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黑鴨淨利潤下跌30%,「做鴨」真的不容易

2020-12-19 騰訊網

作者:王小哼

近幾年,在資本的助推之下,休閒滷製品行業進入擴張加速期。繼煌上煌2012年9月登陸深交所後,2016年11月周黑鴨赴港上市,2017年3月絕味食品登陸A股市場,一時間資本市場就多了「三隻鴨子」。

今年以來,周黑鴨的股價上漲超過20%,但是從它2018年的業績中,卻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3月27日晚,周黑鴨發布了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32.12億元,同比下降1.14%;淨利潤為5.4億元,同比下降29.13%。

這是周黑鴨首次出現年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

再把周黑鴨的業績與另外兩隻「鴨子」拿出來比一比,則更顯乏力:

2018年,絕味營收43.68億,同比增長13.46%;淨利潤6.42億,同比增長27.87%;煌上煌營收18.98億,同比增長28.41%;淨利潤1.73億,同比增長22.72%。絕味和煌上煌均實現了營收和淨利潤的兩位數增長。

不好賣的鴨

對於營收下降,周黑鴨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電商業務: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周黑鴨電商業務的收入從2017年的3.45億元下降12.1%至2018年的3.03億元。

不過,電商業務收入的下滑恐怕並不是主要原因——根據財報,2017年和2018年,網上渠道的銷售佔比不過10.6%和9.4%。

佔據周黑鴨營收大頭的,是自營門店渠道,該部分營收由2017年的27.55億增長0.78%至27.76億元。

但小幅增長的背後,卻是周黑鴨在2018年淨增加的261家門店——2018年,周黑鴨新開了392間自營門店,同時關閉了131間門店。

以此計算,周黑鴨的單店收入由2017年的268萬降至2018年的216萬,降幅達20%。

越來越貴的鴨

即使營收和單店收入雙雙下滑,但周黑鴨的客單價在過去的一年還是繼續上升。

據光大證券統計,2014年-2017年,周黑鴨產品的年均提價幅度高達11.3%。

興業證券也指出,周黑鴨的鴨及鴨副產品的平均價格從2013年的63.9元/千克,提升到2016年的88.1元/千克。僅三年時間,周黑鴨的產品價格就上漲了37.87%。

此外,周黑鴨還通過總量調整進行隱形漲價。目前,標準化的MAP包裝已經成為周黑鴨產品的絕對主流,產品佔比在90%以上。而當下的周黑鴨正通過調整MAP內產品的重量,進行隱形漲價。

由於採用固定克重的「鎖鮮裝」與真空包裝,周黑鴨2018年的客單價達到了63.66元,與採用散裝的絕味形成了鮮明對比——絕味的客單價一直以來穩定在30元以下。

可以說,周黑鴨真的是「漲價一時爽,一直漲價一直爽」。

但是,周黑鴨未來的提價空間已經很小了。這主要是因為產品包裝結構趨於穩定,且短期內不易改變,快速提價的條件不復存在,僅憑藉顯性提價進行大幅調整將面臨較大的顧客流失風險。

2018年,周黑鴨在門店數量大增的背景下,卻出現了客流量的下滑,或許正是受到其產品不斷提價的影響所致。

作為休閒類食品,周黑鴨被資本看好的重要原因就是「不佔肚子」。雖然休閒類食品並非剛需,但是由於消費場景豐富、毛利高,有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魅力」。

不過,周黑鴨似乎已經不再是街頭小吃的價格了,未來的每一次漲價,或許都需要更加慎重。

周黑鴨進軍全國

既然通過野蠻粗暴的漲價增加營收不再現實,那就只能提升銷量了。

由於周黑鴨的「鎖鮮裝」保質期較短,限制了新開門店的範圍及銷售,周黑鴨表示,將在華南、華東、西南分別開設新的工廠,華中地區的湖北大本營也將新增一家工廠。

其中,位於華南的廣東加工工廠預計2019年將投入運營。

新工廠的布局也透露出周黑鴨的野心不小,從店面分布來看,廣東、江蘇和四川三家工廠都位於周黑鴨相對薄弱的華南、華東和西南地區。

如果順利的話,或許將幫助周黑鴨突破營收增長遇阻的瓶頸。

但是,周黑鴨的異地擴張面臨包括口味接受程度競爭格局以及選址能力等多方面的考驗

比如西南市場,廖記棒棒雞已經建立了超過千家的門店網絡;以上海為首的華東市場面臨絕味鴨脖、留夫鴨、久久丫等品牌的「圍剿」;要想進入以飲食清淡著稱的廣東、江蘇等地,難度也不小。

身不由己的鴨

雖然客單價變高了,定價也變高了,但是周黑鴨的淨利潤卻並沒有增長。

最大頭的還是銷售費用。2018年,周黑鴨的銷售及分銷開支達到10.82億元,同比上漲了14.1%,

年報表示,這是由於門店網絡的大幅擴張導致租賃開支、廣告促銷支出上漲,門店下沉亦使得運輸開支上漲。

此外,周黑鴨的銷售成本上升7.5%,重要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增加。

周黑鴨的主要原材料包括鴨脖、鴨掌、鴨鎖骨、鴨舌及鴨翅等。

鴨副產品價格受飼料成本、供求關係以及家禽傳染病等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幅度大於整鴨價格。原材料成本每發生5%的波動,會導致周黑鴨的淨利潤反向波動5.7%。

而周黑鴨並無布局產業鏈上遊,無法控制鴨附價格的變化。

還有分析認為,直營模式使得周黑鴨的擴張成本較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利潤——畢竟新增200多家店,成本不是鬧著玩兒的。

於是,在多重因素的擠壓下,周黑鴨的2018年度淨利潤下跌了近30%。

一往無前周黑鴨

雖然周黑鴨的銷量和淨利都不夠理想,但是對它來說,2018年外賣業務收益由2017年的10.3%增長至13.7%或許算得上是個好消息。

此外,由於會員策略的順利進行,周黑鴨官方微信公眾號粉絲數已經超過1200萬,將有利於繼續積累會員數據,通過大數據分析改進營銷決策,從而達到增加銷量的目的。

周黑鴨行政總裁郝立曉自信地在業績會上表示,周黑鴨在交通樞紐地區及一二線城市門店的滲透率仍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間,目前全國超過200個機場,周黑鴨目前僅進駐了其中22個機場。全國超過2000個火車站,周黑鴨門店目前僅進入56個。

對投資者來說,周黑鴨也十分「實在」——雖然錢賺的不多,周黑鴨還是十分大方地派發了當年利潤的六成作為股息(3.26億元),每股派息0.14元。

也許是被周黑鴨的大方與自信打動,財報發布的第二天,周黑鴨的股價並沒有因為業績下滑而遭遇下跌,反而大漲了6.28%。

高處不勝寒,對周黑鴨而言,「做鴨」的這條路,已經不如20多年前那麼好走,如何提高核心會員粘性、開遍全國、提升利潤率,都將是新的挑戰。

相關焦點

  • 周黑鴨:沒落的鴨王 鴨力有點大
    來源:智通財經網做鴨,也是有江湖的。6月30日,周黑鴨(01458)發盈警稱,中期業績預盈轉虧至4200萬元-5000萬元人民幣,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2.24億元。儘管周黑鴨中期業績出現虧損,但似乎該業績好於市場預期,因此發布業績預警後,公司股價反而漲超11%。
  • 鴨界三雄2018年報比拼:周黑鴨遭遇「最嚴重下滑」
    單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周黑鴨(需求面積:20-60平方米),去年營收增速、淨利潤雙雙下降,排名墊底;   一直業績平平的煌上煌,成為「鴨界三雄」營收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個;   「老大」絕味突破萬家門店,依靠最多門店數,佔領總營收最多的寶座。   「鴨界三雄」2018年報,透露出哪些信息?
  • 鴨脖界格局改寫:周黑鴨掉隊,絕味和煌上煌趕超!
    據周黑鴨半年報,2019年上半年,該公司實現收入16.2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實現淨利潤2.24億元,較上年同期下滑32.4%。具體來看,鴨及鴨副產品實現收入14.20億元,佔比87.3%;滷製蔬菜等其他產品實現收入2.06億元,佔比12.7%。
  • 鴨脖子爭霸:周黑鴨淨利大降 絕味和煌上煌跑馬圈地 廝殺繼續……
    日前,周黑鴨(01458.HK)發布的2019年中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微增不到2%,歸母淨利潤同比降幅超過30%,是上市以來最糟糕的一份成績單    周黑鴨半年關店超百家   據周黑鴨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6億元,歸母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32.53%。   事實上,自2016年上市後,周黑鴨在2018年首次出現淨利下滑,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幅度拉大。
  • 鴨王暗戰:賣不動的周黑鴨,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但周黑鴨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31.86億元,歸母淨利潤4.0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79%和24.56%。周黑鴨的業績連降兩年,但老對手絕味、煌上煌卻在穩中前進。賣不動的周黑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中國雞王叫價30億,鴨王卻無人問津,做鴨做雞背後差距竟這麼大?
    但兩大鴨王的境遇就悲慘多了。鴨脖之王周黑鴨淨利潤暴跌30%,關掉了117家門店;烤鴨之王全聚德連續七年遲滯不前,2018年,竟創下上市十餘年間總營收跌幅最大記錄,百億市值只剩34億。中國人,不愛吃鴨了嗎?
  • 三「滷」爭奪戰打響 絕味、煌上煌淨利潤上半年增長超兩成,周黑鴨...
    值得注意的是,周黑鴨上半年營收16.26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2.24億元,同比下降32.4%,周黑鴨方面表示,利潤有較大下滑,主要原因為經營開支及成本持續增長。從銷售額看,三巨頭的排名未發生變化,絕味食品仍然排在第一位,周黑鴨和煌上煌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周黑鴨的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減少約1億元。不過,周黑鴨的擴張腳步並未停止。
  • 誰才是中國第一鴨?周黑鴨VS絕味鴨脖,武漢模式輸給湖南模式
    周黑鴨董事局主席周富裕,出生在重慶小山村,十幾歲就到武漢投奔做滷味的姐姐。為了研製新口味,周富裕反覆實驗。滷鴨的時間很長,這個過程需要反覆查看,才能找到最佳的滷製時間。為了確保晚上滷鴨時不睡著,周富裕會在睡覺的時候手裡夾根香菸,煙燒到盡頭會燙到手,自然就醒了。
  • 武漢的周黑鴨,你還好嗎?
    受疫情影響,總部在武漢的周黑鴨(需求面積:20-60平方米),近日股價出現大幅下跌。   何止是資本冷麵,有網友甚至開玩笑稱:「小區樓下的武漢鴨脖和周黑鴨終於承認了,是假的,不是武漢的,是本地的鴨」。
  • 業績增長逐年大幅下滑 周黑鴨欲重回「鴨王路」
    近期,滷味界知名品牌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周黑鴨」,01458 .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盈利預警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收益同比下降約45%,淨虧損約為4200萬元至500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2.24億元。
  • 市值不到絕味二分之一,周黑鴨的「鴨王」之路還能崛起嗎
    來源:投中網在以鴨脖為代表的滷製品市場,周黑鴨和絕味兩大品牌一直各領風騷。不只是口味上的差別,兩者擴張地盤的打法同樣不同,周黑鴨以直營為主,絕味青睞加盟,兩者究竟孰強孰弱,一直未有定論。奮起直追的股價背後,其實是周黑鴨關於「鴨王之爭」的一道破局大題的新解法。周黑鴨和絕味的「鴨王」之爭由來已久。2016年周黑鴨在港股上市,2017年絕味登陸A股,同為休閒滷製品行業的龍頭企業,周黑鴨和絕味接觸資本市場的時間相近,但是此後選擇的發展模式卻大相逕庭。
  • 周黑鴨被做空後 上市鴨脖「三劍客」將何去何從?
    周黑鴨預計2018年淨利潤下降30%對周黑鴨作出沽空報告的是此前做空中國宏橋的做空機構艾默生,其稱周黑鴨在首次公開募股過程中偽造財務數據。與其他兩家滷製品公司業績預喜相反,1月30日晚間,周黑鴨發布盈警公告,預計淨利潤將同比下降30%。周黑鴨稱,主要由原材料成本上升、門店經營利潤率下跌等所致。2017年,周黑鴨實現歸屬公司擁有人淨利潤為7.62億元,也就是說,2018年全年周黑鴨的淨利潤約為5.33億元。鴨脖作為滷製品的一個細分領域,為何引得資本瘋狂追逐?答案是因為這個行業標準化程度高,簡單易複製。
  • 滷味界「三巨頭」PK:絕味、煌上煌淨利潤增逾兩成 周黑鴨增長顯...
    實際上,相較之下,周黑鴨主要採取直(自)營模式,半年報顯示,周黑鴨上半年新開設84間自營門店,同時因經營效益不佳、市政改造等原因調整關閉117間自營門店,整體店面數量呈下滑態勢。周黑鴨艱難「爬坡」根據諮詢公司沙利文公開數據,以我國2017年休閒滷製品行業的零售價值為基礎,前五家市佔率僅為20%。
  • 誰是未來鴨中之王,三隻鴨子「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的資本路
    從2012年鴨脖第一股的「煌上煌「上市,到後來周黑鴨與絕味雙雙登陸A股市場,三隻鴨子實現了從消費市場到資本市場的重聚。而從目前鴨界三王的的資本實力來看,絕味市值為300億,高於周黑鴨和煌上煌點210億元的市值綜合,可謂是一騎絕塵,是目前的鴨中之王。
  • 周黑鴨的「老二」保衛戰,煌上煌能否後來居上?
    眾所周知,周黑鴨此前已連續堅持直營17年,而加盟一直是其摒棄的模式。周黑鴨董事長周富裕曾說:「食品行業最大的危機是食品安全危機。不能掌控的產品都會帶來危機,周黑鴨不做加盟,是因為人掌控著終端,人是最難掌控的,沒法掌控的東西我們不做。」那麼,周黑鴨為何改口了呢?
  • 2018年三大滷製品企業業績PK:絕味煌上煌業績大漲 周黑鴨盡現疲態
    煌上煌和絕味食品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漲幅均超30%。其中絕味食品淨利潤3.15億元,同比增長32.55%。煌上煌淨利潤突破1億,共計1.14億元,同比增長42.39%。上半年,絕味食品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與周黑鴨差距縮小,周黑鴨僅比絕味食品多1638萬元。
  • 周黑鴨被沽空、來伊份去年淨利同比大降 零食股還好嗎?
    周黑鴨被沽空,之前已預警去年淨利同比降三成,而某競爭對手同比增幅近30%   3月1日,沽空機構Emerson Analytics發布了一篇關於周黑鴨的報告,預測周黑鴨2018年實際利潤只有2.55億元,稱該股的股價有較大下跌空間;該機構指出,2018年第3季訪查中國內地中部地區(佔周黑鴨逾半收益),調查了524間店鋪銷售情況,發現在河南及江西的周黑鴨門店銷售量
  • 鴨王要回來了
    ●論做鴨子,當屬「周黑鴨」和「絕味」。我在2017年就買了周黑鴨,賺了幾年吃鴨脖子的錢。後來湊錢買房都賣了,2018年又買了回來,正好趕上了周黑鴨雙殺——因為堅持自營不做加盟,周黑鴨去年的營收增速是-1.15%,淨利潤同比下降近30%,這是殺業績。市場一看這麼慫,之前還願意給20倍以上的PE,18年直接殺到了不到10PE。
  • 中國最好吃的鴨貨在哪?千萬別被周黑鴨蒙蔽了雙眼
    當中國人民開始含情脈脈的看著一隻鴨子並且認真的說「鴨子渾身都是寶」的時候,這隻鴨要小心了。這說明,中國人民要開動腦筋、絞盡腦汁的琢磨該如何把這隻鴨子物盡其用,儘量做到好吃了!其實,鴨子身上最好吃的,真的不是那一塊塊紮實且帶有嚼勁的鴨肉。
  • 中國鴨王爭霸15年:沒有一隻鴨,能活著離開中國
    而和它僅一個偏旁之差的鴨,命運卻大不相同。 若論地域,沒有一隻鴨可以活著離開南京。鹽水鴨、烤鴨、醬鴨、鴨血粉絲湯、鴨油酥燒餅……南京人的生活沒有一天可以離開鴨,但南京卻沒有形成一個足夠大的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