「供給側」,砍「大路貨」,增」新奇特」,用」新奇特」補市場空缺。種植鴨稻,完成了土地經營、銷售的轉向。
  • 一句話承諾讓永德村黨建和扶貧「雙促雙贏」
    新華網鶴崗9月16日電(汪亞 陳杰)走進黑龍江省鶴崗市綏濱縣北崗鄉永德村,村委會旁的宣傳欄裡,黨支部「一句話承諾」張貼在正中間最顯眼的地方。2016年,永德村黨支部在黨建創建中,村黨支部書記王偉華要求每一名黨員都要用一句話的形式向村民公開承諾。在這個公示板上共「亮」出了30名黨員的一句話承諾,每一句話都是一名普通黨員對黨的真情表白,對群眾的莊嚴承諾。
  • 一念「天下糧滿倉」!竹稻之父鍾章美打開水稻育種的豐富想像空間
    引入高粱、甘蔗的優良特性提高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和耐旱能力,對提高產量很有意義,是很多育種工作者的夢想。  鍾章美分析,出身於超遠緣雜交的竹稻,對遠緣雜交有廣泛的親和性。如果這個猜測得到證實,相當於打開了水稻遠緣雜交的大門,給人以豐富的想像空間。將來會不會在旱地上種出像高粱一樣的水稻?這是個令人興奮的暢想。
  • 運城市供銷系統新絳珍糧專業合作社入選第二批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
    近日,為進一步總結推廣農民合作社因地制宜探索發展的實踐經驗,農業農村部在各地推薦的基礎上,遴選確定了第二批47家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由運城市社和新絳縣社共同扶持的新絳縣珍糧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在增強服務能力,促進鄉村產業振興方面作為典型案例成功入選並在全國推廣。
  • 水稻上漲了!三等糧1.30元/斤,二等糧……
    昨天,有農戶朋友向農業論談反饋,水稻價格上漲了!他家的稻穀已經出售了,而且價格是以1.32元每斤出售的! 糧庫接受電話預約上門收購,由糧庫派人派車到農戶家中驗糧、拉糧。實施固定車輛拉糧,為減少人員聚集,糧庫準備運糧車,由農戶群眾負責裝車,到糧庫後由糧庫組織卸車,免除農戶卸車費用。現金收糧,按照規定:二等糧1.32元/斤,三等糧1.30元/斤。收購截止日期定於2020年2月29日。如果有鎮賚縣五棵樹鎮當地的農戶朋友就可以享受此政策,放心的出售稻水稻了!在此,農業論談也真心的為當地政府部門及糧庫企業點讚!
  • 巧手農民創意多 稻田種出HelloKitty和小豬佩奇
    巧手農民創意多稻田種出HelloKitty和小豬佩奇 (1/4) "← →"翻頁
  • 東橋鎮:發展現代示範農業 保糧安全助農增收
    伴隨著陣陣馬達轟鳴聲,農機手熟練地駕駛著水稻插秧機在水田裡來回穿梭,一株株嫩綠的秧苗從插秧機苗盤上依次滑落,均勻插入水中,播撒希望。「以前一畝地兩個人要一天,現在只要20分鐘就照了,我今年有200多畝地都是機插秧,不然像往年這麼多地,根本幹不完。」東橋鎮何山村種植大戶鄭義感慨道。
  • 暴雨高溫擋不住水稻增產——在河北曹妃甸區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
    9月22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區第四農場的聚享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試驗基地,合作社理事長韓建明行走在稻田小路上,不時躬下腰認真查看水稻長勢。「今天是豐收節,咱也來地裡聞聞即將豐收的稻香。」韓建明笑著說,今年稻子長得特別好,儘管經過了挺多惡劣天氣,可暴雨高溫也擋不住咱的水稻增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