鴨界三雄2018年報比拼:周黑鴨遭遇「最嚴重下滑」

2020-12-16 贏商網

  餐飲老闆內參(ID:cylbnc)超過100萬餐飲老闆的每日經營讀物。

  單店盈利能力最強的周黑鴨(需求面積:20-60平方米),去年營收增速、淨利潤雙雙下降,排名墊底;

  一直業績平平的煌上煌,成為「鴨界三雄」營收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個;

  「老大」絕味突破萬家門店,依靠最多門店數,佔領總營收最多的寶座。

  「鴨界三雄」2018年報,透露出哪些信息?

  滷製品零售大概是最接近「餐飲新零售」的模式,和餐飲一樣面臨三高壓力;也要通過口味、服務、品質解決復購率,滿足顧客。

  這種相似性,使得它在很多地方和餐飲走向同樣的路。正因此,「鴨界三雄」財報非常值得餐飲人關注——

  1、「鴨界三雄」的2018:

  兩「鴨」穩步上漲,一「鴨」下滑明顯

  截止上周,三大滷製品上市企業陸續公布了2018年的財報數據。對比來看,其經營表現呈兩極分化,煌上煌和絕味營收穩步上漲,周黑鴨下滑明顯。

  來看財報數據:

  在前兩年,財報表現一直相對平淡的煌上煌,2018年終於揚眉吐氣,營收增長衝到第一,增長速度是絕味的兩倍。

  而絕味依靠近萬家門店的加持,總營收以43.68億位居「三雄」第一,甚至接近煌上煌和周黑鴨營收之和。這也是絕味連續七年實現利潤增長,連續三年保持增幅在26%左右。

  再看周黑鴨,前年發展勢頭強勁,去年卻拖了「三雄」後腿,僅淨利潤一項就落後絕味超過50%。相比於2017年,周黑鴨的營收和淨利潤增長雙雙下降。

  先是去年下半年傳出「半年少賣1200噸」的消息,隨後在2018年年中業績會上,周黑鴨對外袒露,「在線下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2018年財報也顯示:這是周黑鴨上市以來最嚴重的一次「業績下滑」。

  同處於競爭激烈的當下,為何唯獨周黑鴨虧了?

  2、為什麼周黑鴨賣不動了?

  去年一年,周黑鴨的門店總銷量為3.78萬噸,比去年下降3.52%,一年少賣1369噸。下半年周黑鴨有一小波發力,但由於上半年下滑嚴重,全年業績並不好看。

  為拉動營收,周黑鴨想了不少辦法。

  先通過「花式營銷」拉近和顧客距離,2018年周黑鴨賣起了小龍蝦,開了無人智慧門店,做口紅玩跨界,和香氛品牌跨界辦主題空間,舉辦電競線下比賽,把各種能玩的玩了個遍......

  最後又集中開店,2018年新開門店共261家。新開門店必然會帶來成本的上升,新店也會給業績增長帶來壓力,在劃分的6個區域中,僅有華南、華北、西南三個地區有小幅度增長,剩餘4個地區,門店收入都在下滑。

  對於業績下滑,周黑鴨給出的解釋是:供需關係緊張,電商競爭加劇,門店面臨原材料成本、租金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的巨大壓力。多重因素擠壓下,導致公司淨利潤下跌近30%。

  但分析人士看來,外因是導火索,真正讓周黑鴨「賣不動」的,還有一系列內因:

  客單價偏高

  同樣的價格,顧客在煌上煌和絕味能買更多。

  與此同時,周黑鴨漲價了,客單價從2017年的60.46元漲至63.66元,讓原本價格偏高的周黑鴨,顯得更加「脫離群眾」。

  高客單價會抑制顧客的購買慾,當絕味門店越鋪越快,與對手直面競爭的周黑鴨,可能會在新客面前略遜一籌。

  包裝成本較高

  周黑鴨推出的「鎖鮮包」和真空包裝,提倡鎖鮮、衛生,但也增加了產品的包裝成本和購買的靈活度。

  這就使得周黑鴨在剛進入一個市場時,會有較長的教育期,使門店的經營數據平平。同樣的高房租高人力,周黑鴨在包裝上也追求高成本,利薄在所難免。

  新產品接受程度一般

  周黑鴨進入小龍蝦領域,熱鬧大於營收。

  周黑鴨在京東銷售最好的「兩盒裝聚一蝦」,總銷量還不足1000單,反觀其各種經典款鴨製品,平均銷量都在10萬上下。在天貓官網,周黑鴨月銷量排名前十的產品,也不見小龍蝦的身影。

  周黑鴨小龍蝦剛上市時,一位業內人士表示,氣調盒鎖鮮是反顧客消費習慣的,顧客吃小龍蝦是因為喜歡它新鮮的Q彈口感,而氣調盒用凍蝦,口感偏柴,雖然解決了「隨時隨地吃」的便利性,但無法用口味和顧客產生高粘性。

  也就是說,顧客短期會圖熱鬧嘗鮮心理,選擇盒裝小龍蝦,但長期來看,銷量乏力。

  3、絕味是「最有錢的鴨」

  但單店收入比不過周黑鴨

  門店數一定程度上反映品牌的影響力和賺錢能力。

  從2018年財報來看,絕味以公布的9915家(不含港澳臺,截至2018年底)門店成為當之無愧的「鴨脖大佬」。而4月11日,絕味在其官方公眾號宣布「突破10000家門店」。

  但實際上,周黑鴨只用1288家門店,就掙了絕味近萬家門店的74%。

  根據東吳證券研究所的測算,2017年絕味鴨脖的單店收入是45.4萬元,周黑鴨的單店收入是305.2萬元。絕味的單店盈利能力差周黑鴨一大截,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營收最高的滷製品品牌。

  財報顯示,2018年絕味第四季度新開店205家,相比於2017年第四季度新開的133家,增幅54.13%。

  還有個問題:為什麼絕味能開出上萬家門店,周黑鴨和煌上煌不行?

  這要說說絕味定價和加盟模式上的優勢。

  對比2019年3月和2017年3月的開店情況,絕味在地級市的擴展速度最快,地級市的店數佔比從2017年初的41.2%,上升至45.4%,絕味超過75%的門店集中在地級市和省會。

  絕味30元左右的客單價,也與地級市消費水平匹配,加上散裝購買,靈活度高。這使得對比周黑鴨,絕味有更高的市場接受度,更易渠道下沉。

  另一方面是絕味的加盟模式,對比直營的優勢在於:

  加盟模式是加盟商自擔成本,品牌享受曝光價值;

  加盟商多為本地人,對選址、口味的敏感度要高於非本地人,直營品牌在異地擴張時,「水土不服」的概率大大降低;

  由於經營試錯成本由加盟商擔負,品牌在擴張時稍微大膽,就能防止被競爭對手搶佔先機,錯過發展機遇。

  這也是周黑鴨無法快速鋪開的原因。當門店數量達到一定規模,絕味在全國範圍確定了更多適合的供應商,採取統一進貨+地方採購的模式,降低供貨成本,以收穫規模利潤。

  有消息稱,絕味馬上將致力於開發更高毛利的「椒椒有串串」和「熱滷」產品,提高產品毛利率,並加大非鴨副產品的比例,剔除老舊產品,進行間接提價。

  4、一向較為「平淡」的煌上煌

  靠什麼獲得營收高增長?

  創始於江西南昌的煌上煌,是「三雄」中最老的品牌,但相比於1997年創立的周黑鴨和2005年創立的絕味,體量卻是最小的一個。

  無論從門店數、知名度、單店營收能力來看,煌上煌在「鴨界三雄」中都不起眼,但在2018年卻出人意料地交出了好成績:營收同比增速最快,超絕味兩倍,這也是煌上煌上市以來的最好業績。

  在年報中,煌上煌總結了營收上漲的原因:一是開源,一是節流。

  開源,對外擴大銷售版圖,打通各種「賣鴨」場景,通過加大省外市場門店擴展,尤其加快了機場、高鐵、商超綜合體等高勢能門店的開發;

  發力網際網路營銷;將重心從鴨脖轉向粽子、八寶粥類的米製品,加大對佐餐涼菜、米製品的研發投入。

  節流,財報顯示,煌上煌2018年淨利潤同比增長22.72%,是由於營收增長和原料儲備及時所致。

  公司在原材料採購價格低位時進行戰略儲備,從而降低公司主要原材料的平均加權成本,緩衝了前三季度的高價位原材料。

  5、結語

  總體來說,2018年經營成本上漲,「鴨難賣」的情況在所難免。

  相比周黑鴨的純直營模式,絕味和煌上煌在擴張上優勢較突出。拋開物價的波動,加盟者與品牌的風險共擔,對企業總營收起到一定穩定作用,使得絕味和煌上煌能保持利潤平穩增長。

  但與此同時,直營店管控嚴格,單店營收能力、運營穩定能力都比加盟店更好。如何平衡成本與利潤、拉動銷售,是周黑鴨今年要解決的問題。

  經歷過2018年的起起伏伏,不知今年周黑鴨還敢不敢「大玩」?突破1萬家門店的絕味還會在開店路上狂奔嗎?煌上煌還會保持穩定上漲嗎?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轉載來自:餐飲老闆內參 邵大碗,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

相關焦點

  • 周黑鴨淨利潤下跌30%,「做鴨」真的不容易
    3月27日晚,周黑鴨發布了2018年年報,公司實現營收32.12億元,同比下降1.14%;淨利潤為5.4億元,同比下降29.13%。這是周黑鴨首次出現年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不好賣的鴨對於營收下降,周黑鴨認為主要原因在於電商業務:由於市場競爭加劇,周黑鴨電商業務的收入從2017年的3.45億元下降12.1%至2018年的3.03億元。不過,電商業務收入的下滑恐怕並不是主要原因——根據財報,2017年和2018年,網上渠道的銷售佔比不過10.6%和9.4%。
  • 業績增長逐年大幅下滑 周黑鴨欲重回「鴨王路」
    近期,滷味界知名品牌周黑鴨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周黑鴨」,01458 .HK)發布2020年上半年業績盈利預警稱,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6個月,收益同比下降約45%,淨虧損約為4200萬元至5000萬元,而去年同期淨利潤為2.24億元。
  • 鴨脖子爭霸:周黑鴨淨利大降 絕味和煌上煌跑馬圈地 廝殺繼續……
    的鴨脖子也不行了?    周黑鴨半年關店超百家   據周黑鴨2019年半年報顯示,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6.26億元,歸母淨利潤2.2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32.53%。   事實上,自2016年上市後,周黑鴨在2018年首次出現淨利下滑,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下滑幅度拉大。
  • 周黑鴨:沒落的鴨王 鴨力有點大
    截至目前,鴨界三巨頭:2012年上市的「鴨脖第一股」煌上煌市值為137.07億元;最晚上市的絕味後來者居上,市值為521.6億元;而周黑鴨市值為148.23億港元,約為133.7億元人民幣,是最低的。由於周黑鴨發家自武漢,屬於「重災區」,因此消費場所受到的影響尤為嚴重,在此期間內,公司共約1000門店暫停營業,而截至2019年底,公司門店合計僅1301家,因此關閉約1000家門店,對周黑鴨來說是致命的一擊。事實上,除了公共衛生事件給公司業績帶來不利的影響,公司本身定位也有問題,才導致近兩年來業績一蹶不振。
  • 誰才是中國第一鴨?周黑鴨VS絕味鴨脖,武漢模式輸給湖南模式
    2018年以前,周黑鴨淨利潤遠超絕味,在三家滷味上市公司中排名第一。2018年後,形勢發生逆轉,周黑鴨被絕味趕超。剛發布的2019年半年報顯示,周黑鴨淨利潤下滑3成,僅是絕味食品的一半左右。上半年,絕味食品淨增683家店,而周黑鴨店面數量減少33家。
  • 誰是下一個鴨王?
    瘋狂長沙的絕味鴨脖,武漢的周黑鴨(1458.HK),南昌的煌上煌(002695.SZ),被稱為「滷味三巨頭」,也有人將其稱為「滷味界BAT」。相比之下,絕味起步最晚,上市最晚,但是發展最快,早已成為「鴨王」。
  • 鴨脖界格局改寫:周黑鴨掉隊,絕味和煌上煌趕超!
    8月27日晚,周黑鴨發布2019年半年報,在收入僅增長1.8%的同時,淨利潤大幅下滑32.4%。此外,今年上半年,周黑鴨已調整關閉117間自營門店。值得注意的是,與其並稱為「鴨脖三巨頭」的絕味食品、煌上煌業績卻均表現亮眼。
  • 誰是未來鴨中之王,三隻鴨子「絕味、周黑鴨、煌上煌」的資本路
    從2012年鴨脖第一股的「煌上煌「上市,到後來周黑鴨與絕味雙雙登陸A股市場,三隻鴨子實現了從消費市場到資本市場的重聚。而從目前鴨界三王的的資本實力來看,絕味市值為300億,高於周黑鴨和煌上煌點210億元的市值綜合,可謂是一騎絕塵,是目前的鴨中之王。
  • 鴨王暗戰:賣不動的周黑鴨,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但周黑鴨2019年年報顯示,公司營收31.86億元,歸母淨利潤4.07億元,同比分別下降0.79%和24.56%。周黑鴨的業績連降兩年,但老對手絕味、煌上煌卻在穩中前進。賣不動的周黑鴨,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 鴨脖子沒人啃了嗎?周黑鴨業績再「滑坡」 去年關掉216間店鋪
    來源:黑池財經作為「滷味三巨頭」之一的周黑鴨,自2018年首次出現上市以來營收淨利雙降後,2019年也未能走出業績下滑的陰霾。對於業績下滑,周黑鴨在財報中表示,隨著各休閒類食品為了爭奪年輕消費市場紛紛進入滷製品賽道,行業競爭加劇,而豬瘟等導致禽肉類需求大增,上遊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導致採購成本壓力也有所增加。
  • 煌上煌上半年淨利增23% 鴨脖界三足鼎立
    公開資料顯示,煌上煌主要業務為醬滷肉製品、佐餐涼菜快捷消費食品及米製品的開發、生產和銷售,產品涵蓋了鴨、雞、鵝、豬、牛、羊等快捷消費醬滷肉製品及水產、蔬菜、豆製品等佐餐涼菜食品和粽子、青團、麻薯、八寶飯、月餅等米製品,產品品種已達二百多個。
  • 滷味界「三巨頭」PK:絕味、煌上煌淨利潤增逾兩成 周黑鴨增長顯...
    每經記者:劉晨光 每經編輯:魏官紅圖片來源:攝圖網8月27日晚,周黑鴨(01458,HK)發布2019年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24億元,相比於2018年同期的3.32億元有較大幅度下滑。
  • 絕味食品老闆成「滷味界首富」!利潤8億,周黑鴨、煌上煌落下風
    來源:市界作者 | 市界 秦海清 編輯 | 朗明 絕味、周黑鴨和煌上煌,被稱為中國「滷味三強」,強者之中誰更強?4月21日,絕味食品發布的2019年年報顯示,絕味食品當期實現營業收入51.72億元,同比增長18.41%;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8.01億元,同比增長25.06%。截至2019年末,絕味食品擁有門店數量達到10954家。 對比周黑鴨與煌上煌2019年業績,可知「滷味三強」絕味更強。
  • 滷味界的「BAT」 絕味、煌上煌、周黑鴨 誰更厲害?
    在零食圈繞不過去的坎便是「滷味」,而提及滷味首先想到的便是絕味、周黑鴨、煌上煌,作為滷味界的「BAT」,它們有著各自的優勢和特色口味,究竟誰更厲害一點呢?根據資料顯示,滷味美食在我國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是深受吃貨們喜歡的傳統中式美食。
  • 鴨脖界的「三國時代」,絕味和周黑鴨「廝殺」,煌上煌伺機而動
    到2019年絕味已經開了10954家門店,而「老大哥」周黑鴨僅有3800多家門店。 從高級白領到鴨脖店長 滷製品市場一種都是周黑鴨、絕味還有煌上煌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跟另外兩個相比,絕味算是一個新人。畢竟周黑鴨出名的時候,絕味的創始人戴文軍還在株洲的藥廠裡做市場部經理。
  • 周黑鴨的「老二」保衛戰,煌上煌能否後來居上?
    一般來說,類似周黑鴨這種以線下門店為主的企業,一般有直營與加盟兩種發展模式。從模式本身看,二者各有利弊。先來看周黑鴨此前堅守的直營模式,2019年上半年,周黑鴨86%以上的收入來源於自營門店,可謂一家嚴重依賴直營的企業。這種模式最大的優勢,就是盈利能力更穩更強。
  • 三「滷」爭奪戰打響 絕味、煌上煌淨利潤上半年增長超兩成,周黑鴨...
    值得注意的是,周黑鴨上半年營收16.26億元,同比增長1.8%;利潤2.24億元,同比下降32.4%,周黑鴨方面表示,利潤有較大下滑,主要原因為經營開支及成本持續增長。從銷售額看,三巨頭的排名未發生變化,絕味食品仍然排在第一位,周黑鴨和煌上煌緊隨其後。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周黑鴨的淨利潤出現較大幅度下滑,減少約1億元。不過,周黑鴨的擴張腳步並未停止。
  • 武漢的周黑鴨,你還好嗎?
    受疫情影響,總部在武漢的周黑鴨(需求面積:20-60平方米),近日股價出現大幅下跌。   何止是資本冷麵,有網友甚至開玩笑稱:「小區樓下的武漢鴨脖和周黑鴨終於承認了,是假的,不是武漢的,是本地的鴨」。
  • 中國最好吃的鴨貨在哪?千萬別被周黑鴨蒙蔽了雙眼
    鴨脖、鴨翅、鴨掌、鴨鎖骨被好好利用了之後,風採不輸鴨肉。今天咱們就來盤一盤,中國最好吃的鴨貨都在哪?在吃鴨方面,南京人民從來不服輸。雖然南京以鹽水鴨最為出名,但實際上,最深得南京人民心的,還有鴨四件。在南京,不乏大口吃鴨肉的機會,但是真正解饞有趣兒的,還得是配上一壺小酒,認認真真的啃鴨四件。
  • 周黑鴨(1458.HK):鴨脖界的順豐,價值幾何?
    作者:格隆匯·Hannah8月22日,周黑鴨公布了業績,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了16.5%,淨利潤增長了5.3%。營收較去年有所加快,但淨利潤增速就大幅放緩了。主要原因一是毛利率下滑,主要因為包裝材料成本上漲,這個現象統一、康師傅以及中國旺旺等快消巨頭的半年報都體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