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關炸煎堆!市橋藏著一家老店,祖傳工藝、日銷3000個

2020-12-21 廣州日報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這是廣州流傳的過年俗語,煎堆是一種年宵食品,圓圓的煎堆寓意團團圓圓。

近日,記者到番禺區市橋街解放路10號旁側的九記粥粉店採訪,店老闆親手製作煎堆,自產自銷已有30多年了,附近很多街坊前來幫襯。

1月11日早上,在市橋街解放路10號旁側的九記粥粉店,店門口的食品柜上擺著一個個金燦燦的煎堆,很多街坊正在選購。

銷售員告訴記者,煎堆是本店自己製作的,二樓是作坊,老闆和老闆娘就在樓上親手製作。在粥粉店二樓,房間的臺桌上擺著一盆盆用糯米粉、爆谷花、花生和糖等餡料做成的圓團,老闆娘帶著兩名店員正在製作糯米粉皮,再用粉皮將餡料包裹起來,煎堆的雛形就製作出來了,接著沾上芝麻。

老闆梁先生將煎堆的雛形一個一個放在油鍋裡面去炸,拿著筷子在油鍋裡翻動,經過油炸後,一個個金燦燦的煎堆陸續出爐,散發出誘人的香味。

據梁老闆介紹,他製作煎堆的歷史有30多年了,製作工藝是祖傳下來的,到他這一代是第三代了,純屬手工製作。該店以經營粥粉為主,一年四季都製售煎堆,春節前夕是煎堆製售高峰期,每天製作成品煎堆3000多個。煎堆是番禺老街坊的一種傳統年宵食品,由於該店在市橋街解放路經營時間久,在附近街坊中很有口碑,而該店的煎堆純屬手工製作,貨真價實,吸引了很多街坊前來幫襯。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通訊員 王漢文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王漢文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彭姣時

相關焦點

  • 開油鑊,炸煎堆!36年老店,只賣2個月年味!
    備料期間,已有街坊買完菜來幫襯,聽聞煎堆還沒做好,只好買了些糕點離開。一口大鐵鍋,一大桶熱油,再放入幾十顆碩大的煎堆,第一波煎堆開炸了!炸好的煎堆上岸後,還要等到完全冷卻才能出售,不過你現在去一定能買到了。
  • 年前傳來一陣香 是你在炸煎堆嗎?
    「通隴煎堆」是空心的,也是糯米粉做,做的時候很考手工,皮要薄、均勻;兩種煎堆都要圓圓的(成球形),所謂「煎堆碌碌金銀滿屋」。還有「新抱抱食個煎堆大個肚」之說,希望媳婦早生貴子。九江煎堆比較特別,用料與「大餡煎堆」一樣,只是扁身的,而且是用溼的糯粉漿,特別香脆。除了炸煎堆,還有炸油角、蛋散,油角主要有酥皮脆角(麵粉皮白糖花生芝麻餡)與豆沙角(豆沙餡糯粉皮),鹹水角比較少人炸。
  • 空心煎堆製作 文昌傳奇手藝人符國貴(組圖)
    符國貴的煎堆像籃球一樣大  相關背景  煎堆是海南的一種特色小吃,俗語稱「珍袋」,海南各地做得煎堆種類很多,有餡料實心煎堆,有夾心餡料煎堆塊,還有沒餡料的炸空心煎堆  像這樣的煎堆,符國貴一天能做20個,一個籃球大的煎堆可以賣50元左右,十分可觀。  從伯父手中接過祖傳活兒  符國貴的父親符樹利說,就是這門簡單手藝,他們家傳了三代人,經過了大半個世紀。符國貴告訴記者,做煎堆的傳統是從他的祖父符洪椿那一代開始的。
  • 煎堆香,年味濃!解密佛山煎堆的美味「密碼」……
    迎春花市的百花香,年貨街的買賣聲,揮春上的油墨味,當然少不了那滿屋飄香的煎堆味。過年前,佛山不少家庭都會開油鍋炸煎堆、炸油角、炸蛋散,準備過年食品,希望新一年有「油水」。佛山不同地區的家庭炸的煎堆也不一樣,有以麵團炸空心煎堆為主,有用爆谷做餡料,還有九江獨特的「扁狀」煎堆,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幾種佛山代表煎堆。
  • 藏在同福西的37年老店,只賣兩個月年味!
    等了10個月,終於又能吃上英記煎堆了,這家藏在同福中路的食店,很隱蔽,街坊都會特意來買。一大口鐵鍋,一次可以炸50+個煎堆,圓滾滾的煎堆你爭我搶,再看,就把你吃掉!炸完煎堆炸油角,胖嘟嘟的油角炸一鍋可以裝滿好幾盤!
  • 「起油鑊」炸煎堆,九江煙南村與新市民溫暖過大年!| 我在九江過大年②
    「來來來,『起油鑊』,炸煎堆啦!」
  •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南海這種扁煎堆,酥香甘脆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在南海九江,有一種年味叫九江煎堆↓↓↓千百年來,酥化爽脆的煎堆已成為中國人味覺標籤,融入人們樸素而溫暖的過年回憶。豬年將至,吃煎堆的時候又到了。傳統的廣式煎堆,外表金黃,通體渾圓,口感香脆。在南海九江,卻有一種以「扁」見長的九江煎堆。這種全國唯一的扁煎堆已傳承上百年,但製作、用料始終用心、講究。
  • 這個村有個76歲煎堆「一姐」,捏一個煎堆坯只要……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油角彎彎,家財百萬」。還有幾天即將迎來傳統農曆春節,昨天,廣州市白雲區鍾落潭鎮龍崗村老人協會志願服務隊及鎮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80多名志願者們齊聚曾氏大宗祠「起油鑊」,炸煎堆、油角、糖環、蛋散,送給村裡46戶特殊困難的老人。
  • 這種南海煎堆香脆好意頭,還是省級非遺!附獨家做法!
    南海素有「開油鍋」的年俗,金黃的煎堆象徵喜慶和財富,在南海過年一定不能少了它!今日,我們一起聞名遐邇的九江煎堆屋,帶各位街坊一起做最正宗的九江煎堆!跟著來學啦餵~正在油鍋裡的九江煎堆光緒末年,南海九江人鄒便南改良煎堆製作工藝,開設了一間名為「鄒廣珍」牌號的煎堆店,其「九江酥皮大煎堆」廣受歡迎。
  • 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做法班
    煎堆是用糯米粉加糖、油炸花生碎、芝麻等,放到鍋裡用油煎成。而且,廣東人過年,糖果盤裡面必有的食品,因為「煎堆碌碌,金銀滿屋」,大家都想下一年掙得盤滿缽滿。所以瓜子、煎堆,就是必備。而且煎堆還作為了廣東出名的小食,現在特產店都有出售,很多外國人到中國旅遊,看到煎堆,首先是好奇這是什麼東西,而不是這個東西好不好食,因為煎堆形狀為圓,所以更加吸引人的目光。
  • 今日10:30,跟住靚女炸煎堆、住民宿、睇醒獅,玩轉南海鄉村遊
    遊玩線路喜雙逢煎堆屋——九江雙蒸博物館——康園——丹灶翰文民宿——西樵山——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第一站到喜雙逢煎堆屋炸九江煎堆已有過百年歷史的九江煎堆是佛山人的傳統年貨特產,2015年被列入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
  • 煎堆,你這「該死」的誘惑
    煎堆有無餡和有餡之分,其中有餡料的又分為椰絲花生等甜餡,以及叉燒等鹹餡。煎堆的做法並不複雜,但手法卻是馬虎不得。在各種流水線、機械化生產的當下,大多數的老爸茶店裡,還是堅持著手工製作煎堆。接下來就是入鍋炸了。炸煎堆時,油要沒過煎堆。在炸的過程中,還得不斷地用篩子底部在煎堆上輕壓、打圈,讓其充分受熱均勻。
  • 黃陂鄉村記憶:炸煎堆!——傳統美食,過年必備!煎堆碌碌,金銀滿屋!
    這煎堆啊,它富含神奇的力量,讓人們有勇氣直面多艱的人生路途!前方,是充滿希望!猶如煎堆——碌得起!  每年春節前,母親都會做煎堆。縱使她現在年紀大了,她還是固執地堅持這一傳統——做煎堆。正所謂「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 臺灣老店扎堆上海競展祖傳秘方
    原標題:臺灣老店扎堆上海競展祖傳秘方  中新社上海10月1日電 (記者 李佳佳)上海臺商廟會今年十·一長假「捲土重來」。繼去年搜羅臺灣六大夜市小吃集體登「滬」後,今年則主打「老字號」,開辦經典老店直通車,讓上海市民飽餐之餘也有機會領略臺灣小吃背後的文化。
  • 傳承上百年的手制九江煎堆,甘香酥脆吃上癮!
    >於是開始嘗試改良煎堆的配方和工藝 攪拌均勻之後 所有師傅要合力 用最快的速度 將餡料放到一個小碟子裡 並捏緊壓實 分成一個個小堆
  • 廣東煎堆,做法簡單又好吃
    關注我~每天教你們做一些簡單、快捷又美味的家常菜煎堆在我們廣東,一般是冬至或是年底才會做的小吃。也是廣東及港澳地區常見的賀年食品,有「煎堆碌碌,金銀滿屋」之意 。煎堆又叫麻團、珍袋,麻球,傳統小吃,流行於全國各地大部分地區。煎堆的品種眾多,做法也各有不同。下面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廣式煎堆的一種做法。
  • 「金煎堆」食過翻尋味
    包裹內餡並搓圓「做煎堆最難的就是收口,這口收得好,炸出來的煎堆圓碌碌」。用椰絲、黑芝麻和糖等做餡料一旁的油鍋已然燒開,「嗞」的一聲,白胖胖的煎堆放下鍋,油花四起。要想做出正宗的橫山煎堆,關鍵要看炸的這道工序。
  • 最是平民的雲吞麵與樸素溫暖的九江煎堆
    老店的傳奇總是容易勾起人們的好奇心,來到禪城,人們會不自覺地踏進應記面家,點一碗皇牌雲吞麵,慢悠悠地體味一碗雲吞麵和雲吞麵裡承載的故事。一家食肆能數十年屹立不倒,自然是有理由的。應記面家的雲吞麵,雲吞皮薄餡較厚,肉餡裡有清甜的蝦味,一口咬下,味鮮多汁。麵條則粗細得當,韌度適合口感且蛋味濃,富有特色。
  • 久等了,這場「踢淘金魚巷」的市集,就在6月1日!
    久等了,這一場「踢淘金魚巷」的市集,從最初4月的春季,推遲到如今6月1日的淺夏時節。等待的這段時間,也讓我們對即將呈現的這場市集的活動,做了更充足的準備,這周六上午10點,就來金魚巷跟我們吃吃喝喝玩一場吧!
  • 中山特色賀年美食「煎堆」,皮薄酥脆,你吃過嗎?
    進入臘月後,春節也在盼望中,煎堆也可以吃起來了。在廣東中山,煎堆品種繁多,有九江煎堆、空心煎堆,當然還有石岐煎堆。「煎堆碌碌,金銀滿屋」,煎堆被人們賜予了富含吉祥的意義。每到春節,煎堆作為傳統的應節食品,出現在各家各戶的餐桌之上。