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推薦:《巴黎聖母院》

2020-12-13 無味書屋
昔日裡的巴黎聖母院

2019年4月16日凌晨,一場大火將巴黎聖母院燒成灰燼。

燃燒的巴黎聖母院

它的燒毀,打溼了多少人的眼眶。這座古老的建築,陪著人們度過了856個春秋。一位民眾悲痛至極的說:

上千年的歷史被抹去,巴黎就像死去了一樣。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它的同名小說:《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

一.作者介紹:

維克多·雨果

維克多·雨果,法國作家,19世紀前期積極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法國文學史上卓越的資產階級民主作家,被人們稱為「法蘭西的莎士比亞」。

維克多·雨果

一生寫過多部詩歌、小說、劇本、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20部小說,12卷劇本,21卷哲理論著。

代表作:《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九三年》。

二.創作背景:

該書創作與1829年是雨果的長篇小說。

當時的巴黎,宗教勢力邪惡黑暗,封建等級制度十分殘酷。社會各階層,飽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奮起反抗,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鬥爭,最終取得勝利。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治的黑暗與殘忍,創作出《巴黎聖母院》,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實生活。

三.內容簡介:

《巴黎聖母院》描寫了一個發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巴黎聖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蛇蠍心腸,先愛後恨,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面目醜陋,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捨身。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友愛,捨己為人。

修女雕像

四.書籍價值:

這部小說,打破了以往古典主義的桎梏,是一部浪漫主義風格的偉大作品。曾多次被翻拍為電影,戲劇,動畫片。值得一讀!

相關焦點

  • 還是要讀經典,從《巴黎聖母院》開始
    講座邀請餘中先、陸建德、曹立波、陳眾議、劉文飛五位知名學者,就《巴黎聖母院》、莎士比亞、《紅樓夢》《堂吉訶德》、託爾斯泰等五個主題分別展開講座。6月29日,本季講座第一場開講,社科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餘中先圍繞雨果與《巴黎聖母院》,兼顧多位法國十九世紀浪漫主義作家及作品,講述那一時期的法國文學。
  • 銀幕上的巴黎聖母院
    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董銘「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這是經典愛情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中的一句臺詞。15日,舉世聞名的巴黎聖母院差一點因大火消失。未來將是漫長的修復工程,到巴黎的遊客只能看到包裹在腳手架和幕布裡的建築輪廓,教堂全景和標誌性尖塔或許只能存在於影視作品和遊戲中……一部名著無數改編巴黎聖母院不同於艾菲爾鐵塔和羅浮宮之處,在於世間有一部以它來命名、專門以它為舞臺和背景展開的文學巨著——維克多·雨果的《巴黎聖母院》。
  • 《巴黎聖母院》法文絕版北京大演出
    而且,除了《巴黎聖母院》是音樂劇經典作品這一關注點外,此次北京演出將是法文版《巴黎聖母院》的絕版演出。據主辦方介紹,在告別法文版後,《巴黎聖母院》將開始打造其他語種的新版本。  為什麼要作音樂劇?  ●法國人怒導《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是一部老少皆知的經典世界名著,根據原著改編的電影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末引進中國,風靡一時,艾斯美拉達和卡西莫多的真摯愛情打動了幾代中國觀眾。
  • 悅讀| 巴黎聖母院遭遇大火,但《巴黎聖母院》永在!
    巴黎聖母院遭遇火災,800多年歷史的古建築遭焚毀,這是全人類的不幸。「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那個單詞不知巴黎聖母院大火之後,是否還留在教堂的牆角上。5分鐘了解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是一座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教堂,坐落在法國巴黎市中心塞納河中斯德島的東南端。斯德島被譽為巴黎的頭腦和心臟,是宮廷、司法和宗教的中心。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巴黎聖母院與我國文壇的不解之緣
    巴黎聖母院去年失火後,他深受觸動,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終於呈現出巴黎聖母院的原貌,就連鐘樓裡的鐘都能搖動。引發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經歷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巴黎聖母院見證了近代史的重大節點,其中就有不少中外名人與它結緣: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雨果的同名小說和梁啓超、魯迅介譯的趣聞等等。
  • 今日話題 | 重修之後,巴黎聖母院還將是那個巴黎聖母院
    在800年的傳承史中,巴黎聖母院早已有過這樣或那樣的變化。文 | 丁陽巴黎聖母院失火,作為巴黎這座城市的地標,以及受雨果同名世界名著的影響,立刻牽動了全世界人民的目光。有一種聲音還把巴黎聖母院失火與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聯繫了起來,這是出於怎樣的一種情緒不難理解,想必大家也各有各的看法。不過在此筆者想指出的是,彼時英法聯軍固然是強盜,但彼時的圓明園也不過是愛新覺羅一氏之私家園林而已,與今時今日作為全世界人民之瑰寶的巴黎聖母院相比,並不是一回事。
  • 俄式《巴黎聖母院》演獨版芭蕾經典
    莫斯科音樂劇院將於1月25日在人民大會堂演出的《巴黎聖母院》是一部「只此一家,別無分店」的絕版舞劇。在19世紀浪漫主義芭蕾時期上演的舞劇《愛絲米拉達》失傳以後,莫斯科音樂劇院的《巴黎聖母院》,正如矗立在塞納河畔的不朽建築巴黎聖母院本身一樣,也是矗立在芭蕾舞臺上惟一以全劇形式演繹雨果名著的舞劇作品。  觀賞《巴黎聖母院》的人都為它那恢宏的氣勢所感動,這是由於莫斯科音樂劇院是一個具備戲劇藝術優良傳統的劇院,嚴謹而鮮明的戲劇性是該劇院恪守並體現於《巴黎聖母院》的藝術特色之一。
  • 巴黎聖母院大火是「天道輪迴」?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16日一早,一條新聞在朋友圈刷屏:巴黎聖母院突然遭遇大火,這座建築史上的經典、世界文化遺產受損嚴重。在大多數人記憶中,巴黎聖母院是法國首都的地標,也是雨果名著中的經典建築。
  • 用2.8萬根火柴還原巴黎聖母院!你知道巴黎聖母院與我國文壇和影壇...
    巴黎聖母院去年失火後,他深受觸動,歷時3個月,使用了2.8萬根火柴棒,終於呈現出巴黎聖母院的原貌,就連鐘樓裡的鐘都能搖動。引發網友熱議。相關新聞視頻截圖經歷了700多年的風風雨雨,巴黎聖母院見證了近代史的重大節點,其中就有不少中外名人與它結緣:貝多芬和拿破崙反目;雨果的同名小說和梁啓超、魯迅介譯的趣聞等等。
  • 《巴黎聖母院》讓我認清了人性的複雜,讀後感
    ——雨果《巴黎聖母院》是很高級的文學著作,閱讀之後,感觸良多。"我像圖書館裡所有的人一樣,年輕時也浪跡四方,尋找一本書,也許是目錄的總目錄。」博爾赫斯的這段話仿佛就是我的心聲閱讀名著,閱讀美。在書籍的叢林中,愛書人為找到心靈深處最好的風景而不斷前行,尋尋覓覓。一座教堂和一本書。
  • 克洛德與愛思梅拉達:雨果《巴黎聖母院》
    《巴黎聖母院》中譯本,陳敬容譯副主教克洛德在雨果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中,副主教無疑是個大反派。《巴黎聖母院》劇照愛思梅拉達至於愛思梅拉達,作者著力把她塑造為一個純潔善良的女人,雖然並非完全如此。《巴黎聖母院》劇照悲劇的根源也許,愛情的盲目性是釀造這部悲劇的根源。如伽西莫多、克洛德之於愛思梅拉達,愛思梅拉達之於弗比斯。
  • 7月上海8月北京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下月來杭
    都市快報 記者 高華榮幾個月前,巴黎聖母院發生了一場持續十幾個小時的火災。消息第一時間傳遍全世界,不斷刷屏。這個時候,國內接了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的演出方很低調,並沒有做宣傳。也不需要做宣傳,基本上一開票就是售罄狀態。
  • 聖母院大火,「巴黎的心臟」碎了| 新京報快評
    ▲巴黎聖母院得到消防人員搶救,但著名玫瑰花窗被燒毀。視頻/新京報我們視頻  文| 陶短房巴黎時間2019年4月15日18時50分許,正在翻修中的世界文化瑰寶、享有舉世盛名的巴黎聖母院燃起熊熊大火,曾在無數膾炙人口名著中亮相的教堂頂哥德式尖塔在眾目睽睽之下轟然坍塌,這座始建於1163年、竣工於1345年的巴黎「地標」,遭受了迄今空前的一次浩劫。
  • 巴黎聖母院:在教堂感受到了神的偉大和人的渺小
    在巴黎遊覽,不能不去的景點之一就是巴黎聖母院,因為維克多雨果的小說讓我們迫不及待的來到這座世人矚目的大教堂,一睹真容。吉普賽美少女埃絲梅拉達、面容醜陋猙獰但心靈高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以及道貌岸然實際上卻卑鄙無恥的主教克洛德富洛婁,跟隨著參觀聖母院的步伐,這些小說中的形象一個一個的浮現在我的面前。典型的哥德式風格,全部採用石材,高聳挺拔,輝煌壯麗。雨果在《巴黎聖母院》比喻它為"石頭的交響樂"。它是西方建築史上哥德式建築的經典,是後來歐洲許多教堂的範本,看起來是如此的莊嚴和諧。
  • 音樂劇《巴黎聖母院》為何「火」了20年
    法國巴黎聖母院日前遭遇的一場大火讓全世界感到揪心。這座教堂不僅是巴黎的象徵,更是文學名著與音樂劇中的「主角」。以這座教堂為背景的音樂劇《巴黎聖母院》是法語音樂劇中的代表作,今年7月就將來上海演出,備受音樂劇迷的關注。
  • 巴黎聖母院大火,重建無法復原,圍觀者淚如雨下,網友:活該?
    巴黎聖母院位於法國巴黎西堤島,矗立在塞納河畔上,建造於1163年到1250年間,是一座哥德式風格的天主教教堂,裡面有諸多藝術珍品,其中玫瑰花窗更是舉世聞名。每年至少吸引1400萬遊客前來,法國著名作家雨果曾在自己的名著《巴黎聖母院》中,稱讚它為「石頭的交響樂」,可以說,巴黎聖母院和巴黎這座城市的命運一直緊密相連。
  • 王者歸來:升級版《巴黎聖母院》北京再度上演
    日前據主辦方透露,世界四大傳奇音樂劇之一《巴黎聖母院》將於2012年11月再度來華,在北京保利劇院連演五場以饗觀眾。這部自1998年在巴黎首演的音樂劇在短短幾年直接劇場觀眾就達400多萬人,創下演出首年票房銷售最多的金氏世界紀錄。其英文版於2000年在拉斯維加斯開始駐演,更是成為雨果巨著闡釋的不二之選。去年年底,巴黎聖母院在北京上海廣州的演出得到萬眾追捧,遺憾的是由於場次有限,很多觀眾都錯失了觀賞的機會。
  • 閱讀文學經典第二季啟動 五位知名學者講名著
    大家讀大家:知名學者講名著  2019年6月至8月,「閱讀文學經典」系列講座的第二季正式開講,主題內容為「世界文學」閱讀。講座邀請餘中先、陸建德、曹立波、陳眾議、劉文飛五位知名學者,就《巴黎聖母院》、「莎士比亞」、《紅樓夢》、《堂吉訶德》、「託爾斯泰」五個主題分別展開講座。
  • 巴黎聖母院被烈火吞噬,帶你重溫《鐘樓怪人》!
    ——雨果 《巴黎聖母院》巴黎當地時間4月15日晚18:50分,北京時間16日凌晨00:50分,一場突發大火吞噬了巴黎聖母院,火災現場,大火沖天、濃煙滾滾,卻毫無驚恐與慌亂的尖叫。對於很多人來說,這可能是最後一次看到原版巴黎聖母院的雄偉面貌了。巴黎聖母院始建於1163至1250年間,立足於整個巴黎城的中心,是法國乃至歐洲藝術與文化的絕對象徵。
  • 你守護的不是巴黎的聖母院,是世界文化遺產
    北京時間4月16日凌晨,法國巴黎聖母院發生大火,標誌性尖塔倒塌,內部損毀嚴重。通過網絡視頻,世界各地的人們共同目睹了塔尖倒下的那一刻。  巴黎聖母院始建於800多年前,光修建過程就花了180多年。因為巴黎聖母院不只是巴黎的,它是法國文豪雨果筆下的浪漫殿堂,是人類文明的瑰寶,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地標之一。  對中國人來說,巴黎聖母院還有一種文化上的共情。在中國人閱讀西方文學名著的書單中,《巴黎聖母院》一定位列前十。很多人沒有去過巴黎聖母院,但腦海中都會有一個卡西莫多最愛的鐘樓。  文化是沒有國界的。每個人都是文化的一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