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古民居建築群位於南安市官橋鎮漳裡村,蔡啟昌和他的兒子蔡資深等人從清同治年間開始興建,歷時數十年建成。
現存15座宅地與1座宗祠,屋脊高翹,門牆廳壁都有晚清名流的書畫點綴。
這裡的建築一律是青石牆角,紅磚牆身,還有紅瓦頂。民居內共有五種雕刻藝術,包括石雕,木雕,磚雕,泥塑雕,還有一種十分奇特的雕刻,至今都沒有考證出屬於一類工藝。
正因為建築群集中表現了受佛教,伊斯蘭教,南洋文化和西方建築藝術影響的閩南雕塑藝術,所以被譽為「閩南建築的大觀園」。
從遠處看,蔡氏古民居就像一把琵琶,石板之間的縫隙仿佛是一根根琵琶弦。據傳,這裡原本是九天仙女掉落琵琶的地方,只要在「琵琶穴」附近建房,不停的發出敲打石頭的聲音,這家人就會財源滾滾。
事實上,蔡氏父子是菲律賓華僑,他們認為「久遠之業,商不如農」,於是將許多財富轉移到國內,於「漳州寮」建起了民居建築群,菲律賓式建築風格與閩南的建築風格融合在一起,別有一番韻味。
此外,他們還熱心於公益事業,捐資興學,賑災,朝廷誥封其為資政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