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的青春裡沒有四方路 烤肉拉麵串起美食江湖

2020-12-21 青島新聞網

資料圖片

  我經常在夜色掩護下,擠進四方路,直取苟不理包子和溫州大排面。每隔五米,要不從四方路大茅房蹣跚出一個鉗子把腿的老媽媽;要不從賣水果的攤位前,軲轆出幾個香水梨;要不從密密麻麻的停車位縫隙,溜達出一條滑稽的板凳大胖子狗;還有,估計剛擼完串,哈完散啤的老青年,倚在開不動的車身上釋放著微醺……四方路老街,遠比聲色斑斕的臺東更逼仄與繁複,驅車前行要頗有雪夜上梁山的俠膽。沒有辦法,四方路之於許多人,就像是一劑銘刻時光的猛藥,停不了、放不下。青春繚繞過四方路的上空,那些要命的記憶總在恍恍惚惚中呼嘯而來。

  二三十年前,以四方路為中心的一帶是青島最無法辜負市井的歡喜與樂活的地方。這裡西邊是青島最有名的商業街中山路;北邊是即墨路小商品街和濰縣路、海泊路精品街;西北稍遠點是火極一時的劈柴院小吃街;南邊是黃島路菜市場、肥城路水產品市場和平度路果品市場。其實四方路的地緣代碼已經遠遠超越了一條街的生態場景,更多指向具有市井圖騰的街區概念。

  當年露天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場如日中天,四方路的光環一點不比即墨路黯淡,反倒因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海泊路上的出口商品展交會和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服飾精品屋,使得這裡醞釀的土產時尚更鄭重一些,也一度使四方路成為本土潮流發布的策源地。

  1990年代初,大部分工薪階層的工資不過三百元左右,但精品屋的單件服裝動輒上千元,卻只是講究樣式和料制,絕沒有名牌這一說。尤其是品牌皮衣剛面世的時候,隨便拎起來一件就接近萬元。按照彼時的市價考量,穿著皮衣滿街走的潮人們,基本上相當於背著一間浮山所村的小平房。如果再八卦地延伸下,這間房子在十年後浮山所村的改造中,最少補償一套一室一廳的房子。以今時今日的房價計算,怎麼也得百萬元開外的價值。

  這些有關「洋氣」與「洋相」的往事,不過是四方路時代插曲的邊邊角角。關於吃吃喝喝的七七八八才是這裡的正經事兒。苟不理的包子、十樂坊的鍋貼、四方路大茅房對過的糖炒慄子、博山路上的炸春卷、榨菜包子、溫州大排面和燒烤,幾乎串起了一代人的美食江湖。

資料圖

    至於後來那個十年如一日頂著爆炸頭的胖姐,儘管成為四方路燒烤不二的符號人物,但她卻是在四方路走下坡路的時候,才涉足這個圈子。胖姐之所以是胖姐,絕非她招牌式的大頭型,也絕非她家有什麼一招鮮的食材。想來更多還是她的堅守,她對一條街和一個時代的守望。似乎再沒有比胖姐的氣質更標配四方路的人了,她與四方路既彼此成就。

    還有讓很多人口口相念的溫熱香膩的馬家拉麵。大家對高密路與易州路交界的馬家拉麵耳熟能詳,很多人不知道馬家拉麵起家其實是在易州路與海泊路交叉口的一個簡易棚裡。那時,每到飯點兒,馬家拉麵門口就排起長隊,此起彼伏的是「普通、加細、加寬、加肉、不要香菜、多加點湯、打包帶走」……這些瑣碎的點餐聲音。後來,馬家拉麵去延安三路開了高大上的火鍋店和商務賓館,好多食客頗為唏噓。那真是一碗碗拉麵堆砌出的勵志故事。

    四方路那時還有一張美食王牌,這就是青島的第一家川菜館。這家名字如老式國營飯店一樣素樸的「四川風味」,為不少青島人開啟了「辣協」人生。知道現在青島最火爆的飯店有多熱嗎?「四川風味」的上座率絕對比他們還火上十倍……水煮肉片和螞蟻上樹是「四川風味」的特色菜,無論店裡多忙,這兩道菜一定要完備當著客人的面,在成品菜上澆熱油的儀式。親歷沸油與辣椒親切融合,使得許多人對原本出身草根的川菜,油然多年了對川味美食無限仰慕的隆重感。

    這家被稱作「老四川」的小店,隱藏在四方路的服裝攤位中,門頭又小又不醒目,每次去吃飯的時候,一定要放慢腳步細細巡查才能找到。幾年後,一些川菜店後來者居上,在青島遍地開花,「四川風味」依舊待在原地,所做的只是在四方路急轉直下的時候,稍微「冒險」地兼併了隔壁的店面。從重慶萬縣走出來的老闆娘,從老家帶出了一茬茬親戚當飯店的廚師和服務員。此後,她自己亦不知去向,把店轉給了遠房親戚。再以後,即使沒有什麼客人,水煮肉片和螞蟻上樹也不會再有什麼熱油過菜的儀式感。直到有一天,有人在點螞蟻上樹的時候,端上來的是只能稱為麻辣肉沫粉絲的爛糊菜時,從前的食客最終如雨打風吹去了。

  在沒有泰山路烤肉一條街之前,人們吃烤肉最常去的地方就是四方路一帶。這裡是碳烤肉串抑或野餛飩的發祥地,荷爾蒙正旺的青年男女以及不肯向歲月妥協的中年大叔,是這條街上的標配。

  夏天,肉串攤位通常把桌子擺在馬路牙子上,男青年多光著膀子趿著拖鞋,女青年多穿著剛蓋過屁股的超短裙,坐著小馬扎,圍坐在一個個簡易小桌前。那時候,肉串低廉得可笑,10元錢是100個肉串,更有甚者還賣過10元120串的價格。後來,一些攤主在經過原始資本積累後,盤下了博山路上的一些小店,開起了稍具規模的燒烤店。作為保留項目,這裡的肉串依舊便宜異常,只不過為了人工成本的問題,變成了10元錢50個肉串,這是後話。

  散啤在那時剛剛興起,盛酒的容器是目前基本絕跡的老式罐頭瓶。好像自古以來,「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情境下,最易滋生的就是種種無畏和不羈。於是,酒精給人以錯覺,醉意讓小青年們的智商呈現波動的態勢,對正常的事物產生誤判,大打出手也是尋常。後來,大家管這些愛折騰的大脾氣小青年叫做「青島小哥」。

  由小哥上演的街頭情景劇,在1990年代中期跟隨四方路退路進室而落幕。尤其在東部新區華麗麗登場之後,這一帶作為城市流行前線的姿態變得不那麼理直氣壯。然而,已經走在時代之外的四方路,對蓬勃青春的磁力氣場,卻不曾弱化。喜歡打野食兒的90後小青春,像他們的70後與80後前輩一樣,閃亮地遊走在褪色老街,如識途老馬熟稔地穿梭在甚或為「蒼蠅館子」的小吃店裡。

  青春似乎一直沒有從四方路走遠。

提示:支持← →箭頭翻頁

相關焦點

  • 老青島銀都知道 誰的青春記憶裡沒有四方路?
    對於很多老青島銀來說  有這樣一個神奇的地方  承載著他們共同的青春記憶  那是一條神奇的街,路名無論是  易州路、濰縣路、博山路還是黃島路…  老青島們只管叫它——四方路  多家老店常據於此而又經久不衰  它們幾乎串起了一代人的美食江湖
  • 市北區遵化路青島四方糖球會北側的四方大拉麵
    四方大拉麵位於市北區遵化路四方糖球會中心廣場北側,是一家真正的大碗麵店。我聽朋友說這裡有很多拉麵,我不是一直都在那兒,這次我來到這所房子。當我來到這裡時,我看到店外有很多人,店裡人比較多,空間不大。我點了一大碗拉麵和兩份燒烤,拉麵的數量確實很大,有許多碗湯和麵條,麵條還不錯,但味道是來自周圍家庭的差不多,如果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可能有點大。然後在大碗裡的麵條上撒了很多肉,據說大碗和小碗的區別,也是肉多肉少的區別,這樣,我們下次就可以吃這個小碗了。烤肉串不大,味道很好,不過,他應該先煮熟再烤,我不點很多菜,只是為了體驗一下。
  • 「四方拉麵對於青島人的意義」
    我爸隨即拿起旁邊的辣椒瓷碗,給我加了一勺起酥的辣椒。味厚油大,再配個烤雞心、烤火燒。04我爸一邊把碗裡的牛肉加給我一邊說,這四方拉麵可有專屬的講究:「四方拉麵和西北蘭州拉麵不一樣,只有根據本地口味改良後的才叫四方拉麵。
  • 名震四方的三大拉麵,充滿了兒時的味道!
    說起寒冬治癒系的美食,怎麼也繞不過一碗熱氣騰騰的拉麵,「呼哧呼哧」消滅完一碗熱湯麵,感覺都像拯救了一個世界,好吃的味道來的最實在,這些餐廳就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無論你多有錢開多好的車,都一樣得排隊!,點完餐需要自己取,但一切都是值得,他們家的微波烤肉配上小份拉麵真是一絕,美味多汁,百裡飄香的烤肉直讓人流口水,小碗拉麵的碗都要比一般店裡超大份的大,味道很清爽,不油膩,湯頭鮮美,面很筋道不黏牙,想到在寒冬裡吃上一碗熱乎乎的面,實在太爽了!
  • 去四方吃拉麵!」
    老麵館,是一座城市最溫暖的底色沒有氣派的招牌,沒有複雜的裝修它們靠老饕的口口相傳青島人對拉麵有一種特殊的感情提到四方拉麵,不得不念叨一下「老四方」。這個已經消失的地名,上世紀九十年代風光一時無二,自行車零件廠、國棉二廠、四方機車廠青島近半的國有企業都聚集在這裡。
  • 馬家拉麵還開嗎?四方路老字號最新址大合集…速收藏
    熱氣騰騰活色生香的四方路飽餐一頓這曾經是吃貨們最津津樂道的生活~胖姐燒烤、馬家拉麵、苟不理包子甜甜、大鬍子、老新疆、川菜館子…隨著舊城改造不斷推進老街上不少老字號或是歇業或是搬家前陣子唯一還堅守在高密路的馬家拉麵
  • 馬家拉麵還開嗎?四方路老字號新址合集
    隨著整個四方路、黃島路拆遷改造的不斷推進,曾經食客熙熙攘攘的老街如今大多已是人去樓空。作為為數不多還堅持在老地方開店的馬家拉麵,如今的生意依舊火爆。午餐時間,擺在店門前的桌子已經坐滿客人,前臺點餐的顧客排起了長隊。
  • 烤串裡的濟南,有江湖的百態人生 | 中國人的一天
    烤串裡的濟南,有江湖的百態人生 | 中國人的一天 2018-11-04 20: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青島這家開了20多年的拉麵館竟也開起了分店,但去過一次就沒下次
    說起青島的拉麵,有名的幾家大部分都在四方,什麼鑫源、鑫明明的,都是耳熟能詳的!但要說開分店的,其實並不多。偶然路過瑞昌路,發現平安拉麵竟然也在這裡開起了分店,這可是開了20多年的老牌拉麵館呢,必須要去試試咯~店開在二樓,如果坐在窗邊可以看看外面的景色,感覺還蠻不錯的!不過大冬天開著窗戶在裡面吃麵,真的很冷啊!廚房是開放式的,感覺還蠻幹淨的吧!!他家的拉麵也就一種根據肉量不一樣價格不一樣,島島要了份十塊錢的。在青島吃拉麵最好再搭配一份烤肉這才完美。
  • 東京美食攻略(壽司、拉麵、烤肉、拉麵等)
    這裡不僅有日本本土的代表性美食,世界各國的美食也應有盡有。
  • 坐在化石洞穴裡吃炭爐烤串,這家網紅排隊烤肉店值得打卡
    夏夜最愜意的事,莫過於約上三五朋友,烤上幾串小肉,配上幾杯小酒,才算得上是快意江湖。遍數廣州烤串店,諸鑼記算得上是頭牌,一開業就以洞穴恐龍主題風情和自動炭爐烤肉俘虜了無數粉絲,不早點去可是要排隊的哦。用特製的叉子串好肉,叉子放入烤肉機裡設定好的機關,燃起炭爐,打開機器,烤肉自動跟著叉子旋轉,均勻接受著炭爐的炙烤,滋滋地冒著油煙。解放了雙手的烤串之旅,你可以一邊暢快地喝著啤酒,聊著天,偶爾分點神,看下烤肉的成色即可。
  • 西北美食江湖,甘肅蘭州憑啥排第一?
    蒸好的糟肉,顏色很是喜慶,一片肉,配一杯酒,或者夾在荷葉饃裡,就是老蘭州口中的年味。02 大西北最猛的美食之夜,是怎麼樣的?《蘭州 蘭州》唱:蘭州,總是在清晨裡出走,夜晚裡醉酒。文藝氣息之外,蘭州人走著走著,往往就走到了夜市上。
  • 中國燒烤地圖:煙火氣裡的江湖
    在中國吃貨的江湖裡,燒烤攤從來都是少不了的風景,尤其是在夏天的夜晚,路邊隨意支起的小桌子,幾個塑料小板凳外加一個火爐,就織起了喧鬧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江湖。在中國吃貨的江湖裡燒烤攤從來都是少不了的風景尤其在夏天的夜晚路邊隨意支起的小桌子幾個塑料小板凳外加一個火爐就織起了喧鬧充滿煙火氣的燒烤江湖縱使夜宵種類再多燒烤的地位也不可撼動
  • 吃108次也不膩的江湖烤肉!串大肉嫩一秒穿越水泊梁山!
    初入梁山烤肉,濃濃的江湖氣息便鋪面而來,銅環木門,隨處懸掛著的黃色燈籠、迎風飄蕩的粗麻布簾,為這份大氣更添了一份武義柔情。    高度還原的廳堂佇立著三把交椅,一旁還陳列著十八般武器,斧鉞鉤叉,刀槍劍戟,一瞬間勾起了阿貓心中的萬丈豪情,誰還沒有個江湖夢不是?
  • 青島的拉麵江湖,誰也不服誰,吃過了5家,朋友又推薦一家
    老四方四大拉麵青島本地的拉麵就是黃湯拉麵,第一次吃是虎山路的胖胖家拉麵,上大學那會兒吃還是很便宜的,後來有網友留言又知道了老四方的四大拉麵鑫源、鑫順、鑫明明再加上平安,這四家我也都逐一的品嘗過了青島吃拉麵的標配就是一碗拉麵配一碟牛肉,吃完了老四方這四家又有網友留言推薦麥香齋,強烈建議我要去嘗嘗。我最近下班已經跑了好多趟四方了,誰叫我是美食行千裡呢?為了美食不遠千裡,腳步不能停啊。
  • 2020 日本美食攻略(壽司、拉麵、烤肉、拉麵等)
    則是成為第2家拿到米其林一星的拉麵店。(3)えびそば一幻地址:東京都新宿區西新宿7-8-2 福八ビル 1F北海道札幌市中央區南7條西9丁目1024-10(本店)北海道千歳市美々 新千歳空港ターミナルビル 3F 北海道ラーメン道場內雖然沒有一蘭拉麵名氣大
  • 青島最出名的拉麵開了20多年,中午吃麵要拼桌,配個肉夾饃最好
    青島最出名的拉麵開了20多年,中午吃麵要拼桌,配個肉夾饃最好原四方路上的老字號牛肉拉麵館,在青島少說也開了20年了吧,這可是一代人的記憶,很多人說起拉麵就會想到他家。之前總會擔心這些老店會因為拆遷而消失掉,幸好他只是搬遷了。
  • 天寒地凍,沒有烤肉怎麼過冬!南昌烤肉餐廳大盤點!
    @孽起孽束:前幾天跟我朋友去了百度烤肉,覺得他們店做出來的味道不錯,跟其他烤肉店不一樣,因為他們店的肉是閼制過的肉,跟普通肉不一樣,味道韌,而且服務員態度好...尤其是他們的招牌菜太美味了....讓我怎能不愛啊。
  • 認真的,甘肅有100多種美食能徵服你,但真的沒有蘭州拉麵!
    的確,很多人對蘭州的認識大多數來自於全國最大美食連鎖店」蘭州拉麵「(隔壁沙縣:???)但是對於真正的蘭州人來講,根本沒有什么正宗不正宗,而且那也不叫蘭州拉麵,那叫蘭州牛肉麵!或者你也可以親切的叫一聲牛大!(到了蘭州千萬不要點蘭州拉麵,也許你會被轟出去…)早晨睡醒了之後直接抓一把零錢直奔樓下最近的牛肉麵館。
  • 串兒裡人生——中國燒烤(烤肉)地圖
    圖/《西虹市首富》別的地方烤肉按片烤,齊齊哈爾的烤肉都是論盤烤。一股腦地將醃製入味的牛肉放進齊市特製的大鐵盤裡,薄片的牛肉在高溫的炙烤下迅速捲起肉身,向外不斷釋放誘惑的香氣。烤好的牛肉泛著油花,在齊市秘制烤肉蘸料中翻個滾,迫不及待地送入口中,然後嘆道:人間至味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